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13年2月26-27日,IEC/TS 62773《轨道交通无线列车控制系统用无线通信性能要求的测定程序》国际标准最终国际标准草案工作组会议在湖南株洲召开。作为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领域的首项国际标准,IEC/TS 62773的制定倍受各国  相似文献   

2.
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网站的国际标准发布信息,2011年6月29日,由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王进博士负责的国际标准IEC 62621:2011《轨道交通地面装置电力牵引架空接触网用复合绝缘子的特殊要求》正式发布,这标志着轨道交通领域第1项由中国主导起草的国际标准诞生了。  相似文献   

3.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通过其导则规定了4种主要的国际标准文件(ISO/IEC deliverables)类型,分别是国际标准(IS)、技术规范(TS)、可公开提供的规范(PAS)和技术报告(TR)。根据ISO/IEC导则,系统梳理各类国际标准文件的相关技术特征,结合中国铁路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铁路应用"技术委员会(ISO/TC 269)前期工作情况,提出合理选择国际标准文件类型、推动标准国际化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4.
《铁道技术监督》2014,(9):62-62
<正>经过3个月讨论与投票,2014年9月2日ISO/IEC JTC1正式批准我国提出的《物联网参考体系结构》国际标准工作项目,国际标准项目号为ISO/IEC 30141。《物联网参考体系结构》国际标准的正式立项是我国国际标准化领域取得的又一个突破性进展,同时也标志着我国开始主导物联网国际标准化工作。《物联网参考体系结构》国际标准是物联网领域重要的基础性标准,对物联网产业及应用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和引  相似文献   

5.
IEC61508功能安全国际标及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佳玉  员春欣 《中国铁路》2001,(1):44-45,36
介绍了IEC61508《电气/电子/可编程电子安全相关系统的功能安全》国际标准的主要内容,分析了该国际标准的特点,最后介绍了欧洲及日本等有关国家基于IEC61508所产生的相应安全标准,并针对我国铁路信号系统的安全性技术,提出了制定我国铁路信号标准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IEC61508功能安全国际标准及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IEC61508<电气/电子/可编程电子安全相关系统的功能安全>国际标准的主要内容,分析了该国际标准的特点.最后介绍了欧洲及日本等有关国家基于IEC61508所产生的相应安全标准,并针对我国铁路信号系统的安全性技术,提出了制定我国铁路信号标准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铁道技术监督》2011,39(11):64-64
2011年10月28日,在澳大利亚召开的第75届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理事大会正式通过中国成为IEC常任理事国(以下简称IEC"入常")的决议。IEC"入常"是继2008年成为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常任理事国之后,我国在国际标准及合格评定活动中取得的又一历史性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8.
《铁道技术监督》2018,(11):13-13
2018年10月22—26日,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第82届大会在韩国釜山召开。会议期间,IEC各国家委员会一致提名选举现任IEC副主席、中国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舒印彪为IEC第36届主席,任期为2020—2022年。这是该组织成立112年来,首次由我国专家担任最高领导职务,是我国参与国际标准工作的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9.
正由我国主持的2项铁路IEC国际标准IEC 61991:2019《轨道交通机车车辆电气隐患防护的规定》和IEC63076:2019 《轨道交通机车车辆无轨电车电气设备安全性要求与受流系统》已通过投票正式颁布。IEC 61991:2019是机车车辆电气安全防护的基础标准,规定了机车车辆上用于保护人员免受电击的电气装置和设备的设计、制造要求,涵盖电压等级分类、防护  相似文献   

10.
开展国内外铁路环境条件标准对比分析,明确我国铁路设备与国外铁路运营条件的差异及适应性,是实施铁路"走出去"的前提和基础。国际上铁路通信信号环境条件主要采用IEC/TC 9制定的IEC 60571、IEC 61373、IEC62498及IEC 62236等标准,我国SAC/TC 278在IEC标准基础上,组织制定GB/T 25119、GB/T 21563、GB/T32347及GB/T 24338等相应标准。这些标准分别适用于车载设备气候环境、车载设备振动冲击、地面设备气候环境及振动,以及车载和地面设备的电磁兼容。通过对上述国际国内标准规定的环境气候条件、振动冲击参数以及电磁发射和抗扰度限值的对比分析可知:由于SAC/TC 278以等同采用或修改采用的方式进行标准转化,因此国内标准的环境条件及振动冲击等级划分、电磁辐射限值设置,以及各项试验的要求和方法等与相应的IEC标准基本相当,可以满足国际标准要求。另外,我国铁路通信信号设备采用的高原环境条件标准以及地面设备振动冲击标准要求严于国际标准。  相似文献   

