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结合沪昆客运专线铁路长沙至玉屏段DK394+ 625~DK394+ 658特殊地质条件隧道洞身浅埋段施工实例,对该段山体出现下沉、断裂后采用明挖护拱防护,拱下暗做施工技术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2.
超浅埋隧道在当前铁路隧道工程施工中越来越普遍,如何安全快速地通过超浅埋地段施工是隧道工程技术的一个研究方向。本文以张吉怀铁路岩屋冲2#隧道DK224+287~DK224+307超浅埋地段为工程背景,本着安全、稳定和节约工期的原则,结合超浅埋地段的工程地质、地形地貌等工程特点和设计工法、工期现状,分析了扣拱施工方案的选择背景和施工优势,阐述了超浅埋地段明挖扣拱施工关键技术措施和施工注意事项;通过扣拱方案的成功实施,保证了超浅埋段施工的快速和安全,为项目节约了工期,也为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了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3.
偏压超浅埋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重点介绍广东某高速公路双连拱隧道施工中,为解决进口段“偏压、大跨、浅埋”等施工技术难题,采用了隧道半明洞施工的施工工序、工艺流程以及明洞、“人工山体”的形成、隧道初期支护、二次衬砌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
宜万铁路龙凤坝隧道浅埋段软弱围岩加固方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宜万铁路龙凤坝隧道DK212+380~DK212+500段工程为背景,通过建立数据模型,比选支护方案,确定岩溶隧道浅埋软弱围岩段支护措施及支护参数,从而指导浅埋软弱围岩隧道施工。  相似文献   

5.
溪洛渡水电站对外交通专用公路新滩1号隧道出口位于金沙江北岸,洞口段32m系浅埋偏压地段,设计为明洞;施工采取了自洞内导洞出洞、明洞基础加固、明洞抗偏压挡墙构筑、明洞格栅护拱构筑、拱顶回填及明洞拱下超前支护、上下断面扩挖、监控量测等多项技术,并加强了洞口排水及周边环境保护,顺利实现了浅埋偏压明洞施工。  相似文献   

6.
赣龙线古田隧道进口段(DK246 800-DK247 000)沿河傍山、浅埋偏压,本段隧道处于堆积层古滑坡内,地质情况复杂。文章根据该段隧道滑坡整治的经验,提出了滑坡地质条件下对隧道设计、施工的几点认识,供今后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兰新二线西宁隧道DK192+120—DK193+528段浅埋下穿西宁城区的风险因素,并针对不同风险因素制订了相应的处理方案。兰西高速公路改移或断道困难,隧道浅埋下穿兰西高速公路段宜采用暗挖法施工,给出了设计施工参数。浅埋下穿民房、楼房、市政道路等既有建筑物段有明挖条件,从施工安全、征地拆迁范围、环境保护、工程投资等方面对比分析了暗挖、围护明挖和放坡明挖3种方案的优缺点,得出该段宜采用暗挖法施工。  相似文献   

8.
铁路客运专线黄土地质浅埋富水隧道施工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石太客专南庄隧道浅埋段的地质和水文情况,从施工方案确定、主要采取的施工技术和措施、取得的效果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在解决黄土隧道浅埋且下穿道路和雨水窖等问题方面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如有效地控制了大跨度黄土隧道围岩的变形和地表沉降,减少了水对黄土隧道浅埋段的影响。通过围岩的量测(变形、收敛)为隧道施工的安全管理提供了有效地数据,正确的指导了施工并顺利的通过了浅埋富水段。  相似文献   

9.
合福铁路安徽段有多处隧道处在浅埋、偏压严重地段。根据浅埋、偏压隧道地质复杂等特点,对施工区域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制定施工方案,在浅埋洞门地段开挖,偏压、浅埋洞身地段施工,二次衬砌和背后注浆,防排水施工方面,提出相应的技术措施和施工中应监控量测的项目。  相似文献   

10.
浅埋、偏压及残坡积地质条件下的隧道洞口段施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山区修建高速公路隧道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不良地质段的隧道施工,尤其是隧道洞口段,很多都是浅埋、偏压段,且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在施工过程中,处理不好就容易发生塌方、支撑变形及衬砌开裂等现象,严重影响到施工进度、质量及安全,甚至对后期运营都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结合镇宁至胜境关高速公路第25合同段普安2号隧道右线进口段施工,对浅埋、偏压及残坡积地质条件下的隧道洞口段施工提出相应的加固措施,顺利通过该地质段。  相似文献   

