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在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中,一般采用类似多点位移计、测缝针、各种形式的收敛计等再结合其他测量仪器对围岩变化进行量测分析。本文重点介绍利用徕卡断面测量系统对围岩净空位移变化进行量测的技术,首先使用断面测量系统机载软件自动采集隧道围岩净空位移变化的外业数据,然后将数据传输到计算机,再利用隧道断面测量系统后处理软件进行自动的数据分析处理,快捷方便地获得围岩变化量测结果,并以准确、直观的图形、报表数据输出,及时为围岩稳定性判断和指导施工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尤相骏  成俊 《隧道建设》2017,37(7):794-802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高密度三维激光扫描仪的高精度快速全断面变形检测新方法——Tunnelscan隧道扫描测量系统,该系统采用扫描仪绝对定位法进行点云配准和隧道控制坐标系坐标传递,使用与断面点距离最小的最小二乘法进行隧道实测断面中心点计算和基于与参考断面的断面差环状过滤器进行隧道点云切片杂点过滤,通过多次过滤、拟合迭代后获得去噪后的真圆管环实测断面。该系统还通过参考断面轮廓线投影法将三维点云投影成激光雷达隧道正射影像,为实现隧道结构安全"全面检测"提供了一种全新用户成果类型,用于全面分析隧道断面变形、结构侵界和裂缝渗水等隧道病害。采用该方法在昆明地铁3号线马眠区间做了一段竣工测量实地测试,经过总体分析后,再按图索骥去找断面变形量较大里程的断面图可谓是事半功倍,非常适合地铁隧道变形检测大数据量的批量化分析,而且成果查看比直接在三维点云或者三维模型上分析更加直观,没有视角遮挡问题。  相似文献   

3.
监控量测作为隧道新奥法施工中必不可少的项目,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工程开展中只能采集到布设点处的某一时间段内的变形量,对隧道建设的指导意义有限。本文通过对隧道掘进过程中变形沉降与隧道埋深、掌子面与监测断面之间距离的变形规律进行研究,依托汤家沟隧道监控量测数据,FLAC~(3D)模拟隧道的开挖过程,得到了变形位移与隧道埋深、掘进时间(通过开挖进尺与掌子面距量测断面换算)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将隧道埋深的影响进行归一化,变为拱顶下沉函数的变化系数,得到了隧道掘进变形位移关于隧道埋深、掘进时间的二元函数关系,此函数可预测任意断面、任意时间的变形值,对隧道信息化施工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4.
监控量测是隧道新奥法施工的三大要素之一,其结果将直接影响到隧道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对隧道建设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依托隧道监控量测技术,整合信息化技术,根据监控量测数据变化判定规律,建立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系统,实现隧道施工安全信息及时反馈和预报预警。该系统应用于工程实例中,系统可将监测数据进行快速、及时处理,实现隧道监控量测自动预报预警,为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提供可靠依据,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和便捷性。  相似文献   

5.
侧洞法修建大断面隧道施工变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军 《隧道建设》2007,27(2):32-35
针对在繁华城区中采用侧洞法进行大断面地铁车站施工的情况,进行了地表沉降、拱顶下沉、收敛变形、应力变化等方面的量测。根据量测情况对施工变形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初步总结了侧洞法施工大断面隧道的变形规律,为后续工程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6.
诊断隧道衬砌异状之肇因,对症下药实施加固补强措施为营运中隧道维护的关键课题。本研究通过一深层地滑引致隧道变形与衬砌异状案例,归纳隧道内异状之特性与型态,详细探讨其发育过程与运动机制所造成之异状差异,以期提供后续类似隧道异状之肇因诊断与安全评估,并建议后续检测项目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隧道施工质量检测与监控量测综合管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邹正明 《公路》2006,(10):222-226
施工检测与监测是保证隧道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在铜(陵)~黄(山)高速公路汤(口)~屯(溪)段9座隧道的建设中进行了全面的质量检测和系统的监控量测。在检测方面,采用激光隧道断面仪检测开挖断面,通过随机拉拔检测锚杆的安装状况。在监测方面,引入专业化队伍进行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应用红外摄影技术记录掌子面的地质信息,采用隧道位移实时监测系统监测抢险施工段的拱顶下沉。在严重偏压的隧道入口段,通过压力监测和锚杆轴力监测,判断山体和隧道的稳定性及加固措施的有效性。此外,还采用宽幅防水卷材和分区防水技术避免隧道渗漏水,通过在衬砌顶部预埋注浆管并向拱顶注浆来保证衬砌质量。  相似文献   

