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为进一步提升西安绿色环保出行的新形象,更好地为市民服务,西安公共自行车公司将于近期在全市范围内陆续投放1万辆升级版新型公共自行车。西安公共自行车公司工作人员说,公共自行车作为古城交通先锋,有效地解决了广大市民"最后一公里"的难题。目前,西安市有公共自行车服务站点1 943个,共投放自行车6.2万辆,开卡量51万余张,日均使用量超过23万人次。部分已经投入使用的新型公共自行车一改从前的"黄绿配",变身清一色的"活力橘"。随着西安公共自行车用户数量的增  相似文献   

2.
正"嘀,还车成功,请取卡。"近日,在江苏南京珠江路浮桥自行车租赁点,55岁的市民张丽丽把公共自行车推入锁止器,然后把借车卡平放在数卡区5秒左右,听到语音提示,即表示还车成功。张丽丽告诉记者,南京公共自行车租赁很方便:"我从成贤街办完事,借了自行车正好骑车到家门口,既锻炼身体,又节省时间。"  相似文献   

3.
正公共自行车的概念源于公共自行车系统,存放于公共自行车系统的服务站点。站点通常设在地铁站出口、社区大门口、大商场、旅游景点等人流集中区域,市民通过办理借车卡来进行公共自行车的租赁服务,各个站点之间互通互联,为市民提供既方便租借也方便归还的公共服务。公共自行车不同于一般的自行车,它采用更为轻质的材质,定制一体化的颜色,在为市民提供出行方便的同时,也成为了城市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作为城市交通的组成部分,公共自行车具有以下优势:1.不存在大气和噪音污染,可为居民和旅游者提供便捷的绿色出行  相似文献   

4.
把握公共自行车使用的时空分布特征是优化公共自行车系统运行的前提.通过网络爬虫技术获取站点数据,定义了站点活跃度等指标,利用Dunn指数和Davies-Bouldin指数确定有效的站点活跃度聚类算法,引入全局Moran′s统计量和局部Moran′s统计量对站点使用情况进行空间统计分析,深入挖掘站点使用状况的时空分布特征.在对苏州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的案例研究中,根据活跃度变化将站点聚为四类,发现一个站点的活跃度与周边13个(晚高峰)至20个(早高峰)以上的站点存在正的空间相关关系,可推测早晚高峰用户的平均骑行距离分别为2.2 km和1.7 km.研究结果还证实,虽然大部分站点的高峰期车桩比在空间上呈随机分布,但高车桩比站点分别聚集在几个不同的地区,低车桩比站点则集中出现在较大范围内,系统地揭示了站点间协调配合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公共自行车系统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和建设低碳、环保的出行体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由于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借还车需求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存在不均衡性,在使用公共自行车时,经常遇到“借车难”或者“还车难”的问题,使得出行者不得不放弃使用公共自行车出行。为了有效地提升出行者借还公共自行车的成功率,研究了1种基于细节层次模型的自行车调度方法。基于公共自行车站点之间的相似度,采用谱聚类算法对站点进行层次划分,形成基于空间范围(即公共自行车站点所占据的地理空间区域)的站点簇;在每个划分层级上统计不同簇之间的自行车借/还需求,结合遗传算法对调度车辆的运输路径进行求解;将不同层级上的调度方案叠加,形成1种调度粒度由粗到细的自行车调度方案。通过对比实验证明:基于细节层次模型的公共自行车调度方法较传统方法减少了42.70%的调度路径,进而减少了相应的调度时间。   相似文献   

