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过对复杂电子环境下炮兵部队作战效能影响因素的分析,建立评估指标体系。基于物元分析理论,引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值权重,构建作战效能评估体系,并结合实例,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炮兵部队在复杂电磁环境中的作战效能进行评估排序,为研究提高对抗环境中炮兵部队作战效能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舰艇编队作战能力是一个涉及多指标的复杂系统,受战场环境、装备性能、人为等因素的影响,包含许多随机和模糊因素,对其进行定量评估尚存在一定的困难。针对世界各国两栖装备发展的现状,提出两栖编队的作战概念,构建了两栖编队作战能力指标体系;基于云理论的思想,运用云重心评价方法给出作战能力评估模型,并进行实例计算。  相似文献   

3.
防空兵作战指挥决策能力的评估,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模型,通过建立多层次指标评价体系,对单项指标进行专家评判,采用递推算法给出目标层对评语的隶属度,按最大隶属度原则给出优劣等级评定,并对评判集引入打分制,将影响指挥决策能力的各项因素都融汇于综合性的评分之中,从而为综合评估防空兵作战指挥决策能力提供了较为简便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舰船作战能力评估的效用函数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对现有的舰船作战能力评估方法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将效用函数理论应用于此项评估研究中,提出了相关的评估模型体系,并给出了若干舰载武器系统性能的价值函数示例。  相似文献   

5.
反舰导弹远程作战体系能力评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反舰导弹远程作战体系构成进行研究,分析影响反舰导弹远程作战能力的主要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影响反舰导弹作战效能的各指标的权重,并对各指标进行评价,从而为科学合理地进行反舰导弹远程攻击能力评估提供一种方法,为优化反舰导弹远程作战体系的构成提供一种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两柄编队的作战能力出发,建立了两栖编队作战效能评价指标体系,运用EF—AHP算法(效能函数层次分析法)对两栖编队作战效能进行评估,计算底层效能指标的效能值和模型的数值,得出评估结果。通过对模型各指标的分析,得出影响两栖编队作战效能的因素,对提高两栖编队作战能力,促进两栖编队合理科学建设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着眼提高炮兵指挥信息系统的作战效能,适应信息化作战的需要,研究了炮兵群以上指挥信息系统信息流程,分析了制约指挥信息系统信息流程优化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优化炮兵指挥信息系统信息流程的具体措施。对于指导炮兵部队围绕指挥信息系统开展情报活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反导预警探测系统作战效能灰色模糊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评价指标的模糊性和评价信息的不确定性,运用灰色模糊理论探索反导预警探测系统作战效能评估问题。在分析系统作战效能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对其进行评估的指标体系,应用灰色模糊数学理论,将隶属度和灰度综合到评估过程中,给出系统作战效能的评估模型。该方法能够有效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为反导预警探测系统作战效能的评估提供了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9.
评估舰艇编队综合作战能力强弱的最大树法涉及编队对海作战能力、编队反潜作战能力、编队防空作战能力、编队电子战能力、编队指挥控制能力和编队战场适应能力等因素。以若干舰艇编队为研究对象,对因素指标进行标准量化。据标准化数据用指数相似系数法计算样本间的相似关系,最后根据各样本与基准样本相聚类或分离进行量化分析,判断各舰艇编队综合作战能力的强弱次序。  相似文献   

10.
两栖编队在夺占岛屿时,影响夺岛成败的因素有很多,该文主要研究两栖作战编队对海、对空、对潜作战能力。运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建立了两栖作战编队三大作战能力评估的方法和模型,提出了两栖作战编队作战能力的构成及因素分析,建立三种能力的评估模型和作战能力的集成方法。  相似文献   

11.
曹书成  王博 《舰船电子工程》2011,31(5):57-58,123
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炮兵战斗指挥效能评估,通过对影响炮兵战斗指挥优劣的众多因素进行分析,从作战系统的整体观念出发,把无法计量的因素和定量分析获得的数据联系在一起,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并在单项指标评估的基础上,将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做出对炮兵战斗指挥优劣的全面统一判断。  相似文献   

12.
登陆作战中的火力支援既是整个登陆作战的重要环节,也是登陆战役成败的关键之一,尤其是在远离大陆作战时,没有充足的空中支援的情况下,海上的火力支援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水面舰艇对岸火力支援的特点,建立了水面舰艇对岸火力支援效能评估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火力优化模型。  相似文献   

13.
杨槐  宫研生 《舰船电子工程》2011,31(9):21-23,113
构建基于信息系统的炮兵作战体系是炮兵适应信息化条件下作战,形成体系作战能力的必然要求。文章从基于信息系统的炮兵作战体系的概念入手,针对信息化战场对炮兵作战的影响,深刻分析了基于信息系统的炮兵作战体系能力要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指挥控制、通信、侦察情报、火力打击、电子对抗、敌我识别、密码保密等七大要素构成基于信息系统的炮兵作战体系。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缺乏对联合火力打击火力计划科学性、可行性进行定量验证的现状,提出了一个定量评估联合火力打击火力计划的方法。研究了火力计划评估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给出了重点研究的评估指标和相应的指标模型。  相似文献   

15.
针对信息化条件下炮兵作战指挥决策过程仿真建模问题,从信息化条件下炮兵作战指挥决策过程概念人手,分析了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两种决策方法,绘制出了信息化条件下炮兵作战指挥决策流程图。明确了各决策主体在决策各阶段的使命任务,以协调理论与计算机支持理论为基础,提炼出了过程建模中的四种基本活动和六种关系,建立了信息化条件下炮兵作战指挥决策过程模型,为信息化条件下炮兵作战指挥决策过程模拟仿真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李君  张琦 《舰船电子工程》2011,31(12):43-47
战斗部署的内容是决心方案的主体部分,优化战斗部署方案,可提高作战指挥决策的科学性。论文根据战斗部署的定义和战斗部署的要求,建立了近岸岛屿进攻战斗炮兵部署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其权重,最后使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战斗部署方案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7.
鄂闯 《舰船电子工程》2011,31(11):40-42,94
文章从信息化条件下对炮兵作战的精确性要求出发,针对当前炮兵火力分配面临的困难,分析了对炮兵火力分配影响的因素,建立了炮兵火力最优分配模型。  相似文献   

18.
大口径舰炮多发同时弹着射击效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炮兵火力打击的强度对炮兵火力打击效果的影响呈指数函数递增,集中火力依然是炮兵战斗的首要原则,也是提高火力打击效果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多发同时弹着的发射序列及射弹量的研究,论证了单炮多发同时弹着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重点讨论各因素对多发同时弹着射击效力计算的影响,并进行仿真计算,对大口径舰炮武器应用及武器系统的改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对多目标打击的火力分配是火力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对多目标条件下炮兵火力分配建立了模型,并举例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20.
王耀辉 《舰船电子工程》2011,31(12):171-174
权重分析是炮兵火力突击效能指标体系的一个重要问题,它直接影响到对炮兵火力突击效能指标体系选取的合理性。提出在复杂电磁环境下,采用AHP方法来确定指标体系权重,建立了结构模型,然后分别进行了归一化处理及一致性检验,并最后通过计算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