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中,由于成本、施工难度、当地环境等因素,在施工中存在着大量的变更,价值工程方法在这些变更中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应用。文章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选取高速公路建设中常见的结构物作为研究对象,对结构物建设中的盖板涵建造过程中出现的变更应用价值工程方法进行优化设计,计算盖板涵各功能的价值系数,从而分析需要改进的功能,并以此进行创造性的优化设计,给出合理的优化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2.
李亮  黄民水 《中外公路》2021,41(5):132-136
为了合理选择桥梁伸缩装置的类型,减少维修次数,该文基于价值工程研究桥梁伸缩装置设计方案,从而选取最优设计方案.首先通过对桥梁伸缩装置选型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确定方案评价指标;随后通过层次分析法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构造判断矩阵,确定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值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基于灰色模糊理论,建立隶属度判断矩阵,计算方案的功能系数;最后根据全寿命周期成本确定项目方案的成本系数,并根据价值工程的计算公式,确定方案的价值系数,从而得到伸缩装置选型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3.
张良陈 《公路工程》2024,(1):82-88+97
为积极贯彻新时期“以功能为基点”的设计理念,提出一种基于价值工程的高速公路路线方案比选方法。首先通过对高速公路功能的系统性分析构建了路线方案功能评价指标体系,综合采用极值处理法、二元对比权重分析法、1~9标度法等计算各指标评分、指标权重及方案功能评分;然后利用国内相关统计数据和养护成本预测模型,计算出全寿命周期成本;最后引入价值工程理论计算出各方案的价值指数,通过比较价值指数的大小选取最优方案。将该方法应用于武汉至重庆高速公路汉川至天门段路线方案比选中,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可为高速公路路线方案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价值工程理论自创立以来,在社会、经济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根据价值工程理论提出的系统地进行功能分析、功能定义、功能评价的方法,以及如何区分必要和不必要功能并消除后者的方法,构建了数学模型,将投标价作为成本,将投标报价打分标准作为功能,对几种方案的最终报价进行了比选,通过严密系统的计算和分析得出了最优的报价。在影响因素分析方面,构建评价体系对招标文件规定的评价打分表所有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专家打分对第一层和第二层因素进行了单因素模糊评价,依据最大隶属度原则,进而得出每种方案的功能评价得分,最后根据归一化数据利用价值工程基本公式得出方案评价结果,最后综合吸收各方案的长处,形成最后的投标决策。结合京新国家高速公路甘肃段白疙瘩至明水公路工程的招投标过程,进行了工程投标价格的决策分析,可供类似工程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程轩  关大勇  夏杰 《公路》2021,(2):63-68
为解决高速公路路线方案评价过程中由于专家个人偏好等因素使得结果产生偏差的问题,建立基于IAHP-EWM的高速公路路线方案评价模型,首先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IAHP)计算各指标主观权重,然后借用熵权法(EWM)和偏离度的思想,建立熵模型用以评价各专家打分结果的准确度,并计算出专家的客观权重,从而根据专家意见的准确度对指标主观权重进行调整。根据调整后的权重重新计算评价结果,将两次评价结果进行比较,若调整后两次评价结果的距离小于阈值,则认为结果趋于稳定,计算结束;若结果不稳定,则继续调整,直至得到稳定的评价结果。将该模型应用于张家界至南充国家高速公路湖南省桑植至龙山段路线方案比选中,结果表明:该模型计算结果与专家评审验收结果一致,证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可为类似高速公路路线方案比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价值工程原理针对重庆某公路桥梁混凝土工程展开全面的分析研究,并综合其耐久性混凝土的功能性质展开讨论,通过功效函数法对耐久性混凝土的成本系数、功能系数进行确定并优化,从而筛选出耐久性混凝土配合比的最佳设计方案。研究表明,采用功效函数法对指标功效系数进行计算,指标功效函数值越大越好,利用总功效系数对成本系数和功能系数进行计算,计算结果直观,过程简单;在耐久性混凝土配合比方案中,配合比价值系数最小的是第18组,为0.69;配合比价值系数最大的是第1组,为1.40;在价值系数1时,比重较大的指标为成本,且其重要程度要高于功能;在价值系数1,各项功能所占的比重则较大,同时资金消耗成本重要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7.
