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席燕 《中国港口》2005,(8):42-42
新一轮港口管理体制改革、《港口法》和《行政许可法》等颁布实施,江苏省政府明确江苏省交通厅为江苏省港口行政管理部门,筹建省级港口管理机构。由于江苏省交通厅此前没有港口行政管理职能,因此迫切需要一套系统、完整、科学的港口管理体制和相应的政策措施指导未来的工作。20  相似文献   

2.
李庆社 《中国港口》2004,(5):36-36,47
<正> 当前,在实施《港口法》过程中,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应当着力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港口管理机构的合理配置问题 《港口法》第六条对全国港口管理体制问题作了一个原则性的规定。目前,从已完成体制改革的港口来看,其形式是多样性的,这并不违背《港口法》有关原则并符合我国国情。港口所在地的城市政府在确定港口管理体制时,一定要结合本地港口的实际和未来发展的需要,以科学的发展观,合理地配置港口管理机构。如果一个大港或发展后劲十足的港口城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以下简称《港口法》)自2004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由于一些地方的港口管理体制改革尚未完成,对应《港口法》的法律法规体系尚未建立和完善,新的港口管理体制不能有效运转,仅仅依靠一部《港口法》,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很难有效履行港口行政管理职能。事实上,《港口法》实施至今,港口行政管理部门与海事管理机构并未实现顺利接轨,一些地方在港口建设、码头管理、货物装卸、港区水域安全、防污染管理以及应急预案的制定等方面的管理职能仍是海事管理机构在履行。在港口危险货物管理上,继《港口法》之后,交通部分别于2003年8月29日和11月30日颁布了《港口危险货物管理规定》(以下简称“9号令”)和《船舶载运危险货物安全监督管理规定》(以下简称“10号令”),9号和10号令与《港口法》同日施行。  相似文献   

4.
<正>1997年9月29日,国内首家集装箱港口组合的行政管理机构——上海组合港管理委员会正式成立。《中国港口》1996年第5期曾发表本人撰写的《港口“双重管理体制”质疑》(下文简称:《质疑》),文中首先分析了现行港口管理体制下我国港口改革、建设和发展所面临的三大问题,即中央、地方和企业的关系问题,港口深化改革的问题,及港口建设、发展中出现的  相似文献   

5.
赵理民 《中国港口》2005,(12):31-32
纵观近年来的港口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成效明显,问题不少,改革尚需进一步深化。一、港口管理体制改革成效明显(一)行政管理机构设置到位,港口管理工作得到加强截至目前,各港口所在地政府都按照“一城一港一政”的要求,组建了港口行政管理机构,具体实施对港口的行政管理工作。特别  相似文献   

6.
董艳梅 《中国水运》2011,(11):26-27
通过分析江苏沿海港口管理体制改革的历史、现状及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借鉴国外港口建设的经验,提出江苏沿海港口管理体制改革的模式。随着经济一体化和全球竞争的加剧,各个国家都在调整自己的对外开放格局,开始把开放的重点由沿河开发转向沿海开发。为适应国内外新形势,从2001年底开始,我国先后颁布实施了《港口法》、《行政许可法》等,对港口管理体制实施改革,随后江苏省及其下辖的市、县也开始探讨港口管  相似文献   

7.
一、港航管理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加快港航管理体制改革、实现政企分开是贯彻落实《港口法》的基本前提。为了加强全省港航管理工作,经省政府批准.2004年6月8日.省交通厅内设的交通厅港航管理局正式挂牌运作。目前,全省港口行政管理体制已逐步形成,原双重领导的广州、湛江、汕头“三大港口”体制改革基本完成。按照《港口法》的要求,全省21个地级市有17个已建立了港口行政管理机构,其余的4个预计近期完成,已成立的17个地级市中有8个共成立了34个港航分局或港航所。应该说.全省的港航行政管理的政府行业管理机构在不断健全和规范。  相似文献   

8.
在3月26日于厦门召开的中国港口协会六届五次理事(扩大)会议上,参会的183名代表审议通过了《关于应对金融危机的港口行业公约》。根据《公约》,港口企业要严格按照中央政府定价标准计收各项港口费用,避免区域性恶性杀价竞争,要认真配合国家和地方行政管理机关按照国家规定征收(收取)港口建设费、货物港务费和港口设施保安费等有关规费,任何港口企业不得以免收和少收国家规费的方式吸引客户,  相似文献   

9.
赖小华  谭支敏 《中国水运》2006,6(4):188-190
海事管理机构是对水上安全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主管机关,代表国家进行海事执法,其中也涉及到实施大量的海事行政许可项目,以《行政许可法》来规范海事行政许可的设立和实施是非常必要的。下面就从《行政许可法》的角度来谈谈如何实施好海事行政许可,规范船员管理工作,提出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在我国港口界港口资源整合正形成一种新浪潮。目前的港口整合中,其模式多种多样,其中以资产为纽带的资产型整合、以岸线资源为纽带的资源型整合、以行政管理机构为纽带的机构整合型这3种模式最为多见和典型。然而,在围绕港口管理机构整合中,我们必须科学和辩证地分析其利弊,特别是要拿出化解其风险的对策。一、港口资源整合的利与弊从资源配置经济学的角度讲,港口资源整合,就是对港口各种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从而使其  相似文献   

11.
2004年7月1日,ISPS即“国际船舶和港口设施保安”规则在海安会上获得通过一年半时间后正式生效。巧合的是,同一天,我国《行政许可法》也正式生效。据认为,这两者都将在各自领域产生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周天麟 《中国港口》2001,(12):10-11
深圳港口管理机构自1995年末进入市政府序列后,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上级交通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结合深圳港的实际情况,认真履行市政府赋予的行政职能,努力深化港口管理体制改革,理顺与各部门的关系,开展港口发展策略研究,组织港口规划编制,起草制订港口法规,抓紧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加强港口行政管理和机关建设,密切与香港港口界的联系与合作,使深圳港口行业稳步发展,政府对港口的行政管理也进一步加强,港口发展走向有序.  相似文献   

