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盾构隧道为纵向柔性结构,存在错台、轴线偏差等现象,与预制化高精度施工要求相驳。通常结合盾构隧道同步施工工艺,通过现浇带、找平层来修正、消除盾构变形偏差,即形成"主体预制+少量现浇"的整体式预制拼装结构。但是,盾构隧道内部空间十分有限,过多的现浇带、过厚的找平层,不仅经济性、时效性差,还占用宝贵的内部空间。所以,需合理设置现浇带、找平层,使其既能满足消除盾构隧道纵向不均匀变形的需求,又不过多地占用空间。因此,文章基于上海诸光路通道实测轴线偏差值及相关文献资料,分析盾构隧道纵向不均匀变形的特征,并结合施工工艺,得出盾构隧道内预制拼装车道结构消除盾构隧道纵向不均匀变形的合理方案,以及合理的找平层厚度取值。结果表明:上层预制车道结构通过现浇植筋基座消除绝大部分的盾构隧道纵向不均匀变形,少量纵向不均匀变形及拼装偏差由找平层来消除;下层预制车道结构通过找平层消除盾构隧道纵向不均匀变形及拼装偏差;上、下层预制车道结构合理的找平层厚度取值分别为100 mm和130 mm。  相似文献   

2.
在轨道交通预制拼装桥墩抗震性能设计中,有必要探讨预制拼装桥墩与承台间的连接构造,开展相关的力学行为和抗震性能研究。以上海某轨道交通高架桥的墩柱为原型,针对灌浆套筒和预应力组合连接方式、机械套筒连接方式、全精轧螺纹钢连接方式的节段拼装桥墩的特点,按照相似比1∶3设计了一组墩柱试件进行大比例尺拟静力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无黏结预应力筋和灌浆套筒组合连接的预制拼装桥墩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和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3.
结合上海长江隧道工程设计,介绍了隧道内部结构一体化设计的思路及方法。通过采用预制“口”形构件与现浇路面结构结合的形式,在盾构推进的同时,同步实施隧道内部道路结构施工,确保了同步施工工艺的成功运用,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武汉长江隧道是我国在高水压、强透水地层中修建的第一条大直径盾构隧道,且左侧河床历年冲淤变化幅度较大,如何选择合理的隧道结构型式是工程设计必须考虑的关键问题.为此,在国内外现有单层管片衬砌和全环双层衬砌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管片衬砌+非封闭内衬”的双层衬砌结构该结构在不增加隧道开挖直径的前提下,允分利用圆形隧道底部和两侧的富余空间现浇钢筋混凝土,并与车道板结构共同组成非封闭二次衬砌结构,可以大幅度地减少河床冲淤变化时的结构横向变形,并确保隧道底部与两侧这些重点部位的防水性能及结构长期稳定性,是一种值得推荐的创新结构方案.  相似文献   

5.
文章基于1∶10的相似比制作拱顶带单条纵向裂缝且裂缝深度为原衬砌厚度1/3的隧道二次衬砌模型,采用弹簧模拟地层抗力,进行了分离式套拱加固衬砌(原衬砌与新增套拱之间增设防水板)的径向加载试验,得出了带裂缝衬砌经分离式套拱加固后的变形规律与破坏模式。结果表明,在松动荷载作用下,分离式套拱加固结构的受力过程分为"初期加载—预制裂缝径向贯通、预制裂缝径向贯通—套拱拱顶裂缝径向贯通、套拱拱顶裂缝径向贯通—试件破坏"三阶段,破坏荷载由原衬砌拱腰截面控制,关键部位破坏顺序为拱顶开裂—拱腰断裂—拱顶破坏,整体破坏性质为脆性破坏。  相似文献   

