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纯电动汽车热泵型空调换热器冬季结霜问题,提出低压热气除霜和高压热气除霜两种除霜循环模式,并在焓差室模拟实际工况,进行了结霜除霜实验研究。以除霜时间、排气压力和压缩机能耗为指标,对各种除霜模式(包括传统逆循环除霜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3种除霜模式中,低压热气除霜模式所需除霜时间最长,排气压力最高,除霜过程中压缩机能耗最大;逆循环除霜模式次之,且车内环境舒适度较差;而高压热气模式除霜时间最短(仅2min),排气压力最低(最高仅为0.65MPa),能耗最小(仅为86.83k J),且不会对车内环境舒适性造成影响,故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除霜模式。  相似文献   

2.
针对电动汽车冬季制热能耗高,影响续航里程的问题,研究了表面浸润性对电动汽车热泵系统换热器结霜性能的影响。通过对超疏水表面冷凝、结霜过程的微尺度定量表征,发现超疏水表面液体合并自弹跳现象是抑制结霜的重要因素,为了在全尺寸换热器上实现抑制结霜效果,利用水热法及低表面能处理方法对换热器进行了超疏水处理,并进行了制热工况结霜试验,结果显示,与未作处理的原始换热器相比,超疏水换热器结霜时间延长70%以上,单位时间内化霜次数减少40%以上。  相似文献   

3.
纯电动汽车空调系统属于非线性、时变系统,不易求得其系统数学模型,常规的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策略效果不佳,所以论文对采用模糊控制策略的纯电动汽车空调系统进行仿真研究。首先对夏季车室热负荷进行计算,在Matlab软件下的Simulink中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然后在Simulink中的Fuzzy Logic Controller模块中设计系统的模糊控制器。最后对整个系统进行变参数仿真,通过改变乘员舱人数、车速、车室外温度、车室内温度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模糊控制策略的纯电动汽车空调系统车内温度在较短时间内达到设定温度且波动幅度不大,符合纯电动汽车空调对响应时间、超调量、变负荷能力的性能要求,与传统的PID策略相比控制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汽车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分析了空调结霜的机理,根据系统原理对影响空调结霜的几种因素进行了阐述,介绍了空调系统结霜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蒸发温度的除霜判定方法,定义了有效风量系数作为该方法的评判依据,并通过实验对比验证了该方法对结霜程度预测的有效性。在各结霜工况下该方法所预测的除霜起始时刻与定义的合适除霜起始时刻的平均相对误差仅为7.2%,相对误差范围为0~-15%。在允许蒸发器表面部分结霜的前提下使用该除霜判定方法,可有效控制结霜范围,在延长供冷时间的同时保证了空调系统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6.
利用电动汽车热泵空调试验系统,测试了热泵空调系统制热模式从启动至稳定过程中,不同环境温度及压缩机转速下系统高压侧压力、低压侧压力、压缩机出口温度、车外换热器进口温度、车室内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并分析了环境温度及压缩机转速对电动汽车热泵空调制热模式启动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环境温度越低,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未启动时平衡压力越低,启动后达到稳定状态的时间越长,热泵空调系统制热量越低;压缩机转速越高,系统达到稳定状态的时间越短,热泵空调系统制热量越高。  相似文献   

7.
电动汽车电池非线性等效电路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成涛  仇斌  陈全世 《汽车工程》2006,28(1):38-42,47
服务于电动汽车系统仿真,提出一种非线性等效电路电池模型,模型考虑SOC、温度对电池特性的非线性影响。设计了系统的模型参数辨识实验及数据处理方法,使用S imu link建立了以电流为输入和以功率为输入的镍氢电池组模型。通过1 372 s的FUDS实验验证,两个模型最大电压误差分别为电池组额定电压的1.02%和1.39%,精度满足电动汽车系统仿真要求。  相似文献   

8.
鉴于纯电动汽车与普通汽车的空调系统负荷特性的较大差异,引入电动机室传入热的概念。在考虑电池包对空调冷负荷影响的基础上,对空调冷负荷进行了计算和测试,得到怠速工况和行驶工况下,从不同围护结构的瞬时得热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最后,比较分析了理论计算与测试的结果,为纯电动汽车空调系统负荷特性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当环境温度低于0℃,热泵空调表面结霜导致其制热效果变差,结霜严重时甚至无法正常工作。热泵加热技术和抑制结霜技术可以解决目前除霜所产生的问题。文章首先讨论了热泵空调交换器的表面结霜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采用电动流体力学在热交换器周围形成电场,磁场或者电磁场除霜技术。总结了该方法对热泵空调使用性能的影响,指出了热泵空调除霜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具有时变性、非线性和滞后性的特点,传统的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方法无法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针对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推导出其正向和反向传播阶段公式,给出了详细的控制算法设计,在传统PID控制器基础上设计出一种自学习BP神经网络PID控制器。对热泵空调系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具有稳定性高,鲁棒性好等优点,优于传统PID控制效果。最后把BP-PID算法与脉冲宽度调制(PWM)控制相结合,进行了系统软硬件原理设计,与传统PID控制相比稳定时间从155 s减少到145 s,实现空调温度控制,为后续车型开发做准备。  相似文献   