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和熵的改进价值工程法,即用AHP确定功能的权重,用熵的技术对功能进行排序得出各方案的功能指数,结合垄茶(界化垄—茶陵)高速公路K0+720—860左侧顺层岩质边坡防护,对顺层岩质边坡防护方案进行比较评价,以克服传统价值工程方法中功能权重计算的模糊性和功能评分的主观性。  相似文献   

8.
以龙琅(涟源市龙塘镇—新化县琅塘镇)高速公路安平隧道工程为依托,采用现场调研、专家访问、理论分析和模型计算等方法,建立工作分解结构和风险分解结构,通过二者耦合进行隧道工程风险源识别;采用专家调查法,对其单一风险事件分别进行风险评估,逐个判断风险源的风险概率等级,构建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评价指标进行风险分析,得到风险事件重要性排序,并对主要风险事件提出风险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9.
顾城  王杰光 《路基工程》2015,(1):10-14,23
针对南宁市某深基坑工程的施工特点,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深基坑支护方案评价的模糊层次分析模型,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值,并运用模糊数学进行综合评价,计算得到各方案的价值系数,从而得出评价结果。工程实例分析表明:该法简易可行,可操作性强,符合实际,为方案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模糊评价法在TDM方案决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近期提出的北京市交通需求管理(TDM)措施进行不同实施力度的组合,得出了若干组合方案;建立了交通需求管理政策方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统计法实现对非定量指标隶属度的确定,按效益型指标和成本型指标对定量指标分别确定其隶属度;通过专家调查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和评价准则的权重向量;最后利用多级模糊评价综合方法进行方案比选,得出最佳方案。本文所使用的方法和结果可以为交通需求管理政策评价、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基于成本比重的价值优化方法及其在产品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产品开发阶段,结合零部件成本比重对其功能重要度进行评价,将零部件价值作为优化目标,通过功能/成本分析法对其进行价值分析.同时以目标成本作为约束,建立零部件的价值优化模型,找出与其功能相匹配的成本.最后利用检核表法给出降低成本的具体措施,从根源上控制成本,以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针对LTE-R通信系统运营安全风险评估中存在专家主观评判差异与冲突的问题,提出基于AHP与改进证据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对LTE-R系统进行评估研究。利用模糊数学将专家模糊评语转化为定量隶属度表示,采用改进证据理论,基于皮尔逊系数改进克服证据间冲突的过程,通过加权分配证据可信度权值改善信息主观性,构造冲突因子修正证据融合过程,得到基本概率分配(BPA)函数矩阵。选取最大隶属度作为判断原则,评估相应系统的风险等级并与其他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LTE-R系统实例分析评估结果为“可忽略风险”,置信度为83.41%,较折扣证据理论、灰色模糊综合安全评估法分别提升3.12%和16.95%,评估结果一致的前提下,改进的方法能改善专家评判冲突无法正确处理及融合问题,提供了高置信度风险等级值,为LTE-R系统的运营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城市地下通道畅通可靠度的分析和计算对城市道路路网的畅通性和安全性意义重大.通过分析现有研究成果,对城市地下通道运行特点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几种关于城市地下通道畅通可靠度的计算方法,分别为基于地下通道功能函数、饱和度、车流密度和交通流统计.以武汉东湖通道为例,证明算法计算得到的东湖通道畅通可靠度与实际调查得到的交通状况一致...  相似文献   

14.
