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刘国权  祁大可  李莹 《北京汽车》2021,(2):36-37,42,46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端汽车产销量逐年增长,其中天窗作为高端汽车的基本配置也在不断推陈出新,出现了各种型式,常见的是全景天窗和内藏滑动式天窗.以某款轿车内藏滑动式天窗为例,对其出现的噪声问题进行分析,优化其装配工艺.  相似文献   

2.
根据电动内藏天窗的结构及布置特点,本文首次引入通用化理念,对电动内藏天窗进行通用化规划与设计,搭建了3个天窗通用化平台。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有限元模型分析及白车身模态试验,评估了全景天窗对于白车身模态的影响,得到了带全景天窗与不带全景天窗的固有频率和振型,为汽车开发中前期天窗的设计选型提供了理论及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汽车内饰天窗顶棚模压成形后天窗口包边的机械自动化水平逐步提高,文章阐述了天窗顶棚天窗口包边的技术原理,详细介绍了天窗口包边机构的总体设计思路及方案。该机构设计合理,能满足产品的设计要求,在生产中使用效果良好,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日益需求,每年汽车客户的期望越来越高,对汽车舒适度要求更加高,汽车天窗在整个汽车舒适度方面占有很大的影响因素,针对密封性能高的天窗只出现在高端轿车上的问题,设计了一款浮动式汽车天窗气力密封装置,并且运用了CFD模拟,通过Navier-Stokes方程求解车辆的外部流场,并计算车辆表面周围的气动压力分布,提取并绘制车辆天窗玻璃上的空气动力学压力,并利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开发一个有限元模型,通过计算玻璃上的变形来定义柔性部件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正最近,伟巴斯特公布了最新的中国市场汽车天窗消费者调研报告,该报告旨在了解近期国内消费者对汽车天窗的需求、态度、感知价值和使用情况。"消费者对汽车天窗的诉求随着汽车消费市场的发展而变化。我们非常关注市场需求,伟巴斯特会定期进行消费者调研分析来了解用户对天窗的需求和偏好,  相似文献   

7.
根据轿车电动天窗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要求,在分析电动天窗电机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建立轿车电动天窗防夹控制系统仿真模型,该模型以自适应模糊PI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调节电机速度,利用速度计算天窗位置,同时利用设置的速度阈值判断是否启动防夹程序;通过对电动天窗防夹系统模型进行仿真,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正>本文介绍了汽车天窗的类型、基本功能及结构组成。重点说明天窗的设计开发需要满足车身匹配要求,需综合考虑安装位置、开口尺寸和法规要求等设计要素,并进行空间布置和运动分析检查后,最终进入详细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9.
文章主要介绍了汽车天窗的种类、结构及相关参数,重点论述了天窗布置需要考虑的因素及布置方法,并对天窗与顶盖的配合设计进行了详细的说明,针对顶盖天窗开口翻边和天窗加强框配合断面形式做了详细的介绍,为天窗与顶盖的匹配设计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汽车生产装配工艺不断提升,各大汽车制造企业越来越注重产品的质量控制,逐步根据整车零件装配精度要求,深入研究零部件之间的配合关系,这使得汽车生产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产品尺寸链标准,各个汽车零部件之间的装配精度都有明确的装配基准。汽车主机厂不仅有自身的尺寸工艺,还需要借助第三方专用设备将尺寸约束连贯起来完成定位,再通过紧固的方式将部件准确地装配在车身上。天窗装配工具被称为天窗安装机械手,具有自定位功能,可在不同车身上居中定位并安装天窗,保证天窗的密封胶条与车身的天窗口间隙一致,避免由于密封条受压程度不同出现漏水和装配面差问题。针对天窗机械手功能,详细阐述了该设备的设计思路,以及工艺尺寸链的逻辑路线。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顶衬与遮阳帘尺寸策略问题,利用三维扫描技术收集物体几何表面的点云创建模型,并提供进行自动化尺寸策略评估的一种数字化工程解决方案,并对比传统意义上的车辆工程开发中顶衬与遮阳帘物理尺寸验证与数据收集工作优势,并以某项目新车型中三维扫描技术的实际案例出发,简述了三维扫描技术如何针对顶衬与遮阳帘尺寸质量优化进行指导,以及顶衬与遮阳帘零件尺寸质量提升工作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周益 《汽车科技》2012,(4):43-46
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中的大涡数值模拟,对某汽车简化模型进行天窗噪声分析,并采用在天窗前沿增加腔体的措施来抑制天窗噪声。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天窗在压力场分布和监测点处的声压级上均优于改进前。  相似文献   

