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耀明 《经济导报》2007,(27):44-44
在今年3月初时,环球股市调整与日圆汇率显着上升的情况出现后.市场开始关注环球资产市场与日圆套息交易的互动关注。虽然自3月后环球股市再次上升,而日圆亦兑主要货币进一步下跌,但是在6月25日国际结算银行提出日圆上升的风险后,日圆兑主要货币出现了震荡走势.在三个交易日内日圆兑主要货币均出现明显的上升。虽然该次日圆回升并未影响环球股市,但是在该次日圆回升事件却值得注意日圆回升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由美国次级按揭风波衍生出来的信贷危机有蔓延至全球之势。欧洲大型对冲基金接连在次按衍生工具损手,拖累当地金融机构之余亦导致各地股市下挫。日圆进一步转强,大量资金从各地股市流出为早前的套息交易平仓。拆息高企下,各地央行亦要出资救市。虽然如此,环球市况尚未有起色,恐慌气氛仍在市场弥漫。[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黄耀明 《经济导报》2006,(24):45-45
上周美元兑主要货币先升后回软,欧元兑美元虽然曾低见1.2520,但是并未进一步下跌。维持在1.25-1.27之间上落,美元兑日圆虽然突破了114.7。阻力,但是并未突破115.8。重要阻力。上周美元上升一方面是承接前周的升势.另一方面是其他联储局官员的讲话进一步支持美国将会在6月份加息。同时,上周环球股市及金属市场进一步显着下跌,这增加了金融市场上的避险气氛,令资金买回美元及风险较低的美国债券。虽然出现这样的利好环境,但是上周美元升至近期的高水平时却开始出现反覆的情况。其中因素是有传言指出,个别央行在近期的水平买人欧元,而另一方面是美元兑人民币再次跌穿8算,这引发市场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亦对美元构成压力。  相似文献   

4.
《经济导报》2007,(34):42-42
经过各国央行一连串的注资行动後,美国联储局最终在8月17日突然宣布调贴现率0.5%至5.75%,而环球股市出现明显的回升,但是美元及日圆兑主要货币却出现明显的回落:欧元兑美元由1.33水平回升至1.35水平,英镑兑美元反弹至1.99水平,  相似文献   

5.
李尚毅 《经济导报》2007,(10):40-41
以“大起大落”四个市来形容本港金融市场近期的方向可谓贴切不过。内地跌市,日圆套息交易(Carry Trade)平仓等事件都令环球股市经历了近年罕见的波动。本港股市也不能独善其身。其中在上周一恒指单日大跌777点,更是9.11事件以来最大的单日跌幅。总括而言,恒生指数从上月的20000点水平,在短短两星期间下降一成多至18500点水平。直至早前发出盈利预警的汇丰控股(5)于上周一公布盈利较去年上升半成这个合平外界预期的业绩后,港股才出现喘定的局面。不过,企业业绩发布期才刚开始,加上日圆套息交易平仓潮未知是否完结等因素,都令人难以确定港股是否调整完毕。  相似文献   

6.
踏入5月份,虽然黄金出现回稳的情况,但是仍然只维持在880~920美元之间徘徊上落。其中主要因素是由於环球股市由4—5月初出现进一步的显着上升,因此对黄金的避险需求回落。因此,虽然在过去两周美元出现明显的下跌,但是这亦未对黄金构成明显的支持。  相似文献   

7.
慕容 《经济导报》2010,(21):15-16
近日市场担心欧洲危机扩散,加上美国经济数据强劲,令美元受到追捧。欧元最多跌至1.2195美元水平;美元兑日圆亦高见90.67;美汇指数则升至87。  相似文献   

8.
《经济导报》2007,(15):43-43
上月环球股市接连受到多种不利消息的影响而大幅调整,其中影响性较大的有日圆套息活动和美国次级楼宇按揭公司的拖欠还款问题。但及後数周随着日圆回软加上美国次按问题得到纡缓,各地资金又重投股市,并很快从低位回升过来。不过投资者现阶段不宜掉以轻心,应继续关注基本经济因素转变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温灼培 《经济导报》2007,(28):21-22
近年处於弱势的日圆由于息率偏低,故成为市场投资者用作套息交易的工具。其汇率以至息率的变化,都对环球股市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经济导报》2007,(16):48-48
踏入4月份.美元兑主要货币开始跌穿主要支持水平,欧元兑美元突破1.34升至1.36水平,英镑兑美元突破2.0000升至2.01的15年高水平,澳元兑美元突破0.80升至0.83的17年高水平,而新西兰元兑美元亦升至0.74的26年高水平。近期美元下跌主要是由於市场对美国减息预期再次升温,而市场对其他地区的加息的预期相反不断提升,因此美国利率优势将会造一步收窄。此外.G7会议声明未对日圆下跌作出评论而对再次提出对人民币更具弹性的诉求亦对美元构成压力。  相似文献   

