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2.
3.
近年来,国内多座变高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底板在施工过程或使用过程中,发生了纵向开裂甚至局部崩裂等病害。该文以实际工程为背景,对变高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的底板受力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对底板病害出现的原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预防病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由于变截面连续箱梁本身存在一定的径向预应力,加上施工过程中波纹管定位存在偏差、定位不牢固引起的偏位以及拉筋布置不够准确等,在预应力施加过程中造成局部径向应力偏大从而引起混凝土崩裂现象时有发生。本文主要就施工预防措施和混凝土崩裂修复技术作一简单介绍,以供同类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5.
6.
7.
为评估某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跨度为(96+132+96)m]底板崩裂后(崩裂长度最长为26.0m,崩裂厚度最大达30cm)的结构损伤程度,确定合理的处理方案,采用MIDAS Civil 2010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桥梁各种损伤量化参数,建立了损伤模型,对损伤前、后主梁的顶、底板应力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在主力+附加力作用下,损伤后主梁底板出现拉应力(0.25 MPa),桥梁损伤较为严重,不能满足《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设计要求。建议后续不仅要对崩裂底板进行修复,而且要对桥梁进行全面的加固改造(如设置体外预应力,增加顶板厚度等),以提高其整体刚度和承载力,保证桥梁结构后续运营的安全。 相似文献
8.
9.
10.
通过在中部地区某大跨径预应力桥梁箱梁桥典型截面埋设温度传感器及应变计,对箱梁截面温度场及温度效应连续观测,掌握公路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顶、底板温度分布规律,推出适合中部高温环境下的箱梁温度梯度模式,并将有限元计算值与现场实际温度效应测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证明现场温度梯度推导公式的合理性,进而给出适合中部高温环境地区桥梁温度梯度的合理模式。 相似文献
11.
12.
13.
结合一座病害桥梁维护工程实例,分析大跨径连续刚构桥和连续箱梁桥箱梁底板纵向开裂现象产生的机理。通过对箱梁局部的模拟计算分析,认为此类病害的产生与箱梁底板抛物线线形、防崩钢筋的设置、施工控制有密切关系,在跨中合龙段和相邻节段最易产生此类病害。总结归纳了预应力钢束防崩力的计算方法和防治措施,提出了针对此类病害的加固方法,供此类桥梁建设和病害桥梁养护参考。 相似文献
14.
15.
根据现场检查结果,虎门大桥辅航道桥箱梁顶板及梗腋部位出现较多纵向裂缝。为分析此类裂缝的形成原因,采用桥梁分析软件MidasCivil建立了混凝土箱梁平面框架模型,考虑横向及竖向预应力作用,对因桥梁铺装形式变化引起的截面梯度温度效应和车辆荷载效应进行深入地分析,对比分析原设计与现况条件下的箱梁截面各个关键点的应力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桥面铺装形式变化和超重车效应均引起箱梁不利效应;现况条件下箱梁中心线顶板底部及梗腋处应力均明显大于原设计情况,且均超过了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为保障桥梁结构安全,控制裂缝继续发展,应严格限制超55t重车通行。 相似文献
16.
箱形截面桥梁的结构形式已朝着宽箱、薄壁、少腹方向发展,在施工阶段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其中以施工合龙阶段出现的问题尤为显著,比如底板混凝土下崩、底板纵向裂缝、底板混凝土与上下两层钢筋网一起分层等现象。以某桥为工程背景,利用空间有限元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通过线弹性分析和参数分析研究其破坏原因,提出了一些针对设计和施工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介绍了某三跨(47 m+75 m+47 m)变截面连续刚构桥在张拉底板合龙钢束过程中底板混凝土开裂、脱落的过程。通过大量的有限元分析,论述了底板开孔对底板受力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该文运用动力识别指标——柔度法和模态应变法分别对某五跨预应力混凝土组合箱梁桥的损伤识别进行了研究,对比分析了两种方法的识别效果,结果表明:对于连续组合箱梁结构,柔度差法比模态应变能法的识别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9.
连续刚构桥在我国现阶段桥梁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施工建设的时候屡屡发生底板裂缝、甚至崩裂、层离拉裂等病害,引起了广大桥梁工作者和专家的注意。某连续刚构桥在张拉预应力中出现了底板崩裂现象,分析该桥底板崩裂的原因以及提出修补加固的方法,并进行了底板修补的有限元仿真分析,通过结构分析及动静载试验表明加固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该文介绍了71 m跨度三向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施工工艺,包括:现浇支架搭设、立模、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预应力束张拉、管道灌浆、封锚等,可供桥梁施工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