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藏区之夏     
摩旅迷 《摩托车》2014,(2):82-87
如果您读过《摩托车》2012年增刊—《摩旅十年》的话,那您一定会记得那位来自香港的摩旅达人:"摩旅迷"先生。他是香港第一个正规摩托车俱乐部的创始人,自1969年开始接触摩旅的40多年来,他从来没有放弃过摩旅,累计里程早已超过了几十万千米,足迹遍布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如今,已年过花甲的他依然热衷于摩托车旅行,仅仅是在2013年这一年里,他就有9个月都在摩旅!而这一次,他为我们带来的是2012年时一次令他最为印象深刻的云南藏区之旅。  相似文献   

2.
吴韧彦 《车迷》2020,(3):60-67
新的一年,彼得森博物馆迎来了重磅级展览——十辆改装车、这批展品来自重金属摇滚乐团Metallica的主唱、词曲作者、吉他手詹姆斯·赫特菲尔德(James Hetfield).不仅是车,乐队成员的照片、吉他、纪念品也同时展出.去年彼得森博物馆展出过40辆好莱坞电影用车,今年他们继续挖掘娱乐圈的“宝藏”车辆.这不是詹姆斯第一次和彼得森博物馆合作,在2014年他曾联合其他收藏家为博物馆筹划过一次世界最佳运动型车的展览.  相似文献   

3.
龙牙 《当代汽车》2007,(3):104-107
很幸运,我到了这个地方。看到了发生过故事的草原,走近那座安静的经幡驻足。遥远的地方,就是金银滩,那位好姑娘,就是美丽的卓玛。[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袁唯 《轿车情报》2008,(1):224-224
作为史上篇幅最大的专题,这一期的66页四驱专题可谓“劳民伤财”,伤筋动骨。策划人王黎民同志自上月截稿后就没再歇过,每天在写稿与写不出稿之间挣扎,现在的脸色有点接近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综合症。真怕他父母看了大呼“我的娃儿啊”。为了拍摄各组照片而疯狂借车,  相似文献   

5.
与梦想旅行     
酊然  刘一伟 《汽车生活》2009,(12):44-59
事有凑巧,正值2010款FJ酷路泽宣告上市之际,我有一个不算熟悉的朋友Eddie,寄来一叠照片。有一次在CD Cafe,同时是我和他好友的摄影师介绍我们认识,他们都在那里演出,都是曾经追寻音乐梦想但已转行的part time乐手。照片是我们的摄影师朋友拍的,一开始,是一些他在酒吧弹奏或是在城中徜徉的照片,后来他们有一次出游,去了初冬的草原。那时,北方的第一场雪才刚在几天前降下,他的黄色丰田FJ Cruiser,无论在城市还是荒原上都非常醒目。  相似文献   

6.
《驾驶园》2009,(11):104-105
太太表哥的公司招聘了一个卡车司机.是通过熟人介绍来的。他是位在深圳公交公司开车技术很有名的老师傅。刚到美国.他还没有美国的驾驶执照.准备最近去参加考试。表哥是公司的总经理.为了关照我们.就叫那位师傅住在我的家。  相似文献   

7.
其实,我们厂里的一些领导还是比较"关心"我的,比如说,那位头发总是梳得油光发亮,长着一脸横肉而且嘴里老是叼着一根牙签的劳资科长就不止一次很"随意"地到过我的修配店,说让我这个技术能手下岗实在是厂里的一大失误,其实厂里还是很需要我这种对各种设备熟悉而且维修水平高的维修工的,他还说如果我确实想回厂里上班的话可以打个报告到厂劳资科,他再找厂领导研究研究。谁不明白这研究研究的实质内容啊,除非他是一白痴。在这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现实社会里,哪个不是想方设法挣钱捞钱,你看看周围哪里不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真可以说是有心的用心,有脑的用脑,没脑没心  相似文献   

