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基于数据挖掘的海上交通流数据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将基于数据挖掘的聚类分析和图形化属性分析方法引入海上交通流数据特性分析领域.阐述了数据挖掘的基本思想与方法,并着重介绍了使用开源数据挖掘工具WEKA对某海上航道的交通流数据进行的数据挖掘实验.实验综合使用聚类分析和图形化属性分析两种方法得到该航道的特性信息,其结果证明利用数据挖掘方法可得到有价值的交通特性信息,并能为海上交通的有效管理提供有力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电网检测数据的应用水平和电网设备的运行可靠性,论文提出一种基于数据挖掘的电网检测数据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基于数据挖掘算法原理,通过建立基于检测数据的关联规则模型,在模型中关联了电网设备运维的几个重要节点。最后通过对算例分析证明,论文所述的基于关联规则的数据挖掘方法,能够找出设备故障的主要原因和共性缺陷,为电网设备的安装、运维等提供有意义的指导。  相似文献   

3.
舰船应用对起锚机液压系统的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针对当前舰船起锚机液压系统故障分析过程中存在的速度慢、工作过程复杂、误差等局限性,以提高舰船起锚机液压系统故障分析精度为目标,设计了数据挖掘技术的舰船起锚机液压系统故障分析方法。首先采用多传感器对舰船起锚机液压系统故障信息进行采集,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舰船起锚机液压系统故障分析特征,然后引入数据挖掘技术建立舰船起锚机液压系统故障分析模型,最后在Matlab 2018平台上与传统舰船起锚机液压系统故障分析方法进行了仿真对比测试。数据挖掘技术的舰船起锚机液压系统故障分析精度超过94%,而传统方法的舰船起锚机液压系统故障分析精度低于88%,同时舰船起锚机液压系统故障分析速度也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4.
数据挖掘对于船舶航行特征分析有着重要作用,而与国外相比较而言,我国海上运输中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还相对不成熟。为此,本文对海上船舶航行数据特征的数据挖掘分析方法进行研究,以便为船舶安全航行与海运交通管理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以保障船舶通信系统联络通畅为目的,提出基于大数据挖掘的船舶通信系统关键设备状态分析方法。该方法使用北向接口和通信关键设备直连相结合方式,采集船舶通信系统关键设备运行信息后,利用大数据挖掘技术中的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挖掘船舶通信系统关键设备状态信息随时间变化规律,得到时间变化序列。以关键设备状态信息时间变化序列为基础,使用大数据挖掘技术中区间集聚类分析方法,经过划分关键设备状态信息时间变化序列区间集、计算区间集子序列相似度和子序列异常值评分等步骤,分析得到船舶通信系统关键设备运行时的异常状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采集船舶通信系统关键设备状态信息能力较好,可有效分析关键设备当前运行状态,应用效果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的远洋舰船运行监控大数据挖掘方法精准度低的情况,本文应用关联规则算法,对远洋舰船运行监控大数据挖掘方法进行设计。为了有效对舰船远行监控大数据挖掘,首先获取监控数据源,将数据存入到数据库中,在此基础上,对远洋舰船运行监控数据预处理,以此生成舰船运行监控大数据挖掘模型,完成了对运行监控大数据的挖掘,实验对比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基于关联规则的远洋舰船运行监控大数据挖掘方法比传统的舰船运行监控大数据挖掘方法精准度高,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了保证海上舰船航行的安全,解决传统航行数据挖掘方法中存在的延时长的问题,利用物联网技术优化数据挖掘方法。遵循数据挖掘的基本原理搭建数据挖掘框架,在该框架下确定舰船的航行方向、航行路线等数据为待挖掘数据。在舰船的相应位置上安装物联网传感器,实现实时数据的采集与传输。以采集的实时航行数据库为基础,通过去除错误、航行位置计算等步骤,得出海上舰船航行数据的挖掘结果。通过与传统数据挖掘方法的对比发现,设计方法的数据挖掘速度提高了约50%。  相似文献   

8.
简要介绍了数据挖掘的基本知识和数据挖掘的两种主要模式:联机分析处理(OLAP)和数据挖掘的计算智能方法,最后给出了挖掘在情报处理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9.
在实现计算机辅助质量功能配置过程中,引入数据挖掘技术和方法,提出了基于数据挖掘的计算机辅助质量功能配置模型;开发了数据挖掘工具,建立了面向产品用户需求和工艺质量选型分解的模型,并同时建立模糊聚类和灰色理论算法的数据挖掘模型,并分析了相关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0.
陈祖涛  肖俊 《中国水运》2007,7(10):212-213
数据挖掘技术在经济中的应用是信息决策、经济管理等领域的前沿研究方向之一。企业决策离不开销售预测,传统的预测系统已远远不能满足要求。针对传统预测系统存在的问题,本文简要概述了数据挖掘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介绍了数据挖掘在企业中的重要性和基本步骤,并设计了面向销售预测的数据挖掘一般结构框架。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钢框架、钢支撑钢框架和钢骨消能支撑钢框架结构体系的弹性反应谱分析、弹性以及弹塑性时程分析,对比研究了3种钢框架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分析结果表明,钢骨消能支撑钢框架结构体系能有效地消散输入结构的地震能量,减少结构地震反应对钢框架梁柱的非线性性能的需求。同时由于钢骨消能支撑的作用,避免了钢框架结构的局部失稳,提高了结构的弹塑性变形能力和延性。  相似文献   

