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ATO(列车自动运行)模式下列车停车对标不准问题涉及多个系统,原因较复杂.以深圳地铁2号线T 240车自主化牵引系统在运营过程中发生冲标问题为实例,阐明了ATO模式下对标停车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重点对牵引系统可能引起对标不准的几个原因进行深入剖析,详细分析了案例列车冲标的具体原因及所采取的整改措施,并通过正线试验验...  相似文献   

2.
地铁列车ATO模式对标停车不准故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鹏 《铁道机车车辆》2015,35(1):118-120
广州地铁5号线列车在乘客较多时,经常会出现ATO对标停车不准。现对这一故障进行分析,发现根本原因在于6km/h以下的电空混合制动配合不好。  相似文献   

3.
以南宁地铁1号线ATO(列车自动运行)模式下列车停车精度为研究对象,以停车精度的统计数据为依据,通过对ATO制动力和电空制动配合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找出了停车精度不准的根本原因。进行了ATO模式停车精度的优化设计,并在实际运营线路上进行了测试验证。测试结果表明,南宁地铁1号线ATO模式下列车停车精度的优化设计方案可行,列车停车精度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南宁轨道交通1号线试运行以来多次发生列车停车对标不准的情况,文章阐述了列车精确停车原理,对典型故障进行分析,得出影响列车停车精度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思路和相应的整改措施。  相似文献   

5.
分析地铁车辆闸瓦国产化后,列车以ATO模式进站定位停车不准的故障,找出线路、速度等影响停车精度的原因,从信号专业方面提出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6.
广州地铁4号线国产化直线电机车辆出现对标不准的故障现象。针对直线电机车辆在通过感应板不连续区域发生对标不准的现象进行原因调查和分析,提出针对该故障的改进措施。基于分析,通过修改牵引软件来改善列车正线对标不准的问题,并通过正线试验找到最佳参数。  相似文献   

7.
文章针对地铁列车启动和停车冲击大的问题,以厦门地铁1号线列车为例,分析列车启动和停车的控制逻辑,提出启动和停车冲击优化方案,并通过固定制动级位停车试验和ATO启动停车试验验证了改进效果,实现了地铁列车舒适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8.
对天津轻轨滨海线列车自动运行定点停车调试的过程及出现停车不准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客观的分析。通过由用户、监理、制造厂商多方共同参加的联合试验,找出了定点停车不准的主要原因是速度检测不准和列车自动运行系统的设计余量不足,并提出了整改建议。  相似文献   

9.
自动驾驶模式下城轨列车停车时的冲欠标问题一直困扰着很多城轨交通用户,为提高系列化标准地铁列车自动驾驶模式下的停车精度,从影响车辆制动性能的电制动力、电空配合、空气制动预压力控制、空气制动力、闸瓦、闸片以及轮轨黏着等方面进行分析,结合既有线路列车实际运营测量数据,验证电制动力发挥精度、电空配合参数、空气预压力大小、闸瓦闸片摩擦因数与表面状态以及轮轨表面状态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列车停车精度,通过试验调试与线路验证,给出提高系列化标准地铁列车自动停车精度的制动性能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针对宁波轨道交通1号线列车全线贯通调试过程中发生的列车进站停车欠标问题展开调查,对停车欠标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不同车型列车在牵引系统上的兼容性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文章针对厦门地铁1号线停车冲击较大的问题,对其开展优化研究。首先对列车停车冲击进行测试,其次对线网列车停车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最后提出不同的冲击改善优化方案,如新车设计阶段电制动到“零”的方案、运营初期调试阶段牵引制动级位控制降低方案。重点针对基于电空混合制动策略的既有运营线路制定可减少停车冲击的浮动点电空混和制动控制策略优化方案,由原来的电制动固定速度值退出气制动补充方案优化为电制动浮动速度值退出气制动补充方案,经测试验证,浮动点电空混和制动控制方案的停车冲击更小、乘客乘坐舒适性更优且对标精度更高,运用效果良好,对于制动控制策略方案及启停控制级位策略方案的制定,尤其是既有线路列车冲击改善、对标精度优化等,有较大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地铁列车在高速行驶中,列车可能因为速度过高而在撞车点之前不能停车。为此,伦敦地铁公司在有关列车制动间隔区间(overlaps)和列车停车防护方面,对TPWS方案提出了新颖独特的观点。特别是在冲突交叉点处,利用接近可控信号,可以安全地减少列车的制动间隔区间的长度。由于TPWS本身是一种电子停车装置,伦敦地铁成功地运用了它的一些原理,来完善TPWS在高速线路弯道上的运用。  相似文献   

