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韦庭三  韦铁 《铁道运营技术》2007,13(4):41-42,45
阐述了接触网线路区间串联补偿电容装置和电压保护的工作原理。南昆线潞城乡区间串补出现既有区间串补烧损旁路刀闸故障,经对原过电压保护装置采取加装保护端子箱的改进措施,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2.
ZPW-2000A区间轨道电路原理复杂,设备组成较多,由于现场职工对其系统原理及设备性能不清楚,发生故障后,不能准确判断出故障点,严重影响了运输效率。微机监测的出现,明显改善了这一现象。因其具备开关量、模拟量回放功能,于是通过调看故障发生时,主轨道、小轨道接收电压曲线,结合以往的故障处理经验,就可以对故障点进行初步判断。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利用高速铁路电力远动系统,结合设置于铁路沿线的箱式变电站和10 kV配电所的故障录波数据,解决铁路区间贯通线发生故障后需铁路局调度所值班人员逐一调取故障前后的电流数据、人工分析判断故障线路、手动隔离故障区域的问题,从而实现自动故障隔离与定位,提高供电可靠性。研究结论:(1)根据铁路10 kV配电所的微机保护装置和RTU装置记录的故障前、后电压电流数据,可自动选择出区间贯通线的故障区段;(2)利用故障区段的双端箱变内设的RTU装置故障测量数据,可精确地计算出故障距离;(3)本故障测距方法可有效消除电缆长度冗余、电缆容性效应以及过渡电阻造成的测量误差,解决全电缆线路的故障定位问题,缩短高速铁路区间贯通线的故障恢复时间,提高区间贯通线的供电可靠性,从而确保了动车组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4.
针对南昆线潞城乡区间由于串补装置的性能不可靠,造成网压大幅高度波动对电力机车正常运行带来影响的问题。根据电路原理、电机学、高电压技术和电力拖动的基本理论,分析了电压变化引起的牵引供电故障原因,并提出了适当提高串补放电间隙动作电压、缩短串补装置至供电臂末端的距离、将原串补装置处的四跨绝缘锚段关节改为七跨式等相应对策,以减少故障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结合近年来在运用中发生的电力机车电压互感器两种典型故障案例,摸索总结出预防措施和各种故障性质的电压互感器气相色谱分析响应数据表,为预防故障的发生,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AT供电方式在牵引供电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传统的测距方法仅针对串联型线路拓扑测距较准确,对于存在支路的线路拓扑已不再适用。本文针对上述特殊情况,根据实际现场的接触网参数搭建含有支路的AT全并联供电方式的六导线模型;在大区间内根据基尔霍夫定律列写电压、电流与故障距离的矩阵方程,推导出故障距离与电流及线路参数关系式,准确计算故障发生时主干线路与支路线路上故障所在位置。最后利用RTplus牵引供电系统实时数字仿真仪对支路在不同位置的拓扑结构进行测试,在支路与干路不同位置进行不同类型的故障模拟,测试结果误差满足工程要求,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该方法不受故障区间及故障类型的影响,具有很好的普适性,为存在支路的AT全并联供电系统故障测距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7.
区间信号机由绿灯转为红灯是因为信号机前方的轨道区段有车占用或者轨道电路发生了故障。辨别二者的最好办法是回放监控,查看红光带出现的过程,调看监测曲线。如监测显示发送电流曲线异常,控制条件电压变化不正常,就可以得出站联电路断线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通过测量阻抗轨迹法对异相短路故障的测量阻抗进行分析,得出牵引网发生异相高阻电弧短路故障时,按常规原理阻抗保护将拒动的结论。在异相短路故障特性的基础上,利用电压向量图法对故障电压进行分析,发现两供电臂电压和相间电压的幅值和相位发生有规律的变化,根据该电压变化特征,建立了基于两供电臂电压和相间电压的相关比较,同时结合电流增量保护来实现异相短路故障的保护。通过已有仿真分析和实际相间短路故障数据分析表明,该方法对异相短路故障具有良好的识别能力,可在牵引变电所保护系统中配置该保护。  相似文献   

9.
在京广线韶关以北的电气化区段上,区间微机报警系统在对区间移频设备进行监测时,主要是通过报警分机,将区间信号机位置及故障信息进行数字化编码,再通过通信专线传送到机械室的报警主机,由报警主机解码,将有关信息显示给室内维修人员,以便及时处理区间故障.由于报警系统是由微电子器件构成的,区间分机经常受高电压、大电流冲击而易损坏.在维修时,需人工接线模拟现场条件进行编码测试,按要求需编码160次(20个信号点,8个故障信息,20×8=160),既费时,又费力.为此研制了区间微机报警自动编码仪,自1998年4月交付使用至今,效果良好.现对编码仪特点及原理进行说明分析.  相似文献   

