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司康 《汽车情报》2007,(5):23-28
众所周知,中国汽车工业从商用车(尤指载货车,因按新分类方法客车占商用车的份额不足15%)起家,2004年以前,商用车曾一直是中国汽车市场的驱动主力。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提供的统计资料表明(如图表1),1998年到2004年7年间,国内商用车市场年均增速达15.22%,高于同期GDP的平均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2.
汪卫东 《汽车情报》2006,(24):12-15
众所周知,中国汽车工业从商用车(尤指载货车,因客车占商用车的份额不足15%)起家,2004年以前,商用车曾一直是中国汽车市场的驱动主力。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提供的统计资料表明(如图1),1998年到2004年7年间,国内商用车市场年均增速达14.38%,均高于GDP的增长速度。而这期间,重型卡车年均增长高达45.25%,呈现出国际罕见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中国汽车工业从商用车(尤指载货车,因按新分类方法客车占商用车的份额不足15%)起家,2004年以前,商用车曾一直是中国汽车市场的驱动主力。1998年~2004年7年间,国内商用车市场年均增速达15.22%,高于同期GDP的平均增长速度(见图)。  相似文献   

4.
汪卫东 《汽车情报》2005,(36):38-43
与2004年相比,2005年的汽车市场真可谓“风水轮流转”。2004年乘用车市场低迷,商用车市场火爆;而2005年的乘用车市场转暖,小排量经济型车甚至火爆,但商用车市场则持续低迷,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最新统计,2005年1-1月份载货车累计销量同比微跌0.74%,其中重型载货车销量同比大降34.70%,轻型载货车销量同比增长10.95%,是近4年来增幅的低点,但在2005年载货车4大类细分车型中增幅是较高的(仅次于微型载货车)。轻型载货车占据中国载货车业的半壁江山,近3年的市场增幅却在持续走低,2006年的市场走势将会怎样呢?  相似文献   

5.
司康 《汽车情报》2008,(14):10-13
1.中国柴油汽车市场依然由商用车独霸 近年来,全球汽车业都在迫切地寻求节油以及替代能源的方案,并且认识逐步趋于一致,即“三步走”:近期,推广柴油,以及非石油产品的天然气、乙醇等;中期,油电混合动力;远期,为资源丰富、污染为零的氢动力燃料电池。这其中,柴油发动机以其经济性、耐久性和优异动力性能,成为一种国际新趋势。如今在燃油最为昂贵的欧洲,路上跑着的汽车50%以上装着柴油发动机。然而在中国,目前汽车采用柴油机的比例(2007年)还只有23.2%,而且柴油汽车市场几乎由商用车独霸(如表1、图1)。换句话说,中国柴油机市场的走势主要由商用车的走势来决定。  相似文献   

6.
司康 《城市车辆》2007,(2):39-42
中国汽车工业从商用车(尤指载货车,因按新分类方法客车占商用车的份额不足15%)起家.2004年以前,商用车曾一直是中国汽车市场的驱动主力.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提供的统计资料表明(见图1),1998~2004年这7年间,国内商用车市场年均增速达15.22%,高于同期GDP的平均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7.
中国商用车出口效益明显提升 2007年国内商用车市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1~6月份商用车市场销量累计1289185辆,同比增长25.89%。相比国内市场,中国汽车市场整车国际贸易继续显示出了强劲的增长态势,汽车国际贸易再呈活跃,“中国制造”的海外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稳定、高速、持续”的增长期,中国商用车市场出口市场增长率“显高”;  相似文献   

8.
司康 《汽车与配件》2007,(30):30-32
2004年以前,商用车在国内汽车市场一直占有大部分份额。2003年全国商用车销售241.92万辆,轿车销售197.16万辆,商用车所占比例为55.1%;2004年商用车销售274.46万辆,轿车销售232.65万辆,商用车所占比例为54.12%。  相似文献   

9.
与2004年相比.2005年的汽车市场真可谓“风水轮流转”。2004年乘用车市场低迷.商用车市场丰收;而2005 年的乘用车市场转暖.但商用车市场则开始低迷,根据最新统计.2005年载货车累计销售同比微跌0.59%.其中重货销量出现8年以来的首次下降,而且同比降幅高达33.19%。作为商用车市场争夺的焦点.重货行业怎么了,2006年市场将会怎样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欧洲商用车市场一直保持着兴旺的发展态势。 据欧洲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统计数字,2004年,欧洲汽车市场共销售载重3.5吨以下轻型商用车1922030辆,其中载重3.5吨以上的中重型商用车338985辆,载重16吨以上的重型商用车233841辆。  相似文献   

