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通过液舱晃荡载荷的数值模拟与模型试验对比分析,验证数值模拟方法适用于目标船液舱晃荡载荷的计算。基于晃荡载荷数值计算结果,采用2种方法对晃荡冲击载荷简化处理,对目标船液舱进行动力响应分析,并与规范晃荡载荷下液舱结构响应对比分析,得到液舱结构在晃荡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响应和结构强度评估的工程分析方法,为目标船液舱结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舰载导弹垂直发射舱的热安全性始终是影响发射系统安全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研究发射舱的火灾问题能够对导弹所处的热环境进行预估,从而为发射舱安全性的研究和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文中分析了舰载导弹共架垂直发射舱的火灾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火灾数学物理模型。选取2种典型起始温度和2种典型火源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计算结果能够正确反映发射舱发生火灾时其内的温度—时间变化规律。研究具有工程参考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基于反潜导弹空中飞行和入水跟踪的安全性可靠性要求,从空中末弹道的阶段划分、开伞前的弹道控制、降落伞拉直和充气时的物理过程、弹伞系统空间弹道及控制等方面,分析了反潜导弹空中末弹道的物理过程与控制技术,总结了降落伞增阻减速的能量方程以及雷伞系统空间弹道方程的基本动能公式;从外载荷和冲击环境、导弹结构动响应分析、导弹结构动响应分析、导弹冲击稳定性、导弹入水缓冲技术等方面阐述了反潜导弹(鱼雷)入水及缓冲的关键技术和典型部件,为反潜导弹的设计与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水下发射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所及的发射系统包括发射装置以及第一和第二连接机构。发射装置有一对可伸缩的发射舱门,第一和第二连接机构可固定导弹的第一和第二端部,并可在在舱门缩进发射舱的同时使导弹部分地伸出发射舱。当第二连接机构转动固定导弹的第二端部时,第一连接机构使导弹的第一端部松开,从而使导弹转动离开发射舱直到达到预定位置为止。在该位置上,导弹的第二端部和第二连接机构分离,从而可使导弹离开发射装置。  相似文献   

5.
舰载导弹发射舱内燃气流热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连续发射导弹后,舰载导弹发射舱内的温度会因发射筒的持续散热而明显升高。当舱内温度升幅超过安全温度后,将造成安全隐患。建立了发射筒散热的数学模型,选取了几种典型的导弹发射模式,对发射舱内时间-温度变化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在某些饱和发射模式下,发射舱内温度升速较快、升幅较大,甚至超过规定的安全温度。该方法可以在发射舱工程设计前,为发射筒的隔热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导弹发射舱内温度监控方案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舰载导弹垂直发射的优点及其技术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舰载导弹垂直发射的突出优点和控制特点,新一代舰载导弹垂直发射系统不仅可以发射各种类型的导弹,常规弹药和干扰弹,一次性诱饵弹,而且贮弹量更多,结构更简单,重量更轻,体积更紧凑,自动化和化程度更高,在发射技术方面优先用动力弹射更具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7.
褶扇状结构是沿发射箱瓣式后盖的各对顶部分的底面设置的、当后盖的各瓣在导弹排气的冲击作用下打开时,扇状结构朝向开口的角落覆盖对顶区域。这样,可以防止增压室的排出燃气经开角区域回流入发射箱内,并且能在导弹发射完成之后,增加关闭力使瓣恢复到原位。  相似文献   

8.
潜载飞航导弹发射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并分析了潜载飞航导弹发射技术的发展过程,重点介绍了俄罗斯(含前苏联)、美国和法国的发展概况。文章谈到了潜载飞航导弹由水面发射到水下发射的演变,重点分析了目前潜载飞航导弹实施水下发射的多种方式,即采用标准鱼雷管的无动力运载器发射、有动力运载器发射和裸弹发射;采用专用倾斜发射管和垂直发射管的运载器发射和裸弹发射等。在比较各自的优缺点后,本文认为,采用无动力运载器和专用垂直发射装置发射潜载飞航导  相似文献   

9.
张戈 《舰船电子工程》2010,30(3):140-142,158
为了在导弹发射的强烈冲击振动和高温环境下得出导弹在发射导轨上的运动规律,介绍了采用光电探测、数字存储测试(黑匣子)技术结合基于VC平台下的数据处理方法来获取导弹在发射筒中运动的时间、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数据,实现了导弹发射试验中轨上运动参数的精确测量,保证了导弹内弹道分析的试验数据需要。  相似文献   

