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研究钢桁梁悬索桥成缆阶段锚跨索力调整方法,对悬索桥锚跨索力控制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索力控制对策,结果表明:索股架设阶段以边跨线形控制为主,在索股架设完成后再解除散索鞍支撑架;主缆架设完成后对锚跨索力进行调整可不考虑调整过程中索力的再分配和散索鞍移动的影响;按照弹性理论将索力的偏差转化为对索股长度的调整,可快速完成索力调整并确保误差满足监控要求。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常澄高速公路某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为工程背景,采用有约束的最小二乘法对施工阶段计算模型中的主要参数进行识别,以主梁标高误差平方和最小为目标函数,参数调整量大小为约束条件。采用Matlab优化函数进行求解,得出了符合工程实际的参数修正值。实例证明采用该方法进行参数识别可以使计算模型基本上与实际结构相一致,在此基础上可以实现对施工状态进行更好的控制。  相似文献   

3.
以常州西二环128m系杆拱桥为监控背景,实测系杆拱的索力值。利用Midas软件计算系杆拱的索力值,同时采用影响矩阵法对系杆拱桥的计算索力值进行调整。京沪高速铁路跨常州西二环系杆拱桥索力调整结果与设计值比较吻合,且索力调整过程快速、准确。为其他类似桥梁索力监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矮塔斜拉桥拉索初张力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斜拉桥索力影响矩阵的基础上,以结构应变能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了矮塔斜拉桥索力优化模型。并结合一实桥算例进行索力优化分析,得出了一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为获得悬索桥锚跨索股高精度索力,便于施工过程中索力控制,基于泰州长江公路大桥锚跨索股参数识别结果,利用桥梁结构非线性分析软件BNLAS建立了锚跨索股的精细化模型.通过赋予该模型中索股不同的初始索力值,得到一系列一一对应的索力-频率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建立索力与频率的显式关系,从而无需通过迭代求解超越方程获得索力.基于弹性理论计算,提出了索力的调整方法,即将索力的调整转换为锁紧螺母螺距的调整.研究结果表明:用提出的方法计算索力,误差均在3%以内;所提出的索力调整方法可靠,满足施工控制对索力监控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影响矩阵法在斜拉桥二次调索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斜拉桥施工过程中为增大结构的安全储备并保证主梁受力安全,对斜拉索采用两次张拉,最终实现预想的成桥状态,由此提出二次调索施调索力、顺序的计算问题。以影响矩阵理论为基础,建立了二次调索最优控制的数学模型,采用惩罚函数法求解,该方法计算精确、简便、实用,也可用于成桥后索力的误差调整。  相似文献   

7.
在动态测试技术中,由于频率观测误差特别是弯曲刚度的影响,使得计算的扣索张力有误差,文章介绍了运用最小二乘原理修正频率并对扣索能力精度进行估计,结果表明:频率修正正确,索力精度高,保证了吊装过程扣索的安全。  相似文献   

8.
影响矩阵法在斜拉桥二次调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斜拉桥施工过程中为增大结构的安全储备并保证主梁受力安全,对斜拉索采用两次张拉,最终实现预想的成桥状态,由此提出二次调索施调索力、顺序的计算问题。以影响矩阵理论为基础,建立了二次调索最优控制的数学模型,采用惩罚函数法求解,该方法计算精确、简便、实用,也可用于成桥后索力的误差调整。  相似文献   

9.
以实测索力为初张力,结合施工过程影响矩阵确定吊索索力调整值。同时对结构体系转换以及二期铺装引起的索力变化进行实测分析,结果表明,弯梁外侧吊索敏感度较内侧更大,同侧吊索的敏感度差异巨大。经过三次索力调整后,全桥实测成桥索力与设计索力值最大相对误差为4%,表明所采取的索力控制与调整方法是可靠的,施工索力优化效果明显,可以为同类结构的设计及施工提供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根据斜拉桥结构特性和施工控制的需要,提出施工阶段索力调整的"两步到位法",即首先模拟斜拉桥实际施工过程,计算出初始张拉索力,然后建立初始索力和主梁内力的数学模型,以成桥时主梁弯矩为控制目标,以最小二乘法优化出成桥时最终索力,保证了结构受力合理和结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