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17年8月22日,随着"大桥海鸥"号3 600t浮吊将长80m、宽35.5m、重达1 360t的简支钢桁梁稳稳地落在墩顶(见图1),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全面进入钢梁架设施工阶段。通过各方协调配合、共同努力,该桥施工过程中克服了复杂环境及恶劣海况影响下大跨度简支钢桁梁运输、吊装及架设难题。同时,国内首次采用的整孔全焊制造及整孔吊装架设工艺的成功实施,为大桥后续钢梁制造、架设提供施工技术参数,也为同类  相似文献   

2.
正2018年10月25日,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元洪航道桥N03号墩1 100t架梁吊机按试吊方案完成静、动载试验后,将重达970t整节段钢桁梁起吊至设计位置(见图1),与已架设的墩顶段钢梁进行高强螺栓连接及环缝焊接施工。此次悬臂架设施工  相似文献   

3.
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元洪航道桥为主跨532m的双塔钢桁混合梁斜拉桥,钢梁主桁为N形桁架,桁宽15.0m,桁高13.5m,标准节间长14.0m。桥塔墩顶钢梁共7节间,在工厂分为4个节段整体加工成两节间全焊结构,海上运输至墩位处后采用浮吊架设。采用墩旁托架辅助架设钢梁,托架在工厂制造成整体,浮运至墩位,利用大型浮吊整体安装。墩顶钢梁采用大型浮吊分节段吊装至航道桥边跨侧墩旁托架,采用连续千斤顶滑移及三向千斤顶精调就位,实现了在复杂海洋环境下斜拉桥钢梁墩顶段及施工辅助设施模块化、装配化和标准化施工。  相似文献   

4.
商合杭铁路芜湖长江公铁大桥主桥为主跨588m的双塔双索面高低塔箱桁组合梁斜拉桥,该桥钢主梁采用箱桁组合结构。主桥钢梁节段船运至桥位,在主墩墩旁搭设简易钢支架,采用1 000t浮吊吊装、拖拉滑移法架设主墩墩顶节段钢梁;拼装800t变幅式桅杆起重机后双悬臂架设钢梁至辅助墩;辅助墩墩顶钢梁采用800t浮吊吊装架设,桥面架梁吊机再悬臂架设钢梁至边墩,将边墩墩顶钢梁分层叠放后再依次用架梁吊机吊装就位;中跨合龙段利用无为侧架梁吊机提升,采取部分斜拉索索力调整、桥塔墩墩顶顶推纵移、温差调整等措施,实现了高精度、快速顺利合龙。  相似文献   

5.
大小练岛水道桥为双塔钢桁混合梁斜拉桥结构,边跨、辅助跨及主塔墩顶钢梁均采用浮吊架设,其余主跨钢梁采用架梁吊机悬臂架设。浮吊最大一吊钢梁总质量3123 t。主墩墩旁托架不仅承受钢梁自重,还需承受浮吊吊装钢梁时的冲击荷载,且海上拼装托架难度较大。通过现场试验确定钢梁落梁时冲击系数,设置对拉钢绞线抵抗钢梁竖向荷载对支架产生的水平力及台风荷载产生的水平扭矩。托架采用工厂制造成整体,再利用大型浮吊整体安装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6.
新建商合杭铁路芜湖长江公铁大桥主桥为(99.3+238+588+224+85.3)m的钢箱板桁结合梁斜拉桥,主梁上层为板桁结合,下层为钢箱结合钢桁梁。该桥钢梁划分为89个铁路面梁段单元和94个公路面梁段单元,采用分段吊装施工,钢梁架设采用"浮吊辅助架设墩顶节段+桥面架梁吊机悬臂架设"的总体方案,设中跨合龙口。首先利用浮吊起吊,采用支架法架设2号和3号桥塔墩墩顶的3个钢梁节段,然后在公路桥面上各安装2台桥面架梁吊机进行双悬臂架设,悬臂架设至辅助墩前方时,利用浮吊起吊安装辅助墩墩顶钢梁节段;当悬臂架设至边墩前方时,采用"浮吊+支架"辅助桥面架梁吊机悬臂架设边墩墩顶钢梁节段;最后利用2号墩侧架梁吊机提升中跨合龙段进行中跨合龙。  相似文献   