13.
张仲言 《水运管理》2003,(12):23-25,33
一、我国颁布《港口法》是港口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以下简称《港口法》)于2003年6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并于2004年1月1日起实施。早在1954年,中央政府曾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港管理暂行条例》,因客观情况的改变,遂于1986年废止。从此,我国港口管理就出现了法律空白。长期以来,我国包括港口在内的海岸线一方面由海洋、国土、交通、渔业、军事等部门多头管理;另一方面各地港务部门既要实施港口的安全保障、规划、环境保护等行政管理,还要为维持自身生存承担经营港口业务。这种管理混乱、政企…  相似文献   

14.
<正> 《港口法》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对港口业进行全面、系统规范的重要法律,它填补了我国港口管理领域的立法空白,标志着我国港口事业真正步入了法制轨道。《港口法》的颁布,是我国港口事业的一件大事,也是港口行政管理部门的一件大事,为港口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治港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对上海港来说,港口体制改革年初开始,新机构还在磨合中,为保证《港口法》的贯彻实施,提高上海港口依法管理的水平,提升港口管理和从业人员的法律素养和职业规范,并向社会公众和单位宣传普及《港口法》知识,上海市港口管理局把学习、贯彻、宣传《港口  相似文献   

15.
<正> 港口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出台以及实施之后,我国港口管理和发展的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各级人民政府特别是地方人民政府对本辖区内的港口管理和发展负有更加重要责任。在新的条件下,面对新的客观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上海港码头管理方式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利国 《中国港口》2007,(10):36-37,23
港口法实施以后,港口管理体制的改革还在逐步深化中,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如何加强对港口企业的服务与管理,是当前各港口关注的热门话题。上海市港口管理局码头管理中心周利国同志撰文对如何开展对码头的行政监管、行政处罚和综合执法等进行了探讨,对其他港口码头也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同时我们也希望由此引起各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和港口码头企业的关注、重视,在《中国港口》杂志开展讨论交流,以提高我国港口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7.
<正>我国的水运资源十分丰富,优良的港湾星罗棋布。在1.8万多公里大陆海岸线、1.4万多公里岛屿海岸线和11万多公里内河航道上,分布着众多的港口,其中年吞吐量万吨以上的就有2000多个。目前,我国(除港、澳、台地区外,下同)已有124个港口对外开放,每年接纳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万多艘船舶,全国90%以上的外贸货物经过港口进口和出口。港口,作为水陆交通的枢纽、客货集散的中心、对外开放的门户,在国民经济建设和对外贸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在,我国不仅是个海运大国,而且也是个港口大国。然而,自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港管理暂行条例》被废止后,在规范我国港口行政管理行为,调整港口经营中各种民事法律关系方面,便缺少了相应的专项法律。因此,尽快制定一部符合我国国情的《港口法》,实现以法治港、建港、管港,促进港口事业的发展,不仅是全国交通系统的迫切希望,而且全国其他部门对此也十分重视,甚至国外对我国制定《港口法》亦颇为关注。由于《港口法》在制定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很多,比如:港口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必然触及到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港口法》如何保障港口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港口作为水陆交通的枢纽,“客流”和“物流”都要通过这个“联结点”集散和转运,必然要和各部门发生种种联系。  相似文献   

18.
林峰  史训善 《中国港口》2005,(12):33-35
2004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以下简称“港口法”)、《港口危险货物管理规定》(以下简称“9号令”)和《船舶载运危险货物安全监督管理规定》(以下简称“10号令”)同时生效,对海事管理机构和港口行政管理部门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些法规的出台对双方在危险品管理上的职责做了进一步明确。但是,受传统海事管理危险品观念的影响,有人把两者的分工简单的理解为“海事管理水上,港政管理陆上”。为分清海事管理机构与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在内河危险品管理上的职责分工,笔者就此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9.
安全生产是企业获得效率、效益的基础,既是保障经济发展,也是保障人权、稳定社会的需要。港口安全是港口赖以正常运行、不断发展的前提条件,高度重视和深刻认识安全的重要性,是抓好港口安全,保证稳定发展的先决条件。危险货物因其具有易燃、易爆、毒害、放射、腐蚀等特性,一旦发生事故,易形成群死群伤,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破坏环境、波及公众的后果会造成丰十会影响。因此,需要在运输、装卸、储存等各个环节加以重点防范。2004年1月1日《港口法》正式实施,依据《港口法》和《港口危险货物管理规定》的规定,上海港实施了“危险货物港口作业认可证”、“危险货物港口作业申报”和“危险货物作业场所建设审批”等制度,从港口规划、安全设施和环保设施的投入、作业范围评估、人员资质认定、企业市场准入,以及安全检查和事故救援等环节加强了港口危险货物作业监管力度。根据《行政许可法》“事前行政许可与事后监管有机统一”的要求,本文主要探索如何运用危险源与事故隐患的多层次监控、推进企业建立安全质量标准化体系、创建“抓小放大”管理机制等措施,进一步加强上海港危险货物港口作业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20.
港口管理     
《港口科技动态》2003,(1):30-33
《港口法(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港口经营将实行准入制度,港口管理体制改革在全国推行,全国交通立法工作取得新进展,张春贤强调要处理好枢纽港与非枢纽港关系,全国港口管理工作会议在沪召开,港口体制改革进入高潮,交通部发布八项交通行业标准,我国海关行政管理迈入法制化,新世纪港口发展的六大战略,上海港加速改制步伐,青岛港集团公司破壳而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