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是汽车产品引领汽车文化,还是汽车文化引领汽车产品?”这是所有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都要思考的问题。中国车企目前都在研发产品和销售产品。但是没有引领汽车文化的发展潮流,汽车文化建设必然是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必须面对的挑战。2013年1月作者走进澳大利亚,  相似文献   

2.
目前,中国汽车消费成为热点议题,但汽车文化发展水平落后于汽车工业发展水平。本文从中国汽车文化的历史沿承、发展趋势及精神内涵的层面对中国汽车企业利用汽车文化做好营销工作提供了指导性意见。汽车文化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现代文化发展理论认为,文化与经济是"车之双轮",应同步发展,文化经济相互渗透融合、相互促进,实现社会、经济双重效益的共同提高。目前,我国从国家层面大力推进文化大繁荣和大发展,加快文化产业化进程,用文化引导消费。汽车行业就是通过汽车文化的繁荣带动汽车产品的消费。  相似文献   

3.
当业内人士因1月汽车销售短暂超越美国而沾沾自喜,我不禁更要期许,中国除了是汽车消费的大国,未来更要成为汽车文化的大国。  相似文献   

4.
汽车文化的力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文化作为一种概念提出,在中国还只是近二十年的事情。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人都在谈论汽车文化,但能够把什么是汽车文化准确地表述出来的,却是极为鲜见。伴随中国汽车工业正在由汽车制造大国向汽车强国的演变,汽车文化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深刻影响着汽车生产和消费等众多领域,并对全社会的意识形态形成冲击。[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陈洪基 《时代汽车》2013,(10):40-45
汽车文化一方面客观表述了汽车社会存在的问题,社会的发展价值,理问题和矛盾。一方面挖掘了汽车辩证地引导人们处汽车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的汽车文化发展周期较短,滞后于汽车市场的发展速度,目前,汽车文化的平台和载体主要集中是大中城市,其融入和延伸空间很大。  相似文献   

6.
何为“汽车文化”?由于其涉及的领域广泛,内容丰富等原因,长期以来,汽车文化的概念很难得到统一的概括。但是,这一“悬而未决”的问题,终于浮上水面,引起业界的关注。在6月8日举行的中国文化产业促进会汽车文化委员会成立大会上,一位在中国汽车行业德高望重的老人,对这一概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60年前,中国汽车工业蹒跚起步,汽车文化开始萌芽。今天,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汽车产销第一大国,汽车文化建设也随之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如何加强汽车文化建设,使其成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元素,进而促进汽车产业持续平衡发展,构建和谐汽车社会,是当前迫切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汽车杂志》2010,(4):62-63
2009年中国汽车销售量超过,1360万辆之后,做汽车强国的呼声越来越高。什么样的国家才算汽车强国?搜狐汽车作过一个调查,综合出十项标准:拥有世界知名的汽车品牌;自主掌握汽车的核心技术;有几家大型的汽车制造商;有又可持续的研发能力;有成熟的汽车零部件工业;有成熟的汽车文化;有成熟的企业管理;自主品牌占多数份额;汽车消费市场足够大;在海外设立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9.
姜海程 《车时代》2012,(1):228-229
当谈:汽车传入中国,就不可不谈到,时至今日,仍静静伫立在北京颐和园内,供游人观赏、历经百年沧桑的那辆慈禧皇太后御用汽车。而谈:这辆足可称为“中国头号汽车文物”的慈禧皇太后御用汽车时,又不得不谈到这辆汽车究竟是什么品牌?何时来到中国?因为研究这些问题,直接关系着:“中国第一车”的桂冠究竟应该加冕给哪一辆汽车?  相似文献   

10.
一汽为何建在中国的东北长春的孟家屯?东风公司(二汽)又如何被建在了处于秦巴山区的小镇十堰?……在中国汽车工业已经步八第二个五十年的时候,第一代中国汽车工业的建设者,不少人没能看到今天中国汽车工业的繁荣,离开了人世。而健在的也越来越少。中国汽车工业建设初期或波澜壮阔,或荡气回肠,或发人深思,或催人泪下的艰难历程,不少已经被人淡忘,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正处在渐渐被封存的危险中。[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