11.
空调系统的性能对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具有重要影响,在对采用不同制冷剂和压缩机的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设计和研制了一种采用二级压缩喷射热泵的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并与PTC采暖方式进行了实车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PTC采暖系统相比,新型热泵空调系统能够节能15%以上,整车续航里程延长15km以上。  相似文献   

12.
《汽车与配件》2013,(47):16-16
韩国科学家最新发明的石墨烯超级电容。可存储与传统电池等量的电量,但充电时间只需16s。电池存储量和充电时长已经成为影响电动汽车发展的重要因素,一旦该技术完善投产。属于电动汽车的时代将真正来临。  相似文献   

13.
电动汽车热泵空调在冬季低温高湿的环境下,运行时换热器会结霜,从而会导致换热效率低下。这是由于结霜后换热器的热阻增加了,从而降低其换热系数。所以研究换热器冷表面的结霜基础理论,寻究一种更节能高效的抑霜、融霜方式,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文章简要介绍了换热器表面结霜现象产生原理,以及室外环境参数温度、湿度、风速等对结霜速率和霜层厚度的影响。总结了在冷表面处理、超声波振动、蓄热材料抑霜技术以及加热和热气法除霜等技术近些年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车内空调对轻型乘用车油耗的影响,根据国家标准对6辆乘用车进行NEDC循环下的试验研究,并基于国家标准对空调能耗的评价方法研究了汽车空调能耗与车厢容积的关系,最后对比了NEDC、WLTC和CLTC循环下汽车空调对整车油耗的影响。结果表明:汽车空调开启时整车平均油耗增幅为28%,主要集中在怠速段和低速段;空调系统、动力系统一致时,空调油耗增幅与车厢容积可按线性关系表示;CLTC循环下,空调高负荷工作时间长,空调油耗增幅最大,更适合评价空调系统能耗和其节能技术效果。  相似文献   

15.
介绍电动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的组成及控制原理,对电动压缩机在电动汽车上的合理选择做出了详细分析。通过电动汽车空调制冷系统选择核心零部件的探究,为电动汽车车内环境控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针对电动汽车驱动用感应电机采用常规PI控制时转速波动较大、调节器参数调节困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电动汽车感应电机逆控制法。首先建立了电动汽车驱动用感应电机的数学模型,并证明其可逆。然后利用LSSVM建立感应电机的逆模型,并通过改进的粒子群算法优化LSSVM的参数,将该逆模型串联在原系统中而得到伪线性系统,最后设计线性闭环调节器实现高性能控制。仿真结果表明,与常规PI控制相比,采用LSSVM逆控制时转速跟踪精度显著提高,系统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电动汽车驱动用感应电机采用常规PI控制时转速波动较大、调节器参数调节困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电动汽车感应电机逆控制法。首先建立了电动汽车驱动用感应电机的数学模型,并证明其可逆。然后利用LSSVM建立感应电机的逆模型,并通过改进的粒子群算法优化LSSVM的参数,将该逆模型串联在原系统中而得到伪线性系统,最后设计线性闭环调节器实现高性能控制。仿真结果表明,与常规PI控制相比,采用LSSVM逆控制时转速跟踪精度显著提高,系统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电动汽车充电等待时间较长的问题,快速更换电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该文设计了一种车载的电动汽车电池快速更换装置,并对其电池卸载过程和安装过程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完成一次电池更换所需时间为44s,有利于促进电动汽车换电模式的推广应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汽车空调温度传感器位置及控制参数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夔宁  廖强  吕妮娜  李庆岷 《汽车工程》2007,29(11):1002-1004
以某款微型汽车为对象,对空调蒸发器表面结霜对制冷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对温度传感器位置和控制参数(切断/接通温度)进行了优化。汽车环境模拟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空调各出风口平均温度降低了1.7~2.7℃,压缩机的切断次数降低了79%,提高了车内环境的舒适性和空调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对电动汽车空调系统结构与布置方案进行了分析, 总结出了空调系统制冷负荷与参数匹配计算流程.以某型号纯电动中型客车为例,给出了完整的空调系统计算参数.对不同行驶工况下电动客车性能进行的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所匹配的空调系统,该客车在提供足够制冷负荷前提下能够满足动力性能设计要求,但空调系统的使用将显著降低整车续驶里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