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一、自贸区建设背景和历程自贸区建设在我国经历了一个长期探索突破的过程。早在1990年,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在全国率先起到对外开放的窗口作用。在开放的过程中,发现货物要低成本、快速流动,必须和港口联动,2004年,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通过封关验收,实现了区港联动的第一步,向自贸区跨出了第一步。2005年,全国首个保税港区——洋山保税港区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向自贸区迈出更大一步,真正实现了区港一体化,除硬件建设上的一体化,还包括政策、功能定位等软件建设一体化。2009年,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主要配合机场的枢纽功能。  相似文献   

2.
上海自贸区的建设发展将撬动新一轮的经济改革。海事部门如何全方位地履行职责,为上海自贸区建设发展保驾护航,需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有所作为。文章首先介绍上海自贸区概况及海事部门在上海自贸区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然后详细分析海事在上海自贸区建设中的机遇和面对的挑战,最后提出相关的管理建议和监管措施。  相似文献   

3.
贺向阳 《集装箱化》2015,26(2):10-15
<正>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5月在上海调研时指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上海自贸区)是我国对外经贸的主要窗口和重要平台;要探索我国对外开放的新路径和新模式,促进长三角地区经济率先发展、一体化发展。《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提出:根据先行先试推进情况以及产业发展和辐射带动需要,逐步拓展上海自贸区实施范围和试点政策范围。本文分析上海自贸区建设对宁波港发展的影响,并提出宁波港主动融入上海自贸区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上海自贸区在发展贸易、促进投资、转变政府职能领域先行先试、大胆改革,其成功经验已被复制到其他11个自贸区。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大背景下,笔者认为各省市自贸区应将本区域内的国际邮轮港纳入版图之内一、将邮轮港纳入上海自贸区版图上海于2013年9月建立了我国首个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新试验田”。上海自贸区涵盖洋山保税港、浦东航空港、外高桥物流港等120 km2土地,虽仅占上海总面积的2%,  相似文献   

5.
去年底,中国政府仿照一年前成立的上海自贸区又新增了三个自贸区,分别是天津、广东和福建。那么,新增的自贸区如何吸取上海自贸区的成功经验并结合自身特点出台更多有实际效果的开放政策将是业界面临的新课题。上海自贸区自2013年9月成立运作已一年有余,据可靠消息称,第二批自贸区名单天津、福建、广东现已尘埃落定,并且从2015年3月1日起,上海自贸区三大扩展区(陆家嘴金融片区、金桥开发片区以及张江高科技片区)或将与天津、福建、广东自贸区同时挂牌,届时,自贸区"2.0"时代将  相似文献   

6.
随着广东、天津、福建3个自贸区陆续挂牌运行,加上2013年9月获批的上海自贸区,中国开始形成由南到北四个自贸园区的布局.上海自贸区,是全方位的改革和开放的试验田,面向国际,推动上海成为国际经济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广东自贸试验区将以深化粤港澳合作为重点,进一步推动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同时加快经贸规则与国际对接.天津自贸区,作为第二批自贸区中面积最大、北方首个自贸区,战略定位将挂钩京津冀协同发展,重点发展融资租赁业、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福建自贸区,作为大陆与台湾距离最近的省份,重点突出对接台湾自由经济区,以及建设海上丝绸之路.各有特色的四大自贸区带给航运企业的机遇不同,上海自贸区的重点创新在于金融,天津在融资租赁,广东在服务,福建在台湾贸易.  相似文献   

7.
雨戈 《中国港口》2013,(11):13-14
<正>8月22日,商务部通报近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上海自贸区)。9月29日,上海自贸区挂牌成立。上海自贸区范围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总面积为28.78km2。专家分析,上海自贸区对中国经济的意义堪比当年深圳经济特区的设立,上海自贸区以开放促改革,为服务业投资带来突破,也有助于中国加入TPP等国际大舞台。尽管各地的优势和特色不同,上海可能成为未来自贸区建设的一个样板。  相似文献   

8.
2017年3月24日,中央深改组会议审议通过《全面深化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3月31日由国务院印发全改方案正式版本,对上海自贸区下一步改革任务作出部署,代表着上海自贸区改革进入"3.0"时代.未来三年,将上海自贸区打造成为"一带一路"开放合作新平台、搭建"引进来"和"走出去"有机结合的新载体、建设服务"一带一路"市场要素资源配置功能的新枢纽,这是上海自贸区全改方案的最新定位.如何将总体改革目标与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相结合?如何将上海自贸区打造成为推动市场主体走出去的桥头堡,为中国的开放型经济提供先进的制度储备?哪些是未来三年改革的重点领域?这些都是本文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自2013年9月上海自贸区设立以来,自贸区建设得到快速发展,我国自贸区的战略新格局已经形成。自贸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对国家及地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自贸区发展的丰富经验,不断向周边扩散,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不断夸大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当前的发展需要。8月26日,国务院印发6个新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山东、江苏、广西、河北、  相似文献   