11.
日本央行(Bank of Japan)8月30日公布的货币宽松措施并未对日圆涨势起到任何削弱作用,从而令该行抑制日圆兑美元涨势的能力受到质疑。日圆兑美元正朝纪录高点进发。日本央行的政策选择即将耗尽:市场认为’即使是直接的市场干预也不大可能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2.
郭家耀 《经济导报》2007,(14):42-42
金价在踏入2007年后表现一直强势,2月份更一度升至689美元水平,较年初上升近8%,其后环球股市出现调整,利差交易平仓潮触发投资者从贵金属市场撤资,令金价自高位回落,但仍较年初上升近4%。基本因素仍然利好金价,当中包括金矿供应量增幅放缓、美元结构性积弱以及地缘政治局势不稳。  相似文献   

13.
黄耀明 《经济导报》2007,(48):60-60
虽然美元指数再跌至74水平的历史新低,但是近期走势再次出现反覆回升的情况,欧元兑美元由1.49回落至1.47水平,美元兑瑞士法朗由1.08回升上1.70水平,而美元兑高息及商品货币的反弹实际上在11月初已经出现。澳元兑美元由0.93下跌至0.86.纽西兰兑美元由0.78回落至0.74水平,而美元兑加元更由0.90反弹上0.99水平。[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张启源 《经济导报》2007,(27):45-45
以“否极泰来”来形容今年上半年本港股市的表现可谓最贴切不过。受美国次级按揭问题及日圆套息活动造成的沽压影响,今年3月恒生指数曾单日大跌777点,最低曾报18659点。然而这却是虚惊一场,当天恒指已是今年以来的新低。自此以后,恒指一直反覆向上。当恒指升至27000点水平并横行两个月后。  相似文献   

15.
姚迁 《经济导报》2010,(23):48-48
6月初,欧美股市一度回稳,反映欧债危机有所纾缓,但近日匈牙利政府一开口,市场气氛又跌到谷底,投资者随即掀起新一轮的抛售潮。不过,欧盟否认匈牙利是“希腊第二”,匈牙利亦随即自我否定,又令市场舒了一口气。  相似文献   

16.
《经济导报》2007,(25):1-1
上周.回归十周年前夕的本港股市可谓波澜壮阔.四个交易日恒指上升千点,成交量天天维持在近千亿,上涨幅度最大的还是H股和红筹股。尽管银行结算余额并未增加,资金未大量流进,但市场套息盘纷纷平仓,港汇转强,某种程度上大公司的留港资金支撑了近期股市。[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经济导报》2007,(31):1-1
近段全球市场震荡.港股难以幸免。如何看待后市,市场聚焦美国“次按”的后续效应和日圆套息拆仓潮是否形成恶性循环。此外,近来华尔街的另一流行话题是人民币升值背景下的“中国输出通胀论”。而中国也在谈论新一轮的通胀究竟要否调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踏入今年,环球经济出现一个很明显的景气现象。不论是成熟还是新兴市场。股市的表现都令人鼓舞。即使是近年经济表现稍为疲弱的美国及日本,股市也分别创了历史及近年新高。纵然如此,晋裕环球资产管理投资研究部联席董事林伟雄却只对后市表现审慎乐观。他更发表“泡沫论”’认为环球股市泡沫于今年爆破的机会有三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黄耀明 《经济导报》2007,(22):44-44
自4月底至今人民币兑美元升值的速度明显较过去几个月快,由4月26日美元兑人民币高位7.7350跌至近期低位7.6445.人民币兑美元上升了1.1%,而由年初至今整体上升了2.2%。自4月人民币兑美元升值速度上升是由于:市场对中国加息的预期、美国对人民币贬值的诉求进一步明显,及人民银行扩大了美元兑人民币每日波幅至0.5%。  相似文献   

20.
回收交易商在920美元附近沽售锁住利润,3月17日亚洲金市遇到下压,现货价约跌0.4%。地区股市普遍回稳,投资者接受风险程度回升,但日本方面的机构性投资者在3月财政年度结束前不见有大手活动,来自中国的买卖盘亦不活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