10.
ZPW-2000A型无绝缘移频自动闭塞在呼和铁路局集-贲段运用1年来,已发生了多起不同原因的区间轨道电路单区段红光带故障。下面以3G故障为例,对区间轨道电路单区段故障进行分析(这里仅介绍多种查找方法中的一种,供参考)。图1为区间部分轨道示意图。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大秦铁路运量增长后,牵引变电所频繁过负荷跳闸的原因,提出了修改相关保护定值、控制车流密度、对主导流回路监控测温等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从而使过负荷跳闸次数明显减少,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针对宁波轨道交通1号线变电所低压全所失电及低压柜部分抽屉被烧毁情况,从设备的继电保护设置及开关柜装配两方面进行分析:低压柜进线及母联继电保护的设置可以对各种形式的金属性短路进行有效保护;低压柜进线继电保护整定值与配电变压器35 kV馈线开关及低压馈线开关有很好的选择性配合;故障是由于低压开关触头与铜排接触不良产生电弧短路造成的。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解决方案:对低压开关触头与铜排连接的一次插件及断路器脱扣性能进行检查;增加母线间隔离板以提高开关柜的防电弧等级;适当减少继电保护动作时间;增加弧光保护;增加35 kV开关后备保护动作,闭锁低压备自投启动的闭锁条件等。  相似文献   

13.
介绍一种全电子计算机联锁四线制道岔自动复原模块,来取代原来安全型继电器组成的道岔执行电路。全电子计算机联锁模块主要有微控制器MCU、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道岔驱动电路、道岔表示电路、道岔检测电路和自动复原电路等组成。自动恢复电路包括驱动电路和继电器等组成。计算机联锁系统通过定位和反位检测单元检测电路中是否有表示电压,来决定微控制器MCU计时与否。道岔由定位转向反位或由反位转向定位时,若在规定的时间不能密贴,微控制器MCU发出继电器Js驱动指令,驱动继电器Js动作,通过继电器Js的接点,控制系统发出相反的转换指令,使道岔自动恢复到原来的位置。最后,提出了软件设计方案,用流程图对软件工作原理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4.
针对全自动驾驶模式,研究车辆基地的牵引供电系统方案。根据车辆基地布局及全自动驾驶典型运营场景,提出全自动驾驶模式下牵引供电系统开关应具备遥控、遥信和不停电倒闸等功能需求。通过对各种直流开关进行分析和比选,提出一套完整的牵引供电系统改进方案。分区级采用直流负荷开关替代原手动隔离开关,就地级采用以接触器为主要元件的防误操作检修开关替换原手动检修开关,同时牵引供电系统增加与门禁和信号系统的联锁功能。介绍改进方案中所应用的直流负荷开关及防误操作检修隔离开关,具有成熟产品和技术,能够满足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目前软开关电路以及谐振缓冲器的发展现状基础上,给出了一种带有谐振缓冲器的逆变器实现方案。该逆变器具有单相换相、逆变器主开关管工作在ZVS零电压开关以及辅开关管工作在ZCS零电流开关环境下的特点。定量分析了该谐振缓冲器的工作原理以及控制策略。仿真及实验结果证明了该电路拓扑及控制方案的可行性。文章还给出了主开关管工作在开关频率为50 kHz时的各种波形及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6.
道岔尖轨淬火是提高其使用寿命的主要途径之一。目前国内道岔尖轨淬火温度靠人工观察,难以保证淬火质量。为确保其淬火质量,研制了道岔尖轨淬火温度自动控制系统。本系统依据手动经验总结出道岔尖轨表面淬火温度与工作台车运行速度之间的控制规则,设计了模糊控制器。同时进行了硬件与软件的设计,实现了道岔尖轨淬火温度的自动控制。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本控制系统稳定性强,道岔尖轨淬火质量符合TB/T1779-93标准。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不同变压器接线方式下所产生的两供电臂电压相位差对关节式过分相感应电压大小的影响;并通过仿真模拟机车进入和离开中性段时所产生的操作过电压;中性段上可能由于操作过电压激发铁磁谐振,铁磁谐振情况下右侧供电臂通过受电弓接入中性段所产生的操作过电压是造成放电间隙击穿的主要原因;用实测和仿真结果证实了分析结果。指出通过装设谐振抑制装置可以将操作过电压限制在可接受范围内,避免引起变电所跳闸。  相似文献   

18.
三点式逆变器在磁通轨迹控制下主电路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磁通轨迹控制下对三点式逆变器主电路作了理论分析,提出了高频是用外层空间电压矢量与零矢量的切换逼近磁通圆,低频时采用内层空间电压矢量与零矢量的切换逼近磁通圆的控制方法,揭示了空间电压矢量与逆变器输出电压之间存在的关系。推导了带电动机负载时计算负载电流的算式。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一类新型的零电压转换(ZVT)的直-直PWM变流器,它使用了一个与辅助开关相连接的LC谐振电路,该电路被视为一个自换向辅助电路.它在较宽的负载范围为辅助开关实现零电流换向提供了一种简单可靠的方法,而不需任何电压源.此外,这种辅助电路与主电源变流器并联,保持了零电压转换特性.还分析了这种具有自换向辅助电路的零电压转换升压PWM方案,它的可行性与可靠性由实验数据证实,实验模型的额定功率为1kW,频率为100kHz.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石太客运专线牵引变电所自投拒动问题的研究,找到了自投拒动的根本原因是国产综合自动化设备与法国的真空断路器之间电气参数不匹配,进而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并组织实施,消除了设备隐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