10.
程微 《集装箱化》2015,26(6):13-17
<正>在"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战略的刺激下,我国长江上游、中西部地区经济将加快发展,进出口需求将被进一步激活;与此同时,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上海自贸区)建设规划过程中,针对推动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提高上海港物流运作效率、提升枢纽港服务功能等方面提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国家层面战略的规划和实施以及上海自贸区的  相似文献   

11.
正2013年8月22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上海自贸区)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同年9月29日正式挂牌成立。上海自贸区建设这一国家发展战略对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简政放权,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供了一块"试验田"。同时,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法治国家以及"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的要求后,海事监管模式的改革与转型更加迫切。  相似文献   

12.
如果说港口是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窗口,那么自贸区则是让港口扬帆出海的动力和能量。继上海自贸区挂牌不到两年,2015年4月21日,广东、天津、福建三地自贸区正式挂牌成立——与上海自贸区一样,自"降生"那天起,三大自贸区就肩负着神圣的使命:在全国推广成熟经验,形成各具特色的改革开放高地。自贸区火了,带来了热浪滚滚的机遇,那么对于这么火热的三大自贸区有何特色,有何创新实践,有何抱负和愿景,能给企业带来什么好处,又如何影响区域发展。  相似文献   

13.
《珠江水运》2014,(22):30-31
上海自贸区成立一年多后,据多方消息透露,中央近期将批复第二批自贸区试点名单,天津、福建与广东入选可能性最大。目前,上海自贸区已经形成了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其中21项在全国或部分地区推广。此外,还有33项具备了复制推广的基础,还有一批改革创新事项正在加快实践。高层领导人多次公开表示,上海自贸区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这让许多省市看到自贸区”增员”的希望。  相似文献   

14.
12月1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广东、天津、福建三地依托现有新区、园区,在其特定区域设立自由贸易园区,以上海自贸试验区试点内容为主体,结合地方特点,充实新的试点内容.自此,第二批地方自贸区的入选名单正式曝光,全国自由贸易区将从目前的上海,扩充到东部4个地区.至此,上海自贸区种子已经落地,全国自贸区建设进入2.0版本,自贸区开启竞争模式.  相似文献   

15.
史婧力 《中国船检》2013,(11):24-26
上海自贸区启动无疑是近期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作为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以全面开放对接全球化为目标的试验区,上海自贸区的成立,将为航运及其周边相关产业带来哪些影响?上海自贸区建设,对香港意味着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独家专访了香港航运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春林。  相似文献   

16.
王海  陈继红 《航海》2021,(1):4-7
在我国自贸区国际船舶登记制度的创新过程中,政策探索以"特案免税政策"、《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国际船舶登记制度试点方案》,以及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的船舶登记新政为主要代表.本文通过分析前述三项政策的利弊,对我国自贸区船舶登记制度创新进行辨析,并提出重视香港旗的作用、充分利用自贸区平台和设立船舶所有人综合服务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日前,交通运输部召开2015年度第二次例行新闻发布会,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徐成光在发布会上表示,在上海自贸区推行的六项航运开放政策,将在广东、天津、福建的自贸区复制推广,以进一步扩大试点工作。徐成光指出,为了推进上海自贸区的建设,交通运输部在扩大交通运输对外开放、促进贸易便利化、简政放权、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给予了政策支持,在航运领域先后推出了放宽中外合资合作国际船舶运输企业的外资股比限制  相似文献   

18.
<正>以上海自贸区建设为领头,我国正在逐步在天津、广东、福建加快自贸区的布点,以此形成政策突破试点的全面推开。自贸区平台为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创造了创新和实验的平台,为下一步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依据和参考中国是贸易大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自贸区的建立将创造新的要素转移和资源配置模式,开放的尺度也将更大,能够释放新  相似文献   

19.
<正>上海自贸试验区的成立,特别是2014年1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国际船舶登记制度试点方案》得到交通运输部批复,为船舶登记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对上海自贸区试验建设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的地方自贸区一变四后,交通运输部特意发了份文,把自贸区先行先试的海运政策做了明确。这七条政策中,相当一部分政策在上海自贸区已经先行先试。这次继续明确了上海先行先试的地位,也把相关政策向广东、天津、福建三大自贸区全面推广。一、经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批准,外商可在自贸区设立股比不限的中外合资、合作企业,经营进出中国港口的国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