城市地下交通系统构建是解决现今城市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该文针对这一课题,探讨了城市地下交通系统的组成及其对改善城市空间的重要作用。结合重庆市解放碑CBD交通现状评价分析与城市发展规划定位等因素,提出解放碑CBD地下交通系统方案——地下车行道路网络、地下快速人行系统。该方案对改善解放碑CBD现状交通和城市环境、提升该区域的经济活力具有重要意义,可作为其它城市发展城市核心区地下道路系统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盾构法修建城市地铁时,盾构掘进参数对于控制地表沉降、保证施工安全等具有重要影响。以深圳地铁7号线盾构隧道下穿既有2号线为工程背景,针对在软硬不均地层情况下盾构隧道下穿既有隧道及过街通道,运用ABAQUS建立三维计算模型,对盾构施工进行全过程模拟及掘进参数优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土仓压力及注浆压力对过街通道沉降相对于地表影响较大,施工过程中应当注意对过街通道底部进行监测;②对于软硬不均地层盾构下穿既有隧道及过街通道采用0.30~0.40 MPa土仓压力以及采用0.25~0.30 MPa注浆压力施工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市对交通功能的需求逐步提高,道路平交道口改为下穿式立体交叉工程也越来越多。结合山东某沿海城市道路改造工程,对道路下穿立交中地道桥引道方案进行研究,通过对U型槽主动抗浮方案、渗沟排水方案、疏水消浮方案的分析比选,结合城市用地、水文地质、工程经济、低影响开发等因素,得出本地区改造工程适用的立交引道方案,并为同类工程设计提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西安铁路北客站是陕西最大的地标性建筑,也是亚洲当前最大的现代化大型客站。站场排雨设计重现期P=10 a,站前南、北广场重现期采用3 a,市政道路下穿铁路箱涵通道设计重现期采用5 a,其他一般地区设计重现期P=1 a,由此引出多个重现期雨水管渠系统的设计问题。在探讨、明晰多个重现期雨水管渠流量采用各重现期延续、低重现期乘压力系数的计算方法基础上,提出地势对排水安全的决定作用及克服区域低地势缺陷需要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索新建隧道下穿施工对既有高速公路的影响,并为新建隧道选取更适合的施工方法,以某新建浅埋暗挖隧道为例,借助于NASYA和FLAC 3D,对其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研究成果表明:首先,由于覆土越大,对隧道支护的压力越大,新建隧道引起的土体的沉降值便越大,表现为路基下方围岩的沉降大于路肩下方的;第二,由于临时支撑能对土体的变形起到削弱作用,所以采取了更多临时支护的CRD法施工引起的道路沉降值明显小于台阶法施工引起的沉降值;第三,本工程中将三台阶施工方法替换为CRD法后,既有路面最大沉降值从14.7 mm减小为12.9mm,降低值为1.8 mm,但台阶法具有工期短、成本低等优点,故推荐本工程采用台阶法施工。  相似文献   

19.
随着更多复线工程的修建或者受地质条件、既有建筑物的限制以及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开发的需求,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许多近接或者交叉的隧道。为解决正交型立体交叉隧道结构地震动力响应特性及相互影响规律等问题,在单向El地震波作用下完成了3种地震烈度、5个工况的交叉隧道振动台试验,并分别对正交型立体交叉隧道中上跨和下穿隧道环向及轴向应变在不同加载工况下的应变峰值进行分析研究。试验结果表明: 1)地震烈度越高,隧道各特征点的地震环向应变越大,下穿隧道环向应变峰值整体大于上跨隧道;下穿隧道边墙部位向应变峰值最大,下穿隧道仰拱部分次之,其次是上跨隧道的仰拱与边墙部分应变峰值。2)当地震烈度较小时,两交叉隧道的环向应变峰值基本持平。3)当地震烈度较大时,下穿隧道的环向应变峰值远大于上跨穿隧道。下穿隧道轴向应变峰值整体大于上跨隧道,且上跨隧道仰拱轴向应变峰值最大,上跨隧道仰拱次之,上跨隧道与下穿隧道拱顶轴向应变峰值最小。最后对上跨隧道与下穿隧道的动力响应规律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20.
地下过街通道在城市重要路段进行明挖顺作施工将严重影响地面交通和地下管线。大截面矩形顶管施工法是解决城市重要道路下施工地下通道的先进施工工艺,并已在众多项目中得到应用。该文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大截面矩形顶管的设计及施工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