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义军 《隧道建设》2015,35(5):478-483
某地铁深基坑工程,工程主体分布于富水上软下硬的复杂地质条件,设计选用三轴搅拌桩作为止水帷幕并要求三轴搅拌桩进入风化岩层,隔断基坑内外的透水层,搅拌桩如何进入风化岩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技术难题。通过对三轴搅拌桩的机械选型、设计三轴搅拌桩钻头的结构形式、适用此地质条件下的施工参数等方面进行详细研究,实现三轴搅拌桩止水帷幕在泥质粉砂岩中的成功施工,达到彻底隔断透水层的目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富水上软下硬复杂地质条件下可以选用三轴搅拌桩作为止水帷幕; 2)三轴搅拌桩入岩后,在类似地质条件下可选用钻孔桩+三轴搅拌桩代替地下连续墙作为围护结构体系,以节约投资。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曹娥江大桥水中直径2m的钻孔混凝土灌注桩施工中采用的振动打钢板桩、反循环钻孔,混凝土集中拌和输送车搅拌输送、泵送混凝土灌注桩的机械化施工情况。  相似文献   

3.
针对涵江区粉砂层土对钻孔灌注桩施工的影响,在涵江区河滨花园商住楼工程基坑围护中采用水泥搅拌桩套打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并提出了相应的监督与控制工艺。实践证明,该工艺对提高钻孔灌注桩质量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以北溪引水主干渠改造工程为背景,基于不同工程段提出不同基坑支护方案进行比选,得到基坑分段设计方案:具备放坡开挖界面时采用放坡开挖方式进行施工;不具备开挖界面时采用板式支护体系+内支撑的方式进行施工;过河段采用钻孔灌注桩+三轴搅拌桩止水进行基坑支护,同时兼有未来保护倒虹吸功能。  相似文献   

5.
通过在二种不同成孔工艺施工的钻孔灌注桩中埋设钢筋应力计,对灌注桩进行静载荷试验,测得在各级荷载下的桩身轴力分布,获得在极限荷载下桩身侧摩阻力分布,得出二种不同成孔工艺对桩身侧摩阻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该文通过论述钻孔灌注桩施工监理质量控制要点,介绍了钻孔桩各质量控制要素的检测方法,并通过施工实例说明钻孔灌注桩常见质量事故的成因、预防措施和事故处理方法,较完整地阐述了钻孔灌注桩整个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某工程水闸翼墙底板位于淤泥质粉质粘土层,经计算挡墙地基承载力、整体稳定安全系数和基底应力比不满足规范要求,对水泥土搅拌桩、预制桩、钻孔灌注桩三种地基处理方案进行比选,查阅规范表明:现行国标和浙江省地标尚未明确给出水泥土搅拌桩处理后复合地基抗剪强度指标计算方法,因此依据相关资料取水泥土黏聚力c=100 kPa,内摩擦角φ=20°进行计算。选用水泥土搅拌桩方案可提高地基土质,使地基承载力和整体稳定性满足要求,但挡墙基底应力比问题无法得到实质性解决。经结构比选,采用预制桩和钻孔灌注桩方案,从工期、造价和施工质量等多方面综合考虑,挡墙采用前板桩后方桩的预制桩处理方案,可供类似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8.
由于成桩工艺不同,桩基的承载机理和工作性状会有明显差异。通过现场试验,研究了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和全套管护壁钻孔灌注桩两种施工工艺对单桩竖向承载特性的影响,以及两种施工工艺对桩身轴力和桩侧阻力发挥的影响规律,同时分析了两种工艺导致的桩基承载力差异。结果表明:全套管全回转钻孔灌注桩的极限承载力是泥浆护壁钻孔桩的1.25倍,桩顶沉降前者比泥浆护壁钻孔桩减小了36%,全套管全回转桩的施工工艺相较于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可以提供更高的桩基承载力。  相似文献   

9.
黄波 《路基工程》2011,(3):217-219
在当前铁路桥梁施工中,钻孔灌注桩的应用日益普遍,但因其施工的隐蔽性及不可预见性,所以施工工艺复杂,质量较难控制,如何保证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已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根据成昆铁路安宁河5号大桥的成功经验,以三个阶段为序,结合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流程,分析和总结了钻孔桩成孔、钻孔事故的预防及处理、水下混凝土浇注、桩身质量检测等质量控制要点,从而保证了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0.
钻孔扩底灌注桩是在普通灌注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桩型,这种桩型是通过在桩底形成一个扩大头,来增大桩端的有效承载面积,从而提高桩端承载力。钻孔扩底灌注桩工法是把根据等直径钻孔方法形成的桩孔钻进到预定的深度后,换上扩孔钻头,撑开钻头的扩孔刀刃使之旋转切削地层以形成扩大的孔底,待成孔后放入钢筋笼,灌注混凝土形成扩底桩以获得较大承载能力的施工方法。目前,扩底桩成孔的施工方式主要有三种。  相似文献   

