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柔性纤维对水泥砂浆裂缝的影响,通过对柔性纤维砂浆与普通砂浆进行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柔性纤维砂浆与普通砂浆相比具有更优良的塑性收缩性能,分析了柔性纤维改善水泥砂浆塑性收缩干裂的机理以及不同柔性纤维对砂浆试件的阻裂效果.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不同体积掺量、随机取向的短钢纤维和聚丙烯短纤维对水泥砂浆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加入短钢纤维的水泥砂浆在断裂发生及达到最大荷载时,J积分值随纤维掺量的增加而增加,这是由于纤维的架桥效应提升了砂浆的抗变形能力,使纤维增强砂浆比普通砂浆能够承受更大的荷载。同时,钢纤维的弹性模量远高于砂浆,能够改善纤维增强砂浆的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掺入聚丙烯短纤维能够明显改善水泥砂浆的韧性和弯曲强度,但由于聚合物纤维弹性模量较低,使得砂浆的抗压强度降低。  相似文献   

3.
聚丙烯腈纤维对混凝土早期抗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邓宗才  何唯平  张国庆 《公路》2003,(7):163-165
对聚丙烯脯纤维增强水泥砂浆和混凝土的早期阻裂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证明,聚丙烯脯纤维对改善混凝土和砂浆的早期抗裂性有良好的效果,养护方法对纤维混凝土早期抗裂性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提升钢-UHPC组合桥面板的结构性能,考虑采用纤维增强筋替代UHPC中的钢筋。为研究配置纤维增强筋的钢-UHPC组合桥面板的弯曲抗裂性能,寻求合理的纤维增强筋,设计、制作4组钢-UHPC组合桥面板试件(抗裂筋分别采用钢筋、CFRP筋、GFRP筋和BFRP筋,每组2个),开展弯曲试验,以钢筋试件为参照,对比3类纤维增强筋试件的挠度、应变和裂缝发展规律。结果表明:各类试件的荷载~挠度曲线、荷载~应变曲线和荷载~最大裂缝宽度曲线的发展均与抗裂筋的力学性能密切相关;抗裂筋的弹性模量决定了钢-UHPC组合桥面板试件的抗弯刚度和裂缝控制能力,CFRP筋具有与钢筋相当的弹性模量,故其抗弯刚度大、裂缝控制能力强,而GFRP筋和BFRP筋弹性模量显著小于钢筋,故其裂缝控制能力较差;抗裂筋的抗拉强度决定了钢-UHPC组合桥面板试件的抗弯承载力,3类纤维增强筋的抗拉强度均高于钢筋,故其极限承载力均高于钢筋试件。为确保钢-UHPC组合桥面板的抗裂性能,建议必要时采用CFRP筋替代钢筋。  相似文献   

5.
增强公路混凝土结构的纤维筋棒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微观的方法从理论上研究了公路用混凝土结构增强用及斜拉索用纤维筋棒的破坏机理,提出了研究纤维应力集中的载荷距离和加权局部分配法则和破坏柱元的概念,给出确定柱元长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一种新型平行钢丝智能拉索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在制备纤维增强塑料(FRP)筋的过程中,沿筋长度方向埋入光纤Bragg光栅传感器,制成了光纤光栅-纤维增强塑料复合筋(FRP-OFBG筋)。拉索制作过程中,将FRP-OFBG筋布设到平行钢丝拉索中,并利用冷铸锚锚杯内的环氧砂浆固定FRP筋的两端,得到一种新型平行钢丝智能拉索。利用智能筋与平行钢丝的协调变形,实现拉索的应力应变测量,监测拉索的工作状态。试验结果证明,该方法是可行的、有效的,且采用光栅传感器测量拉索应变测量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7.
肖邦汉 《国外桥梁》1994,(3):226-230
描述了一座采用新材料作为桥面板预应力力筋的悬带桥的施工。选择悬带桥结构形式主要是从审美的观点出发,为增强其耐久性,采用新材料芳族聚酰胺纤维加劲塑料作预应力筋。在该桥中应用了先张和后张两类力筋。每一根力筋由8根按一定间隔排列的纤维加劲塑料板带组成。成设计前就先做了许多试验,例如后张锚强度试验,纤维加劲塑料板带与混凝土粘结试验,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抗弯试验,混凝土构件中力筋的疲劳试验以及开裂混凝土构件的轴  相似文献   

8.
纤维增强聚合物(FRP)筋海水海砂混凝土(SSSC)的黏结疲劳性能研究能为FRP筋海水海砂混凝土结构的疲劳设计提供指导,为此,通过疲劳拉拔试验和理论分析研究了筋材直径和应力水平对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GFRP)筋与海水海砂混凝土黏结疲劳性能的影响.深入探讨了疲劳黏结应力滑移曲线、疲劳黏结刚度和疲劳滑移量;建立了疲劳上限对...  相似文献   