7.
平潭海峡公铁大桥大小练岛水道桥为主跨336m的双塔双索面钢桁梁斜拉桥。桥塔采用H形钢筋混凝土结构、高152m,桥塔墩采用直径4.4m的钻孔桩基础,采用圆端哑铃形高桩承台;主梁采用带副桁的正交异性板钢桁梁结构,主桁采用N形桁式,桁高13.5m、桁宽15m。该桥基础采用长栈桥和施工平台方案施工;钻孔桩采用KTY4000型液压动力头钻机施工;承台采用双壁钢吊箱围堰施工;桥塔塔柱采用ACF-125型全封闭液压爬模施工,标准施工节段高6m,索塔锚固区采用低回缩环向预应力锚固体系、二次张拉工艺施工。边跨、辅助跨钢桁梁在工厂内组拼成整体大节段,现场采用浮吊整体吊装;墩顶钢梁节段采用浮吊分节段架设;中跨钢梁节段采用1 100t架梁吊机单悬臂架设。  相似文献   

8.
平潭海峡公铁大桥3座通航孔桥均为钢桁混合梁斜拉桥,桥塔墩墩顶节段及辅助跨大节段钢梁均采用墩旁托架辅助安装。墩旁托架采用空间异型结构,由钢管支架和滑道梁结构组成。施工前采用MIDAS Civil有限元软件建立墩旁托架模型进行施工过程分析,结果表明墩旁托架结构满足施工要求。墩旁托架采用工厂预制组拼、现场整体吊装的方案施工,现场一次快速安装到位。在墩旁托架施工过程中,单元件制作及组拼均在工厂内进行,保证了制作精度,减少了现场工作量;托架采用大型浮吊整体吊装,在空中通过浮吊多钩配合实现其竖向及水平转体,快速将其调整至安装姿态;墩旁托架悬臂部分平联提前安装,在底部承台预埋件上焊接下放导向限位装置,提高了安装精度。  相似文献   

9.
正2018年6月20日,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鼓屿门水道桥左幅桥塔成功封顶(见图1)。至此,全桥3座航道桥共6个桥塔全部封顶,标志着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通航孔桥全面进入钢梁架设及挂索施工阶段。平潭海峡风大、浪高、涌激,全年6级以上大风超过300d,7级以上大风超过200d,2.5m以上大浪超过180d,现场有效作业时间短。全桥共有元洪  相似文献   

10.
铜陵公铁两用长江大桥主桥为(90+240+630+240+90)m五跨连续钢桁梁斜拉桥,主梁采用双节间全焊桁片组拼钢桁梁结构。结合桥址处水文地理条件,对南岸边跨钢梁全顶推和双悬臂架设方案比选,确定南岸边跨采用全顶推方案。顶推施工方案为在边跨设置3处墩旁托架、2个临时墩,采用1 000t浮吊于4号墩墩旁托架主跨侧拼装30m导梁、边跨A0A5节段钢梁及架梁吊机,A6A24节段钢梁经架梁吊机起吊拼装后向边跨顶推架设。墩旁托架及临时墩立柱采用?1 400mm×22mm和?1 020mm×10mm两种规格钢管,在墩旁托架顶端设置对拉钢绞线,联结系采用?630mm×8mm和?426mm×6mm钢管;导梁采用三片桁结构,桁高和梁宽均与主梁相同;水平顶推设备为4台350t连续千斤顶,布置于4号墩墩旁托架边跨侧外立柱顶部。有限元计算及实践结果表明钢梁顶推过程中钢梁位移和应力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1.
铜陵公铁两用长江大桥主桥为630m五跨连续钢桁梁斜拉桥,采用三主桁三索面结构型式。3片主桁均由全焊桁片拼装而成。通过对备选方案的研究和比选,铜陵岸钢梁架设采用"边跨全顶推法架设+中跨悬臂法架设"方案,无为岸钢梁架设采用"边跨部分拖拉法架设+中跨悬臂法架设"方案,中跨合龙采用"桁片整体合龙"方案。在4号桥塔墩设置顶推平台和顶推装置,将铜陵岸边跨和次边跨钢梁分段安装、分次顶推至全部就位,然后将中跨钢梁悬臂架设至合龙口;在2号墩前方设置安装平台、1号墩墩顶布置拖拉装置,将无为岸边跨和部分次边跨钢梁分段安装、分次拖拉至全部就位,然后将3号墩前后两侧钢梁双悬臂架设至边跨合龙,再将剩余中跨钢梁单悬臂架设至跨中合龙口;最后吊装合龙段桁片进行中跨合龙。  相似文献   

