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唐生庭 《造船技术》2001,(2):4-7,22
叙述了国内外船舶舱室舾装装潢设计、工艺和材料现状,提出了提高船舶内装水平的重要性及途径,并以我国建造的一型豪华旅游船和一型散货船内装为例,总结了对我国船舶内装技术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吴敏 《船舶》2008,19(3):46-50
对大型货船舱室分隔和舱室布置的依据和原则、防火分隔的划分、防火材料的现状和应用、风管和电缆穿过防火分隔的保护方法、减少噪声途径等方面进行了总结,特别是对舱室防火作了重点介绍。对照国外船舶内装设计方法和有关资料,可以看出国内船舶内装设计和国外还存在一定差距。希望不久的将来,在船舶舱室专业设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使内装设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3.
根据当前船舶内装设计需要达到的居住效果,本文以船舶内装设计的基本原则为切入点,讨论和探索整个船舶内装设计的创新和优化方法,以求改进和完善船舶内装设计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思路,提升船舶内装设计的整体效果。  相似文献   

4.
船舶内装设计在现在和过去的相当长的时间内不被重视,尤其是内装设计中的色彩设计更是被严重忽视。随着我国船舶建造综合能力的不断提升和船上人员对生活工作环境要求的日益提高,船舶居住和工作舱室的装饰显得格外重要。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论述了船舶内装人性化设计三个方面课题,并以我国设计制造的"海洋石油201"号大型海洋铺管船为例,说明该船内装设计以"海上彩虹"为主题,运用色彩学原理,结合人体工效学,突破传统,大胆创新,对该船的内装工程进行了包括舱室布置、内装方案效果图和施工节点在内的内装设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设计一种以气凝胶和铝蜂窝材料为主的船舶内装板结构。介绍了船舶內装板耐火分隔定义及设计方法。根据耐火分隔标准试验,设计以电加热板模拟加热炉温升的耐火分隔小尺寸样件模拟试验。根据小样模拟试验原理,建立耐火分隔有限元模型,结果表明,仿真和试验结果较为接近,仿真计算方法可以为耐火分隔结构优化提供手段。通过仿真分析计算,得到船舶内装板中气凝胶的最小厚度为5mm,內装板结构整体重量较50mm厚复合岩棉板轻25%。研究方法可以为新型耐火分隔结构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一、概述复合岩棉板是一种新型的船舶舱室内装材料,它和硅酸钙板、超细玻璃纤维等材料成为当前船舶内装的主要材料。复合岩棉板是由镀锌薄钢板、PVC塑料装饰薄膜、胶粘剂和岩棉复合而成。具体来说,复合岩棉板是一种在两层0.7 mm厚的镀锌钢板中间,衬一定厚度的岩棉,用粘接剂和铆钉  相似文献   

7.
为了迅速改变我国出口船舶、海洋平台和国内艇船所需舱室内装材料、油漆、钢化玻璃,甲板敷料和缆绳等材料大部分依靠进口的状况,以适应我国出口船舶和海洋平台日益发展的需要。从1980年以来,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积极会同化工、建材和纺织等工业部门狠抓了船舶内装新材料国产化工作。在各原材料工业部门、船舶设计、制造单位的密切  相似文献   

8.
在Tribon系统还没有为内装设计提供相应模块的情况下,结合内装设计特点,以舱室布置图为载体,运用AutoCAD图层功能,组织内装设计。实现对内装设计、施工全过程控制和管理,也可为将来应用Tribon系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朱岩 《江苏船舶》2014,(2):38-41
根据船舶内装工程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的特点,编制相关质量标准,建立切实可行的施工管理方法,对关键部位和易造成质量问题的施工项目进行质量跟踪和监控,确保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0.
讨论内装优化设计的基本原则,通过小型船舶的内装工程实例说明内装设计结合船舶结构、舱室布置、防火绝缘、减振降噪、地板敷料和家具布置等进行综合优化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为更好地指导船舶滚装通道的结构轻量化设计,对当前滚装船滚装通道结构设计标准进行梳理。在国际标准方面,聚焦国际海事组织(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IMO)和国际船级社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lassification Societies,IACS)的相关技术要求;在行业技术标准方面,重点关注各国船级社的相关技术要求。对滚装通道结构设计中的关键技术进行分项阐述,并以中国船级社(China Classification Society,CCS)滚装通道结构设计的技术要求为例,解析其结构分析及衡准要点。研究成果可为船舶滚装通道的结构轻量化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由全国邮轮游艇设计联盟主办的2016邮轮内装专业化技术研讨会在华南理工大学召开。来自20多家国内外造船企业、设计院所、船舶内装工程公司、材料设备配套企业和国内邮轮公司的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了中国邮轮制造的内装材料与配套课题。目前,全国邮轮游艇设计联盟推动下的邮轮内装材料研发已经取得初步成果,在舱室板、家具和卫生单位的  相似文献   

