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前我国各城市地铁快速发展,车站建设项目工程量大、图纸复杂、异形构件多,而且没有专门针对地铁车站土建算量的软件,部分设计院和施工单位采用传统的手工算量,设计方案改变时工程量调整大,存在工作量大、效率较低等问题,且对量工作繁琐。随着BIM技术发展,我国出现了广联达、斯维尔、鲁班、晨曦算量软件等三维工程量计算软件,重点围绕广联达土建BIM算量软件及其在地铁车站算量中的使用方法和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随着BIM技术的广泛应用,其在工程管理信息化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验工计价作为铁路项目控制投资的重要手段之一,传统验工计价和现有市场单一验工计量系统面临许多问题,包括人工审核难度高、易出错、造假难发现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运用EBS编码与部位树结合、清单编码关联技术,建立BIM模型与验工计价之间的关联关系,形成模型构件进度、质量、工程量等信息与验工计价系统之间的数据链条。该数据链条可以通过唯一的构件标识或共享的属性字段进行建立,实现验工计价数据的跟踪和更新。通过对进度和质量状态的判定,实现验工计价数据的协同和智能验工。以鲁南高速铁路菏泽至曲阜段项目1标为例,阐述了部位树-清单关联、计量报验、验工审批、报表输出、统计分析等内容,通过基于BIM模型算量的铁路验工计价管理技术的应用,实现验工计价过程的信息化管理,减少业务人员的大量验工工作,帮助工程管理者更加清晰了解工程量的来源和计算方式,增加验工计价结果的可信度和可靠性,管理人员能够实时监控管理工程质量和进度,促进各个环节之间的信息高效流转和协同决策。通过该技术方案的应用,为以BIM模型为数据核心载体的工程建设集成化管理平台提供了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BIM与现行铁路工程量清单计价标准的差异,促进BIM技术在我国高铁信息化建设和造价精细化管理中的发展,基于BIM对铁路工程量清单分解结构进行优化。分析现行铁路工程量清单计价标准与铁路BIM标准在工程分解结构上的异同,运用模块化理论提出基于BIM的高铁工程模块化分解思路,并对国内外建筑信息分类体系、交付精度标准等进行分析。建立了符合BIM建模特点且满足总承包模式及全过程造价管理的三级高铁工程量清单EBS\WBS,并进一步定义各级分解结构的特征描述类型。研究结论:铁路工程量清单与铁路BIM标准在工程分解的原则、对象以及信息表达方式方面均有差异,而基于BIM的三级高铁工程量清单与铁路BIM标准可在EBS\WBS上达成协同,为实现基于BIM的高铁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数字化转型大背景下,BIM技术作为工程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载体,BIM模型数据的传递和应用显得非常重要。为解决轨道交通房建工程利用现有BIM软件开展设计工作存在构件未进行统一管理、建模效率低、工程量统计繁琐、模型数据难以传递等问题,研发出一款由构件管理模块、专业辅助建模模块和轻量化审核模块组成的轨道交通房建工程BIM正向设计软件系统。通过实际工程应用表明,该软件系统从设计前期构件数据统一管理、设计过程快速建模、工程量统计、二维图纸导出到最后的设计成果轻量化审核,在确保设计模型数据可传递的同时,提高了BIM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  相似文献   

5.
BIM5D技术是BIM技术发展到现阶段实现多维度表达的最新方式,其以三维可视化BIM3D为基础,进一步附加时间信息形成BIM4D,继而附加费用成本信息发展为BIM5D。本文分析目前BIM技术在成本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并针对铁路四电工程在当前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通过已有的WBS(工作分解结构)将模型构件与成本信息关联时存在的众多问题,提出在关联产值成本时的解决方法。通过铁路四电工程BIM模型建立、工程量汇总统计、BIM模型与进度及成本相关联三个工作流程搭建BIM5D模型,系统阐述由中铁二十一局自主研发的铁路四电BIM5D系统在通信工程施工中成本动态管控流程。  相似文献   