12.
<正>2017年11月8日,随着CX22-4号桩最后一方混凝土顺利灌注完成,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1 895根钻孔桩全部施工完成。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是国内首座跨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全长16.45km,其中ф4.0m及以上钻孔桩达194根,并首次在大桥主墩基础中采用ф4.5m钻孔桩施工(见图1)。由于施工海域风浪环境恶劣,地质条件复杂,钻孔桩施工难度巨大。通过采用自主研制的KTY5000型动力头旋转钻机施工大直  相似文献   

13.
《世界桥梁》2021,49(4)
广州明珠湾大桥为(96+164+436+164+96+60) m三主桁双层桥面中承式钢桁拱桥。大桥采用"拱梁同步"大悬臂拼装架设,由于主桥施工处于深水区,无法搭设临时墩支撑,因此在顺桥向主墩两侧设置墩旁托架临时支撑主墩钢桁梁初始节间。墩旁托架支撑在既有承台墩身上,由上托架、下托架及上、下托架之间的钢梁姿态调控装置组成。托架设计为稳定的三脚架结构,以克服施工过程中主墩支座两侧由于受力不平衡而产生的倾覆力矩;下托架钢管内填充自密实微膨胀混凝土,并在水平钢管内设置预应力钢绞线,以提高托架整体刚度,抵抗钢梁拼装产生的水平力;调控装置精确调整钢桁梁初始节间纵、横向及高程位置,操作简单、易控。整体结构受力计算结果表明:在最不利工况作用下,墩旁托架受力状态满足施工要求且有足够的安全度。对墩旁托架预埋件、下托架、上托架和钢梁姿态调控装置进行安装,钢梁在拼装完墩顶2个节间后,对钢梁中线和高程进行1次精确调整,确保了钢梁悬臂架设支撑安全及线形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4.
正2016年4月23日,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大小练岛水道桥S04号桥墩防撞箱围堰吊装、运输到位。S04号桥墩防撞箱围堰总重3 914t,采用在工厂内匹配制造完成后,分为2个单元吊装装船运输到桥位。受吊装场地限制,项目部经过方案比选、论证,决定采用2艘1 000t浮吊抬吊,单吊最重达1 759t。受风浪、潮汐等影响,施工过程中确保2艘  相似文献   

15.
黄冈公铁两用长江大桥桥塔墩顶4个节间钢梁架设方案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邓永锋 《桥梁建设》2012,42(2):7-12
黄冈公铁两用长江大桥主桥钢梁总体架设采用散拼架设方案.为解决浮吊资源问题,结合钢梁总体架设方案,通过架梁吊机和临时支架的安装及架梁吊机在此站位情况下实现墩顶节间钢梁架设的可行性研究,确定该桥塔墩顶4个节间钢梁架设方案为:先利用浮吊趁高水位时在墩旁托架上安装1个临时支架,然后在此临时支架上安装1台WD70C型架梁吊机,利用该架梁吊机完成墩顶4节间钢梁的架设工作.目前,利用该方案已完成第1个节间的钢梁架设,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池州长江公路大桥主桥为主跨828 m的双塔双索面非对称混合梁斜拉桥,除北边跨主梁采用混凝土箱梁结构外,其余主梁均采用钢箱梁结构。钢-混结合段长11.2 m、全宽39.0 m,布置在Z3号墩向跨中方向3 m的位置处;采用承压传力结构形式,通过剪力钉与现浇混凝土连接,并设置纵向预应力钢束。根据现场施工条件,先利用800 t浮吊将结合段钢梁吊装至钢管滑移支架,并利用滑移系统将其滑移至起吊位置;然后利用2台300 t变幅式桥面吊机、采用双悬臂法对称吊装钢梁,钢梁吊装到位后进行纵向、轴线及标高调整;钢梁精确定位后进行临时锚接及钢梁环口精确匹配,利用支撑锁定支架进行钢梁临时锁定;钢梁锁定后绑扎钢-混结合段钢筋、安装预应力管道,浇筑箱梁混凝土,完成钢-混结合段施工。  相似文献   