8.
《摩托车信息》2014,(10):1-1
一位摩友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以前他家门口有个修自行车的摊位,老板只修普通的自行车,老板还有个小徒弟,没事的时候喜欢帮他们捣鼓山地车,做一些改装之类的活。几年过去了,现在那位老板仍然在修他的自行车,而那个小徒弟,如今已经开了一家运动自行车俱乐部了。  相似文献   

9.
Martine  Cooper  Smith  雨娘 《车时代》2008,(1):88-89
这是我一个非常亲密的朋友。我们年龄相差43岁,却无话不谈,他非常风趣,平易近人,他对高科技的事物感到惊奇,却又不知所措。他是个典型的美国人,让他写出这么长的一篇文章,我和他都煞费苦心。他只会用两个手指打字。我则一遍遍的跟他解释绝对能保证他的隐私,并教他怎样把照片压缩后再发过来。他才在截稿前的几个小时内发来这篇稿件(照片还是一张一张发过来的)。他完全不懂现在的汽车技术,却又对汽车有很多独到的见解。约稿前,我问了他几个问题,并要他在文章中回答这些问题。其中一个是他对扭矩的理解,因为他一生开过很多车,而且不乏好车。我对他的答案很期待,他也给了一个我能想到的最好的回答,他根本不知道扭矩是什么。就是这样一个人……  相似文献   

10.
我也是车迷     
前天接到一个来自东北的电话,那位操着一口地道东北方言的伙计和我聊了好大一会儿,在谈话中他不止一次地重复:杜哥,我也是车迷,不要看不起我……放下电话,心里堵得难受。这位姓刘的东北小伙还不到二十岁,虽然疯狂迷恋摩托车,但家境不是很好,陪伴他的只是一辆二手小弯梁车。年轻人大多好动、好玩,也渴望与别人交流。小刘也是这样,没事了喜欢跑跑,结交一些玩车的朋友,以丰富自己的车迷生活。"我们这个县城也有一家俱乐部,我去过两次,俱乐部是一个修车老板开的,他那里都是骑大车的,没人理我,都看不起我……"在电话里小刘还有点忿忿不平。我对他的遭遇非常同情,也能体会到他的心情:本来以为"这下可找到组织了,以后玩车可有人做伴了",结果兴冲冲地去了,却是"热脸贴上凉屁股",这滋味确实不好受。  相似文献   

11.
《轿车情报》2007,(1):160-160
几天前,一位美国同行打电话给我,气呼呼地和我抱怨着他遇到的不快。起因是他在某次公干中与来自伦敦传媒的一些摩擦。来自Fleet Street的老编们自然个个“才”大气粗“,并不时地揶揄那位老美车记并非真正的记者,转述他的原话是A motoring journalist is not a real journalist。一阵谈天扯地,挂上电话后,我开始思考这个有趣的问题,到底汽车记者算不算是真正的记者。  相似文献   

12.
苗玉泽 《驾驶园》2013,(1):90-91
李隆基,北京环卫集团四清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展厅经理。除了名字和体型之外,他和那位著名的唐玄宗并没有什么相似之处。本期栏目我们将告诉你汽车销售经理是如何成长起来的。在叛逆中成长李隆基,出生在辽宁铁岭,浑身散发着东北人那种豪爽大方。李隆基认为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人是自己的父  相似文献   

13.
这是我为福尔摩斯先生拍摄的最后一幅照片,当时他正准备驾驶“飞盘号”从北爱尔兰飞回伦敦。从那以后。这位驰名大英帝国达三十余年的伟大而神奇的侦探就从我们生活中消失了。每当我看着这幅照片,悲伤和怨恨就无法从心中排遣。要是没有这幅照片,要是没有那个“飞盘号事件”那该多好!说不定我们现在正坐在他的办公室里,一边喝着咖啡,一边欣赏他从小提琴上奏出的优美旋律呢。然而现在这些都不可能了,永远不可能  相似文献   

