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张钧雷 《水运管理》2010,32(11):38-40
20年前的1990年10月2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海上丝绸之路”综合考察队乘坐仿古的“和平方舟”轮从意大利威尼斯港出发,沿着古代海上贸易航线自西东行,先后访问土耳其、阿曼、印度、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13个国家的15个港口,于翌年2月14日抵达我国泉州港。  相似文献   

2.
叶介甫 《航海》2014,(1):25-27
2013年11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从浙江舟山起航,前往菲律宾灾区执行人道主义医疗救助任务。这是中国首次派出舰艇赴海外灾区执行人道主义医疗救助。“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是中国海军最新型医院船,是我国专门为海上医疗救护“量身定做”的专业大型医院船,船上搭载的某些医疗设施装备达到三甲医院的水平。“和平方舟”2008年底入列东海舰队,2009年在海军成立60周年暨多国海军活动中首次公开亮相。这次首次派出执行人道主义医疗救援任务揭开了医院船神秘的面纱。  相似文献   

3.
视界     
《珠江水运》2011,(19):10-11
1 9月29日,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上官兵在太平洋上举行升旗仪式,喜迎新中国成立62周年。  相似文献   

4.
利用层次分析法和SWOT分析法组合对影响泉州湾航道二期工程战略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并计算各因素权重,在此基础上确定泉州湾航道二期工程战略。结果表明:在众多因素中,促进泉州湾水域交通安全、增加投资成本与增加管理人员工作负担、国家军事战略规划的实施和某些航段存在通航安全风险等是影响泉州湾航道二期工程建设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作为华南地区特种辅船制造与保障基地的广州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在海洋防务装备建造领域成绩显著,先后建成并交付使用的"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成系列的综合补给舰以及综合保障船等,从"医、食、住"立体式护航中国海军"走向深蓝"。医:"和平方舟"尽显大国风范广船国际建造的"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艘制式远洋医院船。该船2008年12月列编,舷号866,船  相似文献   

6.
东方大港不是梦,科学发展兴莆田。莆田“三湾”(兴化湾、平海湾、湄洲湾)是中国黄金岸线的亮丽风景,也是莆田港城崛起的魅力名片。“三湾”位于台湾海峡西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部,扼闽中咽喉,北承福州、东牵台湾、南接泉州,构成“三个两岸关系”,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港湾资源丰富,海洋文化积淀深厚.  相似文献   

7.
对泉州湾出土的宋代海船及其复原尺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4年夏,在福建省泉州湾的后渚港发掘出土了一艘宋代木造航海货船。这一重大考古发现,对研究泉州湾的海外交通史和我国造船发展史,都具有一定的价值。 本文结合这一发现,阐述了泉州古船的船型和结构特点。指出该船采用较小的方形系数和中剖面系数以及瘦削的型线,既可以克服长宽比过小对快速性带来的不利,同时平缓的斜剖线可使弯曲外板的加工工艺得到改善。V形的横剖线则有利于改善船的耐波性。 泉州古船龙骨连接部位的选择和连接形式的设计均较为合理。底部为二重板,舷侧为三重板,而且是搭接与平接结合使用。这一重要发现,为意大利杰出旅行家Marco Polo的记叙和日本学者桑原骘藏的考证提供了极充分的实物证据。特别是用十二道水密舱壁板将全船分隔为十三个舱的设计,与Marco Polo对中国船舶的赞誉是惊人的一致。文中对造船工艺的先进性和航的发展演变等问题,也进行了分析。 本文还根据我国历代船舶的统计资料,结合古船的残存尺度,从稳性、强度、货舱容积和淡水舱容积等各个角度,推论本船应有的尺度。作者对复原的建议是:船长30米,宽10.5米,型深5.0米,方形系数0.43,吃水3.5~3.75米,排水量399~454吨。  相似文献   

8.
东方大港不是梦,科学发展兴莆田。莆田“三湾”(兴化湾、平海湾、湄洲湾)是中国黄金岸线的亮丽风景,也是莆田港城崛起的魅力名片。“三湾”位于台湾海峡西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部,扼闽中咽喉,北承福州、东牵台湾、南接泉州,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港湾资源丰富,海洋文化积淀深厚,左右逢源,承接南北,连贯东西,区位优、底蕴深、资源特,临海产业后发待势,在“海西”发展战略中地位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对泉州湾海域动力、泥沙分析的基础上,使用数学模型手段得到了泉州湾海域水动力数据,根据流量分配格局可为海湾的保护性开发利用起到指导、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互通X”轮在汕头南澳岛西侧海域触碰南澳大桥主通航孔工作平台,船上8名船员3人失踪;“鑫源顺X”轮在泉州湾海域倾覆沉没,船上11名船员10名死亡失踪.  相似文献   