6.
对于高速公路常见的空心板梁桥,桥面铺装层不仅仅是"抗磨耗层",桥面铺装层的下层水泥混凝土现浇层与主梁结构连接成整体,可有效的防止沿铰缝方向的纵向开裂,避免出现"单板受力"状态。实际上桥面水泥混凝土现浇层同预制空心板梁紧密连接,其共同受力和协调变形,也可作为主结构的一部分来承受荷载。以高速公路常见的空心板桥为例,分别按不同混凝土现浇层厚度共同参与受力,进行计算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7.
受材料、结构设计和施工工艺等方面的影响,沉管隧道在预制阶段易出现早期裂缝,进而影响其正常使用和耐久性能。文章以在建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工程为背景,建立了"工厂法"沉管隧道早期性能的分析模型,通过全尺寸试验进行了模型验证。基于标准工艺流程下结构性能的分析,明确了沉管隧道节段早期性能的发展规律,并指出了将开裂风险指数作为结构早期裂缝控制指标的合理性。该研究对"工厂法"沉管隧道早期裂缝的控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预制装配隧道技术已经成为国内外隧道工程研究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文章依托济南市轨道交通R1线玉符河站—王府庄站区间浅埋隧道工程,提出一种新型预制拼装隧道施工技术——桩洞法,并详3D细论述了桩洞法的断面型式、支护方案及施工过程。利用Flac有限差分软件,对桩洞法施工过程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详细研究了桩洞法施工引发的地表沉降规律、地层变形规律及预制构件受力规律。结果表明:桩洞法结构能有效控制地层变形的大小及范围;预制构件连接部位出现应力集中,配筋时需重点验算;叠合侧墙浇筑完成后,拼装结构形成整体受力体系,共同承担围岩压力;需保证预制桩的嵌固深度及桩底注浆质量,以控制预制桩的位移。研究成果为类似预制拼装隧道工程的建设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JTG D70-2004公路隧道设计规范》中规定Ⅲ级围岩三车道隧道需设置厚45 cm仰拱混凝土,而《JTG-T D70-2010公路隧道设计细则》中则规定可以取消仰拱。鉴于此,文章依托省界隧道工程实例,采用有限差分软件,对Ⅲ_1级围岩情况下平底和仰拱两种支护结构形式进行了模拟对比分析,结合现场监控量测结果表明:Ⅲ_1级围岩三车道平底隧道和仰拱隧道整体的竖向位移、竖向应力及塑性区体积均相差在5%以内,Ⅲ_1级围岩三车道隧道可以采用平底结构形式代替仰拱,平底结构支护形式可以满足工程结构稳定性要求。  相似文献   

10.
博斯普鲁斯海峡隧道工程于2014年4月19日开始盾构掘进作业。工程建于伊斯坦布尔欧洲区的Kazlicesme和亚洲区的Goztepe之间。隧道段全长约5.4km,为单管双层4车道盾构隧道(见图1)。  相似文献   

11.
结合复兴东路隧道双管双层的特点,重点讨论双层车道引伸出三方面的设计问题,对采用特殊通行限界、带牛腿的管片和内置式江中泵房的方案进行分析论证,以期得出符合工程应用要求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某采用节段预制装配式施工的地下综合管廊项目为背景,对预制管廊节段之间接头连接、结构-土体相互作用及预制和现浇结合处边界条件问题进行简化,根据推导的接头刚度计算公式和规范中建议采用的等待土弹簧计算公式,得到SAP2000有限元模型中的分析参数,并采用弹性设计反应谱方法和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对节段预制管廊结构进行抗震性能分析,主要得到以下结论:自重作用下,跨中区域处管廊顶板部分出现受拉现象,顶板弹性橡胶垫可能出现弹性压缩减弱,在1/7跨径和6/7跨径位置,底板弹性橡胶垫出现弹性压缩减弱;横向地震作用下,跨中位置附近的接头和节段均为抗震薄弱环节,侧墙更容易出现橡胶垫张开甚至漏水问题,预制与现浇结合位置最容易发生剪切破坏,因此在跨中位置和预制拼装与现浇结合位置对土体采取相应加固处理措施显得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3.
正香港中环湾仔绕道和东区走廊连接路隧道工程,连接了既有中环士林街天桥和北部的东区走廊。隧道全长4.5 km,为双向6车道公路,其中3.7 km采用隧道形式。东、西线隧道均设有一条进口连接路(匝道)和一条出口连接路(匝道)。为减小隧道内污染气体对洞口外以及通风用房附近环境的影响,隧道通风系统采用半横向系  相似文献   

14.
大跨度连续梁大节段支架现浇法施工技术是一种在桥梁工程中广泛应用的先进施工方法。该技术通过预制大节段、现场拼装、支架系统搭建以及混凝土的现浇等关键步骤,实现了梁体的高效施工和整体结构的优越性能。阐述大跨度连续梁大节段支架现浇法施工技术的基本原理,深入探讨大跨度连续梁大节段支架现浇法施工技术的关键要素,施工过程中的监测与控制,以及实施步骤中的关键环节,从而为工程实践提供有力的指导。  相似文献   

