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摩托情结     
我与妻的结合缘于同对摩托的梦想。小时候,我住的县城摩托很少,父亲却有一辆现代摩托车族戏称为“老白干”的嘉陵50。也许现在那马达轰鸣的“老白干”已被很多人不屑一顾,但我那时却对它情有独钟。父亲常将我带上后座去兜风,每当父亲的右手一旋转,便令我心旷神怡。我很想亲自骑骑它,但对还是一个孩子的我,无疑是一件困难的事。父亲将它停下来时,我就时常去旋转那只油门把手,内心便时时泛起拥有一辆“老白干”的欲望。  相似文献   

2.
摩托情结     
我与妻的结合缘于同对摩托的梦想。小时候,我住的县城摩托很少,父亲却有一辆被现代摩托车族戏称为“老白干”的50车。也许现在那马达轰鸣的“老白干”已被很多人不屑一顾,但我那时却对它情有独钟。父亲常将我带上后座去兜风,每当父亲的右手一旋转,我便感受到了生命中的一股强大动力,令我心旷神怡。我很想亲自骑骑它,但对那时还是  相似文献   

3.
从小就对摩托车着迷的我,常常一看见路上飞驰的两轮铁兽便莫名其妙地激动。虽然父亲一直都不赞成我驾车,但在我身上还不会发生那个传播很广的“父亲不让儿子在他有生之年买机车,儿子见到靓车竟脱口而出:“看啊,我一定要买,等我父亲一死,我就买。’”的笑话。  相似文献   

4.
我是在一个不通公路的山村长大的,二十四年前,当我长到七岁时,父亲带我进了一次城。父亲把我扛在肩头上穿过大街小巷,在汽车和人流中,我们象快活的游鱼。这是我第一次看见汽车,也是第一次发现世界上还有专门跑汽车的水泥街道。我对父亲说,你敢对着汽车走吗?父亲便迎着汽车走过去,那庞然大物竟很听话似地拐了一个弯,把宽畅的路面让给我们。我得意地笑了,象“山大王”骇退了有钱的财主。那一刻,我感到父亲很了不起,更对开车者的“谦让”不以为然。  相似文献   

5.
艰辛摩托梦     
每个人在儿时都会有各自不同的梦想,而我的梦想皆与摩托车有关。记得在我刚记事时,就对装有脚踏板却不用踏动它就可以走动的“自行车”特感兴趣,它可比我的三轮脚踏车快多了,任我拼命蹬车追赶也赶不上。后来父亲告诉我那辆会跑的“自行车”叫摩托车,当时我睁大双眼望着父亲,还是不能理解摩托车为何物,为何能跑得那么快。自那一刻起,我心中萌生的最“伟大”的梦想就是拥有一辆会跑的“自行车”。  相似文献   

6.
我的父亲1970年底入伍,是一名军车驾驶员,先后开过大型“丰收”牌拖拉机、“解放”CA10B和CA15、“东风”EQ140等车型。父亲在部队期间.先后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岗位练兵先进个人”、“优秀教练员”、“安全行车先进个人”和“红旗车驾驶员”,还曾获师通令嘉奖。  相似文献   

7.
《摩托车》2003,(7)
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家乡的县城工作。离家15km,父亲给我最大的支持是将他的重庆CY80割舍给我,说“割舍”是这辆车与父亲有很深的感情。让他老人家失望的是在此后的四年里,这辆车饱受我的折磨,终于在1999年的夏天,CY80再一次的拉了缸。我对父亲说,两冲程的车就  相似文献   

8.
我之所以爱上摩托车与父亲的影响是分不开的。父亲是一位“资深”骑士,他对摩托车不像我那么热情和偏执,但他骑车的历史甚至大于我的年龄。80年代初的人们对摩托车还不那么熟悉,当时能够拥有一辆  相似文献   

9.
车手     
车手属马,心善脾气犟。他从不认命自己生就是被人骑在胯下的。 80年代中期,车手生活的那个城市诞生了摩托车,车手产生了喜新厌旧的思想,上班很少再骑那辆半新不旧的“凤凰”,整日梦想着鸟枪换炮。为了买辆摩托车,车手节衣缩食,甚至下狠心告别刚刚吸起瘾的香烟。那时,车手还在城市远郊的一家军工厂上班,随父母在一起生活。有一天,他突然对父亲说:“爸,我想买辆摩托!”“你又不会骑。”父亲不以为然。“你不答应,我就去医院卖血。”车手神情刚毅,俨然吃了秤砣铁了心。可这句话,连他自己都没从脑子里过一遍,就“砸”到父亲  相似文献   

10.
庄文勤 《驾驶园》2011,(5):93-93
小时候.父亲让我同一老先生学书法.用废旧报纸练字多年.可自己一直没有大的进步。老先生对父亲说:“如果你让娃儿用最好的纸来写.可能会写得更好。”从此以后,父亲就按照他说的去做了。果然,  相似文献   

11.
施荣忻 《经济导报》2009,(40):34-35
父亲事业有成,使我有优越的生活条件。加上我是“细佬”比三哥荣恒还要小10岁。三个哥哥都很爱惜我,从来都是把最好的留给我,而我也就心安理得地接受他们的照顾。正所谓“身在福中不知福”。我几乎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应当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只知道享受惬意自在的生活。  相似文献   