13.
利用纱网单体测试的速度与压降,拟合出纱网的阻力曲线后,就带纱网导流的天窗进行了风振噪声的仿真研究。对基础状态的车型进行了不同车速的风振噪声仿真,针对风振问题最大的车速进行了不同纱网高度和不同天窗开度的仿真。将仿真结果与道路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仿真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汽车天窗的功能出发,分析了汽车天窗发展现状和总体趋势。并以A公司的一片式天窗为例,对天窗系统成本进行分解和分析,同时对S公司不同尺寸的天窗研发费用和模具费用变化进行研究,得出天窗尺寸大小是天窗成本的直接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对汽车制造企业合理利用资源,控制生产成本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汽车天窗即作为通风、采光的汽车功能部件,同时也是直接能被客户感知的部件,汽车天窗的运行时平稳、安静能提高乘员的舒适性。本文从机理上对天窗打开、关闭过程中的密封条摩擦振动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部分影响、控制因素。设计、开发及验证阶段注意这些因素,即可避免出现这样的问题,稳定天窗总成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以东风标致和东风雪铁龙为例,从206到C5,带天窗的顶盖涵盖了中高低三个档次的轿车,随着轿车车身制造水平以及用户对外观要求的不断提高,顶盖天窗的工艺方案成为新项目重点关注点之一。本文从C5天窗顶盖的开发经验总结为依据,结合以前的车型数据,从成本和质量的角度,分析了天窗顶盖冲压工艺方案的特点,并得出针对不同档次的轿车采取不同方案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太阳不断地向宇宙空间辐射出巨大的能量,人类完全可以将太阳能充分利用在汽车上,太阳能汽车的能源利用率可以达到95%。文章介绍了太阳能天窗和太阳能汽车的结构特点和节能原理,指出了轿车环保节能太阳能天窗以及太阳能在汽车上的应用前景,得出环保节能的理念必将推动太阳能在汽车上的应用日渐普及。  相似文献   

18.
针对凸轮廓线导引型汽车滑动天窗机构的运动简图,推导了其主要运动参数的公式.对某车型电动天窗机构进行运动分析结果表明,机构中带导向槽(凸轮廓线)的杆件在某个位置的角加速度变化较快而引起冲击噪声.为此,基于三次样条曲线拟合法,提出了一种凸轮廓线优化设计方法,最后为该车型天窗机构给出了可有效降低冲击的优化的凸轮廓线.  相似文献   

19.
辛永哲  周振国  王磊 《汽车电器》2012,(6):46-47,49
在一些高档轿车上已经开始应用了汽车太阳能天窗技术。本文主要阐述奥迪A4轿车太阳能天窗的构成、电路原理图、工作原理、检修方法及太阳能天窗的功用。  相似文献   

20.
The large-scale shear flows over the sunroof opening of a mid-sized SUV measured using a PIV system were investigated. The shear flows were measured for five different cases of deflector protrusion (one case was the baseline test without deflector) at two different free stream flow velocities below the critical velocity where the buffeting noise level reached a maximum. The structures of the shear flows were observed to differ, apparently depending on whether the radiated buffeting noise is relatively strong or not. For strongly buffeting experimental cases, the momentum thicknesses of the shear layers were observed to grow rapidly and saturated at a station near the downstream edge of the sunroof opening, where the saturation of the transverse velocity fluctuations was also observed, and where the vortex coalescence process was presumably completed. On the other hand, no discrete large-scale vortex structures were observed for none-buffeting or weakly buffeting cases. Streamwise growth of the velocity fluctuations was found to be well predicted by a linear hydrodynamic instability analysis for the strongly buffeting cases. Numerical results obtained from a linear inviscid instability analysis using a hyperbolic tangent mean velocity profile were used to calculate the amplification factors with the initial momentum thickness and the streamwise fluctuation wavenumber. The shear flows were found to form large-scale discrete vortices when the linear inviscid amplification factors exceeded a threshold amplification facto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