11.
《汽车杂志》2005,(10):126-130
欧洲各国汽车市场分析 2004年11、12月在主力车厂如Volkswagen,Peugeot大幅促销下.欧洲市场全年销售表现小幅超过市场专家在年初所预期的1439万辆(成长1.2%)到1445万辆(成长1.6%)之间的目标,而达到2004年全年销售为1450万辆(较去年成长2.1%)的关卡。但由于去年使尽浑身解数说服潜在买主掏出荷包,加上今年复活节假期提前,影响了第一季的销售量。  相似文献   

12.
2014年1月15—16日,中汽协市场贸易委员会2014年度工作会议暨汽车市场形势分析和预测会议在上海召开,会上发布了2013年汽车市场形势分析和2014年市场形势预测报告。报告指出,2013年,国内汽车销售2198.41万辆,同比增长13.87%。其中:乘用车1792.89万辆,同比增长15.71%;商用车405.52万辆,同比增长6.40%。报告预测,2014年中国汽车市场总需求量约在2385万-2429万辆左右,进口约114万辆,中国汽车出口约为103万辆,  相似文献   

13.
2005年1~2月份,国内生产汽车近74万辆,与2004年相比基本上没有增长,增长率仅为0.96%;销量为68.5万辆,比上年同期下降6.94%。其中轿车产量为30万辆,同比下降7.96%;销量为28万辆,同比下降15.89%。2004年中国轿车市场低迷,曾有业内人士和权威机构预测,2005年市场形势会变好,产销增幅至少会升高3~5个百分点;国外一些研究机构也作出了同样的预测。然而,前两个月的产销形势让业界深感迷惑:2005年后几个月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走势将会如何,私人购车的时机、价位、品牌到底该怎样选择,都是大家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华汽摩配》2005,(3):14-16
一.2004年汽车市场发生新的变化以后。中期预测也将发生改变 2002年,国内汽车市场出现“井喷”之后,许多机构对中国汽车市场预测过于乐观,如2010年将超过1000万辆,2020年将接近2000万辆。2004年,国内汽车市场增长速度陡降,从2003年的36%下降到16%左右。许多人认为这个变化是短期的现象,很快就会过去.中国汽车市场还会以较高的速度扩张。但是如果我们分析2004年汽车市场变化的原因,就会看出中国汽车市场在增长中遇到了巨大的困难。  相似文献   

15.
张正智 《汽车情报》2006,(33):17-29
由于宏观经济利好,2006年,商用车市场出现止跌回升现象,由负增长转为正增长,且呈低速平稳增长态势。1-9月止,商用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11.12%和11.60%,产销量分别为149.9万辆和148.8万辆(包括半挂牵引车和非完整车辆):预计全年商用车市场销售可达200万辆。详见表9、图10。但商用车各种车型之间,市场发展也有很大差别。  相似文献   

16.
朱向雷  王静 《汽车情报》2007,(32):22-30
1.商用车变速器市场概述 近几年来,随着中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的不断增长、路面等级的不断提高、国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商用车市场在经历2004年和2005年的低迷后,2006年开始复苏,2006年商用车销售量为203.50万辆,较2005年增长13.36%;2007年商用车销量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前三季度商用车销量为186.93万辆,同比增长25.84%,见表1、图1。[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王福民 《汽车情报》2004,(23):24-24,42
2003年夏天,中汽协会公布的汽车产销上半年统计表时正值“汽车工业踩足油门往前冲!”的热火朝天的形势,对商用车市场(尽管产量占56%)陷入困境,主流媒体谁都没有在意。时过一年,到了2004.年夏天,中汽协会又公布了上半年统计表,如何评价2004年上半年车市呢?笔者认为可用“轿  相似文献   

18.
我国汽车零部件体系发展现状及其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丽娟 《汽车情报》2006,(27):18-23
1.汽车工业发展对零部件工业的影响(1)汽车工业带动着零部件产业的发展 自1999年起,我国汽车进入持续快速增长时期,2002年和2003年更是出现了“井喷”式的发展。2005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消费国,第四大汽车生产国和第一大潜在市场。2005年汽车累计产销571万辆和57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6%和13.5%;其中乘用车产销393万辆和39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9.7%和21.4%,增速超过汽车。据预测,2010年中国汽车市场需求量有望超过1000万辆,巨大的市场需求为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9.
我国汽车工业是从发展商用车起家的。目前占汽车总量半数以上的商用车集中了较多的民族自主品牌(占商用车40%多,而轿车自主品牌只占10%),有成本低,价廉物美的优势,是汽车出口的主体(商用车占汽车出口90%以上),因而在汽车工业中占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2003年下半年,我国商用车市场冲出“非典”的困境,走出“后非典”的影响,到2004年上半年,终于步入平稳回升的新阶段。2004年对于商用车市场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一年。  相似文献   

20.
2004年以前,商用车(尤指载货车)一直是中国汽车市场的驱动主力。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提供的统计资料表明(见图表1),1998~2004年7年间,国内商用车市场年均增速达15.22%,高于同期GDP的平均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