10.
以MSC.PATRAN/NASTRAN为平台,根据某舰船船体的主要参数、垂直发射系统基座布置以及结构形式建立船体和基座结构有限元模型,选用预应力-动力分析求解方法进行预载荷作用下的瞬态响应计算,着重分析垂发装置基座结构及附近主要船体结构的应力分布,分析基座结构的动力放大效应。推荐导弹发射等引起的冲击荷载的时程曲线类型及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1.
火力分配是弹炮结合防空武器系统射击指挥的重要内容。文章运用最大毁歼概率原则,探讨弹炮结合武器系统火力分配的问题以及如何准确把握导弹发射和高炮的射击时机,使弹炮结合武器系统达到最大毁歼概率,发挥其最大作战效能。  相似文献   

12.
弹性垫会对水下运载器发射动力学产生影响,文章针对弹性垫形式,利用Lagrange方程推导了新型适配关系下的发射动力学方程,同时考虑了运载器的刚体运动、弹性变形、弹性垫变形与接触对发射过程的影响。利用文中的方法,建立了水下运载器发射动力学模型,对发射过程的载荷进行了求解,研究了弹性垫数量、刚度、位置等参数对运载器弹性振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文中方法是有效的,可用于水下运载器发射动力学分析。  相似文献   

13.
针对某型潜载垂直发射装置的冲击降载问题,利用响应面法与优化技术相结合的设计方法,进行了发射装置结构优化设计.首先利用拉丁超立方试验方法采样,通过Ansys workbench平台进行发射装置抗冲击性能分析,构建发射装置受冲击结构载荷和总质量的响应面,研究结构参数对发射装置综合性能的灵敏度;再运用多目标驱动算法对发射装置进行多目标优化,得到其最优解集,最终实现其抗冲击性能提高14.9%,发射装置整体质量降低2.1%.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实用性,对相关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以气动不平衡式鱼雷发射装置电控发射系统作为研究对象,针对电控发射系统的电控序列建立了petri网,得到标识可达树仿真结果,并以此对电控发射系统的可靠性进行分析评估.  相似文献   

15.
利用显式动力学方法计算了某火箭弹与定向管的弹管碰撞问题,得到了定向钮和前中后3个定心部与定向管的碰撞力;利用快速傅立叶变换计算出碰撞力的频谱,并与某火箭弹发射装置的固有频率进行对比分析,说明了火箭炮系统设计合理;对火箭弹发射系统进行了动力学计算,得出了前后2组弹发射的最小时间间隔和初始扰动参数.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提高舰艇发射装置抗冲击性能,文章针对舰艇发射装置结构特点,分别采用静G法和时间历程法对其进行抗冲击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箱体与箱体及箱体与支架的连接处应力较为集中且发射装置对冲击载荷的响应与冲击加载方式和方向有很大关系。在同一冲击载荷下,结构响应特性以横向响应为主。所得分析结论可以对舰艇设备的抗冲击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布雷是潜艇的主要作战使命之一。潜艇发射水雷通常依附于鱼雷发射平台,发射过程中常常伴随着许多不确定性,由于鱼雷与水雷在物理尺度及动力装置上的差异性,在发射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实现安全隐蔽发射更具复杂性,特别是发射开关的运动特性对发射时的安全性影响特别显著。本文基于气动不平衡式发射装置的基本特点,通过弹道建模并利用Simulink软件建立了弹道仿真平台,重点研究了发射气瓶状态参数和发射开关运动特性对弹道参数的影响,获得了弹道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8.
借助ANSYS/LS-DYNA程序,分析加筋球面艏端隔壁在静动载荷作用下的动响应,求得了静动载荷作用下的球面艏端隔壁结构的动力响应;分析潜艇发射雷弹时发射管的转角变形,给出了潜艇发射雷弹时发射管转角变形的规律。分析时选用顺序求解法,即借助ANSYS对艏端隔壁结构进行静力分析,将其结果作为艏端隔壁结构动力作用下的初始条件,然后再借助LS-DYNA进行艏端隔壁结构的动力响应分析。通过大量的数值实验,并结合理论分析,最终给出了潜艇发射雷弹时发射管的转角变形规律。  相似文献   

19.
燃气流公共排导是当今舰载导弹垂直发射装置最为常用的一种燃气排导模式,同心简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垂直发射技术。从结构特性人手,对两种类型发射装置的多项性能指标进行分析和比较,同心筒技术在燃气排导性能、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而采用公共排导技术的发射装置在备弹量、适装性等指标卜占优。两种技术各有特点,应根据实际使用要求以及不同的装舰对象区别应用。  相似文献   

20.
某型发射装置水平减震系统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有限元技术建立某型发射装置水平减震系统的仿真模型,用非线性弹性单元模拟适配器,按弹体和发射筒结构参数建立仿真模型,输人多个频率下的半正弦波冲击,构成一系列冲击计算工况,分析了弹体经减震系统缓冲隔振后的加速度响应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