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我国船舶区域造船技术已推行多年,壳舾涂一体化总段建造技术水平已较高。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功能性总段建造技术的方向,探讨功能性总段的内涵和特征,以及实施功能性总段建造的相关技术条件,并针对某船提出局部应用的建议,为船舶总装建造技术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船舶的总段建造法在提高总段预舾装率和建造质量、缩短船台(坞)周期方面具有突出优势。目前总段有大型化的趋向,但大型模块化总段建造并不完全依赖于起吊能力的提高,可用先进工艺技术来替代大型基础设施的巨大投入。介绍了一种采用新型材质(合成纤维材料)组成的圆形吊带吊装大型薄壁船体总段替代甲板吊环吊装和钢梁托架吊装方法,为确保吊带吊装安全可靠,做了大量的技术准备工作,对方案进行论证分析、有限元计算,建立科学的理论依据,总段吊装的顺利实施,提高了船体总段的预舾装率,对实现造船模块化生产、壳舾涂的一体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减轻码头阶段的工作量,提出一种整体舱室单元总段安装的客滚船设计建造方法,并从设计、建造、变形与精度控制等3方面对该方法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整体舱室单元总段安装法具有实际可行性,能缩短船舶的建造周期,符合“空间分道,时间有序”的现代化造船理念。研究成果可为客滚船的建造和安装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4.
何学发 《造船技术》1996,(11):13-15,9
本文以国内外有关模块化造船的资料为依据,指出潜艇总段模块化建造的必然趋势。再就实施总段模块化建造必须攻克的着急技术,以及诸如耐压壳全密性和强度试验方式的选择等,发表了见解。  相似文献   

5.
造船精度管理软件系统SP.NET是结合国内造船企业精度管理业务实际需求,专门为造船企业提供符合现代造船模式要求的精度造船管理支持的软件系统。该软件系统涵盖了船舶分段、总段建造及搭载施工中的船体建造精度管理作业,与同类软件产品相比,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软件系统的成功实施,能够推动船舶建造精度管理体系,并极大程度简化从业人员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船体总段对接焊缝结构疲劳寿命分析评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船体的分段模块化建造模式正逐渐成为现代造船的主流模式.为充分发挥这一造船模式的效率和优势,分段合拢中的对接形式也从以往的"阶梯式"开始往"一刀齐"方式转变.本文根据中国船级社的船体结构疲劳强度指南,基于热点应力S-N曲线法的疲劳累积损伤理论,对某舰船的总段对接焊缝进行了疲劳强度和疲劳寿命的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该舰船在总段合拢中采用纵骨与板同一截面的对接形式,其结构的疲劳性能与传统的纵骨与板交错布置的对接形式相当.本文结论为在区域造船总段合拢中推广纵骨与板同一截面工艺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预测船体总段船台合拢的焊接变形,对于船体制造工艺设计和精度造船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在掌握固有应变概念的基础上,利用上海交通大学和日本大阪大学共同开发的基于固有应变的Weld-sta软件,对大型集装箱船的船体总段船台合拢焊接变形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船台合拢总收缩变形量为50.339 mm,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际建造结果吻合,验证了固有应变为基础的弹性板单元有限元预测法在船体总段合拢焊接中应用的可行性,从而为船体总段合拢时补偿量或收缩量的确定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船体总段建造工艺可以产生可观的技术和经济效益,中小型船舶建造时已广泛采用.本文对万吨级船舶实施总段建造工艺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并介绍了63000吨级油船采用总段建造的具体工艺.  相似文献   

9.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在建造5668TEU集装箱船中,成功实施超大型总段对接技术,有力地提升了公司的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0.
浅谈巨型总段造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伟康 《上海造船》2009,(2):42-44,47
巨型总段造船法是韩国近几年采用的几种新造船方法的基础和代表,它可以方便地与平地造船法、浮船坞造船法结合使用,具有提高造船效率和产量、减少投资费用、较快形成产能等优点。本文主要介绍了巨型总段造船法的特点、发展历程、应用现状、相对于大型分段造船法的创新突破,以及巨型总段的运输、吊装、精度控制等相关设备和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