14.
<正>美国有人在网上卖别墅,信息挂出8个月还是无人问津,最后请了一位专业摄影师,重新拍了一些照片。结果……很快就有许多人过来看房,然后就把房子卖出去了。向专业摄影师致敬吧,天下所有技术都是有其独特地位的,让我们尊重!在美国卖房其实与我们中国卖房也差不多,先去中介看看,网上看看所需房屋的照片,再去实地看看。而这个"看照片"是决定卖房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一环,买过房子的人都懂的。  相似文献   

15.
安靖 《驾驶园》2008,(9):66-66
近日和交通事故勘察现场民警闲聊,谈起交通事故发生有没有规律性时,那位民警说就怕下雨和大雾天。据他说,天气好时,一般不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尤其是重特大事故更少,一旦天气恶变,事故就会接踵而来。笔者通过采访有经验的老驾驶员,总结出以下10条雨天开车的经验,供驾驶员们学习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艳遇"东线(上)旅途中的人应当习惯随时刻录自己的想法,否则过了就过了。许多时候,你以为那刻的震撼已抵达心底,再难忘记,事实上再翻江倒海的感情过后也就变得风轻云淡。再次翻看照片,心里头只是暖暖的,再难续写当初的悸动。去海南骑车的想法是由来已久,但  相似文献   

17.
徐晓恩 《经济导报》2007,(20):40-41
到底谁是“神秘顾客”?那位穿金戴银、衣着光鲜的女士?一身恤衫牛仔裤、普通得很的男孩.还是那位拖着小孩的太大呢?他们任何一位都有可能。  相似文献   

18.
正我们驾驶着美艳的迈凯伦720S从罗马经法拉利的后花园回到英国,这些路可称天下无双他硬朗的意大利造型同其前任并无二致,哪怕他睁大眼睛,也会被黑色的墨镜挡住。一切都在一瞬间结束。那台凌乱的488 GTB骡车在完全没有征兆的情况下和我的720S在一个急弯中狭路相逢。那位法拉利试车手正坚定地走在赛车线上,下山,换句话说,他车身的一半都已经侵到我的车道上,不过他眼疾手快,手腕轻轻几度的转动让车扭进了一条更急的弧线,和迈凯伦的碳纤维车头避开了至关重要的几厘米。我猜他脑中可能会短暂出现轻微的愠怒。他保持了风度,不过还是能察觉得出。我不责怪他那样激进  相似文献   

19.
由朋友处得知著名演员方子哥也开“大切”,我们随即与他取得了联系,没想到他正在医院打吊针,当然,更没想到他竟然答应在医院接受我们的采访。 方子哥自出道以来,曾在《绍兴师爷》、《珍珠翡翠白玉汤》等一系列电影、电视剧中成功的塑造了许多不同的角色,并凭《混在北京》荣获第十九界百花奖最佳男配角奖。看他演的戏,就可大致推测出他是个“老实厚道”的人,待在第二炮兵总医院见到他时,果然印证了我们的判断、平头、眼睛不大、挺着肚子。一眼看去,方子哥并不像艺术家,倒像是隔壁工厂上班的那位“师傅”。  相似文献   

20.
由朋友处得知著名演员方子哥也开“大切”,我们随即与他取得了联系,没想到他正在医院打吊针,当然,更没想到他竟然答应在医院接受我们的采访。 方子哥自出道以来,曾在《绍兴师爷》、《珍珠翡翠白玉汤》等一系列电影、电视剧中成功的塑造了许多不同的角色,并凭《混在北京》荣获第十九界百花奖最佳男配角奖。看他演的戏,就可大致推测出他是个“老实厚道”的人,待在第二炮兵总医院见到他时,果然印证了我们的判断、平头、眼睛不大、挺着肚子。一眼看去,方子哥并不像艺术家,倒像是隔壁工厂上班的那位“师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