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8 毫秒
1.
上跨地铁隧道的转换结构施工会对下方地铁隧道结构造成影响:(1)转换结构基础的开挖施工卸荷会引起下方隧道结构的上抬变形;(2)高层建筑的荷载传递到转换结构,会引起大跨转换结构的挠度变形,转换结构与下方岩土体材料接触后会对下方地铁隧道结构产生附加荷载。基于此,文章以深圳某上跨地铁隧道工程为例,全过程模拟分析了地铁隧道正上方转换基础基坑开挖卸荷和地下水下降的耦合影响效应,并对转换结构铺设在褥垫层和直接铺设在岩土基础上的两种工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转换结构铺设在褥垫层上会有效减小传递到地铁隧道结构的附加荷载,转换结构由于竖向挠度变形对下方地铁隧道产生的附加荷载的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
膨胀岩土地层盾构隧道结构力学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提出膨胀接触压力概念的基础上,采用接触单元对膨胀接触压力和膨胀力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出了膨胀接触压力与膨胀岩土分布、厚度、结构及地层刚度等的关系;同时对膨胀岩土地层中盾构隧道"荷载-结构"模式外荷载及"梁-弹簧"模型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将其分析结果直接应用到成都地铁2号线膨胀岩土地层盾构隧道的结构分析中,得出了盾构隧道在不同膨胀岩土层、膨胀力、埋深和拼装方式条件下的结构内力值,对隧道结构设计起到了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盾构机的地质适应性,减少盾构施工过程中因地质因素造成的工程问题,盾构机刀盘必须根据地质条件进行地质适应性设计.文章基于多个盾构隧道施工实践,分析了国内外盾构隧道施工中出现的掘进困难、刀盘刀具快速磨损、结泥饼和开挖面失稳等工程问题,发现刀盘对岩土类型、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和水文地质条件不适应是产生这些工程问题的根本原因.基于岩土体与刀盘相互作用的机理和盾构施工经验,文章分别总结了刀盘结构、刀具选型布置和刀盘碴土改良装置在地质适应性方面的设计经验.  相似文献   

4.
《隧道设计与施工-岩土控制变形分析法》由新意法鼻祖——国际著名隧道专家皮埃特罗.卢纳尔迪(Prof.Pietro Lunardi)先生撰写,该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岩土控制变形分析法(亦称新意法)的理论体系、工法内容及实际工程案例,对于技术人员了解新意法以及在工程中更好地推广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在大型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和维护阶段,复杂多变的地下岩土工程条件对大型建筑和土木工程产业带来的巨大挑战令人难以想象.具体而言,通过准确的现场勘察可以降低工程风险,改善施工作业,确保施工安全,延长隧道或建筑结构的使用寿命,防止超设计的浪费.显然,由于缺乏对地下岩土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合理描述的手段,限制了工程现场地质条件的表征和岩土工程技术的发展.NSA大地工程有限公司成功地将地震层析成像及全息岩土成像技术应用于隧道工程和大型土木工程开挖领域.经复杂介质传播的记录地震信号是由折射、反射、散射、弥散等多类波形所组成,层析成像和全息成像是常用的利用信号波形变化来估计介质性质变化的位置和范围的反演技术.·岩石三维图像(Rock Vision3DTM)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基于地震能量在不同种类介质中以不同的衰减率和速度传播.通常,与破碎或裂隙发育的岩土体或空洞条件相比,地震波在完整坚硬的介质中传播时,具有更高的传播速度和更低的衰减.·TRTTM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了地震波在岩土体中传播过程中遇到具有不同震动特性的岩土区带间的界面时部分地震波能量将产生反射的特性.绝大多数地质结构异常及岩性变化,在地震信号可及的距离范围内,均可形成可探测的地震反射.文章介绍了上述技术的各种应用条件,分析了地震成像技术在隧道工程施工中所能提供的与隧道工程施工有关的岩土工程地质条件方面的准确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工程建设者可以按期在预定计划内安全地完成工程施工.  相似文献   

6.
《隧道设计与施工-岩土控制变形分析法》由新意法鼻祖——国际著名隧道专家皮埃特罗.卢纳尔迪(Prof.Pietro Lunardi)先生撰写,该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岩土控制变形分析法(亦称新意法)的理论体系、工法内容及实际工程案例,对于技术人员了解新意法以及在工程中更好地推广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书分为10个章节和附录部分,共521页,由铁道出版社出版,精装,全彩色印刷,定价180.0元。  相似文献   

