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流控制传输协议(SCTP)是一个基于IP网络用于传输信令的新传输协议.由于其具有很多新的特性尤其对多宿的支持,使得其正在成为一种通用传输协议.本文对基于弃尾队列情况下的流控制传输协议的数据传输进行建模,得到一个稳态吞吐量关于丢包率的函数关系,并对结果进行仿真验证和分析.实验结果显示,该模型能够很好的估计流控制传输协议在弃尾引发丢包情况下的稳态吞吐量.  相似文献   

2.
To coordinate the various access technologies in the 4G communication system, intelligent vertical handoff algorithms are required. This paper mainly deals with a novel vertical handoff decision algorithm based on fuzzy logic with the aid of grey theory and dynamic weights adaptation. The grey prediction theory (GPT) takes 4 sampled received signal strengths as input parameters, and calculates the predicted 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 order to reduce the call dropping probability. The fuzzy logic theory based quantitative decision algorithm takes 3 quality of service (QoS) metric, 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RSS), available bandwidth (BW), and monetary cost (MC) of candidate networks as input parameters. The weight of each QoS metrics is adjusted along with the networks changing to trace the network condition. The final optimized vertical handoff decision is made by comparing the quantitative decision values of the candidate networks. 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provides high performance in heterogeneous as well as homogeneous network environments.  相似文献   

3.
Introduction   In recentyears,ATM has been installed com-prehensively,especially in the backbone of cam-puses and cities. On account of the differencesamong ATM,IP and other networks[1,2 ] ,how toeffectively integrate them is a very important andcritical issue to ATM and other networks.An IP/ATM router which can interconnect1 55M ATM,1 0 0 M Ethernet,2 M ATM,PPP,2 B D ISDN and X.2 5is under developing in ourlab.In prior work,we have designed its softwarearchitecture[3] .We als…  相似文献   

4.
基于GSM-R的CTCS-3级列控系统中,越区切换是保证列车运行的安全、提高运营质量的关键技术之一.在系统分析GSM-R通信网络在越区切换中的信号传输过程以及每个过程时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提高运营时间的两种改良建议.重点研究了一种基于模糊逻辑技术的改进快速切换算法,并通过具体数据分析了算法性能.研究表明,此算法可以大大降低切换时延且不会增加运营时间,是一种适合CTCS-3级列控系统的较好切换算法.  相似文献   

5.
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IP多播的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的网络系统.介绍了系统的网络设计要求,说明了该系统的设计思想-基于TCP/IP协议、客户-服务器模型、IP多播、WinSock2方式与流媒体通信相结合,实现实时图像传输和远程控制.  相似文献   

6.
随着GSM网络增值业务快速发展,GPRS成为数据终端和数据网络的一种新连接,它为终端用户提供了高速无线IP和X.25分组数据接入服务。本文介绍了实现基于GSM网络的嵌入式远程终端控制单元的设计方案,介绍了该设计的硬件模块和软件设计流程,采用S3C44BOX作为微控制器芯片,用GT47模块接人无线网络,实现了控制中心对远程终端的控制。  相似文献   

7.
IntroductionFuture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willconsist of multiple traffics and access technologies.It is to certainty a radio heterogeneous network(RHN) because none of the current networks canprovide ubiquitous coverage and all-around ser-vices[1]. Future mobile terminal will be multi-modethat maintains connectivity to different radio accesspoints, so RHN should be scalable and support theevolution and upgrade of individual network ele-ments. All-IP architecture is an inevitable way…  相似文献   

8.
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多报文队列的处理器亲和机制,与传统基于网络接口的亲和机制相比,消除了多处理器对共享资源的竞争,优化了处理器的CACHE行为,降低了互斥锁的影响范围,能够有效提升多核处理器系统的网络转发处理能力.试验结果显示,在复杂网络环境下,基于队列的亲和机制报文转发性能较传统基于接口的亲和机制提高了1.8倍.  相似文献   

9.
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已得到了广泛的部署.在无线局域网中,终端移动时经常发生切换,需要进行安全认证,这导致较长的处理时延,降低了服务质量.目前的认证方法,如AAA和IEEE 802.1x,不能支持低时延切换.本文提出了一种两级认证方法,移动终端在快速切换协议中可以执行认证.在漫游到新域之前从目标接入点获取一个临时身份,通过使用该临时身份继续认证快速接入.移动终端在短时间内必须执行再认证,以便完成正常的认证过程,否则,认证接入将被终止.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两级认证方法在切换过程中显著地减少了切换时延和丢包率.  相似文献   