11.
刘艳滨 《隧道建设》2010,(Z1):284-291
上海外滩通道工程明挖区段紧邻风貌建筑群,其长大深基坑工程的变形控制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直接关系到风貌建筑群的使用和安全。外滩通道深基坑工程采用地下连续墙围护体系,用封堵墙和加固墙将长大基坑化长为短,提高地下连续墙插入比,槽壁两侧土体采用三轴搅拌桩预加固,坑内加固结合降水措施等,有效控制基坑变形,减少地面沉降和周边建筑变形。通过对保护建筑的专业检测、评估,确定基坑施工的保护标准;坚持信息化施工,对施工全过程的监测及数据分析,为制定和实施深基坑周边风貌建筑群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植入桩因具基桩承载力高、施工速率快、施工品质易掌控、无施工二次公害等优点,近期在同属低噪音、低振动之基桩施工法中,已较反循环桩更为台湾工程界所采用。本文介绍2种预钻孔式植入桩的施作方式,并利用钻心取样率、钻心试体单压强度、基桩极限承载力、单桩施工速率等评估要素来比较两种施作方法之效益。比较结果显示,传统预钻孔式植入桩之施作方式,因其施工速率快较具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唐涛  贺善宁 《隧道建设》2010,(Z1):371-375
以北京铁路地下直径线暗挖工程为例,通过对工程难点的分析,比选施工方案,确定采用洞桩法施工,并介绍洞桩法施工技术在城市大断面暗挖隧道临近建筑物施工中的应用、施工方法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施工全过程处于安全、稳定、快速、优质的可控状态。  相似文献   

14.
刘丹 《隧道建设》2012,(Z1):79-84
通过对西安地铁联络通道采用地面旋喷桩加固+降水井的常规方法难于保证联络通道施工顺利进行的分析,提出洞内WSS注浆加固的方法,阐明洞内WSS注浆加固方法的关键是合理的孔位布置及施工中根据地质条件的变化及时调整注浆配比和注浆参数,为西安地区地铁区间联络通道的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孟国基 《隧道建设》2011,(Z1):152-158
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地质构造复杂、埋深浅、穿越大量的断层和不良地质段,施工风险大,超前预注浆是确保隧道安全施工的重要保证措施。本文通过对胶州湾海底隧道F4-4断层钻孔注浆效果评价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施工中需要关注的环节及改进的措施,确保每一个注浆段都满足止水加固要求,为胶州湾海底隧道的快速掘进、安全施工提供保证,也为其他类似工程施工起到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张党平 《隧道建设》2012,(Z1):117-121
为了解决铁路大跨软基浅埋隧道施工难度,降低施工风险,加快施工进度,本文结合石林隧道软基浅埋段施工技术,通过地貌勘察、地质钻探,确定该段施工采用盖挖法(先拱部明挖施作护拱,后洞内暗挖通过的施工方法),并在护拱施作实践中,合理运用长管棚,护拱基底加固处理(找平层、加固桩、托梁)等技术措施,保障了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成功克服了松软浅埋地质及地下水位线以上的长大隧道安全、快速施工难题,为隧道施工安全、施工进度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隧道软基浅埋段盖挖法施工技术具有操作简单,缩短工期、减少投资的优点,通过该技术的成功运用,积累了丰富的施工经验,为以后同类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唐鹏  王海龙  肖涛 《隧道建设》2011,(Z2):176-181
以重庆轨道交通六号线一期冉家坝车站基坑围护结构施工为例,详细研究明挖车站基坑围护结构的岩石、土壤及水文地质情况以及主要施工影响因素,通过研究悬臂式挡墙、板肋挡墙、桩板挡墙在施工中的应用,提出相应的施工方案及技术解决措施。研究表明:合理组织科学有效的施工方案能安全高效的做好基坑维护工作,对工程结构安全稳定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大断面黄土隧道施工工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墩梁隧道为背景采用高精度全站仪和反光模片进行隧道施工现场监控量测,通过量测数据分析,比较了双侧壁导坑、单侧壁导坑和三台阶开挖施工工法在大断面黄土隧道中的适用性及优缺点,得出了不同施工工法在大断面黄土隧道开挖施工中控制变形的关键技术措施,以期为类似隧道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深圳益田地铁车站盖挖逆筑法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君 《隧道建设》2012,(Z1):90-94
以深圳地铁益田车站跨福强路段主体结构盖挖逆作法施工实例为背景,详细介绍盖挖逆作法施工工艺及步骤,提出盖挖逆作法施工控制的关键技术要点。通过施工效果验证和反馈,证明了此种工法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对类似工程的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隧道衬砌施工缝止水带施工工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冀夏芳  常宝 《隧道建设》2012,(Z1):109-112
为规范隧道施工缝和沉降缝止水带施工,首先介绍了橡胶止水带的应用范围和特点,然后介绍了环向止水带和纵向止水带的操作步骤和安装要求。通过采用钢筋U型卡和方木支架对止水带进行固定以及选用合理便捷的连接形式,使得止水带连接和安装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消除止水带质量通病,为隧道工程的止水带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