6.
研究BIM5D在举水河特大桥钢桁梁制造和施工中的应用,采用Revit建立1-96 m钢桁梁参数化模型,再将模型集成到基于"三端一云"的广联达BIM5D软件平台中做项目的全过程管理。主要介绍1-96 m钢桁梁在4D动态施工模拟、精确算量、材料精细化管理、物料跟踪、进度控制、质量安全控制、成本控制等方面的BIM探索和研究,结合BIM在施工中的实践,总结出"预、协、快、省"的四字BIM观。  相似文献   

7.
随着BIM技术在铁路隧道工程领域的飞速发展与应用,为解决铁路隧道洞口传统二维设计过程中洞口位置选择不合理,洞口开挖回填边界线绘制困难,洞口开挖工程量难以精确计算,端墙洞门结构及截水沟设计与地形匹配不直观等难题,提出利用BIM技术在Bentley OpenRail Design平台研发隧道洞口设计软件技术方案。通过对隧道洞口设计内容和设计流程进行梳理,对软件整体架构、关键模块和数据库进行设计,研发基于BIM技术的铁路隧道洞口设计软件。本软件利用C#/C++混合编程技术,通过动态剖切地形曲面,实现隧道洞口横、纵断面图与三维模型实时联动,实现隧道洞口位置的合理选择,完成洞口边仰坡设计以及端墙洞门结构、洞外截水沟创建以及图纸输出等功能。工程应用表明,该软件结构合理,满足隧道洞口设计实际需求,能有效减轻设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显著提高隧道洞口设计效率与设计质量。  相似文献   

8.
南昌港口大道项目探索性地将BIM技术引入市政桥梁施工领域。采用Revit软件成功建立了市政高架桥模型,在施工过程中,运用实体模型,进行了设计图纸审核、工程量计算、可视化分析和技术交底、施工模拟分析、碰撞分析等工程应用实践,大大优化了施工方案,缩短了工期,降低了工程成本,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韩广晖 《铁道勘察》2020,(1):162-165
为了解决轨道交通桥梁工程数量计算中存在的工程量信息传递次数多、效率不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结构化数据的工程量计算方式,省去了基于二维图纸进行工程量计算方式中的信息传递过程,避免了三维模型成熟度不高或信息缺失造成的数量丢失。具体做法为:采用数量项类型划分、分类计算、混合方式编码等方法,建立构件与工程数量、工程数量与清单的映射关系,可跳过图纸或模型进行工程量计算和工程量清单的输出。在智能京张BIM设计过程中,通过编写桥梁工程数量计算软件进行工程数量的计算和输出,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铁路工程建设是大型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专业多,建设周期长。BIM由于其技术优势在铁路施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保障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的主要措施之一。但目前由于缺乏既有车站标准化BIM建模方法来规范全生命周期建设,导致设计阶段所创建的BIM施工图模型精度尚无法完全满足施工需求。为此,针对既有铁路车站施工问题,提出一种BIM技术标准化建模方法。首先,全面分析既有铁路车站的站房工程、运输生产设施设备等核心建设要素内容,从安全性、作业交叉、施工工期、施工空间4个方面剖析既有铁路车站的施工特征;其次,提出既有线铁路车站BIM技术应用规范化设计流程,重点阐述设施设备的建模、多源数据放样坐标校准、校准模型与工程量核算、碰撞检测与处理以及方案模拟过程中BIM技术的标准化应用;最后,以淄博站站改工程为例,从客运设施改造工程、站房工程、接口工程3个主要方面论述BIM技术标准化应用的过程和结果。实践应用表明,BIM标准化应用技术有效提升施工效率15%以上,在既有站站改施工过程中产生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可为同类工程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介绍建筑信息模型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发展的基础上,阐述了建筑信息模型在机电管线综合中的应用,以燕翔饭店改扩建项目样板间工程为研究对象,利用Autodesk Revit软件建立了其主体结构和机电管线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分析,完成了机电管线的碰撞检查。同时,结合工程实际对BIM技术在模拟现场施工及材料统计方面的应用进行了论述,模型的建立及仿真分析均表明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领域的科学性及先进性,在指导现场施工、控制施工进度、节约建设成本方面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地铁车辆基地设计具有工程体量庞大、专业众多、接口复杂的特点,采用传统设计手段容易出现设计缺陷及碰撞问题.为提高设计质量,以抓马山车辆基地工程为依托,对BIM技术在地铁车辆基地工程中的应用进行探索.运用Autodesk公司软件及自主开发的多种BIM设计工具等软件,完成了所涉及的15个专业内容BIM设计工作.通过建立族库、各专业BIM设计、模型整合的流程,完成整个车辆基地BIM模型构建,同时实现设计方案比选、工程量统计、碰撞检测、BIM+VR展示等应用,为提高设计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3.
针对四电工程信息管理过程中工程算量大、数据共享困难、资源复用率低等问题,提出基于BIM技术的四电信息集成管理平台。平台以四电工程图纸信息为基础,借助Revit软件创建工程中的构件族库,生成BIM模型云构件库和云模型库。将模型信息和工程资料相结合,实现施工信息多源协同建模;最后在BIM标准规范体系支撑下,采用EA架构理论,构建四电专业各项目可以多方参与、多阶段协同的信息管理平台。平台已在北京地铁信号项目等工程中上线应用,预期效果实现良好。  相似文献   