13.
刘洋 《铁道运营技术》2014,(2):26-27,31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迅速发展,很多城市的城轨都采用了列车自动驾驶ATO模式来保证高效运行,这就对列车进站停车的精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根据天津地铁2号线ATO系统的停车控制原理及列车实际运行状况,分析了影响列车停车精度的因素,提出了提高测量列车速度和列车定位的的准确性及改进软件算法等措施,以保证列车进站停车精度在标准之内,从而确保列车运行安全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PID算法或基于模糊PID算法的地铁列车ATO驾驶控制算法的速度响应误差大,加减速切换频繁,从而导致旅客舒适度一般,列车停车精度不高,列车能耗略高和运行时间存在一定误差的问题。搭建地铁列车模型,结合北京地铁亦庄线线路数据,通过仿真实验对比基于PID算法,基于模糊PID算法,基于专家系统,基于ADRC算法的地铁列车ATO驾驶控制算法的控制效果,并在实验中运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对ADRC算法的参数进行快速整定。仿真结果表明:基于ADRC算法的地铁列车ATO驾驶控制算法的控制效果优于基于PID算法和基于模糊PID算法的地铁列车ATO驾驶控制算法,其控制效果和经验丰富的司机驾驶基本相当,可以有效提高旅客舒适度、列车停车精度,减小列车能耗、运行时间误差。  相似文献   

15.
地铁列车停车精度是列车自动驾驶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结合车辆参数、列车冲击、电空转换等性能建立了列车制动模型,并提出了利用在线识别的方式对每一列车的空气制动参数进行自学习,解决了不同列车因空气制动变化导致的制动异常问题,可较好地提高列车自动驾驶舒适性和精确停车模型的鲁棒性。通过仿真和实际工程项目结果分析,所提出的制动模型可保证列车的停车精度达到±0.25 m。  相似文献   

16.
同步环线如何实现列车准确停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广州地铁1号线和2号线为例,介绍同步环线的设计原理和组成,分析列车准确停车功能的实现,探讨同步环线的优缺点及国际上列车定点停车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哈尔滨地铁1号线一、二期工程列车最高驾驶等级模式为点联式下的自动驾驶模式(ATO)时,出现过对标异常的故障。以哈1线为例通过实例分析,讲解车载ATO停车原理及电、空转换时的转换机制,分析产生对标准的具体原因,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根据南京地铁宁溧线和机场线贯通运营的要求,空港新城江宁站至无想山站小交路需要支持4/6节编组列车混合运行.为此,信号系统需对车载信号和轨旁信号进行特殊设计,除在轨旁增加混合运行控制设备,并配置不同的车载数据库,实现自动识别列车编组外,还需对不同编组列车的定位、超速防护、对标停车、试车线测试以及站台门联动进行设计,增加混合运行功能,实现4/6节编组列车的安全运行控制.  相似文献   

19.
何晔  赵帅 《机车电传动》2015,(2):107-109
针对广州地铁6号线列车出现的在停车时冲击较大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详述了试验过程,提出了通过降低低速时的停车级位作为解决方案,并验证了整改后的效果,使得广州地铁6号线的停车平稳性有了较大优化。  相似文献   

20.
广州地铁3号线列车在一个牵引系统故障时,列车自动运行(AT10)模式下停车有时会产生冲标.应用列车系统自身工具软件,采集了列车正常运行、1个ICU(逆变器控制单元)故障、2个ICU故障等三种状态下的相关数据,通过数据格式转换对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列车ICU故障后,由于低速时列车需要进行气制动补充,而电一气制动转换过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