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开阳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和材料组成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欣  李沁福  栗学铭 《公路》2003,(8):69-73
全面介绍了开阳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组合设计与材料组成设计 ,根据开阳高速公路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原材料技术要求、沥青混合料技术指标及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并对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胡昌斌  邱欣  索智 《公路》2004,(3):24-30
路面设计的最终判断依据是路面使用性能,而路面性能参数测定值往往具有较大的随机性和变异性,为了能够深入了解沥青混凝土路面性能参数的特点,并为高速公路路面评价、基于路面性能的路面设计方法和理论研究提供前期研究基础,对路面使用性能参数进行有计划地采集并研究,分析其概率统计特性都是非常重要和必需的基础性工作。依托沈阳~大连高速公路多年路况普查测定的大量数据,依据可靠性数学的基本理论并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编制了分析程序,对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使用性能各参数的概率分布模型、变异水平及演化规律进行了较全面地研究分析,并得到许多重要结论,可为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性能评价预测、可靠性分析以及相关理论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结合以往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大修的实际经验体会,从大修设计的一般原则、路面大修挖补原则、路面大修方案设计、路线纵横断面恢复设计和大修工程质量标准等方面,对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大修工程设计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总结.  相似文献   

4.
全面介绍了潭邵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组合设计与材料组成设计,根据潭邵高速公路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原材料技术要求,沥青混合料技术指标及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相似文献   

5.
以漳龙高速公路的东家畲隧道和如山头隧道的路面工程实例为依据,分述公路隧道水泥混凝土路面与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差异。同时探讨隧道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艺和设计方法,在中短隧道中以沥青混凝土结构代替水泥混凝土结构.使隧道路面与其两端的路面完美结合,形成良好的行车环境,从而提高行车的舒适性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重庆渝邻高速公路排水性沥青混凝土路面修筑与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重庆渝邻高速公路排水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材料、结构、施工、成本及使用性能。试验路使用了3种改性沥青,设计实施了4种试验路段,具有不同的设计空隙率。通过试验路的修筑,检验并验证了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的材料设计方法,总结了排水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技术,实际考察了排水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性能。试验效果表明,排水性沥青混凝土路面雨天表面不积水,车辆行驶时不会产生溅水和水雾现象,车辆行驶视线好,路面表面粗糙,构造深度大,抗滑性能高,大大提高雨天行车的安全性,还具有降低路面噪声的功能。排水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是一种具有优良路用性能的高速公路表层结构,非常适合在我国南方多雨地区使用。  相似文献   

7.
张岳峰  孙哲宇 《公路》2006,(10):91-96
结合盐通高速公路南通段排水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从原材料的选择和试验、配合比设计与验证、施工组织与生产、路面实体检测等方面,对排水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关于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现状和实践,论述了在高速公路半刚性基层及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过程中,影响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建设质量的一些问题及由此引发的思考,为提高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性能和延长使用寿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受车辆荷载及自然条件的作用,加之结构选择、配合比设计及施工质量等方面的缺陷,出现早期破坏已成常态。本文就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破坏原因进行全面分析,对廊沧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提出预防早期破坏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范永丰  彭涛  郑朝义 《公路》2005,(7):92-95
介绍了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混合料配合比的几种设计方法,并结合实例对沥青混合料配合比优化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剖析。  相似文献   

11.
高立波  王哲人 《公路》2008,(3):185-188
结合辽宁省交通厅重点科研课题"沥青稳定碎石和级配碎石的研究",首次在辽宁省采用柔性基层与半刚性基层组合的混合式路面结构形式对高速公路进行维修处理,本文对采用我国沥青混凝土路面规范和美国AASHTO(1993)路面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并结合工程实际,铺筑了三种路面结构形式的试验路段。试验路通车3年后,路面性能良好,可有效地减少路面反射裂缝和水对路面的影响,为混合式路面结构在高速公路应用做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李清斌 《路基工程》2016,(2):138-142
通过对郑漯和漯驻两条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的旧路病害状况和病害成因的分析,提出了高速公路改扩建路面结构设计应考虑的因素,并明确了重载交通特征及量化指标;结合路面结构受力特征分析,推荐了高速公路改扩建合理的路面结构设计,并对改扩建路面衔接设计提出了建议和应考虑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3.
湖南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裂缝病害调查与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湖南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裂缝病害的调查情况及相关结论,并对湖南省高速公路沥青裂缝病害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湖南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设计、施工及养护均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针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损坏现象,提出采用厚沥青层柔性基层路面新结构,并在邵三高速公路选择有代表性的路段进行实施,以期路面设计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5.
高速公路倒装结构沥青面层厚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按照我国现行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在倒装结构中采用较薄的沥青面层厚度,沥青层的拉应力反而较小,层底拉应力验算很容易通过,容易误导公路技术人员设计一些较薄沥青面层的不合理倒装结构。详细分析了沥青面层厚度对倒装结构各结构层应力的影响情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高速公路倒装结构沥青面层的合理厚度应在12~18 cm。  相似文献   

16.
李光明 《路基工程》2010,(4):108-110
针对目前我国高速公路路面普遍存在的早期损坏现象,以及使用寿命短、建设维护和重建成本高等问题,依托交通量及重车比例大、超载严重的深圳南光高速公路,为提高路面使用寿命,采用全寿命分析法进行路面结构设计方案研究:根据国内外路面发展状况及广东省高速公路的成功经验,提出了七种结构设计方案进行比较分析。根据分析结果与项目投资实情,选择了基层寿命较长、沥青面层较薄的强基薄面半刚性基层作为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7.
高速公路服务区路面频繁受到车辆施加的水平力的作用,超薄水泥混凝土(UTW)路面抗水平力破坏性能强,但将UTW用于服务区新建路面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路面设计.在分析服务区交通特性和UTW受力特性的基础上修正了轴载等效换算公式;引入超细粉煤灰(UFA)等量取代部分水泥,设计出的UTW板水泥混凝土满足结构要求;通过直接剪切试验...  相似文献   

18.
沥青路面水损害与车辙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调查测定的数据为基础,把当前高速公路早期损坏的两种主要形式———水损害与车辙作为一对矛盾来分析。在综合分析铁岭-四平高速公路为满足构造深度要求出现了水损害、沈阳-山海关全线解决了水损害又出现了车辙的现状及其原因后,提出为防止一个倾向掩盖另一个倾向,应以综合平衡为指导思想。论文指出实现综合平衡从按多指标要求设计混合料发展到以分工论为基础的结构层功能设计外,还应针对当前工程实际,加强以施工过程控制为基础的工程质量变异性的控制。  相似文献   

19.
根据广东广佛高速公路路面养护规划编制要求,对广佛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现状和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养护规划和改造设计的三要素:养护规划、养护时机和养护路段的实施方法。采用全寿命周期成本方法分析了养护规划的经济性。最终制定了具体养护规划方案,并在广佛高速公路的养护工程中得到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20.
依托汕昆高速公路潮州段沥青路面工程,从原材料、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碾压工艺等方面阐述TLA改性沥青面层级配及碾压的质量控制,为TLA改性沥青面层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