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导报》2007,(26):48-49
香港回归祖国十年来,内地和香港经济合作与交流全面发展,互动日益频繁,融合不断加快。  相似文献   

2.
郭莉 《经济导报》2007,(26):46-47
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也是《内地与香港关於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即“CEPA”)签署四周年。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特区政府的领导及全体香港同胞的共同努力下,十年来,香港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CEPA也在这个不平凡的历程中诞生、发展、壮大,它为促进香港经济复苏作出了重要贡献,并将为进一步密切两地经济交流与合作,促进香港经济更好发展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慕雲 《经济导报》2007,(13):6-7
内地致力推动经济转型.相关的政策纷纷出台.包括即将实施的“两税合并”等.对内地港资企业均有重大的影响。香港特区驻粤办主任梁百忍最近更指出,今年将是关乎珠三角港企能否生存下去的最重要时期。纵是如此.仍未构成港商迁离祖国转投他国的热潮,基於地缘及文化等问题,港商始终离不开中国内地这块热土.  相似文献   

4.
张立  潘颖 《经济导报》2007,(26):40-41
回归十年来,香港保持了政治稳定和经济繁荣的大好局面。基本法从总体上得到认真贯彻。香港经济渡过亚洲金融危机、楼市下跌、“非典”肆虐等困难,实现复苏且保持在较高位上运行,香港进一步发挥了与内地经济的优势互补关系。人们的生活不断得到改善,港人对祖国的归属感也不断增强。[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赵晨 《经济导报》2010,(9):40-41
如果说在过去的岁月中长三角和珠三角的跳跃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奇迹中重要的两极,环渤海经济区的提速发展无疑成为今後内地经济发展又一大亮点,环渤海经济圈也已经被看作是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  相似文献   

6.
《内地与香港关於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是促进中港两地经济融合的重要平台。内地和香港自2003年6月签署CEPA以来,为香港经济注入了新动力。作为一个开放及不断发展的自由贸易协议,特区政府与内地当局自CEPA首阶段於2004年7月7日全面实施後,不断磋商丰富CEPA的内容,分阶段加入更多有利营商的开放措施,为香港企业创造更多商机开拓内地市场。踏入2007年,标志着CEPA全面实施迈向第四年,正好为这个重要的经贸平台作出阶段性的总结及展望。  相似文献   

7.
翟家辉 《经济导报》2007,(20):45-45
内地发改委近日表示.过去28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67%。远超全球经济同期年均增长率的3.3%。在强劲经济增长的带动下。内地国策得以朝着人民均富的目标,开展大型基建工程。人民收入增加带动内需经济和进口贸易,加上全球对内地廉价货物的庞大需求.使去年内地出口总额达到创纪录的1.76万亿美元。这导致对港口建设的需求不断增加。内地为了使各地区经济发展平衡,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台海局势发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变化,两岸开始进入了一个和平、稳定发展的历史“机遇期”。在此利好的背景下,具有明显区位优势的海峡西岸(内地简称“海西”),在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和签署“两岸综合性经济合作协定”的发展进程中,完全可以先行先试。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给香港金融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会。近年来香港受益最大的是内地企业的境外上市集资活动。从2004年开始在港掀起的新一轮内地企业集资潮.参与者包括内地五家最有实力的商业银行等高增长的大型优质企业,大大扩阔丁香港股市的发展基础,给香港金融业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10.
蓝堃 《经济导报》2007,(49):8-9
全球经济过去三、四年欣欣向荣,香港受惠於外围因素佳和内地经济高速发展,今年也是繁荣的一年。  相似文献   

11.
2010年新年的脚步声已悄然而至,业界人士最关心的是祖国内地和香港在新一年里的经济发展态势。毋庸讳言,自国际金融危机以来,香港的经济下跌幅度相当大,仅2009年第一季GDP就录得逾7个百分点的按年跌幅,  相似文献   

12.
作为祖国南部沿海重镇的广东,多年来凭借勤劳而聪明的人民和先进于内地的做事理念,始终在工业领域走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前列。汽车领域也不例外,广汽集团多年来以合资的方式生产着多款国内非常畅销的知名车型,并且在车型定价策略和产品更新换代方面的经营理念都十分先进。经过了十余年的发展,我们终于迎来了广汽集团自主品牌“广汽传祺”。  相似文献   

13.
在金融海啸的阴霾下.内地经济于2009年经历了极其严峻的一年。欧美等主要经济体系需求锐减,累及内地出口一度下挫26.4%。由于对外贸易是内地经济的重要引擎之一,出口不济不但拖低经济增长.更会引发大量失业,影响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对于全面落实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资源环境保障能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可否认,祖国内地实施“十一·五”规划期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我国资源环境与发展矛盾最为突出的时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入世以来经济迅速发展,市场逐渐对外开放.内地己发展成为世界上GDP增长率最高的国家。其过往不足的外汇储备近年亦迅速增长,目前内地的外汇储备己达10,000多亿美元.为全球最多。  相似文献   

16.
姜玲  翁云骞 《经济导报》2007,(26):138-139
虽然在香港与内地的经贸关系上,浙江和香港的经济关系没有像广东和香港这样一体化,但是作为内地过去十年中堪称最具活力的省份——浙江,先天的区位优势和开放的心态使其在对外经贸交往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强劲势头,同时与香港的经贸往来也越来越频繁深入。  相似文献   

17.
吴连烽 《经济导报》2009,(38):42-44
我于P965年初进入南洋商业银行,在香港从事银行及金融业迄今已40多年,期间正值祖国由固步自封走向改革开放。在中华迅速崛起的历史巨变中,我有幸追随启蒙领导庄世平董事长等前辈最早参与丁香港金融界进入内地市场的实践,为引进外资,沟通两地经贸关系架桥铺路,做了一些开拓性工作:  相似文献   

18.
毫无疑问,中资股去年於本港股市独领风骚,取代了传统蓝筹在投资者心目中的重要地位。虽然近期中资股升幅趋急,H股估值和内地A股进行“赛跑”。不过,有金融界人士相信在宏调步伐还未停止下,今年内地经济增长将较往年稍为降温。投资者选择“千里马”的难度也较以往增加,他们表示,“十一五”中重点发展的行业相关股份,可能便是投资者趋之若骛的千里马。  相似文献   

19.
成长的烦恼     
金蓓蕾 《经济导报》2007,(37):18-20
如果从1978年12月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算起,明年将是中国内地改革开放的第三十年。内地改革在制度上最重要的创新就是形成了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发展的格局。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民营企业,从当初只能发挥拾遗补缺的作用,到今天已经成为在国民经济中舆国企并驾齐驱的力量。未来的二、三十年,民企发展的路向将会发生什麽变化,它们还能像淘第一桶金那样淘到第二桶金吗?[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陈财喜 《经济导报》2007,(10):10-10
金融管理局总裁任志刚于三月八日,在其网上专栏“观点”中.发布了五篇于去年下半年完成的“中国经济专题研究”系列研究报告.以专门分析中国内地的经济、货币及金融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