15.
裂缝在公路运营隧道衬砌结构中普遍存在,其稳定与否直接关乎隧道的运营安全,而通过监测手段分析预测裂缝的发展态势是一种最为直观和有效的手段。文章针对目前衬砌裂缝监测成果偏少这一现状,依托某二级公路隧道工程,主要对以下内容进行研究:从裂缝类型、所处位置及围岩级别、裂缝的几何特征3个方面分析了衬砌裂缝的分布规律;采用光栅光线传感器对选取的12条典型衬砌裂缝进行了为期2年的监测工作,监测成果表明衬砌裂缝发展规律可大致分为平稳型、周期性变化型、增长型及闭合型4种,且从裂缝几何特征参数的监测数据可以看出,多数裂缝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可控状态,对隧道结构稳定性影响较小;从勘查设计、施工以及运营管理3个环节对隧道衬砌裂缝成因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据此提出了隧道衬砌裂缝预防措施;对衬砌裂缝的治理,建议采用"先监测、后分类、再选择治理措施"的治理理念。研究成果可为国内外类似隧道工程衬砌裂缝评估及防治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6.
衬砌厚度不足缺陷的存在将显著改变隧道结构的力学状态,并对隧道结构的安全造成威胁。文章以Ⅳ级围岩双车道公路隧道为工程背景,采用数值模拟研究衬砌整体或局部厚度不足条件下隧道结构的安全状态。结果表明:衬砌厚度不足使缺陷处结构的轴力与弯矩减小,同时降低了结构的极限承载力,从而导致缺陷处隧道结构的安全系数显著降低;衬砌局部厚度不足对缺陷处隧道结构截面内力、承载力和安全系数具有显著影响,而对远离缺陷处隧道结构截面的影响相对较小;衬砌厚度整体或局部厚度不足时,衬砌厚度值与结构安全系数基本呈线性关系,经回归分析确定了满足结构安全要求的临界衬砌厚度值。研究成果可为存在衬砌厚度不足缺陷隧道的结构安全性分析及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探明有无双层衬砌、双层衬砌不同施作方式(复合式、叠合式)对盾构隧道横向抗震性能的影响,以甬舟铁路金塘海底铁路隧道为工程依托,建立盾构隧道双层衬砌三维精细化模型的同时考虑了隧道材料与接触的非线性行为,采用隐式动力时程法进行了抗震性能研究。结果表明:(1)双层衬砌与管片的连接刚度越大,隧道变形越小;(2)复合式衬砌对隧道环向抗震性能提升有限,其变形、损伤及应力规律与单层衬砌基本一致;(3)叠合式衬砌能有效提升隧道抗震性能,充分利用材料力学特性,但需要重点关注隧道的损伤情况;(4)抗震设防等级要求较高的区段建议采用叠合式双层衬砌,防水、防火要求较高的特殊区段建议采用复合式双层衬砌。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某预制梁为静载试验对象,参照房屋建筑的静载试验方法,按预制梁静载试验荷载进行分级,采用适用性检验荷载、安全性检验荷载试验工况,对该预制梁承载能力进行评定分析。结果发现,采用荷载试验规范规定的检验荷载和安全性检验荷载差值达到40%;在预制梁试验过程中,应使加载力沿整体截面传力,避免由于加载点局部受力引起裂缝的产生;在对承载能力结果的判定中,要综合考虑挠度及应变校验系数、残余系数的结果,同时应考虑弹性构件的加载线形吻合性及裂缝对结构承载能力的影响,分析裂缝成因,综合评定预制梁的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下穿既有公路的土江冲隧道双层管棚设计及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位于常—吉高速公路上的土江冲隧道是一座下穿既有公路的四车道连拱隧道,施工中为了控制地面沉降,在洞口段采用双层管棚作为辅助施工方法,保证了隧道施工安全和319国道的畅通;在隧道开挖过程中,掌子面附近的管棚变形最大,隧道开挖纵向影响范围为1.5~2.0倍开挖高度。文章介绍了管棚设计、施工情况和监测结果。  相似文献   

20.
文章结合广州生物岛—大学城沉管隧道工程实例,介绍沉管隧道其分项工程管段预制的施工技术,以及施工过程中对预制质量的控制。管段预制是沉管隧道施工的主要环节,对其施工技术、预制质量的要求较高。管段预制结构的尺寸、预埋件安装精度、混凝土容重及干舷值控制直接关系到管节浮运、沉放。管段预制混凝土应满足不渗、不裂、不漏的设计要求,并保证其耐久性及使用寿命的设计要求。因此,在管段预制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对质量的控制及保证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