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元谋至武定高速公路地质选线理念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谋至武定高速公路(以下简称“本项目”)处于云南滇中红层地区,该地区地质地貌复杂,不良地质类型多样,潜在危害严重,本项目在路线设计过程中贯彻了地质选线理念,针对各种不良地质的规模及特点采取了避让、处治等措施,有效降低了本项目的工程造价,增加了地质灾害安全性,为工程的建设营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元谋至武定高速公路(以下简称"本项目")处于云南滇中红层地区,该地区地质地貌复杂,不良地质类型多样,潜在危害严重,本项目在路线设计过程中贯彻了地质选线理念,针对各种不良地质的规模及特点采取了避让、处治等措施,有效降低了本项目的工程造价,增加了地质灾害安全性,为工程的建设营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针对巫奉高速公路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复杂,滑坡、崩塌、岩溶等不良地质现象发育的特点,运用多级地质遥感勘察手段,基于地学遥感分析技术,采用Landsat ETM+、SPOT-5、1∶8 000航空立体像,对等多源、多尺度、多时相遥感影像数据,从宏观到微观研究路线沿线的地质灾害现象及其区域分布规律,并从工程地质勘察的角度提出公路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湖北云雾山隧道的主要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问题,重点叙述了预测、规避不良地质灾害风险的施工地质实施方案及应用效果,可为同类长大隧道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孙平  邓雪芳 《路基工程》2021,(4):124-128
山区高速公路设计中,立交方案的选择是制约路线方案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存在不良地质、改扩建、与铁路交叉等复杂条件下,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影响因素,避免在后期施工过程中出现地质灾害。为了确保路线及互通方案的合理性,减少后期施工风险,通过对旬凤高速公路下河枢纽互通三个方案进行综合比选,选择出最优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6.
在公路隧道施工期间,不良地质灾害将会严重影响施工安全和进度。为避免这些灾害,需进行超前地质预报。文章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地质预报方法,并结合具体工程实例,阐述了地质雷达法在雷家坡1号隧道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的不断增多,地质选线成为成本控制的关键,地质灾害成为选线的控制因素之一。不稳定斜坡作为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最常见的地质灾害,因选线阶段未能及时避让或采取合理的治理措施,常常在高速公路的建设和运营阶段造成巨大安全隐患及经济损失。结合保神高速公路在不稳定斜坡区选线的经验,归纳总结了在不稳定斜坡地段选线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8.
对发育于山东马站至莱芜高速公路和湖南临湘至长沙高速公路花岗岩发育区岩体的分布、组成、结构、成因、地质构造背景等工程地质条件、所存在的不良地质现象和特殊性岩土等分别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针对两地花岗岩发育的不同地质、气候环境、不良地质差异,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公路不良地质路段灾害成因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增科 《公路》2004,(7):138-139
公路不良地质病害,已造成对交通安全的较大危害,引起了各部门的高度重视。从现在开始,组织力量采取必要的综合治理和防护措施,消除不良地质灾害的隐患,确保公路的交通安全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荷叶塘高架桥位于二连浩特至广州国家高速公路湖南省永州至蓝山(湘粤界)高速公路第2合同段,属大跨径、高墩特大型桥梁。该桥两侧墩台位于地势陡峭的山坡上,中间桥墩位于地势较为平坦的谷地中。桥位区发育的不良地质包括岩溶、崩塌及危岩体、潜在不稳定边坡等三种类型。针对桥位区存在的不良地质,采用了综合勘察的手段,为查明桥位区岩溶的发育规律,引入了跨孔电磁波透视法等先进的勘察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桥位区发育的不良地质的分布及危害性进行了分析、评价,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置方案。  相似文献   

11.
