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璋杰 《经济导报》2007,(10):44-44
中国A股上证指数在2月27日创下跌幅8.84%的纪录,除了市值蒸发外,还成为众矢之的,因为A股暴跌後,其他亚洲周边股市也几乎无一幸免,连带纽约三大指数亦创出9.11以来最大单日跌幅。更甚者,是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汇率亦呈现大跌,包括巴西、土耳其、南非等国的货币。还有,原油和金属价格亦受冲击。  相似文献   

2.
《经济导报》2010,(18):26-26
虽然拯救希腊债务危机的援助方案己敲定,但市场仍然忧虑希腊在工会强大压力下,是否能顺利落实连串紧缩措施,并担心债务危机蔓延欧元区,整周困扰欧美股市气氛,5月6日纽约股市跌势持续,并一度加剧,道指曾在不足半小时内急挫998点,跌穿一万点关口.是1987年股灾以来最大跌市,蒸发市值超过1万亿美元,纳指跌幅亦超过7%。  相似文献   

3.
中国股市发展十几年来经历了风风雨雨,尤其2001到2005年间股市的大跌和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很不匹配,这充分暴露了我国股市存在一些问题,随着今年股市的好转,更加证明了中国股市结构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中国股市发展十几年来经历了风风雨雨,尤其2001到2005年间股市的大跌和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很不匹配,这充分暴露了我国股市存在一些问题,随着今年股市的好转,更加证明了中国股市结构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点评     
《经济导报》2010,(7):32-32
2月4日欧洲三大股市大跌超过2%,跌幅是十个星期以来最大。市场忧虑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财政问题,加上美国经济数据欠佳,银行股大幅下挫.  相似文献   

6.
徐晓恩 《经济导报》2007,(22):36-37
内地股市走势已成为全球关注的话题,继5月18日人行公布“三招”调控手段后,中央再度出手,调高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由0.1%升至0.3%,即时令深沪股市出现下调情况.30日,上证综合指数收报4053.09点,下跌了6.5%,深证成份指数收报P2627.P5点下跌了6.16%。证券业预期,印花税只是中央为股市降温的导火线,往后宏调措施或陆续有来。  相似文献   

7.
《经济导报》2010,(7):32-33
香港金管局总裁陈德霖2月1日指出,2008年第四季至去年底,共有6,400亿元资金流入本港.当中估计涉及本港股市及集资活动而流入港元的资金高达3,500亿元,  相似文献   

8.
慕容 《经济导报》2009,(33):16-17
近月的环球股市在美股推动下节节上升,令很多淡友已投降,甚至转软看好。但在连升五个多月,反弹近1万点之後,港股已变了“神经市”,继续今日急升、翌日又狂泻的反覆待变格局。例如恒指在8月11日才升21074点的金融海啸后高位,是11个月以来首次企稳在21000点以上收市,但次日又跟随中国内地股市,美市大跌638点或3.03,回落到20435点,大概港股暂时患上了“畏高症”,今后在21000点关口仍有一段反覆。  相似文献   

9.
黄璋杰 《经济导报》2007,(32):42-42
近期环球股市出现大幅波动,以美股为例,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在7月19日于14015见顶后急速回落,8月1日更跌至13041,在不足两个星期内跌去近1000点;由高位计,跌幅约7%。不过.跌得快也弹得急。道指在8月6日急升286点,升幅达2.78%,是自2003年6月以来最大单日升幅。  相似文献   

10.
盛九元 《经济导报》2007,(33):24-26
台湾股市在当局“政策利多”及外资涌入下升上近万点,近日受美欧股市大跌影响,台股连续暴跌,让投资人心惊胆战。业内人士指出,台股未来能不持续走强,关键是看两岸关系,稳定的两岸关系可吸引股民和岛内的外流资金放心进入台股市;再要看两岸关系能否发展,要看大陆资本能否顺利入台买楼、购地、入股市,这才能够推动台湾股市的持续走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财经纵横     
《经济导报》2007,(9):4-5
点评;中国股市暴跌波及全世界股市动荡;港府盈余551亿 预算案拨逾203亿退税减税;美经济去年第四季度仅增2.2%;日圆受全球股市波动转强;泰国财长突然辞职;空中客车将裁减一万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晓闻 《经济导报》2007,(42):4-4
中国现在有近一亿的股民,70%的股票掌握在他们手中。设于上海和深圳的股市得已跃居全球第四位.总市值已经超过30万亿元,大约折合4万亿美元,几乎相当于国家年GDP的1.5倍。中国城市居民则有80%以上的家庭拥有私有住房,而农村住房几乎都是私有的(当然绝大多数住房质量很低)。虽然城市居民不断地抱怨物价上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黄璋杰 《经济导报》2007,(46):45-45
踏入11月,天气变凉了。股市的“气温”降得更快——恒指在10月30日才创出31958的历史新高,但还没到11月中,恒指已回落至11月13日最低的26953,相对高位跌了5005点,跌幅达15.7%。[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经济导报》2007,(34):42-42
经过各国央行一连串的注资行动後,美国联储局最终在8月17日突然宣布调贴现率0.5%至5.75%,而环球股市出现明显的回升,但是美元及日圆兑主要货币却出现明显的回落:欧元兑美元由1.33水平回升至1.35水平,英镑兑美元反弹至1.99水平,  相似文献   

15.
安华 《经济导报》2007,(16):5-5
一如多数市场人士预测的那样,2007年中国A股市场一路震荡盘升,上证综合指数从2006年末收市时的2675.47点稳步走高,虽然1、2月先后因股市泡沫的争论和加息的传闻引起沪深市场两次大幅震荡,但市场的上升趋势未改,3月18日加息的消息兑现后沪深两市低开后即一路走高,连续数日拉出阳线,上证指数在攻破3000点关口之后,几乎每周都在创新高.上周三(4月18日)更是达到3612.40的新高点。  相似文献   

16.
2月27日,中国国内交易所暴跌9%。欧洲证交所也都纷纷下跌。在美国,道琼斯指数下跌416点.创下自9.11恐怖袭击后的跌幅纪录。  相似文献   

17.
张启源 《经济导报》2007,(27):45-45
以“否极泰来”来形容今年上半年本港股市的表现可谓最贴切不过。受美国次级按揭问题及日圆套息活动造成的沽压影响,今年3月恒生指数曾单日大跌777点,最低曾报18659点。然而这却是虚惊一场,当天恒指已是今年以来的新低。自此以后,恒指一直反覆向上。当恒指升至27000点水平并横行两个月后。  相似文献   

18.
甫踏入10月,本港股市风高浪急。恒指和国指上周虽一度分别升至28871点及18461点的历史新高.然而市况却在上周三下午起急转直下。一众基金在股市累积过多升幅下鸣金收兵.恒指及国指最低曾从高位回落8%及10%,不过,上周五两指都大举收复失地.单日俱大升800点。总结上周.恒指罕有地出现达2000点的波幅,但全周计仍上升近3%。[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李尚毅 《经济导报》2007,(31):38-39
美国次级按揭问题死灰复燃,导致环球股市近期表现反复。而中港股市也不能幸免。一个星期以来.恒生指数大起大落.辗转间已下调1千点.国企指数调整幅度比前者更大.达7%或P000点。  相似文献   

20.
2006年以来,内地股市屡创新高.股市火爆,股民投资热情高涨。这固然归根於内地经济长期,高效的发展.但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国家加大力度整治财务秩序.上市公司财务审核制度曰趋完善.财务作假行为得到有效遏制。良好的市场氛围,加强了投资者的信心.吸引海内外的“热钱涌动”中国股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