8.
大断面黄土隧道施工工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墩梁隧道为背景采用高精度全站仪和反光模片进行隧道施工现场监控量测,通过量测数据分析,比较了双侧壁导坑、单侧壁导坑和三台阶开挖施工工法在大断面黄土隧道中的适用性及优缺点,得出了不同施工工法在大断面黄土隧道开挖施工中控制变形的关键技术措施,以期为类似隧道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综述国内外有关隧道断面检测的仪器设备及方向,指出在大纵坡隧道的实际断面检测过程中,存在铅锤断面与垂直断面的差异,按照铅锤断面的量测数据与设计标准断面数据比较,会产生扩大量测净空的人为误差,不利于隧道开挖轮廓的控制。本文提出基于Tunnel软件大纵坡隧道断面尺寸检测的新方法,将现场量测数据在EXCEL中编制计算公式进行数据转化,确保对比分析数据均为垂直断面数据,并通过实际隧道断面检测数据计算及转化验证了该技术方法在隧道断面尺寸检测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
对隧道施工的全过程实施监控是保证盾构正常运行和施工安全的重要手段.该文研究了盾构隧道施工远程监控系统的构建.该系统由自动量测系统和监控信息管理系统构成,具有施工现场实时监控、监测数据远程采集、监控数据访问与查询、数据反馈与地层变形预测等功能.自动量测系统通过实时数据采集平台、数据传输网络和地面监控中心,构建隧道施工量测数据自动采集平台;监控信息管理系统包括系统设置、监控信息管理、预测及反馈分析、信息输出及系统工具等功能模块,实现监控信息的维护、查询及多种形式的信息输出.  相似文献   

11.
营运中隧道的维护管理与安全检测作业常需处理大量的衬砌表面影像资料。本研究研发衬砌影像裂缝自动判释技术以及裂缝空间分布特征化与数字化技术,提供衬砌表面影像判释与信息化处理的有效工具。经数个已知肇因、衬砌裂缝具不同空间分布形态的隧道案例应用结果显示,所提技术可以快速取得判释基准一致的衬砌裂缝分布展开图;而数字化参数组合有效分离不同空间分布形态的裂缝,且对于衬砌裂缝空间分布形态相同,裂缝发展程度不一的情况亦具有应用性。  相似文献   

12.
由于雪山隧道规模庞大且地质条件特殊,加上长达15年的施工期间,曾发生多次施工困难及大量涌水事件,导致其结构安全课题一直备受关注。为确认隧道之长期稳定,乃于完工后设置长期监测系统作为评估之用。长期监测工作自2009年开始,于2011年3月完成第一阶段工作,监测系统之项目包含控制点测量、内空变位监测、裂缝扩展监测、孔隙水压力量测及水量量测5大项。本文将整理现阶段之监测成果,并予分析评估,以作为未来隧道营运及维护管理之依据。  相似文献   

13.
张昌伟  戴斌 《隧道建设》2011,(Z2):21-25
现场量测是监视围岩稳定、判断支护衬砌设计和施工方法是否正确的重要手段,也是保证新奥法安全施工,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条件。兰渝铁路西秦岭隧道为大断面单线隧道,采用传统的围岩量测方法进行围岩变形观测难度较大,为解决围岩变形量测点位置较高、人员靠近困难的问题,在施工中采用了无尺量测技术。结合无尺量测技术在西秦岭隧道TBM施工中的应用情况,介绍利用全站仪进行无尺量测的原理及量测数据的分析。无尺量测技术解决了量测对施工的干扰,同时操作简便、工作效率高,被隧道施工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隧道及地下工程中变形监控量测元件标准化、规范化施工及管理,采用非接触式测量与分离式设计方法,对隧道变形监控量测元件进行标准化设计,包括专用反射片直接粘贴在量测板专用凹槽内,量测板四周有遮板,量测端通过扳手卡槽采用专用扳手将紧固螺栓与锚固端的紧固螺母连成一体,锚固端锚固于锚入体,形成非接触变形监控量测元件实体,并申请了专利。该专利成果:1)可循环利用,量测端设置了遮板,可有效防止反射片被喷射混凝土、灰尘等污染;2)整体采用不锈钢加工,具有良好的防震、防水、防腐性能;3)采用锚固剂锚入初期支护及围岩浅层,测点牢固可靠,外漏长度满足量测要求,并易于识别;4)外观标准、安拆方便,适用于各类隧道及地下工程变形监控量测使用。  相似文献   

