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随着夏季的来临,汽车空调的使用频率大大提高。空调的使用会带来细菌、微生物、异味等诸多问题,如果车主没有定期保养空调系统,车内会产生异味(如烟味、宠物味、人体异味、食物味、呕吐味和霉菌味等)。同时,空调系统因为其内部黑暗、潮湿、温暖的环境特别适合霉菌生长,也成为汽车内部有害细菌积聚较多的部位。汽车空  相似文献   

2.
随着夏季的来临,汽车空调的使用频率大大提高。空调的使用会带来细菌、微生物、异味等诸多问题,如果车主没有定期保养空调系统,车内会产生异味(如烟味、宠物味、人体异味、食物味、呕吐味和霉菌味等)。同时,空调系统因为其内部黑暗、潮湿、温暖的环境特别适合霉菌生长,也成为汽车内部有害细菌积聚较多的部位。  相似文献   

3.
自从车辆问世以来,就有一个一直困扰车主且无法避免又无法解决的问题,那就是车内异味问题。车内异味,来源主要有车外与车内之外之分。车外异味,人们通常最先想到的是车辆废气排放进入车内造成的,这只是原因之一且很容易避免:只要开车时车窗紧闭,空调开启内循环就可以了。但为什么还会有异味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车主呢?这大多是因为车内有异味来源造成的。  相似文献   

4.
酷暑已至,汽车空调使用也越来越频繁,然而不少车主发现自己车辆空调的出风量不给力,有的还夹杂着尘土味、霉味等异味。据笔者走访的多家4s店对空调的维修纪录统计发现,在众多维修空调的项目中,维修次数最多的就是车内异味和风量太小的问题,分别占到31%和18%。车内空气质量的恶化,会严重影响驾乘人员的身体和心理状况。长时间处在这种环境中,就会感到头晕恶心,甚至可能降低人体免疫力,引发呼吸道疾病,严重危害到人的健康。空调之所以有异味,在很大程  相似文献   

5.
阮锦程 《汽车杂志》2005,(1):174-175
汽车车厢内的各种异味主要来自各种塑料装饰件、劣质皮革气味,还有车内吸烟等人为因素。当然,汽车空调也是罪魁祸首,长期没有清洗或更换空调花粉滤清器,污垢在遇到霉雨季节就会滋长细菌,散发异味。  相似文献   

6.
很多开车的朋友都难免受到车内异味的困扰。一边享受驾驶的乐趣,一边忍受各种难闻味道的骚扰,肯定不是什么痛快事儿。车内异味多种多样,有塑料味,皮座椅味、各种电器老化的味、还有驾乘人员的汗味、脚臭味等等。很多车主朋友除了用香水、空气清新剂等芳香剂来掩盖这些味道之外,苦于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选择默默忍受。现在,《爱车》就教你一些常用、实用的除味小技巧,让你不必再忍受异味的煎熬。[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正>现在天气已经逐渐变热,在炎热的环境下驾驶车辆,人们习惯并喜欢空调带来的徐徐凉风。但是,空调带来的不只是凉风,还有大量的细菌、真菌。大多数人在使用汽车空调的过程中都或多或少遇到过以下问题。1.启动空调后打喷嚏、流鼻涕,甚至呼吸困难;2.车内异味重,刺鼻、难闻,更换空调滤芯后依旧;3.驾驶车辆后(开空调)有些头晕、目眩;4.内循环比外循环时车内异味更重。空调污染的来源以上几点空调问题的原因是空调系  相似文献   

8.
随着私家车的不断增多,衍生了许多只会开车不会修车,只知驾驶不识故障的有车一族。他们往往即使闻到车内异味,也不知道异味来自何处,致使一些车辆小毛病因为得不到及时维修而发展成大故障,甚至酿成车祸。文章对如何通过车内异味判断车辆故障,为广大车友提供简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读者 E-mail     
如何去除车内异味?1、异味来源主要有灰尘异味、香烟异味、空调异味、抹布异味、高温引起的异味、酸臭味、霉菌异味、塑料味、皮革味等。2、造成影响高温与湿气提供了霉菌绝佳的成长环境,尤其是在开启空调之后,霉菌异味就会随之充满整个车厢,会影响乘员心情,严重的可能导致  相似文献   

10.
唐朗 《汽车与安全》2012,(11):49-49
新买回的车子常有许多异味,要给新车除味方法很多,除了交给4S店专业人员打理外,我们也可自己尝试给车子除去异味。方法一:空调热风除味法 新车车内的皮质座椅、塑料配件以及一些粘合剂会散发出有害气体,这些气体在常温下挥发很慢,但当车内温度达到30℃或更高时,这些气体就会加速挥发。  相似文献   