13.
当今世界各国的森林资源已日趋减少,木材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随着世界造船工业的高速发展,为保障船舶有效的营运,改善船员的居住条件,人们逐步认识到船舶防火隔热隔音的重要性,尤其是近年来连续发生船舶火灾事故,所以船舶防火问题引起了各国的重视。船舶舱室的内装材料以不燃材料取代可燃材料已成趋势,在这方面,世界各国都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美国海军对绝热材料选择的试验结果认  相似文献   

14.
以某船舶控制舵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法建立有限元模型,并结合拓扑优化理论对其进行轻量化设计,得到控制舵结构的最优化设计。研究表明:控制舵截面边缘处网格仍然被保留,中间材料被镂空,轮廓截面较为清晰,结构质量显著减少,同时具有较好的工艺性。  相似文献   

15.
以某V型高速船用柴油机油底壳结构为研究对象,基于油底壳数学优化模型,应用Optisrtuct计算平台,以质量最小为优化目标,对油底壳结构的板材厚度进行尺寸优化,对横隔板进行拓扑优化,确定油底壳板材厚度组合和横隔板构型的设计方案。结果表明:相较于原始传统方案,优化后的油底壳质量下降28.7%的同时,静强度储备提升18.9%,基频提升17.8%,实现了柴油机油底壳轻量化的目标。这验证了柴油机油底壳轻量化设计方法的可行性,能够快速得到较好的设计方案,能为柴油机其他部件轻量化设计提供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为减轻水密门的质量,提高安全性和经济性,对水密门进行轻量化设计。通过对比国内外现状,提出水密门轻量化的技术指标,并进行方案设计。通过关键技术的实施,完成样机的研制工作。试验结果表明:样机性能良好,符合技术指标的要求。研究成果可为水密门的轻量化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7.
简单介绍了船舶内装的现状,分析了船舶内装在船舶建造中的作用.分别从舱室舒适性(舱室面积、隔音降噪、防火隔热、采光布置)、色彩和灯光的搭配、预制模块化舱室单元的采用等方面阐述了船舶内装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海洋环境的复杂性以及兵器攻击中强非线性载荷的作用,使得采用常规材料制造的舰船结构难以满足安全性、隐身性、轻量化和舒适性等综合设计指标要求,而超材料凭借其性能的人工可设计性和性能超颖性,成为解决上述工程需求的有效途径之一。总结近10年来超材料在船舶工程中的理论及应用研究现状,围绕船舶抗爆抗冲击、轻量化、承载和减振降噪等几个方面,重点梳理力学超材料和声学超材料的设计方法与应用研究进展。指出船用超材料的大尺度、高效、低成本制造技术是未来船用超材料应用中亟待突破的方向与瓶颈,船用超材料的高承载性、宽频段带隙设计和低频段带隙设计已成为具有潜力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9.
海洋环境的复杂性以及兵器攻击中强非线性载荷的作用,使得采用常规材料制造的舰船结构难以满足安全性、隐身性、轻量化和舒适性等综合设计指标要求,而超材料凭借其性能的人工可设计性和性能超颖性,成为解决上述工程需求的有效途径之一。总结近10年来超材料在船舶工程中的理论及应用研究现状,围绕船舶抗爆抗冲击、轻量化、承载和减振降噪等几个方面,重点梳理力学超材料和声学超材料的设计方法与应用研究进展。指出船用超材料的大尺度、高效、低成本制造技术是未来船用超材料应用中亟待突破的方向与瓶颈,船用超材料的高承载性、宽频段带隙设计和低频段带隙设计已成为具有潜力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20.
为满足数字化加工和无纸化信息管理发展的需求,推进加工信息一体化模式的应用,对可视化技术在船舶管件加工中的应用进行研究。通过该技术将设计轻量化模型、二维图纸和加工数据集成在同一平台上,实现模型和参数一体化呈现,制造部门可通过该平台直观地看到产品模型和加工信息,为船舶管件加工提供更有效的加工或校核方式,为智能化加工的推进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