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下过街通道在城市重要路段进行明挖顺作施工将严重影响地面交通和地下管线。大截面矩形顶管施工法是解决城市重要道路下施工地下通道的先进施工工艺,并已在众多项目中得到应用。该文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大截面矩形顶管的设计及施工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
随着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矩形顶管工法在地下工程施工中的应用逐渐广泛,出现了多种不同类型的矩形顶管施工案例,特别在地铁出入口施工中.通过对国内既有施工案例的介绍,研究分析了地铁出入口采用矩形顶管法施工时始发、接收方式的特点,结合施工工况等影响因素,总结了目前矩形顶管法施工地铁出入口始发、接收方式及设计原则.在地下过街通道、地铁出入口、商场出入口等设计施工时,该始发、接收方式的设计原则、施工技术可为工程技术人员今后类似工程设计、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国内矩形顶管运用在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过街通道工程中已有诸多成功案例,受用地、交通和管线等条件限制,有时无法实施接收井,顶管机需要在已建轨交车站内接收。现介绍了宁波市轨道交通1号线樱花公园站7号出入口工程矩形顶管站内接收施工技术,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快速发展,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规模不断扩大,地下工程的设计施工受到广泛关注。以深圳某过街通道上穿既有地铁区间隧道工程为背景,介绍了顶管法施工工艺,并应用有限元软件对施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表明顶管法施工导致既有地铁隧道产生较大变形,因此需采用其他辅助加固措施。对加固后的施工工况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既有隧道及地面变形明显变小。  相似文献   

5.
在城市繁华街区利用矩形顶管法施工地下过街通道,较之传统地面开挖工艺在管线保护、交通维持等方面有较大的优势,因此应用越来越广泛。一些工程存在用地限制、管线保护难度大等特殊工况,矩形顶管施工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文章介绍了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伊犁路站工程3号出入口矩形顶管法施工采取特定措施克服了区域电力排管箱涵保护难度大、38°大角度斜交进洞、2.3 m净宽小接收井需两次土中进洞等施工难题,对方案实施全过程进行剖析,总结了以上诸多措施实施效果,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矩形顶管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以武汉地铁2号线王家墩东站Ⅳ号出入口兼过街通道采用的矩形顶管技术试验工程为背景,通过对矩形顶管法地下通道施工过程的现场监测和三维数值模拟,分析矩形顶管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及地层位移的变化规律,得到武汉长江Ι级阶地区地下通道采用偏心多轴多刀盘土压平衡式矩形顶管技术施工的一般规律。实测数据分析结果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 1)地表的最终沉降值与该处对应断面的开挖时序成正比; 2)顶管机掌子面前方土体产生地表隆起,掌子面后方土体产生地表沉降; 3)地层沉降位移随距离顶管顶进轴线的增大而减小,影响范围约为3倍洞径。  相似文献   

7.
艾祖斌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7,(12):137-140,154
随着施工技术和施工机械的研发,顶管施工技术现已被广泛应用。顶管施工技术由于不需要开挖面层,能穿越地面建筑物和地下管线及道路、河道等,节省大量投资和时间,对城区的交通、噪音、粉尘的危害和影响大大降低。所述工程路径基本沿城市主要道路的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及绿化带等布置,穿越多条内河(港),对顶管施工的过程控制有较高要求。根据顶管施工的各项标准规范、文献,结合电力土建工程实例,就泥水平衡法顶管施工过程控制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随着轨道交通在我国各城市的快速发展,后期市政设施建设特别是与地铁区间相关的过街通道建设对地铁影响较大,顶管法作为一种地下工程非开挖管道铺设技术在过节通道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以顶管通道上穿汇~灵地铁区间隧道为例,通过三维建模分析,研究顶管通道施工各个工况对既有区间隧道的影响。根据计算结果提出可行的工程建议,对后续类似工程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矩形顶管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应用越来越多,目前研究集中于矩形顶管施工对周边土体的影响,对周边桩基影响的研究有限。以某过街通道项目为例,在其侧边加入高架桥梁桩基础,采用Midas/GTS软件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分析矩形顶管施工过程中对侧边桩基的位移影响。同时对比计算不同净距时,桩基受到顶管影响的变化。研究发现本工程条件下矩形顶管对周边桩基的影响范围为±3.0D(D为管片长边尺寸),在该范围内存在桩基时,需要在管片与桩基间采取一定的加固隔离措施。  相似文献   