11.
汽车空调可以对车内空气进行制冷、制热、换气和空气净化等,为乘客带来舒适的乘车环境,但空调异味也给很多车主带来很大困恼,影响乘客的舒适程度。文章阐述了空调异味的形成原因,并对典型的某种空调异味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提供整改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新手问答     
<正>问:新车中带有刺激性的有害物质,不仅影响驾驶人开车时的心情和注意力,而且长期待在有异味的车内还会影响身体健康。如何去除新车异味?答:一、开窗通风。由于车内空间相对狭小封闭,所以新车要经常开窗通风,甚至在必要时打开车门通风。有天窗的车辆,最好也打开天窗。另外新车很多部件都有  相似文献   

13.
陈嘉宁 《汽车杂志》2013,(12):296-299
车内抗菌除臭大攻略 无论是对于新车车主还是车已经开了几年的车主来讲。车内异味往往是最让人头疼烦恼的问题之一。新车吧,刚出厂的车往往都会有一股或重或轻的异味。甚至甲醛;而那些使用了几年的旧车。因为某些原因.如车内抽烟。烈日暴晒等。也会令车内存在难以消除的异味。虽然说。老早就有人发明出不少土方法来去除车内异味,但实际上大多是掩耳盗铃又或者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本期就让美女小杜带你一起赶跑车内异味吧。  相似文献   

14.
<正>该款产品也非常适合商务接待用车、旅游客运车辆、专用校车等安装使用,在提高整车硬件档次的同时,更将车辆软性服务提升一大层级。在5月11日举行的2015北京客车展上,一场主题为"关注车内污染、尊享健康驾乘"的车内空气质量研讨会暨美国Free Air车载净化器推介会,受到了汽车行业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关注车内污染正当时近些年,雾霾天气频发,空气污染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政府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努力减少尾气污染,得到了大家的一致支持,但车内的空气质量问题却被忽视了。许多购买新车的车主都知道,新车内都有一股"异味",殊不知这股"异味"就是专家常  相似文献   

15.
<正>盛夏7月,各地陆续进入雨季,车厢内空气潮湿。早晨打开车门,经常能闻到一股难闻的潮湿异味。更有甚者,开启汽车空调后,出风口会吹出酸臭味、泥土味。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潮湿的环境里,汽车内饰及空调管路中极易滋生霉菌。坐垫、脚垫、空调管路、车内杂物等如果不注意清理并及时干燥,很容易滋生霉菌并产生异味,污  相似文献   

16.
盲区就是视野的死角,也就是我们驾车时看不到的地方。在通常情况下,盲区分为车内盲区和车外盲区。车内盲区是车辆自身结构形成的,为确保车顶部有足够强度,车辆有 A、B、C 柱,它们共同构成了坚固的车身,但也给我们带来了盲区。而有的盲区则是人为造成的,例如深色太阳膜、挂在车内的绒毛玩具等。车外盲区则是因为建筑物或者其他车辆以及光线造成的。车辆的盲区,给我们驾车带来了视觉上的障碍和事故的隐患,我们必须尽量避免盲区造成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7.
《驾驶园》2014,(7):84-85
<正>车内的空气污染,越来越受到大家重视。下面收集了一些信息,供大家参考。车内空气需体验消费者在购车时除了考虑价格、性能、外观款式、驾乘舒适性之外,还应该注意车内的环保问题。可以亲自体验车内是否有异味,感受直观,从源头上对车内空气质量把关。若厂家或者经销商使用一些办法掩盖车内异味,消费者就容易做出错误的判断。劣质装饰勿入车新车尽量避免过度装饰,以防污染物积累,造成车内空气有害物  相似文献   

18.
近来社会不时有关于汽车内异味或者是有害挥发物超标致病的新闻,车内异味已成为严重影响我国消费者感知质量的重要问题,车内空气质量安全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浅谈汽车气味管理流程以及改善对策,以及怎样降低车内有害挥发物至标准范围内,如何保证车内气味安全。  相似文献   

19.
乘用车车内结构噪声治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车内噪声产生机理,阐述了车内结构噪声治理的试验与理论计算方法,建立了乘用车车内结构噪声治理的流程,主要包括车辆噪声振动测试、车内噪声产生原因分析、白车身有限元模态分析、白车身模态试验、车室声学分析、车身结构优化等.按照该流程进行了实际车辆车内结构噪声的治理,显著降低了车内结构噪声,提高了该车辆的NVH特性.  相似文献   

20.
乘用车座椅是车内表面积最大的零部件,是车内空气异味与VOC的主要来源之一。将改性后的活性炭加入到聚氨酯泡沫反应体系中,得到1种能持续吸收聚氨酯泡沫中残留的小分子异味物质的材料。研究了不同粒径的改性活性炭在异氰酸酯溶液中的分散性,找到了活性炭填充的最佳粒径范围。在保证聚氨酯泡沫力学强度的基础上,填充的活性炭起到良好地吸收车内异味及VOC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