6.
今年"十一"黄金周,适逢中秋节与国庆节"双节相邻",长达8天的假期是骑自行车出游的最佳时期,再加上各地天气晴好、阳光明媚、晴空万里,更是骑游观光的最好条件,而骑公共自行车出游是今年部分城市新添的一景。尤其是今年"十一"期间,杭州、沈阳、温州等城市公共自行车租借出现火爆现象,市民已把公共自行车用作休闲健身、城市观光和短途的交通工具。据了解,目前我国已有61个城市有了公共自行车,今后将有更多的城市相继引入低碳环保的城市公共自行车项目。在我国加快构建以公共交通为主的出行系统利好背景下,城市公共自行车将会掀起新一轮的发展高潮,毋容置疑的是,公共自行车也已经成为我国自行车行业发展的重要商机。  相似文献   

7.
在学院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当中,我们以西湖风景区为例,对"杭州公共自行车对市民、游客出行的影响",通过发放问卷、采访有关单位负责人等形式,展开了深入调查,并得出以下结论。1杭州公共自行车对人们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杭州公共自行车从2008年5月诞生到现在,也不过只有三年多的时间,但已经对市民、游客的出行方式的选择产生了极  相似文献   

8.
正"截至2017年底,昆明公共自行车投入营运10个月,共有224万余人次选择骑公共自行车出行。今年还计划投放1.5万辆。"这是记者昨日从昆明公共自行车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了解到的信息。昆明公共自行车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2017年3月1日,昆明公共自行车在呈贡区率先投入试运营,开通运营服务站点90个,投放自行车1 200辆。当年5月1日起,开始逐步在主城区及呈贡片区正式投入运营,共开通  相似文献   

9.
正G20峰会召开,使杭州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从8月28日开始,西湖景区周边沿线100个公共自行车服务点将正式推出"扫码租车"功能,不管是市民还是游客,都可以直接使用APP或微信平台租借杭州公共自行车(俗称"小红车")。其实上海公共自行车租赁的需求量更大,但现状却差强人意。"摩拜单车"(Mobike)火爆白领圈,租赁尚算便捷,骑行体验却难以"膜拜",各区建设了永久自行车租赁点,以期提供市民舒适出行,但运营模式却不能"永久"。  相似文献   

10.
城市公共自行车设置桩位布局时,通常只考虑地面道路资源的因素,实际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空、满桩的现象。本课题通过调研,用数理统计的方法,欲对自行车的桩数进行一个合理调整,使空额数总在一个正常范围之内,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市民对公共自行车的需求,减少工作人员的流动搬运,并合理使用空间资源,提高最大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正>今年上半年,广州提出投1.2亿助推公共自行车升级;9月还通过了《广州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管理办法》,以规范公共自行车系统的规划、投资、建设、运营、开发等。而事实上,全国各城市都在积极推动公共自行车,广州只是其中一个缩影。但放眼全国,整个公共自行车领域发展参差不齐,既有获得全球最棒公共自行车系统的杭州,也有不少城市爆出公共自行车"办卡难"、"还车难",被破坏"遗弃"甚至"长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西安市基于地铁接驳的公共自行车使用特征调查,分析影响公共自行车租借行为的因素。基于建设者与出行者的双层目标,从公共自行车服务站点的布设、自行车道建设、公共自行车运营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提高出行者对"地铁+公共自行车"交通模式的选择意愿。  相似文献   

13.
正"公共自行车"或"自行车共享"的概念最早起源于欧洲。20世纪60年代荷兰首先推出了第1代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30年后,在丹麦出现了第2代公共自行车系统。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欧洲开始将计算机、互联网和无限通信等技术运用到公共自行车租赁行业,最终实现了数字化管理和运营,这被称为第3代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最后1 km"等问题,为市民出行提供便利的公共自行车租  相似文献   

14.
殷滋 《人民公交》2020,(1):52-55
公交优先,就是百姓优先。500米内有站点、一块钱就能乘公交,公共自行车免费骑,还有“高大上”的智轨列车……在株洲,越来越多的市民感受到了便捷公共交通带来的幸福感。随着株洲市“公交都市”创建持续深入,这种畅快的出行体验还会来得更加强烈。  相似文献   