9.
后张法混凝土结构中,砂浆作为防止预应力筋腐蚀的最后防线,起着重要的作用。为开发最适合后张法结构的砂浆,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讨论其耐腐蚀性,以改善灌浆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0.
表层安装碳纤维筋喷浆加固法(M-CFRP)为近年来研发用于旧桥加固的一种新的有效方法。本文描述了利用碳纤维筋对圬工拱桥进行表层安装加固,并通过喷射聚合物砂浆进行旧桥表层补强的加固工艺,基于对原结构受力分析、技术特点、施工要点和质量控制4个方面对圬工拱桥改造翻新技术研究。结合赤峰市提供的实验桥,对加固前与加固后的荷载试验对比分析,以及加固后表观效果观察,其结果表明不仅承载能力有较大提高,达到了较好的加固效果,而且表观焕然一新,达到了改造翻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京九线DK439+600处软土路基基底,采用竹筋铺网状土工织物加固施工工艺作了详细介绍,并对竹筋和网状土工织物的性能指标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玄武岩纤维筋的特性分析、比较及玄武岩纤维筋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的配筋计算分析,探讨了玄武岩纤维筋的不同直径和配筋率对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的裂缝宽度、间距及筋材应力的影响规律,并与钢筋进行比较,得出了玄武岩纤维筋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设计应用的技术建议,对开展此项路面的设计应用研究工作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提出以碳纤维筋和高强聚合物砂浆为补强材料的一种加固石拱桥的新方法。通过对碳纤维筋喷浆加固机理和力学特点的分析,明确了石拱桥偏心受压构件加固补强的计算方法,给出具体实施技术要点,并进行实际工程应用验证。结果表明,碳纤维筋喷浆加固的桥梁可有效提高承载能力,同时也可改善结构的耐久性,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最小加筋材料面积的加筋土挡墙最优布筋方式,开展了以纸质作为挡墙面板和加筋材料的砂箱模型试验,测试了加筋土填料和加筋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分析了布筋密度、筋带宽度及长度等因素对加筋土挡墙稳定性的影响规律。试验研究表明:处于极限稳定状态的加筋土挡墙,采用“窄筋密布”、“窄筋长布”方案的用筋量均小于“宽筋疏布”、“宽筋短布”方式;在用筋量相同条件下,采用“上长下短”布置方式的稳定性高于“上下等长”布置。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介绍了河北张石高速公路连续玄武岩纤维筋配筋路面试验路段的工程概况、设计方案和试验段施工工艺,对连续玄武岩纤维筋配筋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加筋土挡墙合理布筋方向的有限元分析与试验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孟喜 《公路》1993,(5):42-46
加筋土挡墙大多采用水平布筋方向,但在实际工程中,常因种种需要而采用倾斜布筋方式。本文通过有限元分析和模型试验两方面探讨了加筋方向对加筋土挡墙内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对以自重为主的加筋土挡墙,设置10°左右的下倾角筋条,其稳定性更佳。  相似文献   

17.
针对普通水泥砂浆抗折强度低、脆性大的特点,掺加羧基丁苯聚合物乳液对普通砂浆进行改性,研究其力学性能变化规律;用扫描电镜(SEM)和孔分布测定仪分析其微观结构。结果表明,随聚灰比(P/C)增大,改性砂浆内部逐渐形成由聚合物和水泥水化产物交织构成的空间网络结构,小于200 孔隙体积率增大,孔径细化,砂浆密实程度提高,脆性改善;改性砂浆抗压强度降低,但抗折强度和折压比升高,韧性加强,同时其扩展度增大,粘度先增大后降低。  相似文献   

18.
朱玉  廖朝华 《中外公路》2002,22(6):72-76
该文对后张法结构的建模进行了综合分析。第一模拟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用一致和对比方式进行了研究。一些数值算例用来说明不同模式的潜在特征。对平衡荷载、主内力,超静定(二次)效应和预弯矩等预应力结构中常用的概念进行了回顾和分类,以最新的建模技术-离散的预应力筋模型结尾。  相似文献   

19.
聚合物水泥砂浆路用性能与改性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剑平  申爱琴  邱粤滨 《公路》2007,(5):144-148
为了研究聚合物水泥砂浆(PMA)的路用性能,通过室内测试,研究聚合物对水泥砂浆凝结性能、力学性能、粘结性能与耐久性能的改性作用;通过观察SEM扫描电镜照片,分析聚合物对砂浆的改性机理。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聚合物掺量的增加,水泥净浆的初凝与终凝时间延长;PMA的抗折强度较普通砂浆有大幅度提高且压折比降低,粘结强度增大,变形、耐腐蚀与抗渗等耐久性能均显著增强。由于聚合物具有成膜和填充效应,PMA内部趋向于一种连续密实的空间网架结构。PMA的各项性能均有随聚灰比的增加而改性效果更明显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玄武岩纤维筋与高强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的粘结性能,选用直径分别为10mm、14mm和18mm的玄武岩纤维筋埋入边长150mm的立方体试块中,玄武岩纤维筋与混凝土的中心粘结长度分别为40mm、70mm和100mm,混凝土中短切纤维丝的体积掺量分别为0%、0.1%、0.15%和0.2%。通过改变BFRP筋的直径、锚固长度以及纤维掺量,研究高强玄武岩纤维混凝土与玄武岩纤维筋的粘结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平均粘结强度随锚固长度的增大而降低,随玄武岩纤维筋直径的增大而减小;通过三种纤维掺量比较,当纤维掺量为0.2%时,粘结强度最为理想。二者的粘结滑移本构模型符合连续曲线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