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吴波 《舰船工程研究》2003,(2):31-33,F003
对七○一研究所目前舰船三维设计应用情况进行了概述,对舰船三维设计的文档管理进行了研究,给出了舰船三维设计文档管理标准体系的编制原则,为舰船三维设计标准体系的长期规划、制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海运情报》2002,(11):37-37
日本川崎汽船已开发成功海上集装箱装货计划制订系统“CAN PRO”。该系统利用了川崎汽船所积累的专门知识,可制订出安全高效的最佳装货计划。该系统的适应性很强,只要输人货物尺寸、重量、捆包方式、数量等数据,就能自动计算并制订出装货计划。它可以用三维表示,对应特殊集装箱。将在本公司和国内外的集团企业、代理等运用,并向一般用户销售。  相似文献   

3.
<正>0引言天津"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引发了笔者对三维技术在公安工作中扩展应用的思考。下面,结合近年来本人在构建港区三维地图方面的一些应用尝试,立足实际、面向实战,浅谈三维技术在消防工作中的应用。1危品库场虚拟化,为日常监管和预案制订提供依据1)危化品存储速查。通过连接危险品库场作业管理系统数据库,可以即时查询危化品库内的危化品品种、数量和存放位置,依靠三维地图展示地理信息的优势,在地图上直观、集成展示。同时,  相似文献   

4.
文章结合制订某型主动力装置预防性维修大纲的体会,就制订船舶设备的预防性维修大纲的技术路线、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加快大纲制订进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此文阐述了制订灵便型散货船装货计划的必要性及制订装货计划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6.
阐述无船承运人制定运价本的意义,针对目前无船承运业务中运价本的制订和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借鉴国际船舶运输经营人运价本制订的方法,就无船承运人运价本制订中涉及的有关运价水平、运费结构、支付方式及无船承运人运价本和服务协议等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研究现行电子海图技术标准在三维表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航海用户对三维表达方面的需求,建立了数字三维海底地形模型,提出了一种数字三维海底地形模型产品标准,探索了三维场景构建方法,并建立了相应的原型系统,在船舶三维导航的海底地形数据标准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海道测绘生产部门拓展三维数据生产和航海用户拓展三维数据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船舶海上航行路径三维虚拟系统存在着虚拟清晰度低的缺陷,为此提出船舶海上航行路径三维虚拟系统设计。船舶海上航行路径三维虚拟系统硬件设计包括船舶海上航行路径数据信息采集单元、三维虚拟设备单元与通信单元,软件设计包括三维虚拟场景设计、船舶海上航行路径数据信息库设计与船舶海上航行路径三维虚拟设计,通过硬件与软件设计实现了船舶海上航行路径三维虚拟系统的运行。通过实验得到,设计的船舶海上航行路径三维虚拟系统虚拟清晰度比传统系统高出28%,说明设计的船舶海上航行路径三维虚拟系统虚拟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
朱芹  王学锋 《水运管理》2007,29(5):8-9,17
阐述无船承运人制定运价本的意义,针对目前无船承运业务中运价本的制订和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借鉴国际船舶运输经营人运价本制订的方法,就无船承运人运价本制订中涉及的有关运价水平、运费结构、支付方式及无船承运人运价本和服务协议等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水运》2015,(4):77
由江苏亚星锚链股份有限公司提出并起草的系泊链国际标准制订项目去年通过国际标准化组织/船舶与海洋技术委员会/舾装与甲板机械分技委(ISO/TC8/SC4)立项,目前已正式成立标准制订工作组,亚星锚链公司代表我国担任主要起草单位,为中国船配企业赢得国际话语权。此前,亚星锚链已经牵头制订了3个国家标准和1个行业标准,这其中包括系泊链国家标准。此次  相似文献   