15.
正柳州的低碳出行交通网络建设成效很惊人:在广西率先开通BRT快速公交、水上公交、公共自行车、慢行步道等。目前已累计建设23条自行车专用道,里程达105 km,其中柳州河东中心片区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示范项目被确立为国家示范项目。建成公共自行车租赁站点325个,路面投入运营的公共自行车约7 500辆,市民日均租车量达1.5万次。建成5条快速公交BRT线路,覆盖柳州多个片区。开通水上公交巴士,实现水上公交与地面公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公共自行车调度模型要求各自行车租赁站点的自行车取送需求已知并严格得到满足,这可能会为了少数车辆的平衡而大大增加调度成本(一些站点经调度后的自行车数量可能与目标数量只差几辆,对于满足的借、还车需求大小影响很小,而如果严格按照目标值进行调度的话卡车调度路线长度或时间会增加很多)。基于此,提出一个新的公共自行车调度模型,该模型并不需要所有的站点都严格按照事先给定的自行车配备数量进行调度,并综合考虑满足借还车需求最大化目标及调度成本最小化目标,分析调度约束及系统中借车与还车在时间上与空间上的动态演化过程,对卡车调度线路进行优化,得到各站点应配置的自行车数量及可满足的借还车需求大小。随后,对模型提出相应的遗传算法求解方法,设计适宜求解的编码与遗传算子,通过算例对该模型进行验证,并与传统的自行车调度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调整多目标之间的权重,并运用该模型进行优化可得到较好的既能最大程度满足借还车需求而调度成本又较省的调度卡车行驶路线方案;提出的模型在满足借还车需求减少比例很小的情况下使得调度时间明显下降;如果硬性要求每个自行车租赁站点的调配需求都严格满足的话,调度时间将会明显增加。研究成果可为公共自行车调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正>通过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南京公交集团建立了一支既懂管理学又懂心理学的党群干部队伍,成为公交基层管理的"小教员",为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注入新的活力。背景与起因南京公交集团成立于2012年7月,在公交回归公益、创建"公交都市"的大背景下,坚持"优质、安全、和谐、高效"的核心价值观,坚持履行"用心运营公交、真情服务市民"的企业使命,依托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政府扶持,发展成为集传统公共汽车、现代有轨电车、公共自行车、轮渡、出租为一体的产业经营多元化大型服务性企业。在企业快速发展与升级转型中,南京公交集团也面临着越来越  相似文献   

18.
《经济导报》2010,(32):23-23
8月10日,烟台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正式投入运营。在启动仪式上,嘉宾与200多名志愿者一起骑行公共自行车,号召广大市民选择低碳环保的出行方式。  相似文献   

19.
公共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一直是许多城市交通系统面临的难题。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这个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早在2007年,公共自行车系统开始进入中国,先后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大城市开始运营。而2016年的下半年,以"随取随用"为目的的"共享单车",开始活跃在一、二线大城市的大街小巷,并引发热议。共享单车作为创新商业模式,通过手机端完成用车流程,利用智能锁解决锁桩问题,体现了"互联网+城市绿色出行"的先进理念。但目前的共享单车如何与城市管理实行有效对接?如何与已有的公共自行车城市交通资源互为补充?就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永安公共自行车董事长孙继胜先生。  相似文献   

20.
公共自行车系统是落实公交优先,解决最后一公里交通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通过发展公共自行车,可改善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合理限制使用小汽车等组合交通措施,实现吸引小汽车出行向公共交通转移。该文结合北京丰台科技园区公共自行车规划研究的工作实践,探讨根据园区的特点,明确服务主体,对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功能进行定位,从而确定系统规模,以对规划进行总量控制。根据公共自行车规划特点,分类分块设置服务站点,制定出不同的设置方案,并提炼近期实施方案。通过对各服务站点配车进行平衡,使衔接地铁、公交的服务站点规模,与服务公建和居住站点的规模相当。为保证规划的可实施性,对站点的具体设施、路权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