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电磁环境日益复杂,电磁干扰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分别对京石武客运专线10 kV变电所、380V配电室、220 kV牵引变电所及车站工作人员宿舍内的工频磁场进行实测,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工频磁场强度随距离快速衰减;在同一电压等级下,工频磁场强度与负荷大小成正比关系.参考HJ/T 24 1998《500 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给出了工频磁场环境的评价.为便于比较,还给出了NBM-550型电磁辐射分析仪在普通办公场所的工频磁场强度测量值.通过比对,说明手持式TES-1393磁场测试仪能满足测试要求,其结果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地铁信号设备室内电缆敷设有静电地板下敷设和天花内吊顶敷设两种。从运营维护和系统设计角度,对信号设备室内电缆的敷设方式进行分析,列举了室内信号电缆采用静电地板下敷设存在的问题。结合运营维护、电缆检修及故障检测,提出更适合信号设备室内电缆的敷设方式为天花内吊顶敷设。  相似文献   

3.
上海轨道交通直流电力电缆的故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流1500V电缆是保障地铁正常运行的关键设施。介绍了上海地铁直流电缆的敷设方式和环境,在统计历史故障的基础上对直流电缆故障进行了分类,提出了在新线建设和改造项目中,尽可能采用带铠装的软电缆;通过在线检测手段,建立专家评估系统,评定绝缘的优劣并预警其劣化的趋势;改进直流电缆敷设质量,改善其运行环境等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电缆的布放是铁路牵引变电所施工中的重点和难点,体现了变电所施工工艺质量。本文研究通过BIM三维仿真辅助及电缆敷设规划软件直观地完成电缆敷设前的虚拟敷设及调整电缆布设顺序和位置,采用三维线缆信息模型和BIM模型自动生成的报表为施工依据,对施工过程进行有效管理,从而达到提高牵引变电所电缆敷设效率和工艺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西南、西北以及东南等地区地质复杂,对地铁盾构隧道结构有较大影响。文章以贵阳市轨道交通 3 号线为工程背景,采用二维数值模型,对非均质岩层引起偏压受力下的盾构隧道管片受力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初步得出分层面上下岩层弹性模量之比、分层面倾角和位置对盾构隧道管片受力的影响规律,以期为相似地质条件下地铁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根据线路运营数据,针对树害等自然灾害对线路故障的影响,分析了普速铁路10kV线路采用高压电缆长大线路敷设的优缺点,并对接地方式、无功补偿及保护配置的相应改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基于分布参数线路推导了电缆牵引供电系统牵引网空载线路沿线工频过电压分布,并利用Matlab/Simulink搭建了单线电缆供电分布参数线路模型,对电缆供电工频过电压的传播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及仿真验证,发现供电臂长度及电缆芯线间的互感抗的大小是影响电缆供电沿线工频过电压传播特性的主要因素,而电缆分段的长度对空载线路沿线工频电压的大小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8.
以深圳北环电缆隧道南线下穿深圳既有地铁2号线岗厦北站-华强北站区间工程为依托,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新建电缆盾构隧道近距离下穿地铁线路时对既有地铁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既有地铁的竖向沉降随着电缆隧道与既有地铁交叉角度的增加而减小;电缆隧道盾构掘进过程中会对既有地铁结构产生扰动,使其结构发生变形,最大沉降值发生在掘进掌子面后方15~20m;数值分析结果与现场实测数据趋势接近。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地铁提速后隧道内刚性接触网运行中存在的拉弧、磨耗严重等问题。提出对现有垂直悬挂方式进行技术更新,采用已有成熟运行经验的悬臂支撑方式。针对地铁隧道内灾害,如地震、火灾、渗漏水或结冰等对刚性接触网的影响,研究采用防开裂型化学锚栓、扣紧螺母及防水融冰等技术措施,并采用隧道内接触网视频监控装置,对各接触网关键点的工作状态及受电弓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以指导隧道内接触网设备的维护、抢修及救援疏散等工作。  相似文献   

10.
地铁隧道水冲洗车由牵引车牵引,采用高压水冲洗方式可根据不同冲洗区域,独立控制各冲洗水路及压力,完成对地铁隧道内壁面、轨道、道床、扣件、排水沟的冲洗,可实现对地铁隧道全断面清洗。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暗挖隧道与邻近桥桩距离对桥梁的影响,以西安地铁某标段为背景,结合MIDAS/GTS NX有限元软件,建立三维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并利用现场监测数据对比模拟结果,验证模型合理性。通过逐步缩小地铁隧道与桥桩的距离,分别模拟出地铁隧道与桥桩在不同距离下的桥面倾斜变化。模拟结果表明:临近隧道开挖一侧的位移量大于另一侧的位移量;且随着隧道与桥桩距离的减小,这种倾斜差异现象愈发明显;桥梁与隧道临界安全距离为15 m,当隧道与桥桩的距离小于临界安全距离后,随着隧道与桥桩距离的减少,对桥梁可能造成的危害会越大。  相似文献   