11.
近日,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发布我国主持的铁路国际标准IEC 62499:2021《轨道交通受流系统受电弓滑板试验方法》,我国铁路标准国际化工作再次取得新成果。受电弓滑板是机车车辆牵引电气系统的重要部件,IEC 62499:2021主要规定了受电弓滑板的温度性能、弯曲性能、剪切强度、机械抗疲劳强度、磨耗性能等试验方法,适用于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机车车辆受电弓滑板的检验,为保障机车车辆安全运行提供标准支撑。  相似文献   

12.
根据公司关于开展国际标准与中国铁路标准对比研究工作的指示精神,以及公司相关会议的研究结果,决定开展以欧盟标准(EN)作为主线,辅以国际电工委员会技术标准(IEC)的对比研究工作,为此,公司技术中心成立了标准研究联络组,其工作任务,尽快建立与国内相关的国际标准咨询服务机构的合作关系,发挥这些专业机构的长处,共同合作收集我公司所需的国际标准。  相似文献   

13.
国际标准IEC61508提出通过使用安全相关系统来避免和降低风险的要求,为达到定义的安全完整性等级,既可以使用高可靠性的硬件达到较低的失效率,也可以通过全面的测试技术将可能的失效诊断出来.可编程电子安全相关系统的诊断技术主要包括基于IEC61508的微控制器的在线自测试,这些测试设备包括CPU、可变和不可变存储器等部件,要满足IEC61508的要求,测试程序可作为安全软件库集成到用户程序当中.  相似文献   

14.
《铁道技术监督》2012,40(10):1-1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同际电信联盟(ITU)制定的国际标准是提高效率的关键。可持续发展和金融风险等全球性挑战,迫切要求我们必须减少损耗,提高效率,实现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IEC 61508《电气/电子/可编程电子安全相关系统的功能安全性》国际标准的基本组成、主要定义和概念,并对其在建立安全相关系统等铁路应用方面进行具体解析。  相似文献   

16.
今年 3月 7日 ,我国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工作有了实质性进展 ,国际电工委员会 (IEC)对我国申请承担的两个技术委员会的秘书处工作作出了明确的答复。这一天 ,IEC中央办公室致函国家标准委 ,准予中国承担架空线导体技术委员会 (IEC/TC7)秘书处工作。这是我国承担的第一个IEC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工作。另一个技术委员会的名称为电和电磁量的测量设备技术委员会 (IEC /TC 85 )。秘书处工作的意见的最后期限。从国家标准委获悉 ,有关方面对我国承担该秘书处的工作并无异议。按国际电工委员会中央办公室的意见 ,我国将从 4月 1日起正式接管I…  相似文献   

17.
为便于在轨道交通机车车辆电气设备领域贯彻新标准,从标准的范围、文本结构、技术内容等方面分析了国际标准IEC 60077-1:2017版与IEC 60077-1:1999版的主要差异,其中重点分析了设备标称电压、温度限值、介电特性等技术差异,同时提出了国家标准GB/T 21413.1—2008修订的建议,为更好理解和使用该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根据公司关于开展国际标准与中国铁路标准对比研究工作的指示精神,以及公司相关会议的研究结果,决定开展以欧盟标准(EN)作为主线,辅以国际电工委员会技术标准(IEC)的对比研究工作,为此,公司技术中心成立了标准研究联络组,其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19.
ISO和IEC简介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制订国际标准的机构。ISO成立于1947年,现有75个成员国。我国于1978年9月参加ISO,是现任ISO理事会成员(共有18个成员国),  相似文献   

20.
<正>国际标准化组织合格评定委员会(以下简称ISO/CASCO)2015年组建成立了负责制定《服务认证方案示例》国际标准的第45工作组(ISO/CASCO/WG45)。中国认证认可协会牛东波同志经全国认证认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1)提名推荐,成功担任ISO/CASCO/WG45工作组的召集人,负责牵头制定国际标准ISO/IEC TR 17028《服务认证方案示例》。这是首次由我国主动提名的专家担任ISO/CASCO服务认证国际标准制修订工作组召集人,该国际标准也是ISO组织制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