陈明浩  李东 《路基工程》2009,(3):177-178
遂渝二线经合川后线路主要以3座隧道通过,隧址区地形地质复杂,不良地质与特殊岩土发育,采用物探、钻探、原位测试及取样试验等综合勘察手段,通过资料相互补充、相互验证,较好地查明了隧址区各种不良地质与特殊岩土分布范围及特征,分析了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提出了处理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地形地质选线是近年来公路建设中的思想,往往是采取避让不良地质的措施。避让固然是最直接的措施,但避让有时存在没有展线的空间,或由于山区公路路线位置的惟一性而必须经过有地质灾害隐患的区域时,公路路线更应结合地形条件,充分考虑地质环境条件,采用合理的公路选线设计方法,避免由于公路工程建设而引发新的地质灾害,减少公路后期的水毁及养护的难度。本文通过对云南某典型河谷地区公路调查分析,得出:该公路选线设计由于对该地区特殊的地质环境考虑不足,以传统的公路选线的思路进行设计,从而导致了后期公路水毁及沿线地质灾害的频发。基于环境选线的理念,本文提出路线-地质环境的适宜性理念,这对公路地质灾害的防治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隧道掘进过程中围岩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单一的地质预报方法存在多解性,准确率较低。基于分析不同超前地质预报方法的适用范围,建立地质分析与物探长距离预报和短距离预报相结合的综合预报解译方法,并以某高速公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为例,采用地质分析法、地震波反射法、电磁波反射法、瞬变电磁法进行了综合超前地质预报及工程应用。结果表明:综合超前地质预报能较准确查明掌子面前方不良地质体的分布范围及性质,可有效降低施工风险,为地质灾害处理和围岩设计变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长大山岭隧道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通过断层破碎带等不良地质,在断层带地下水发育、导水性较好、补给充分的情况下,极易发生突泥涌水等地质灾害,严重影响施工安全。针对三黎高速公路盘岭隧道工程发生的突水、突泥类破坏模式进行分析,探索未胶结的富水压性断层突水、突泥的特征、模式及地质成因。并对该隧道提出了反向施工、全断面帷幕注浆的施工顺序及方法,有效地控制了隧道施工造成的地下水流失,达到了预期处治效果,保证了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5.
本文总结西南不良地质高发区多条高速公路勘察设计经验,制定不良地质高发区地质选线方法,提出地质选线原则。以功待高速公路为例运用不良地质高发区地质选线方法、原则对该项目展开地质选线研究工作,最终确定"安全、经济、环保、舒适、和谐"的路线方案,促进项目提前顺利建成通车。为今后不良地质高发区高速公路建设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江西省南昌至奉新(简称"昌奉高速")高速公路是江西省18条地方加密高速之——南昌至铜鼓高速公路的前段,论文在详细分析昌奉高速公路沿线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针对性地分析了公路沿线存在的软土、高填方、高液限粘土、边坡失稳、隧洞围岩等不良工程地质问题,并进行了稳定性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得出了相应的结论并提出了工程防护处理措施及建议。结果表明昌奉高速公路全线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沿线的不良地质较发育,形成这些不良地质的条件有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下水等多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山区高速公路工程地质复杂,除测设阶段加强地表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调查和必要的钻芯取样测试外,施工活动对已有的工程地质问题将产生重大影响并引发新的工程地质问题。在分析西攀高速公路牛角湾特大桥业已存在和施工过程中新产生的不良地质的基础上,对山区高速公路测设阶段和施工阶段工程地质问题的勘察与处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湖北省宜昌至巴东高速公路穿越三峡库区,地质条件复杂多变,不良地质种类繁多,地质灾害广泛分布,勘察难点层出不穷。针对测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与地质构造实际并结合公路工程特点,采取了TM遥感图象解译、工程地质调查测绘、物探、钻探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勘察。在勘察施工过程中,提出了综合勘察+专题研究的勘察形式,查明了宜巴高速公路工程地质条件,为设计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在灰岩分布区,进行高速公路施工时,查明不良地质体的分布,对公路的设计尤为重要。高密度电法是新的物探方法,广泛应用于工程勘察、地质灾害调查和地质找矿中;在灰岩分布区勘察第四系土洞、岩溶、断裂等,具有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20.
以尼泊尔北部公路地质选线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沿线不同成因的重点地质灾害线路的四种方案比选研究,合理避绕大型不良地质体,不能绕避地段针对性地采用K线方案并在局部地段优化防治措施,确保线路方案合理,工程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