17.
港珠澳大桥青州航道桥为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钢箱梁高4.5m。塔区钢箱梁由1'#、0#、1#三个梁段组成长30.4m、重1000t的大节段,不设置存梁支架,采用2200t浮吊整体安装;2#梁段长15m,在国内外首次采用不对称安装工艺,吊装过程中,塔梁临时固结系统需抵抗约10000t.m的不平衡力矩,塔梁固结系统受力要求高;边跨由于没有斜拉索,钢箱梁无法采用悬臂拼装工艺,梁段总长134.45m,重3507t,采用双浮吊抬吊安装工艺,受崖13气田管线影响,船舶抛锚难度大,施工安全风险高。钢箱梁悬臂拼装过程中,为增加抗风稳定性,采用临时抗风索取代传统的临时墩,工艺先进。  相似文献   

18.
澳氹四桥南引桥为(6×80+60) m连续变宽钢箱梁桥,钢梁为钢箱+挑臂形式,宽48.4~61.7 m。南引桥钢梁沿纵向分12个大节段,大节段钢梁分成中间钢箱和两侧翼缘,在工厂制造后运到桥位,中间钢箱利用浮吊架设成联后安装翼缘吊机进行两侧翼缘安装(S5~S7号墩间大节段除外)。由于南引桥西侧存在污水管道,S5~S7号墩超宽钢箱梁分为7个大节段制造,中间钢箱与两侧翼缘在工厂整体焊接,利用浮吊定点在S5号墩西侧起吊全断面大节段钢梁至滑移支架,由S5号墩向S7号墩方向逐节段滑移到位,最大滑移重量715 t。针对航空限高及钢梁节段重量的吊装要求,建造2 200 t L臂架起重船,非自航浮吊;制造组合吊具,以满足不同规格、不同重量的梁段吊装需求。施工时,浮吊和运梁船抛锚定位后,浮吊在高潮位取梁并携梁缓慢移位到架梁区域,分级落梁后浮吊退出,完成海上全断面超宽钢箱梁的吊装施工。  相似文献   

19.
武汉青山长江公路大桥主桥为主跨938m的双塔双索面全飘浮体系斜拉桥,单侧边跨结合梁长368m,由钢槽梁与预制混凝土桥面板通过湿接缝及剪力钉结合而成。其中,钢槽梁宽48m,桥中线处梁高4.06m;预制混凝土桥面板最大单块尺寸10.135m×3.2m×0.37m,重34.2t。边跨结合梁施工采用先顶推架设钢槽梁,再安装预制混凝土桥面板,最后浇筑湿接缝的整体施工方案。钢槽梁节段由浮吊吊装至主墩墩旁托架平台,依次拼装焊接3个节段后由主墩托架平台往边跨方向顶推架设;混凝土桥面板采用工厂化预制,采用50t全回转架板吊机由主墩往边墩方向逐块吊装;桥面板架设后,浇筑湿接缝混凝土,完成结合梁结合施工。施工过程中采取了临时支点同步下落、墩顶钢梁横向压载、辅助墩支点顶落梁等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0.
正2019年5月12日,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最后一孔简支钢桁梁架设完成(见图1),至此,全桥34孔简支钢桁梁顺利架设完成。此次架设的钢桁梁长80 m,宽35.5 m,重达1 360t。施工过程中,克服了恶劣海况影响下大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