10.
贾连辉 《隧道建设》2016,36(10):1269-1276
论述了矩形顶管机的一般结构形式,重点对平行中心轴式刀盘矩形顶管机、偏心多轴式刀盘矩形顶管机、行星齿轮式切削矩形顶管机、多联分体组合式矩形顶管机的结构特点和地层适应性进行了论述。详细介绍了矩形顶管在城市过街通道、地下商业空间、地下停车场等领域地下空间开发中的应用成果;同时对矩形顶管在地下综合管廊、地下物流通道、海绵城市建设等其他地下空间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探索;最后,对矩形顶管设备进行了展望并对其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了减少对地下构筑物安全的影响,非开挖的管线施工方式已成为市政给排水管道的最佳施工方案之一.依托南昌市某新建道路排水工程,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分析了双顶管施工对上部既有电力方涵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双顶管同时并行施工和单一先后施工对既有结构沉降的影响有着差异,且双顶管同时并行施工产生的影响更大.在实际工程中,因为工期等综合因素,也可采用双顶管施工,但是需加强施工期间对于既有构筑物结构沉降的监测,并做好相关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2.
城市地下管线是现代城市快速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地下管网也在不断完善。在地下管道的铺设中,顶管法开挖小,对交通影响小,因而被广泛采用。我国地质条件复杂,顶管设计时会遇到特殊地质环境,必须在设计时对其进行综合考虑,以确保结构安全。为此,针对湿陷性黄土地区顶管设计的要点进行了研究,以期为后续的施工和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顶管施工方法现在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工程中。针对某工程中三条地下综合管廊下穿公路的实际工程案例,采用三维数值方法模拟了其平行顶管施工过程,系统地分析了不同的管廊顶进顺序条件下上部公路及下部埋设污水管道变形量的变化规律,讨论得到了后续公路拓宽工程完成后已建成地下管廊及污水管线沉降量,并较为全面地研究了不同土体加固范围和深度对地下管廊顶管施工及道路拓宽工程中结构物变形量的降低程度。结果表明不同顶管顺序会影响已建成公路的变形量,最优顺序应率先进行两侧顶管施工;在公路拟拓宽区域进行土体加固可以降低顶管施工中地下结构物的沉降量,但在加固深度较浅时无法在公路拓宽工程中保证地下结构物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矩形顶管凭借空间利用率高、覆土浅等特点在市政工程项目中应用得越来越多,但类似的工程案例与研究却有限。以某过街通道项目为研究对象,采用Midas/GTS软件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分析矩形顶管施工过程中对上部地表位移的影响。研究发现顶推力为1.0P(P为开挖面中心处土体竖向压力)时矩形顶管对掘进面前方土体影响范围相对最小,为1.0D(D为管片长边尺寸),开挖断面横向影响范围为±3.5D。同时探讨了顶管上部地表沿顶进方向水平位移的变化机理。  相似文献   

15.
浅谈顶管施工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顶管施工技术近年来在我国发展迅猛。顶管施工采用油压驱动,施工时噪音远远小于开槽式敷设管道,几乎没有地面沉降的现象;将作业面移人地下,从而避免了对地面交通的影响;而且在较深的埋深情况下施工成本要小于开槽式敷设管道。该文结合九江市龙开隧道整治工程施工实际情况,对顶管施工工艺以及在污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作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采用新奥法原理进行超浅埋暗挖施工长安街过街通道的施工实例,并着重就方案的选择、施工方法、技术措施、防水施工、量测监控等方面做了重点阐述。北京长安街是首都东西向交通的主动脉,车辆川流不息。为了缓解长安街交通状况,减少行人、自行车与机动车的交叉,提高车流速度和方便市民,市政府决定在建国门至复兴门之间修建地下过街通道20座。建国门至复兴门道路全长6.8公里,在此区段内有九条由隧道工程局负责设计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程度不断提高,顶管法在城市地下空间地下管道(包括排水管道、电力管道等)的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结合顶管技术的特点,分析了顶管技术在城市地下排水管道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施工技术难点和重点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处理措施。并以某市顶管排水管道施工实际工程为例,结合数值模拟手段,详细介绍了不同顶管施工技术在此类地质条件下的施工特性,包括土压型平衡顶管技术、泥水型平衡顶管技术、气压型平衡顶管技术,得出泥水型平衡顶管更适宜此类土层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李俊玲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2,(10):174-178,181
随着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矩形顶管工法在地下工程施工中应用逐渐广泛,针对矩形顶管法在浅层地下空间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控制措施,文章依托深圳市轨道交通8号线深外高中站B2出入口矩形顶管工程,结合其他工程对施工中存在的风险、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对控制、解决措施进行探讨研究,并提出几点建议为工程技术人员今后类似工程设计、施工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们国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完善,大口径曲线顶管在地下管线工程中的使用日益频繁,针对大口径曲线顶管关键施工技术的研究也越来越多,结合潘广路~逸仙路电力隧道工程一标工程实际的施工情况,简述DN3500大口径曲线顶管施工过程中进出洞、穿越河道与地铁、长距离顶进、曲线线形控制等几项关键施工技术,有关经验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盾构法修建城市地铁时,盾构掘进参数对于控制地表沉降、保证施工安全等具有重要影响。以深圳地铁7号线盾构隧道下穿既有2号线为工程背景,针对在软硬不均地层情况下盾构隧道下穿既有隧道及过街通道,运用ABAQUS建立三维计算模型,对盾构施工进行全过程模拟及掘进参数优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土仓压力及注浆压力对过街通道沉降相对于地表影响较大,施工过程中应当注意对过街通道底部进行监测;②对于软硬不均地层盾构下穿既有隧道及过街通道采用0.30~0.40 MPa土仓压力以及采用0.25~0.30 MPa注浆压力施工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