7.
宁波市轨道交通工程第四系岩土工程分层应注意到本地区的软土地质背景以及轨道交通建设中深基坑、区间隧道等地下工程和桩基工程的设计需要。对宁波地区岩土体单元划分现状进行了介绍,对其划分原则进行了分析,并对划分方案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软弱围岩公路隧道开挖工程中经常遇到事故,因此研究隧道施工开挖围岩受力及变形特性对工程建设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MIDAS有限元分析软件,构建了软弱围岩-隧道-岩土体相互耦合作用下的力学模型,研究分析了隧道开挖过程中围岩应力场分布、锚杆轴力、二次衬砌内力、拱顶下沉及隧道净空收敛规律。对进一步研究隧道开挖施工围岩受力特性研究提供了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为迎接国检,提高我省专养公路隧道养护管理水平,及时掌握隧道的结构现状及其损坏情况,省交通科研所的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中心站所属的岩土工程检测室受福州市公路局和南平市公路局的委托,分别对福州片区8座隧道和南平片区7座隧道进行了检测。岩土室技术人员接到任务后,立即与各公路分局、交警联动,编制技术和交通安全布控方案。项目开展过程中,技术人员利用地质雷达对福州片区8  相似文献   

10.
考虑流固耦合效应的水下隧道岸坡深基坑开挖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长沙市湘江大道浏阳河水下隧道工程为依托,改进了以往数值方法在反映隧道流固耦合效应方面的不足,建立了同时反映岩土体力学特性和水体流动规律的流固耦合模型,基于弹塑性流固耦合效应,对明挖段基坑开挖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从而揭示出:基坑开挖至预定深度后,由于岩土体内渗流尚未达到稳定状态仍会继续发展,基坑变形及支护结构受力还会继续增长.这一研究结果为基坑支护及安全施工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某洞库工程开挖跨度达44.4 m,同时具有矢跨比甚小、断面扁平的特点,如何优化开挖方案、确保工程安全、优质施工,是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的问题。文章分析了影响超大跨形成的因素,介绍了该工程开挖方案的确定、实施及有关体会,对后续类似工程施工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施工阶段盾构隧道漂移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盾构隧道位移控制是满足建筑限界的关键.文章从盾构工法特性、地质条件、盾构姿态、衬背注浆和设计五个方面进行研究,对施工阶段的盾构隧道漂移控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双联拱隧道开挖技术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章论述了双联拱隧道施工对联拱隧道的围岩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一些关于曲中墙与直中墙联拱隧道的不同施工方法和联拱隧道监控量测方面的建议,对联拱隧道的设计与施工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隧道地震反应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土-结构相互作用模型出发,利用粘-弹性边界条件,采用时程分析法,对隧道衬砌在地震作用下的反应进行有限元模拟.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建立了隧道抗震设计中的一些主要事项,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隧道火灾报警系统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我国公路和城市交通隧道里程延长较快,给隧道的消防安全带来挑战.国内外交通隧道事故造成的危害引起了各国对隧道消防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文章总结和分析了几种常见的隧道用火灾报警系统,并详细介绍了热敏式火灾报警系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运营公路隧道安全评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某运营公路隧道的衬砌和路面状况、衬砌厚度与其背后回填状况、衬砌混凝土强度、隧道净空断面、风道吊杆和吊顶板、隧道路面横坡及抗滑性能等的调查与检测,对其安全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下行隧道病害严重,已达到“2A”级,需要尽早对隧道衬砌背后的空洞、隧道衬砌裂缝和渗漏水等问题进行全面综合整治。文章介绍了该隧道安全评估的检测项目、方法及频率。  相似文献   

17.
烟台西山城市公路隧道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山岭公路隧道而言,由于城市人口、设施较为密集,隧道施工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因而城市公路隧道在设计、施工等方面应有更高的要求,即在充分考虑隧道使用功能以及工程造价的同时,应尽可能将隧道施工对周边环境产生的影响降至最低。因此,坚持“以人为本”、重视隧道景观设计、加强环境保护将成为城市公路隧道建设的重要理念。文章结合烟台市西山隧道工况,介绍了城市公路隧道设计方案、施工方法以及环境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8.
联接段7#隧洞是山西省万家寨引黄工程中唯一的一条从施工期间就安装了工程监测仪器并持续进浇行观测的隧洞,特别是有关TBM施工段的监测以往未见报道.文章通过对钻爆法和TBM法施工的典型洞段的观测结果进行了分析,揭示了采用TBM施工段的一些特有现象,并就与此相关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以北京地铁6号线一期工程平安里站~北海北站矿山法区间为背景,研究了矿山法区间下穿既有盾构区间过程控制措施,通过采取组织、安全和技术保证措施确保了矿山区间施工时既有盾构区间的安全。  相似文献   

20.
长大公路隧道火灾模式下的烟雾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公路隧道火灾初期对人员逃生造成威胁的并不是高温,而是烟雾。为了更好地控制隧道火灾的蔓延,就必须更好地对隧道火灾烟雾的特性进行研究,总结出一些普遍规律,为火灾救援提供试验基础。文章通过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的火灾模型试验,对长大公路隧道发生火灾时的烟雾特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