11.
郑毅 《水运工程》2002,(9):70-72
综合分析论证了泉州湾港口航道现状及发展、吞吐量发展、海湾海床演变、航槽稳定性、挖槽回淤及航道开发的天然条件,认为开辟泉州湾3万吨级航道工程是迫切的,而且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2.
港口码头防污联防体建设不但能整合资源、提升应急能力,而且能减小码头企业经济负担。文章以泉州湾港区为试点,分析了泉州湾建立联防体的可行性,依照相关法律规范,从设立联防体组织机构和制订联防体运营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泉州湾港口码头污染防治联防体建设推进方案,研究了联防体可能的联防模式及其适用性。  相似文献   

13.
崔燕 《中国船检》2010,(10):74-76
2009年,在中国海军成立60周年暨多国海军活动中,一艘名为"和平方舟"号的医院船首度公开亮相。2010年8月31日,犹如天使一般的她从舟山港起航,前往亚丁湾海域执行中国"和谐使命2010"任务。这是中国首次派遣医院船赴国外执行巡诊及医疗服务。那么,医院船究竟什么样?她具备哪些特点?此次执行任务的意义是什么?为此,本刊记者连线了正在随船执行任务的新华社驻海军摄影记者查春明。在他独特的视角下,海上医院船的神秘面纱被慢慢揭开……  相似文献   

14.
《中国海事》2008,(8):28-29
2004年7月8日1321时,马绍尔群岛籍大型原油轮“Genmar Transporter(骏马输送者)”轮与马绍尔群岛籍大型原油轮“Cape Bowen(海角)”轮在泉州港湄州湾口剑屿以东1.6海里处发生碰撞,造成两船船体不同程度损坏的重大事故。  相似文献   

15.
资讯     
《中国水运》2006,(9):62-63
锦州港将成蒙古国对外贸易通道,无锡122亿元建未来水运网,145亿元完善珠江水系航运结构,沿海港口重复建设问题有望解决,泉州湾将投资近25亿元填海建“人工岛”[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中国港口年鉴》坚持质量是年鉴生命这一主线,紧紧抓住中国港口发展的特点,锐意改革创新,全面、系统、详实地记载了中国港口的新变化、新进展和新发展……泉州有山,曰清源、桃花、紫帽;有水,曰晋江、洛阳;有海,曰泉州湾,从泉州湾启锚扬帆,北可上福州、马祖,南可下金门、厦门,直航可抵祖国的宝岛台湾,当然也可以走向更辽阔的疆域和更遥远的彼岸。泉州作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早在公元六世纪的南朝,就有与海外交通往来的历史记载。  相似文献   

17.
陈培焕 《水运工程》2013,(9):103-107
为给泉州湾深水航道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根据实测资料,对泉州湾的水沙特性、地貌演变及航道的稳定性进 行系统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航道工程实施后的泥沙回淤和淤积量进行分析计算。研究结果表明,泉州湾海床稳定性较好,可 以进行深水航道工程的建设。工程实施后的监测结果表明,人工航槽稳定,研究成果给深水航道的建设提供了可靠的指导。  相似文献   

18.
针对泉州湾水域通航环境日益复杂,以及近年来该水域航标时常发生被撞受损影响通航安全的情况,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以海事监管和航海保障一体化融合发展为切入点,就泉州湾水域航标"五位一体"综合巡检方案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尝试提出解决航标被撞受损影响通航安全的方案。  相似文献   

19.
黄泽宪 《水运工程》2019,(12):32-38
通过分析泉州湾自然条件,采用数学模型从水动力、流态、冲淤等方面讨论了泉州湾秀涂人工岛建成前后对水沙环境的影响。研究表明:人工岛建成后减少纳潮量约2%,归顺了人工岛周边水流流态,但对局部流场有一定影响;人工岛建成后固化了部分浅滩沙源,宏观冲淤影响幅度可控。可为类似工程的开发与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240多年前,瑞典学者奥斯贝(Osbeck)在我国珠江口海域,首次观察到“牛奶般白色”的海豚时,被它的灵性、温柔和娇健的体型所吸引,欣喜地将其命名为中华白海豚。 海洋中的“大熊猫” 中华白海豚隶属海洋哺乳动物鲸目齿鲸亚目海豚科,是我国海域中13种海豚中的佼佼者。肤色呈“牛奶般白色”的海豚,世上仅有二种,中华白海豚是其中之一,所以非常珍贵。在我国仅分布在东海和南海,为热带、亚热带沿岸性种类,多游弋于内海港湾及河口区。在福建的闽江口、厦门、金门海面、湄州湾,广东省的大亚湾、珠江口及香港海面比较多见。如今厦门、香港和珠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