11.
绞吸挖泥船疏浚系统三维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国跃 《船舶》2015,(5):114-118
以某大型绞吸挖泥船为例,应用参数化软件PROE进行疏浚系统三维设计,探索三维软件设计效果。研究表明,PROE应用于绞吸挖泥船疏浚系统三维设计切实可行。PROE可以满足疏浚系统建模、装配、布置、出工程图、运动仿真和有限元分析等不同的设计需求。该研究对船舶三维设计推广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基于AutoCAD ARX的船闸闸首三维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国内船闸三维设计可视化效果不足的问题,尝试对船闸闸首三维设计技术进行可视化结构设计的研究.采用C++的面向对象特性与AutoCAD提供的ObjectARX开发工具相结合,研究闸首三维模型算法、闸首稳定性验算程序算法,实现结构稳定性计算结果输出,开发闸首三维模型设计系统.通过工程实例进行验证分析,成果直观,能够很好地辅助闸首结构设计,是对水工建筑物三维可视化设计技术的一种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13.
马震  葛晓丹 《水运工程》2021,(2):121-125
很多港口扩建中,其防波堤堤头波况较为恶劣,新老防波堤之间的过渡衔接较为复杂,设计难度大,相应的施工偏差大,施工质量更加难以保证。基于国外某工程,通过采用垫层倒滤的设计原理,优化出一种护面块石拆除量最小的设计施工方案。同时结合Civil 3D的三维建模和二维出图的功能,给出一种应对各种复杂界面过渡的三维设计方法。结果表明,通过运用BIM三维技术和倒滤设计原理,能够清晰准确地完成新老防波堤的设计,同时三维模型为施工提供了准确可行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张益公 《中国造船》2003,44(2):96-99
三维CAD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工程设计模式和手段,同传统的手工二维设计相比在设计理念和设计流程上有着巨大的差别。通过三维CAD技术在文昌井口平台上部组块设计中的应用实践,体现三维工厂设计的技术优越性,并为今后进行海洋工程项目三维设计提供一些设计经验。  相似文献   

15.
徐思豪  汤霄扬 《船舶工程》2020,42(11):34-37
在集装箱船逐步大型化的大趋势下,对绑扎桥的设计要求逐渐凸显。本文基于CATIA V6软件平台,提出了一套绑扎桥三维设计方法。综合考虑了绑扎桥的实际设计需求以及三维模型化的技术难点,通过利用参数化定义,EKL二次开发手段,以及CATIA V6中片体模型转实体模型,片体模型转FEM模型等强大的原生功能有效地解决了快速建模、CAD/CAE一体化、BOM数据与出图信息集成等一系列难题,充分利用了三维技术减少设计流程中的信息孤岛现象,基于高度集成的参数化模型来提高设计响应速度与准确性。最后通过实践案例予以验证并分析了该方法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码头、航道等水运工程的三维设计、BIM设计需要更精细的、直观的、全覆盖的三维地面模型。利用多波束测深技术、无人机航测技术和三维激光扫描技术采集高精度的测量点云数据,基于AutoCAD、Civil 3D等软件平台,建立高精度、直观的三维地面模型的技术方案,结合工程实例进行论证分析。结果表明,从陆域到水域再到局部重点建构筑物三维测量内外业技术解决方案合理、效果显著,能较好地满足三维设计、BIM设计等要求,具有较高的应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吴春芳 《船舶》2006,(2):49-51
船体分段构件装配过程的三维动画演示的目的是要从各个方位展示出该分段的结构特点,要求完成各构件的建模及大小分段的组装等一系列动画过程。动画过程中,构件的种类较为繁杂,该文只对典型的动画制作过程作系统介绍。  相似文献   

18.
孙雪荣 《船舶》2016,27(3):1-7
从简化载荷施加和力学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上进行了船型结构物的总纵强度直接简化计算技术的研究。直接简化计算技术绕开现代流行却复杂较难实现的设计波方法,借助规范波浪载荷的分布,结合现代数值计算技术,利用数值积分实现波浪载荷的模拟,同时寻求船体静水载荷分布数值化和解决三维粗网格模型的快速模拟,最终实现船型结构物设计载荷的数值模拟和总纵强度的三维设计。文章旨在寻求适合于前期设计阶段的船体结构总纵强度三维设计技术,并有效解决质量分布模拟而引起的一些客观问题,同时突破传统的二维剖面设计中非连续结构参与总纵强度的主观性判断,从工程应用角度快速有效地完成船体结构刚度和强度设计。  相似文献   

19.
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以协同性、可视化、可出图性等优点在水运行业逐渐被接受和推广。Civil 3D提供了强大的三维地形处理功能,可实现地形曲面的三维动态设计,同时支持平面图,纵断面图和横断面图的出图功能。结合Civil 3D软件功能及特点,以西非某集装箱码头为例,探究运用Civil 3D对港口陆域进行高程设计的可行性。通过对比传统高程设计方法,总结使用Civil 3D进行港口陆域高程设计的工作流程,为BIM技术在港口陆域高程设计方面的推广及应用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卢俊  杨艺平 《水运工程》2019,(10):181-186
针对传统集装箱港区电气室外管线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BIM技术的新设计方法。依托实际集装箱港口工程项目,结合集装箱港区室外管线的设计要点,采用基于BIM的三维设计方法,利用Revit等三维设计工具,详细阐述了整个设计过程,并对BIM设计方法的输出成果与传统设计方法的输出成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了BIM设计方法的优点。据此,为集装箱港口工程中的电气室外管线详细设计提供一种新的三维设计方法和相应的技术路线,以改善传统设计方法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