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效益和费用的确定应做到科学、合理和全面.基于城市轨道交通效益的产生与作用机理,探讨了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国民经济效益的识别,并提出效益的量化计算模型,以完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经济评价办法.  相似文献   

2.
基于轨道交通客流产生的机理对客流进行划分,探讨对轨道交通效益的识别,其中诱发客流带来项目的直接效益,转移客流则带来项目的间接效益.同时,借鉴欧洲研究机构的交通项目社会成本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交通事故成本、空气污染成本、气候变化成本和噪声污染成本等),对部分间接效益的计算参数进行量化,提出计算方法.希望能为今后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经济评价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促进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经济评价理论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3.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定位及其价值的实现,是建立在项目各方的利益需求得到平衡与满足的基础之上,因此全面识别与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紧密相关的单位或群体,并分析其各自的利益需求,对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定位及其价值的实现显得至关重要。此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利益相关者的识别、核心相关者的确定及其利益需求分析,以期为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项目建设管理模式是实现项目目标与效益的一个重要环节.研究适合于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的管理模式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以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西延伸段项目为基础,研究多种建设管理模式的特点,提出了多种建设管理模式一体化应用的现实可行性,以期实现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管理的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5.
效益因素的权重确定是对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进行效益分析的重要环节。针对只考虑单个因素权重存在的片面性和局限性问题,根据粗糙集的基本原理,给出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效益因素多元组合权重的计算模型,用调查得到的8个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效益因素数据进行多元组合权重的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城市轨道交通社会效益因素的组合权重大于经济效益因素的组合权重,印证了在现阶段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具有较强的准公共产品经济特性;不同效益因素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对决策结果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的决策和管理水平及其产生的效益越来越受到重视,后评价作为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重要环节,正是满足这一要求的最佳手段.本文借鉴建设项目后评价理论与方法,结合城市轨道交通的特点,探讨基于客运量波动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财务效益后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结果:根据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特点,本文分析了财务效益后评价的内容,并从客运量的波动性建立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财务效益后评价的随机灰色系统模型,利用GM(1,1)模型对客运量进行拟合和预测,以此得到的客流数据作为财务效益后评价的基础数据.算例表明GM(1,1)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客运量的变化发展规律,具有良好的外推性和准确度,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财务效益后评价.  相似文献   

7.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盈利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经营效益中的问题,从城市轨道交通价值创造与利润来源特征出发,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借鉴香港地铁的内生盈利模式,分析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经营的基本特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应区别已运营线路与新建项目,选择后补与前补二种不同的盈利模式。  相似文献   

8.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量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石家庄市为例,在合理假设的情况下,运用全量化分析方法研究了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和运营的经济、社会效益,比较直观地说明了项目建设的价值及其重要意义,揭示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亏损中所隐含的巨大总体效益。  相似文献   

9.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经济评价系统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经济评价理论及其计算方法,基于Vc++平台进行可视化系统开发,该系统结合Access数据库和Excel 用程序,对城市轨道交通所需的基础数据和评价参数进行人机交互设计,分为输入模块、计算模块和输出模块,该系统具有数据保存方便、计算速度快、输出表格灵活等特点,解决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敏感性分析和概率分析等计算问题,界面友好,功能完善,操作简单,适合在业内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城市轨道交通在我国已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针对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国民经济效益计算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对轨道交通项目的效益进行了识别与划分。为防止效益的重复计算与遗漏计算,根据有无对比的原则,在对客流进行划分的基础上,建立了详细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国民经济效益数学计算模型,为项目国民经济效益提供了相关的计算方法与充分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