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文章以某大跨度混凝土斜拉桥为工程背景,采用Midas Civil程序建立了空间分析模型,并采用子空间迭代法对大桥进行模态分析,总结出了该斜拉桥的动力特性。同时通过实际地震波输入,对该结构在地震激励下的时程响应进行了计算分析,探讨了大跨度混凝土斜拉桥的地震反应特点,为大跨度混凝土斜拉桥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为工程案例,基于Midas Civil程序建立了空间有限元模型,采用子空间迭代法对大桥进行模态进行分析,总结了该斜拉桥的动力特性。同时,通过反应谱法,对该桥梁结构在罕遇地震下的响应进行相关计算与分析,指出了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的地震响应特征,以便为类似工程的建设和咨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某高速铁路双塔双索面矮塔斜拉桥为工程背景,对该桥在主力、附加力等荷载作用组合下主梁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对主梁刚度、斜拉索的强度和疲劳性进行验算,为同类斜拉桥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针对斜拉桥设计时索力计算的复杂性、低效性,采用未知荷载系数法、影响矩阵法对拉索进行了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5.
斜拉桥属于柔性桥梁,易在风振激励下产生大幅振动,利用磁流变阻尼器实时根据风振响应对斜拉桥进行智能减振是一个国际性的前沿热点研究课题。文章针对此课题对一加有磁流变阻尼器的斜拉桥建立了平面杆系有限元模型,基于模拟的三维脉动风场,计算出脉动风场下斜拉桥的风振响应,并根据风振响应通过LQR三态控制策略实时确定磁流变阻尼器的控制电流和输出力。研究表明:加设于箱梁和主塔之间的磁流变阻尼器可有效减小斜拉桥箱梁的风振响应。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广西贺州至巴马高速公路(象州至来宾段)培森柳江特大桥部分斜拉桥为工程背景,利用通用有限元程序空间有限元ANSYS建立三维实体单元模型,对拉索处横隔板的构造形式进行多方案的对比研究,得出受力较为合理的方案,为部分斜拉桥拉索横隔板的构造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某连续刚构桥为例,利用结构分析软件MIDAS CIVIL建立了地震响应计算分析模型,并结合时程分析法对该桥的地震响应进行计算分析,所得结果可为大跨径连续刚构桥的抗震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斜拉桥索塔的拉索锚固区其构造及受力复杂,对结构安全影响很大,常规的力学分析难以反映结构的实际工作状态。采用实体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拟,可以分析拉索锚固区实际的应力状态。通过分析可知,由于该局部应力比较复杂,此处在设计时应该相对保守,安全储备是加大,施工过程进行严格控制,以保证桥梁的安全。  相似文献   

9.
斜拉桥成桥状态温度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斜拉桥成桥状态温度影响主要包括整体温差、索梁温差、主梁及桥塔日照温差的影响.文章以涪陵乌江二桥主跨340 m的混凝土斜拉桥为研究对象,分析温度对成桥状态的影响.研究表明,整体温差对主梁标高和斜拉索的索力影响很小,索梁温差、主梁及桥塔日照对主梁标高和索力的影响较大,且各自规律不同.这些分析结果可为同类桥梁合理成桥状态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高低塔斜拉桥由于结构不对称,使其受力特性也体现出不对称性,因此对此类桥梁的抗震分析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以广西某特大桥为工程实例,建立空间有限元模型进行抗震分析,对设置阻尼器提高桥梁抗震性能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并介绍了有限元分析的详细过程,可为今后同类桥梁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索力计算是斜拉桥二次调索的关键技术环节。文章以一座采用二次调索施工的斜拉桥为例,介绍了运用结合影响矩阵的正装迭代法计算斜拉桥二次调索施工索力的方法,并通过施工过程仿真分析,验证了该方法计算结果精确,能有效控制斜拉桥施工过程的内力与线形,确保设计成桥状态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2.
文章阐述了悬索桥主缆缠丝拉力的变化过程和主缆缠丝预加力的计算方法,并结合重庆涪陵青草背长江大桥主桥工程实例,在原设计缠丝初始导入力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计算与比较,对该桥主缆缠丝的原设计初拉力进行了修正,为类似工程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某双塔单索面预应力混凝土矮塔斜拉桥为工程背景,研究矮塔斜拉桥施工阶段线形对结构自重偏差、混凝土受力龄期、系统温差、索塔温度梯度、主梁梁温度梯度、索梁温差、斜拉索张拉力偏差、主梁预应力张拉力偏差等参数的敏感性,并引入敏感性评价参数α,合理评价各种参数对施工阶段桥梁线形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温度作用对施工阶段桥梁线形影响较大,矮塔斜拉桥的施工监控应加强温度监测;主梁自重偏差对施工阶段桥梁线形也影响较大,施工中应严格控制混凝土方量误差。  相似文献   

14.
济南黄河大桥于1982年建成通车,是中国第一座双塔双索面悬浮式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受交通荷载增长、环境、材料退化等多种不利因素的逐年累积,对桥梁运营安全构成威胁。为更加精确地把握该桥的技术状态,2007年和2008年两次对主桥进行了质量检测,并于2009年3月31日至8月31日实施封闭施工。  相似文献   

15.
矮塔斜拉桥因其受力合理、施工简单、造型美观及造价经济的特点,在我国桥梁建设中得到了快速发展。文章以来宾市永鑫大桥主桥设计为例,介绍了该双塔单索面预应力混凝土矮塔斜拉桥各主要部位的结构设计要点,并采用相关模型计算分析了主桥结构的受力情况。  相似文献   

16.
洞诺融江大桥是广西三江至柳州高速公路的重要工程之一。文章通过对洞诺融江大桥的桥型进行多方案设计,对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和独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矮塔斜拉桥这两个桥型方案进行综合比较,最后采用了施工工艺成熟、造价低及后期养护简单、费用较少的主桥70+125+7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方案。  相似文献   

17.
济南建邦黄河大桥主桥采用主跨2×300 m三塔预应力混凝土梁斜拉桥。中塔处为塔梁墩固结,边塔塔柱通过箱梁时,箱梁形成开口截面,从而主塔与塔墩固结,形成中塔固结,边塔半漂浮的体系;主梁采用单箱四室斜腹板截面,桥宽30.5m,标准索距梁段均设有横梁及横向加劲肋板;中塔柱为纵向人字型结构,边塔柱采用独柱式结构;斜拉索采用镀锌平行钢丝拉索;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大桥在桥式布置、主梁、主塔构造设计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技术突破与创新。  相似文献   

18.
涪江斜拉索管道跨越工程是中坝至青白江输气干线上的重要工程,呈现高次超静定、高柔性的结构特点,结构工作在几何非线性状态。要准确分析结构在各种荷载下的静、动力响应规律,就必须首先对管桥结构的自振特性进行合理科学的分析。基于结构自身特性,利用子空间迭代法对斜拉索管桥的各阶自振周期、频率、振型进行分析,得到的自振特性与现场测试结果一致,这说明采用的分析方法正确可行,从而为进一步的管桥动载荷响应规律分析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某预应力混凝土拱塔斜拉桥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全桥空间有限元模型,利用弯曲能量最小法、影响矩阵法、综合法以及正装迭代改进法对该桥成桥使用阶段和施工阶段的拉索索力进行了优化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综合法和正装迭代改进法能有效确定桥梁成桥使用阶段和施工阶段的合理拉索索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