12.
铁路下穿式结构施工受轮轨作用力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既有线下隧道施工引起的轨道变形而加大轮轨作用力的情况,以在建地铁南京站为例,通过弹塑性动力有限元法分析行车动荷载对轨下施工中隧道的影响,同时分析了由于轨下构筑物的存在对路基内动应力的影响。分析中采用轨枕—道床全支承模式,土体采用理想弹塑性动本构模型,分别考虑了轨道不加固情况和采用D24型便梁加固两种情况,计算得到了隧道上覆土体及隧道初衬结构的动力响应。对两种情况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表明对线路采取便梁加固后,隧道拱部土层的附加动应力减小了76%,而初衬的附加动应力减小了58%,便梁加固时减小了列车动荷载对施工期隧道的影响,有利于初期支护的施工;轨下构筑物的存在将减弱列车动应力往深层传递的衰减,在既有线路的地下构筑物施工中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地铁杂散电流场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范围,建立二维地铁杂散电流场数学模型,采用伽辽金有限单元法进行求解,根据有限元控制方程编制求解程序.对存在解析解的圆环域恒定电位场的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该数学模型和计算程序是合理的可行的.对均匀介质、成层介质的地铁杂散电流场模拟计算结果表明:从地铁隧道到周围地下环境的电位都是非线性衰减的;距离地铁隧道越远,杂散电流强度越小;加大地铁隧道附近区域的电阻可以减小地铁杂散电流的影响范围.本文有限元模拟计算结果可作为确定杂散电流防护范围、定量评价地铁杂散电流对周围地下环境影响程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既有地铁隧道上方基坑开挖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长沙轨道1号线隧道上方的某地下空间开发工程案例,通过Plaxis 3D有限元软件对基坑开挖引起下方隧道结构变形以及管片内力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每一开挖工况下隧道结构的变形以及管片结构的内力,并据此提出合理的分仓开挖宽度等施工措施。得出在此类基坑中,减小基坑一次性开挖暴露的隧道长度对减小下卧隧道的隆起量至关重要,并详述分仓开挖后基坑以及盾构区间的变形形态。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基坑开挖及降水对下卧既有地铁隧道变形的影响,基于比奥固结理论,结合修正摩尔库伦本构关系,建立考虑流固耦合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探讨基坑降水深度、降水速度、土体渗流特性、基坑开挖工艺等对下卧既有地铁隧道及其围护结构的影响,并与现场监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基坑降水深度对隧道结构变形有着较大影响,适宜的降水深度有利于抑制地铁隧道的隆起;在分块开挖效应下,隧道最终呈"M"形曲线隆起,竖向位移最大处位于隧道中部的两侧位置;土体渗流存在空间差异性;基坑降水速度会对隧道围护结构的内力产生重要影响,随着降水速度的增大,围护结构的内力会继续增长;隧道衬砌结构变形呈"水平向压缩、竖向拉伸"的竖椭圆状发展,隧道靠近基坑两侧的腰部变形较大;考虑基坑降水的流固耦合分析结果更接近现场实测结果。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地下空间得到有效利用,各种市政管线、地铁等相互交叉穿越,造成穿越工程施工难度加大、风险高,穿越地铁施工更是这样。此文以新建电力隧道密贴下穿北京地铁l号线区间隧道工程为例,根据工程情况,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ANSYS对施工过程进行模拟,研究穿越工程施工对既有地铁隧道造成的影响及变形规律,探讨注浆加固及顶升技术对地铁隧道的影响规律。通过模拟计算与分析得出,穿越工程施工对既有结构引起的沉降随着注浆强度的增加而减小,且减小量逐渐变缓;适当增大千斤顶预加力和采取有效措施可以控制既有结构沉降,达到设计指标和要求。  相似文献   

17.
温度变化时接触轨内部会产生巨大的温度应力,严重时甚至会危及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安全。结合目前应用较广泛的钢铝复合接触轨,基于有限单元法,采用三维软件SOLIDWORKS建模,并在有限元软件Ansys Workbench中对接触轨模型的温度应力进行了模拟分析。该模型考虑了卡爪、尼龙垫块及支座等构件的束缚影响,采用边界条件控制环境的温度变化,得到了接触轨内部温度应力场云图,并分析了此温度应力对绝缘支座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接触轨系统中各构件的设计、优化、安装及检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市域铁路由于列车运行速度高,多采用A C27.5 k V供电方案.在盾构区域,信号线缆与接触网等强电线缆由于敷设空间有限而距离较近,工程实施阶段必须考虑接触网对信号线缆的危险影响及其防护措施.考虑到隧道壁两侧分别在电缆支架上设置强电及弱电接地圆钢或扁钢,该接地圆钢或扁钢等效于国铁贯通地线.结合盾构区域接触网及信号线缆布...  相似文献   

19.
孙建明  林浩 《铁道工程学报》2011,(10):96-100,105
研究目的:铁路10 kV贯通线因采用架空线与电缆混接方式,且其导线截面远小于电力系统110 kV及以上输电线路,因此,必须对其融冰特性试验研究,为10 kV贯通线融冰方案的实施提供基础数据。研究结论:本文在实验室模拟的现场环境中,选取了LGJ-35、LGJ-50和LGJ-70三种规格的钢芯铝绞线和相同截面积的10 kV交联电缆,进行了贯通线融冰试验研究,分析了融冰电流对贯通线电缆的承受能力、融冰时间和脱冰方式的影响,得出了如下结论:10 kV贯通线的最佳融冰电流范围为:LGJ-35,175~195 A;LGJ-50,210 A~240 A;LGJ-70,265~305 A。最佳融冰时间为1~2 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