12.
余水位及潮汐差分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潮汐调和分析的原理出发,由精度分析入手,论证了潮汐调和分析参数取值的限度问题,指出在保证不损失精度的前提下,取13个参变量为最佳取值。据潮汐调和分析预报原理和余水位的概念,利用观测和预报的相关关系,总结了潮汐预报的四大特点,详细论证和阐述了余水位7种特性,并利用实际算例,证明了这7种特性的存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潮位站潮汐差分的思想,以实例验证了潮汐差分的可行性,给出了潮汐差分数学模型和潮汐差分方法以及潮汐差分的用途,利用余水位的特性准确地进行潮位反演和提高了短期预报潮位的精度。  相似文献   

13.
梁瑜  刘波  董晓曼 《船海工程》2014,(4):104-106
采用基于频域分析的设计波法,对某大型组块运输进行三维全耦合数值模拟和计算分析,把驳船和组块作为一个整体结构,计入驳船的柔度对组块的结构强度的影响,建立总体结构模型和水动力模型,采用SESAM软件包的多个软件程序进行数值模拟,确保运动分析和结构计算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某舰尾轴架结构动刚度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锤击法测量结构动刚度的原理,进行了某舰尾轴架动刚度的测量,得到了前尾轴架横向动刚度曲线、后尾轴架横向和纵向动刚度曲线;分析动刚度曲线,得到了尾轴架的固有频率,此结果与用有限元法对尾轴架进行振动计算的结果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15.
根据对渤海湾客滚运输事故原因的统计分析,建立了基于故障树分析技术的客滚运输航行风险分析模型。利用Semanderes算法求出故障树的最小割集,对客滚运输安全进行定性分析。基于容斥定理设计了顶事件概率的求解算法,计算出了各底事件的概率重要度和关键重要度,进而对客滚运输安全进行定量分析。通过综合分析得出影响客滚运输安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管官  廖红玲  纪卓尚 《船舶工程》2018,40(7):107-112
为了达到船体分段建造的精度要求,船体分段的测量点集与设计点集的数据分析技术是关键。在船舶领域中,传统的点集数据分析方法没有考虑多种船舶约束,因此数据分析出来的结果与实际结果相差较大。针对此情况,提出一种考虑多种船舶约束的数据分析方法。首先采用基于高斯混合模型(GMM)的相干点漂移法(CPD)算法,获得数据分析初值;然后利用权值向量实现对不同方向上精度要求的误差分配,同时把垂直度、平面性和水平度等多种工程约束引入数据分析的多优化目标函数中,通过调整多约束权值,求解出更合理的数据分析结果。实例表明,该方法在满足多种船舶约束的情况下,可获得更合理的数据分析结果,为后续的合拢搭载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7.
电子设备热设计在仿真软件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万俊 《舰船电子工程》2012,32(10):146-148
应用热分析技术,能够在产品设计阶段获得其温度分布,从而优化设计,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延长其使用寿命。该文以19吋2U电子产品的热设计为例,介绍了用Ansys软件的热分析功能进行辅助热分析的数值方法和热分析软件的特点,通过仿真分析,预测产品内部的热量分布和气流分布情况,并把仿真结果与实验值进行了比较,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根据分析结果优化相应的设计参数,合理调整设计布局,可以找到最佳的设计方案。阐述了Ansys仿真技术的特点和一般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8.
裂纹损伤柱壳刚架结构的弹塑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裂纹损伤结构的整体系统弹塑性分析出发,以一具有周向穿透裂纹损伤的圆柱壳门形刚架结构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理想化结构单元,分析了裂纹损伤直至裂纹扩展对结构的影响,探讨了理想化结构单元用于结构分析的适用范围及精度。  相似文献   

19.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mixed method of analyzing shell elements and solid elements using the overlaying mesh method. In 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a ship's hull, the shell elements are used for the global model. However, the solid elements are necessary to analyze the stress concentration zones or the vicinity of a crack. In such cases, the models are analyzed using zooming analysis, in which the results of a global model analysis are transferred to a local model analysis by imposing boundary conditions. This method is more advantageous than zooming analysis in terms of the accuracy of the solution and the modeling flexibility. Some examples of a plate model with a cracked surface or with a projection are shown in order to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ethod. Received: August 6, 2002 / Accepted: November 25, 2002 Address correspondence to: S. Nakasumi (sumi@nasl.t.u-tokyo.ac.jp) Updated from the Japanese original, which won the 2002 SNAJ prize (J Soc Nav Archit Jpn 2001;189:219–224; and 190:655–662)  相似文献   

20.
We consider here surf zone turbulence measurements, recorded in the Eastern English Channel using a sonic anemometer. In order to characterize the intermittent properties of their fluctuations at many time scales, we analyze the experimental time series using th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EMD) method. The series is decomposed into a sum of modes, each one narrow-banded, and we show that some modes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energy containing wave breaking scales, and other modes are associated with small-scale intermittent fluctuations. We use the EMD approach in association with a newly developed method based on Hilbert spectral analysis, representing the 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 in an amplitude–frequency space. We then characterize the fluctuations in a stochastic framework using a cumulant generating function for all scales, and compare the results obtained from direct and classical structure function analysis, to EMD–Hilbert spectral analysis results, showing that the former method saturates at large scales, whereas the latter method is more precise in its scale approach. These results show the strength of the new EMD–Hilbert spectral analysis method for data presenting a strong forcing such as found in shallow water, wave dominated situ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