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7年全国铁路工作会议上,铁道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陆东福总结2006年铁路计划工作,分析面临的形势,部署2007年全路计划工作,并提出总体要求:推进铁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加快路网建设步伐,加强技改扩能提效,加大投融资改革力度,全力推进铁路装备现代化,落实铁路节能环保指标,推进和谐铁路建设,实现铁路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2.
《铁路计算机应用》2006,15(1):I0002-I0004
“十一五”铁路工作总体要求 高兴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铁路各项工作,认真贯彻常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铁路的重要指示,坚持以推进铁路跨越式发展为主线,精心组织,高标准、高质量地推进大规模铁路建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技术装备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2015年,铁路建设工作依法建设意识明显增强,质量安全形势趋稳向好,标准化管理深入推进,取得新成就。2014年铁路建设工作总体要求是落实建设管理责任,狠抓质量安全稳定,持续纵深推进标准化管理,科学有序加快项目建设,优质高效完成年度建设任务。重点工作是推进标准化管理,全面提升建设管理水平;超前谋划安排,确保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强化基础建设,提高质量安全稳定管控能力;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为加快建设提供有力保证;加大奖惩力度,严格落实参建各方责任。  相似文献   

4.
铁道部资讯     
1国务委员马凯要求加快铁路建设推进政企分开改革据新华网报道,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马凯10月16日在岳阳主持召开铁路建设工作座谈会时要求,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改革促发展,按照"保在建、上必需、重配套"的要求,狠抓工作落实,保证质量安全,科学有序加快铁路建设,全面完成2012年铁路建设各项任务,并做好"十二五"后3年铁路建设各项准备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马凯强调,要把当前加快铁路建设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作为深化铁路改革的重要机遇期,进一  相似文献   

5.
从统筹投资计划安排、加快投融资改革、推进装备现代化、加强生产生活设施建设及规范计划管理等方面总结2012年全路发展计划工作.在深入分析铁路建设发展面临的形势任务的基础上,按照铁道部党组对2013年铁路工作总体部署要求,部署安排2013年全路发展计划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6.
2012年铁路建设工作坚持依法建设,纵深推进标准化管理,科学有序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取得新成绩.2013年铁路建设总体要求是围绕铁路科学发展主题,纵深推进标准化管理,强化风险过程控制,抓管理、抓创新、抓施组、抓作风,保质量、保安全、保稳定、保开通,全面完成年度建设任务.重点工作是推进标准化管理,全面提高风险防控能力;强化施工组织,确保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加强队伍建设,为项目推进提供组织保障;强化责任意识,充分发挥建设单位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7.
努力开创铁路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全面总结了1999年铁路改革与发展的工作,分析了铁路面临的形势,部署了2000年全部工作总体要求及重点工作;提出要加大改革力度、强化经营管理,巩固扩大扭亏增盈成果,再创铁路建设新成绩,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加快铁路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2006年全路环保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的要求,结合铁路行业的实际,认真贯彻全国铁路工作会议和全国铁路计划工作会议精神,总结铁路“十五”环境保护工作,分析形势,明确“十一五”铁路环境保护目标,不断提高铁路环境保护工作意识,明确责任,加强协调,抓住机遇,为推进铁路跨越式发展,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9.
《铁道技术监督》2007,35(9):1-2
“十一五”铁路技术创新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全面落实中央确定的“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指导方针,以建设创新型铁路为目标,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紧密围绕和谐铁路建设,全面推进原始创新、  相似文献   

10.
《铁道技术监督》2008,36(2):9-10
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成功实施,客运专线建设全面推进,对铁路计量工作提出更高要求。铁路计量工作要适应运输生产和安全检测的需要,适应客运专线高标准建设的需要。铁路计量工作的思路是,围绕深化提速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强铁路计量管理体系建设,完善计量管理规章制度,加强铁路计量器具监督检查与技术认证工作,加强计量人员技术培训,逐步建立、完善提速安全和客运专线检测设备量值溯源系统,加快提高铁路计量技术水平,为和谐铁路建设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1.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优质、平安、绿色、和谐”铁路的要求,精心组织好大规模铁路建设,加快推进技术装备现代化,全面完成运输经营任务,着力提高铁路发展质量,确保运输安全持续稳定,  相似文献   

12.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落实全国铁路工作会议精神,从重大领域技术攻关取得新突破等5方面总结回顾全路科技大会以来铁路科技工作取得的可喜成绩;分析我国铁路发展所处的有利环境,把握和谐铁路建设对技术创新的新要求;结合铁路科技工作实际,提出铁路技术创新工作的总体要求,部署今后一个时期铁路科技工作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落实全国铁路工作会议精神,从重大领域技术攻关取得新突破等5方面总结回顾全路科技大会以来铁路科技工作取得的可喜成绩;分析我国铁路发展所处的有利环境,把握和谐铁路建设对技术创新的新要求;结合铁路科技工作实际,提出铁路技术创新工作的总体要求,部署今后一个时期铁路科技工作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
2001年是铁路改革与经营任务都十分繁重的一年。在全国铁路工作会议上,傅部长提出铁路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运输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强企业管理和技术创新,抓好结构调整,加快路网建设和改造,不断提高运输能力、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夺取两个文明建设的新胜利。物资总公司要按照部党组的总体部署,抓好 2001年的各项工作。针对物资总公司的实际,我讲三点意见。 1深化改革,调整结构,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步伐   2001年全路改革的重点是以实行新一轮资产经营责任制为载体…  相似文献   

15.
2011年全国铁路工作会议,是在圆满完成“十一五”任务、胜利跨入“十二五”之际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总结2010年和“十一五”铁路工作,分析面临的形势,明确“十二五”目标和任务,部署2011年重点工作,动员全国铁路干部职工团结奋战,再接再厉,加快推进铁路现代化建设,为经济什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2008年12月31日-2009年1月2日,全国铁路工作会议在北京胜利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亲自出席全体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对2008年铁路改革发展取得的显著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强调铁路系统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保民生的经济工作总体要求,把加快铁路建设、保障铁路运输作为2009年的首要任务.努力实现铁路的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和创新发展,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2006年,“十一五”铁路计划工作实现良好开局。2007年,要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全路工作会议要求,紧紧抓住加快铁路发展的黄金机遇期,推进铁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加快路网建设步伐,加强技改扩能提效,加大投融资改革力度,全力推进铁路装备现代化,落实铁路节能环保指标,推进和谐铁路建设,实现铁路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铁路》2010,(4):13-13
4月7日,全路政治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铁道部党组书记、部长刘志军出席会议并作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进铁路政治工作为我国铁路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保证》的政治工作报告。刘志军强调,在新的形势下,铁路政治工作承担着极其光荣而重大的使命。全路各级组织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加强和改进铁路政治工作,推进和谐铁路建设,加快我国铁路现代化步伐,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回顾并总结了跨世纪铁路建设五年会战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分析了今后一个时期铁路建设面临的形势,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铁路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工作重点;部署了2003年铁路建设任务。  相似文献   

20.
2008年12月31日,全国铁路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亲自出席上午举行的全体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对2008年铁路改革发展取得的显著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强调铁路系统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保民生的经济工作总体要求,把加快铁路建设、保障铁路运输作为2009年的首要任务,努力实现铁路的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和创新发展,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