12.
打记事儿起,我就是个特别调皮的孩子,下洞、爬树、拆东西无所不为,胆子也特大。初识摩托车是1986年,一天下午放学回家看见父亲正蹲在院子里擦一个蓝色的铁家伙(金城AX100),蓝色的烤漆和锃亮的镀铬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父亲在车的一侧用力一蹬,“嘭嘭嘭”车子发出一阵怪响,车侧一根管子里直冒蓝烟。父亲微笑着让我坐上车,让弟弟坐在油箱上,油门一加,那一刻我紧张得两手使劲抓住父亲的衣裳,渐渐感到自己飞了起来,路边的景物飞快  相似文献   

13.
《汽车杂志》2006,(7):218-218
Q 编辑们:你们好!请教几个问题:1.我发现我父亲的车上(凌志LS430)的VIN码第3位为“H”,第10位为数字的“0”,而我在资料中查到凌志的VIN码第三位规定为6或8,第10位不能为英文的“o”或数字的“0”,这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14.
第一章 从延安到莫斯科 走进延安 我的家在湖北省汉阳县蔡甸,在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边。家乡的自然景色非常美丽,我记得,我家的周围芳草连天,湖塘密布,所以唐代有“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的优美诗句。蔡甸有一个小山叫高至山,高至山的怀抱里有一个掩映在绿树丛中的小村子叫戴家庄屋,那就是我的出身地。我的家乡景色优美,但我家的日子却是黄连泡苦胆,苦到家了。我从记事起就没有见到我的父亲,母亲刘秀珍一人带着我和哥哥陈祖泽生活,母亲是一个小脚的农村的妇女,生活自理能力差,家中徒有四壁,非常贫穷。我常常问母亲,我的父亲到哪里去了,她也是垂泪不答。后来我才知道,我的父亲陈昌浩参加了革命,是红军中的一个高级指挥员。因为我们是“共匪“陈昌浩的家属,国民党到处搜捕我们。因为我小,妈妈怕我说出去,所以从不告诉我们。当时在家乡实在危险,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我的母亲带着哥哥和我,躲到武汉的亲戚家。亲戚家也很穷,记得那年武汉发大水,什么吃的都没有,我们饿极了,就靠捞飘浮在水中的”鸡头米”(种类似于莲蓬的植物,可食)吃,就这样,才活了下来。  相似文献   

15.
方殷 《驾驶园》2014,(5):90-91
<正>喜欢车我的父亲在部队就是开车好手,记得儿时还看到过母亲保存的父亲在部队时获得的安全行驶奖章。复员到地方,父亲还是做驾驶员,得到的安全奖状也很多。在我的记忆里,父亲开过卡车、大客车、面包车、轿车。那时我最喜欢放假时跟着父亲坐车到处跑,车停时会在车里车外爬上爬下,父亲都随着我去,只是能感觉到父亲的视线没有离开过我(现在想想是他总没有让我离开过他的视线)。父亲是一名驾驶员,  相似文献   

16.
我生于摩托车世家,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摩托车。8岁时开始涉足一些儿童级别的摩托车越野比赛。成为赛道上的“F1王子”舒马赫,是我和我父亲共同的梦想。于是,在重庆长江边和嘉陵江边的滩涂上,留下了太多我们父子俩练习驾驶技术后的道道车辙。  相似文献   

17.
“由于父亲工作的关系.我是在横滨长大的,所以我的日语说得很好。17岁前我一直都生活在日本。”这就是可以轻松驾驭日语的弗莱德莉卡。汉斯。她拥有国际色彩十分丰富的背景,国籍是德国,居住在罗马。也许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她进入F1界是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8.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听起来似乎有点“土得掉渣“,不过这句话最近却一直牵动着我的神经。又是一年春来到,当和煦的阳光洒下来的时候,一切都开始苏醒,包括已经蛰伏了一个冬天的筋骨。本人比较喜欢篮球,当重新来到久违的球场却发现身体素质已经远不如前,没几个回合下来已经“上气不接下气“,不要说与别人对抗了,就连远距离投篮也感到有些力不从心,这不禁使我想起“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句话。最早接触这句话是在父亲的信中,那是我在刚刚走进大学校园收到父亲的第一封信,信的主要内容是叮嘱我注意身体,其中心思想便是“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当时只是觉得父亲的思想有些陈旧,现在咀嚼这句话渐渐品尝出了滋味。  相似文献   

19.
心愿     
《摩托车》2003,(12)
从儿时坐着父亲的幸福XF-125去幼儿园,到驾着本田RVF400载着女友去泰晤士河畔看日落,20年来,我一直和摩托车有着不解的情缘。 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大地上行驶的大多是国产车,上海的马路上跑的也不外乎“幸福”,后来有了“野狼”、  相似文献   

20.
摩托车与我     
小时候,家里有一辆摩托车,那是一辆黑色的“轻骑”15型摩托车。我常常趴在它的油箱上,和父亲一起兜风。作为国产摩托车的先驱之一,那辆车通常是骑三天,修两天,还经常半路抛锚。有一次,是70年代的一个夏天,我们顶着炎炎烈日,走了七八公里盘山公路,才把这辆“不争气”的车推回了家……后来父亲又骑过许多车:嘉陵50、重庆80、黄河250……他把他许多的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