10.
为克服非稳定交通流状态下短时交通流预测精度不高、过分依赖大样本历史数据的缺陷,提出一种改进小波包分析和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组合(IWPA-LSTM)的短时交通流预测方法. 利用功率谱细化的思想改进小波包分析算法对小样本交通流时间序列进行多尺度分解和单支重构. 对低频序列和高频序列进行相空间重构,完成长短时记忆模型的逐层构建,实现本地保存并根据预测精度进行自适应更新,将重构的子序列输入模型训练和预测. 将各子序列的预测值叠加输出IWPA-LSTM最终预测值. 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IWPA-LSTM模型在小样本情况下的预测精度优于经典深度学习模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目前高校自动排课系统设计复杂、排课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组优化和矩阵运算的自动排课算法.该算法首先对课时段进行分组优化,然后引入矩阵的迭加匹配运算,最终实现自动排课.结果表明,该算法能高效、快速、优化地实现自动排课,并简化了程序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2.
从蜂窝无线接入技术、非蜂窝无线接入技术、异构智融车载网络接入技术三方面,分析了国内外轨道交通车载网络的研究现状;针对非蜂窝无线接入技术和蜂窝无线接入技术的问题,阐述了协同利用轨道交通周边异构无线资源进行网络融合、协同通信的优越性;从网络模型、网络架构两方面论述了异构智融车载网络的融合方案;结合智能轨道交通业务需求,从可靠性和资源利用率两方面对现有的异构智融车载网络研究进行了系统性的归类梳理;从人工智能、安全性和云边结合三方面提出未来异构智融车载网络的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异构智融车载网络可靠性分为网络架构的可靠性和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其中在网络架构可靠性方面,主要研究了通过冗余网络架构、车云传输架构、软件定义网络构架和智慧协同网络架构4种方式提升可靠性,在数据传输可靠性方面,主要研究了通过多路径传输、网络编码和切换算法降低传输过程中的丢包率;异构智融车载网络资源利用率分为无线接入的资源利用率和链路调度的资源利用率,其中在无线接入资源利用率方面,主要通过信道状态预测、频谱划分、频移补偿3种方式增加网络吞吐量,提高资源利用率,在链路调度的资源利用率方面,主要通过调度算法、接收缓存算法和拥塞控制算法来减少异构链路对数据传输的影响,降低数据重传次数,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13.
现有的基于三元分组列车的网络拓扑推断方法,仅依据单一参数(时延或时延抖动)进行网络拓扑的推测,其推断准确度受到网络负载的影响,在网络负载较重时不能准确推断出网络拓扑.针对上述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三元分组列车测量拓扑结构的方法,利用叶节点的层析信息将叶节点进行聚类,依据时延抖动和丢包率两个参数计算节点间的相关性,由底向上构造网络拓扑树.经过NS2仿真环境下实验验证,该方法有效减少了探测包的发送量,提高了推断的准确度,且网络负载对推断准确性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4.
PSO-BP混合预测模型及在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粒子群优化算法代替BP神经网络的初始寻优,再用BP算法对优化的网络权值参数进一步精确优化,从而建立基于粒子群优化的BP神经网络模型.运用该模型对某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进行预测.应用结果表明,该预测模型不仅能较好地拟合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历史数据,同时对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远期预测也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后补路径算法策略的单环双向局部网络。获得令牌的主控站可以选择最短的路径方向发送数据报文,同时沿相反方向传送含有主节点路径信息的控制报文,使得上述路径以外的各站在一定区间并行地传输报文。从而提高了通道利用率、吞吐量和网络可靠性。文中给出了性能模拟分析。  相似文献   

16.
认知无线电网络中授权用户享有频谱的优先使用权,一旦授权用户出现认知,用户必须中断正使用的频谱,造成正在传输的MAC帧丢失,认知无线电网络直接采用现有的IEEE802.11 DCF协议,无法解决由于中断引发的认知用户MAC帧丢失问题,当认知用户再次获得频谱接入机会时,将重新竞争接入,导致频谱切换延时较大.为解决该问题,本文改进了IEEE 802.11 DCF协议,提出增加冻结缓存机制,以此解决用户信道切换的延时较大问题.当无线链路出现中断时,改进的DCF协议通过冻结节点,中断当前计时器并缓存当前状态信息,认知用户和基站之间链路一旦恢复则继续传输中断前的MAC帧,从而避免了认知用户的重新竞争接入.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DCF协议在频谱切换时能增大接入吞吐量,减小接入延时,提高了DCF机制在认知网络中的应用性能.  相似文献   

17.
以宽带CDMA网络为研究对象,结合3种主要业务类型(话音、视频、数据)的精确建模,提出了用户连接接纳控制与用户分组接纳控制协作的CAC机制,以及基于优先级的改进CAC方案.该方案根据无线分组网络中以分组为最小资源管理单位的特点,结合系统剩余容量以及不同类型业务的特点,为不同业务设置不同的接入准则.优先接纳对实时性要求高的用户连接和分组,同时尽可能地保证实时性要求较低业务的服务质量.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策略有效降低了业务接人的阻塞率和平均接纳延时,同时提高了系统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18.
随着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可以在移动过程中通过WLAN获得网络接入服务,这就需要对WLAN切换的支持,而单纯基于接收信号强度(RSS)的切换机制难以克服乒乓效应及其他一些服务质量下降问题.本文提出一种CDMA辅助下的WLAN无缝切换(即低延时、低丢包率)机制(CAHO),该机制在用户发生相邻WLAN之间的切换过程中使用CD-MA连接来避免性能下降问题.为了评价该机制,我们建立一个实验床,并与传统的WLAN切换机制及Multiscan切换机制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CAHO机制能够有效地解决丢包、服务中断及乒乓切换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贾国辉 《交通标准化》2012,(15):157-160
高速公路传统的通信系统一般采用基于电路交换机制的SDH系列传输网络和程控交换机实现,但高速公路的传输内容除了电话业务外都是基于包交换的业务,将高速公路的电话业务通过软交换实现,则高速公路所有的业务传输全部是包交换业务,高速公路传输系统采用基于以太网的包交换系统可以简化传输系统结构、提高传输效率,也顺应了技术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Telemedicinehasbeenwidelyusedinmanyhealthcareapplicationssuchasmedicalcareinre moteruralareasandaftercareofpatientswithpace maker implanted[4] .Anotherwell knownexampleoftelemedicineistheremotetransmissionanddiag nosisofECGthroughtelephonenetwork[1 -3 ] .Telemedicineisalsoveryhelpfulinmanyemergen cyandambulancesituations.Earlydiagnosisbyaspecialistinemergenciesisparticularlyimportanttothepatients[5,6] .RecentstudyhasshownthatsocialchangesinJapanhaveresultedinarapidincreaseofacutecardiovascu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