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针对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施工范围广阔、自然条件恶劣、大型专用作业船舶众多的特点,分析了影响水上作业天的主要因素,论述了提高水上有效作业天的工程措施,并对二期工程水上作业天进行了统计与分析,得出了2艘大型专用施工船的可作业天数和实际有效作业天数。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水上货物运输的增加,"十一五"计划不断推动水上工程的建设和发展。港口、桥梁等大型水工作业逐年增加,参加工程建设的水工船舶也在不断增加,有效监管水工作业船舶,对维护水上安全形势,保护良好的通航环境,构建和谐社会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航行通告是由国家主管机关以书面形式或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向各种的船舶、设施和人员发布的管辖水域内影响或可能影响水上交通安全的水上水下施工作业、水上竞赛活动和特殊区域划定、改动或撤销等信息的告晓性公文。发布航行通告主要目的是为了保障船舶、  相似文献   

4.
长江口南槽航道治理一期工程的开工与建设将大幅改善南槽航道通航条件,有效提升长江上海段通行能力,助推长江经济带发展,预期经济效果显著。但与此同时,整治建筑物工程的施工呈现"作业船舶数量多、重点船舶占比大、交通安全风险高"三大特点,水上安全形势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给浦东海事局安全监管工作带来一定挑战。对此,浦东海事局以"查隐患、明措施、保全年"为总体工作思路,通过采取落实水工监管职责、强化部门协同效能、提升船员安全意识等措施,确保施工区域和整个南槽水域水上安全形势稳定可控,为工程平稳顺利推进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5.
刘伟 《中国水运》2011,(3):22-23
在为期3年多的水上交通安全监管中,鄂东大桥桥区水域没有发生过一起水上交通安全事故和水上施工安全事故。笔者将大桥施工与桥区水域通航安全的交互影响及水上交通安全监管中的措施和方法进行了总结和思考。鄂东大桥跨越黄石水道,是沪蓉高速公路和大广高速公路共用的过江通道。鄂东大桥在施工作业过程中,施工作业、施工船舶与黄石水道的通航船舶形成了交互影响。为了确保施工作业、施工  相似文献   

6.
为了保障海上施工作业安全,提高工程船舶企业安全管理水平,通过对工程船舶企业安全管理现状和管理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定性分析,归纳出人为因素、船舶因素、水上交通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是影响安全管理的主要因素。结合工程船舶企业管理实际,提出相关对策:更新船员管理模式,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实施科学管理;创新管理制度,发挥综合监管效能。  相似文献   

7.
詹伟强  黄勇 《中国水运》2005,(11):22-23
几年来,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幅投入,一方面航道基础设施得到改善,通航条件有了质的提高,另一方面涉及在航道上进行桥梁施工、水下疏浚、电力管线架设等工程作业量不断增加,影响通航安全的因素也有增无减。仅2004年,湖州市共受理水上水下施工作业审批206项,实施交通管制64天。由于航道上船舶流量高、密度大,加上水网地区通航水域稠密等特点,已发生多起因施工造成的船舶触碰事故。例如:长兴县境内李湖线上两艘货运船舶在交会避让时,触碰了正在该水域进行桥梁施工的编号为“2-1”号基桩;导致了基桩报废,桥梁重新勘址事故。这起事故较为典型地反映了在对水上水下施工作业进行许可、在航行安全保障监管方面存在的不足以及如何进一步改善海事工作等方面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长江口耙吸船疏通航道工作时对长江口深水航道通航情况的影响,开展实船试验工作。确保有效开展实船试验,分析耙吸作业船组在长江口的可航水域特征,根据风流压差角、横向漂移等影响因素,确定耙吸装驳作业船组和通航船舶交会宽度的控制原则。选取目标船型耙吸船"长江口01"、开底泥驳船"航驳7001"和"长江口驳2"为试验对象。为体现数据的真实性,航行数据采集以不预设操纵方案,不特别规定会遇距离和边坡利用方案,不干预驾驶人员实际操纵为前提,前后分别安装定位定向仪和船舶姿态仪。通过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耙吸船组作业期间的风流压差角、瞬时航速、瞬时航迹带宽、横向漂移倍数和作业时航道剩余宽度的结论。该研究为耙吸作业时对其他船舶的航行影响分析提供有效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9.
正0引言近年来,长江口地区已基本形成大型海洋石油开发设施和海洋工程装备建造的规模效应,这些大型海工设施(设备)大多无自身动力,水上移动或进出作业场地需通过拖船拖带或半潜运输船载运。长江口水域船舶流量大、通航环境复杂,如何保证大型海工设施在长江口水域安全出运,对于造船企业、港  相似文献   

10.
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成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已形成了我国独创的科研、设计、施工和管理全套先进技术。一、二期工程中,创造性地提出了在长江口总体河势基本稳定的条件下,可选择北槽先期进行工程治理的论断;提出了稳定分流口、利用落潮输沙、采用中水位整治及宽间距双导堤加长堤坝群结合疏浚的总体治理方案。整治建筑物大量采用了新型结构;水上施工全部采用了首创的大型专用作业船,并相应开发了成套施工新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