15.
早期高速公路建设基于成本、工法技术考量,于许多路段采用路堤型式,随着都市蓬勃发展过程,路堤阻隔造成都市发展的障碍,尤其是交通不便,故穿越路堤的车行箱涵在都市发展过程中伴演关键性角色。本工程将辟建12 m(W)×3 m(H)×50 m(L)的双车道箱涵,经评估以管幂工法作为辅助工法最佳。本计划之涵洞工程将穿越国道高速公路,其交通流量大、施工安全管理要求严苛。配合前后道路衔接高程,管幂顶至路面之覆土厚度0.6~1.0 m,属浅覆盖施工,管幂施工难度高。在特殊施工条件下,管幂推管时对地表土壤之应力应变行为,经由数值模拟可初步研析。而对于高速公路路堤之影响除了要求施工质量及做好工地管理外,需配合自动监测系统以确保高速公路于施工期间之安全性。本工程于管幂施工阶段可能产生之高速公路路面沉陷量为1.1~2.0 cm,箱涵开挖阶段可能产生之沉陷量依工程经验推估为1.0~3.0 cm,整体来说当覆盖层厚度小于2倍推管直径时,沉陷量随着浅覆盖厚度之减少而增大。管幂工法于砾石层施工,其灌浆压力之控制对于高速公路路面变形影响甚大,尤其是当管幂推进出坑作业时,由于自由面解压,常造成灌浆渗漏及路堤路面变形。  相似文献   

16.
长公路隧道空间潜藏之危险可能造成重大灾害之伤亡及交通运输路网系统功能失效,其空间内之安全防灾系统及防灾应变作业必需经过严谨的考量,以因应其空间之复杂及防灾功能性要求,故于灾害管理信息整合及应用上也更趋重要。救灾工作系与时间在赛跑,对于时间延迟的影响,是整体防灾目标达成之关键因素;然救灾仅以灾害后果之情境来模拟,恐无法展现各系统因果关联与灾害信息滞延之后遗症影响,此外对于救灾工作跨组织协调、应变工作派遣、救援资源、疏散避难等面向,皆无法完整真实反应防救灾系统。有鉴于此,对于长隧道空间之防灾及安全管理应谨慎进行评估。本文系以系统思考为出发点,考量长公路隧道具有空间复杂、跨领域防灾知识及科技研究限制等特性,针对系统内具时间延迟特性进行灾害冲击探讨,藉由各子系统之因果关系,探究灾害防治问题与灾措施,最后结合长隧道空间灾害信息,尝试以系统性结构建立定性分析模型,希冀本文研究内容可强化灾害防治工作与救援策略,并避免灾害带来的后遗症累积,而所提出之灾害管理之系统思考,将有助于未来系统建立动力模式与进行风险管理之基础建立。  相似文献   

17.
在桃园国际机场第二航厦下方,预留了捷运机场线的隧道,由于新规划的路线改变,需要扩大该隧道断面;这项扩挖隧道工作位于卵砾石地层,有11m高的水头;结构的宽度由4 m扩大至18.4 m,总开挖量约有7 927 m3。为了确保第二航厦结构及营运安全,新设了避雷接地网、重型托基支撑架及安全监测系统等;并藉由袪水、双环塞固结灌浆及防洪安全门等工程措施,辅助钻石链锯进行镜面破除切割。开挖过程中对于开挖壁面保护,则采用喷凝土、自钻式岩栓及垂直钢支撑,构成了临时开挖主要支撑系统。介绍隧道扩挖施工,细部工作内容及经由施工得到的许多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8.
采用室内污染物的多箱物理模型,建立地铁内空气污染物的平衡方程,并对其可靠性进行分析。结合地铁客流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对站台和区间隧道内CO2浓度的变化特性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在地铁的正常运营时段,站台内污染物浓度比较稳定,且空气品质较好;而区间隧道内的污染物浓度随客流量变化而变化,且空气品质较差。增加新风通入量可整体提高区间隧道内空气的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