11.
岳家岭隧道出口塌方处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岳家岭隧道YK26+587处塌方为例,分析影响隧道开挖的工程地质条件、地下水对隧道主体结构的不利影响、地表注浆加固岩体的处理与施工。详细阐述了隧道进出口浅埋段施工应注意的事项及塌方后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新建贵阳—南宁客运专线贵州段站前工程GNZQ-6标段九万大山1号隧道为Ⅰ级风险隧道,地质条件极其复杂。文章采用物探和钻探、长距离探测和短距离探测相结合的探测方法,以及TSP地震波探测法、超前水平钻孔、加深炮孔的探测方法,准确预报出DK193+340~DK193+370断层的不良地质,为隧道的安全施工提供了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巩义隧道位于郑西铁路客运专线ZXZQ02标,起止里程DK63 332~DK66 670,全长3368m。隧道地质条件为上部砂纸黄土,灰黄色稍湿,下部为粘质黄土,棕黄色、硬塑、无水。其中DK 63 583~DK 63 605段下穿310国道,覆盖层只有5.1 m。310国道为重要的交通干道,宽度15 m,车流量大、重车多、交通繁忙,道路两侧为17 m左右的陡坎。为保证310国道的畅通及施工安全、优质、高效进行了施工技术研究。研究结果:通过采用双层管棚及双层初期支护的加固技术,成功地穿越了310国道,保证了隧道施工期间道路的完好及畅通,路面无破坏,下沉量只有10 mm左右。该加固措施的成功积累了宝贵的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14.
温福铁路琯头岭隧道在DK280+950-DK281+100段下穿同三高速公路琯头岭隧道,在将数值模拟结论作为施工方案制定依据的基础上,通过计算确定分部开挖几何形状及钻爆方案,并将监控量测数据作为施工过程控制的第一手资料,确保铁路隧道下穿公路隧道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5.
结合包西铁路BXS-2标庆兴隧道的施工实践,论述了根据地质条件、水文条件、施工季节,采取有效的公路改移、地表防排水和加强超前支护后,在湿陷性风积黏质黄土、下穿公路隧道浅埋段采用预留核心土三台阶七步开挖法的施工技术。结果表明,预留核心土三台阶七步开挖法减少了临时支撑的投入,节约了工程材料;可以使用大型机械开挖,各个工序之间衔接紧凑,提高了开挖的速度,缩短了工程工期,降低了工程管理成本,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以后在湿陷性黄土Ⅴ级围岩浅埋地段施工提供了宝贵的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16.
结合兰新铁路第二双线祁连山隧道进口浅埋段施工技术,阐述高原冻土地区浅埋段采取拱墙长管棚配合中隔壁法开挖的方案进行施工,不仅能有效的加固围岩,确保了隧道结构的稳定,而且此方案操作相对简单,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工效。  相似文献   

17.
邓文武  宋彦杰 《铁道勘察》2021,(1):119-123,127
天津某地铁盾构区间超深埋隧道下穿京津城际线解放路明挖隧道,工程处于软土地层,地质条件差,工程风险大.为探究盾构下穿对高铁明挖隧道的影响,首先对高铁明挖隧道现状进行调查,对外径6.6 m双线盾构依次下穿高铁明挖隧道4种方案的优缺点进行比选分析,并运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手段对优选方案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1)高铁明挖隧道现...  相似文献   

18.
山岭隧道矿山法施工循环作业的开挖进尺对该隧道工程局部乃至整体的施工安全性、经济性有着重大影响。针对使用管棚超前支护的隧道洞口浅埋段,采用Winkler弹性地基梁计算模型,以管棚钢管挠度为控制条件进行开挖进尺优化分析。以厦深高速铁路某双线隧道工程为依托,首先进行理论计算,同时考虑工程实际确定最优开挖进尺并指导施工,随后将现场实测数据与理论解析值对比,两者有较好的一致性。结果表明,Winkler弹性地基梁计算模型可以较真实地反映管棚在洞口浅埋段软弱破碎围岩中的力学行为。  相似文献   

19.
安顺至六盘水城际铁路茨冲一号隧道DK95+730~DK96+017段施工开挖揭示出大型溶洞群,采用溶洞形态测量、隧底岩溶物探探测、桩基地质钻探及补充调绘等综合勘察手段,查明隧道洞身及隧底大型溶洞的形态特征,以及该区域水文地质情况。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隧道洞身采用混凝土护拱、护墙及C20混凝土加固;拱部采用“锚网喷+型钢钢架”防护;隧底采用桩筏、“横向托梁+筏板”跨越和采用C25混凝土换填或回填,并加强隧道周边引排水措施,以确保岩溶水畅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