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2 毫秒
1.
基于人体工学的动车组检查库作业面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亚丽 《交通科技》2009,(Z1):112-114
通过分析我国动车组的技术条件和检查要求,提出了三层作业面的设置标准;结合实际设置情况及使用效果,细化动车组检查库立体作业平台和轨道桥的设置形式,体现了基于人体工学的作业面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2.
南昌动车运用所是在既有南昌客整所原址上改建而成,在有限的用地范围内,将动车组和普速客车的运用、存放、整备、检查等设施有效整合,充分利用既有设施实现检修设备资源共享,实现了动车组夜间作业和普速客车昼间作业之间的和谐统一;既满足了铁路大提速南昌站开行动车组的需要,又不影响既有普速客车技术作业.在国内首次将既有普速客车整备棚改造为动车组检查库,实现了动车组立体检修作业功能,同时又满足了普速客车技术作业需要.  相似文献   

3.
章阐述了高速铁路动车组的接续参数,检修参数和日检参数的含义,以及这些参数对编制调整计划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动车组调整计划搜索动车组的原则,并以京沪高速铁路为背景,利用所开发的模拟软件对动车调整计划进行了模拟,给出了更为直观动车组运用周转图,为高速铁路综合调度系统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4.
周海凤 《交通科技》2009,(Z1):115-117
通过对广深港客运专线动车组开行方案的研究,分析动车组运转周期内各组成部分的作业时间,计算出所需要的动车组配属套数、存车线及检修规模,结合香港段具备的条件、内地动车段(所)的能力,研究广深港客运专线香港段动车组运营周转、日常整备、夜间存车、以及检查检修需求,探索香港段配属动车组,合理设置运用所,并充分利用内地动车段(所)能力,以满足香港段客运需求。  相似文献   

5.
杨辉 《交通科技》2012,(3):71-74
介绍了国内外高速动车组转向架检修现状,并针对我国高速动车组转向架类型多样、检修项点繁多的情况,从检修工艺流程、设备选型、工艺布局、厂房设计以及检修物流等5个方面探讨了高速动车组转向架检修工艺设计的原则;从兼容修和流水修等方面分析了转向架检修工艺设计的难点。  相似文献   

6.
随着世界经济朝着一体化发展,我国加大投资铁路动车系统开发力度,促进经济发展跟上世界发展节拍。但从实况来看,因我国动车组运行时间相对较短,一些技术性问题依然存在,需要加强动车组检修设备管理确保动车安全可靠运行。本文阐述了动车组中设备管理主要内容,分析设备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有针对性提出加强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曲凯乾 《车时代》2021,(1):62-62
牵引系统是高速动车组的主要动力来源。整个系统的动力均匀分布在整列动车组的2个基本单元组之中,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组合动力源。具有牵引功率大、快速快捷、启动平稳、滑行保护和有效抑制空转到位等特性,实现运行安全平稳,多级调速和准确停车。简要介绍CRH-380D高速动车组牵引系统后,重点研究牵引特性曲线及加速性能和主电路构成。并对牵引高压系统控制详细说明。从而对高速动车组的牵引系统有了一个直观的整体的印象。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有针对性地控制高速铁路轨道不平顺,保证某型高速动车组在线路上安全、平稳运行,通过动力学仿真,分析轨道不平顺波长和幅值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确定轨道养护维修时需重点关注的不平顺波长范围.针对某型高速动车组,将轨道不平顺简化为不同波长、不同幅值的谐波型高低、轨向、水平和扭曲不平顺,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对不平顺激扰下的车辆动力学性能进行仿真分析.分析表明,中、短波长的不平顺对轮轨动力相互作用和行车安全性有显著影响,对运行平稳性也有一定影响;中、长波长的不平顺主要影响运行平稳性.不平顺幅值对车辆动力学性能指标的影响规律基本呈线性变化,敏感波长条件下的不平顺幅值变化对系统动力响应的影响尤为显著.分析结果确定了某型高速动车组的敏感波长范围及其幅值影响规律,明确了养护维修重点,将有助于提高养护维修效率,提升高速动车组运行品质.   相似文献   

9.
“高”铁     
<正>2010年2月6日上午10时50分,G2004次国产CRH2"和谐号"动车组列车从西安火车站开出,郑西高铁正式投入运营。郑西高铁是中国西部第一条高速铁路,全长505公里,列车运行时速为350公里,将郑州至西安列车直达的最短时间由6个多小时缩短至2个多小时。  相似文献   

10.
李加祺 《交通科技》2010,(2):124-127
通过对国内外动车组临修实例的研究分析,结合我国动车运用所建设要求,提出武广客专长沙动车运用所临修设备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