14.
随着BIM技术在铁路隧道工程领域的飞速发展与应用,为解决盾构隧道三维建模过程繁琐、建模精度不足、建模效率低的问题,提出参数化建模软件研发方案。通过对盾构隧道设计内容和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根据核心业务需求,对软件进行整体架构、关键模块和数据库设计,研发盾构隧道BIM参数化建模软件。对盾构通用楔形管片的几何约束和工程约束进行研究分析,建立设计参数与中间推导参数的数学表达式,实现参数间的联动,实现盾构管片BIM模型的参数化创建。然后建立线路数学模型,通过计算高精度线路坐标,完成盾构管片的三维空间定位排版拼装,实现盾构隧道BIM模型的创建。工程应用表明,该软件结构合理,满足盾构隧道建模实际需求,能有效减轻设计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幅提高盾构隧道BIM模型的建模精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工程造价长期以来按照传统的定额模式进行计价,目前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实行量价分离,由企业根据自身情况按市场规律自主报价,但是,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在并不成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还不能彻底取代传统的定额计价模式,按定额编制概(预)算的造价管理方法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尽管如此,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推行乃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当前地铁工程的主流BIM设计及应用均局限于车站主体结构的范围内,而对于地铁区间结构的BIM设计尚无研究及应用成果。对于地铁区间的BIM设计尚存在是选择Autodesk平台还是Bentley平台作为BIM设计的工具这一难题。模型在不同软件间传递也总存在丢失构件及其信息的问题。本文以呼和浩特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盾构区间BIM设计为背景,结合Autodesk平台及Bentley平台进行区间结构专业BIM设计,而后采用Navisworks软件与其他专业进行协同设计,以解决以上问题。研究结论:(1)本次BIM设计首次建立了地铁区间的联络通道、疏散平台、区间风井模型,验证了各BIM软件综合应用、无需自主研发区间结构专业BIM插件即可解决区间结构专业BIM设计问题;(2)此次BIM设计验证了采用dwg、skp、dwfx作为中间格式,进行软件间的模型传递,不丢失构件及其信息;(3)此次BIM设计探索了一套盾构区间全专业BIM协同设计及应用的流程及方法,BIM软件生成的工程量是符合工程实际的,多专业协同设计的流程及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随着工程量清单计价法在我国铁路建设项目上的大力推广及普遍采用,铁路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已经基本建立。此文简要概括了推广“四电”专业工程量清单计价法的必要性,分析了“四电”专业工程量清单计量规则的编制要点,并就站后通信、信号和信息专业的工程量清单计量规则在编制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BIM技术在地铁车站结构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目的:BIM技术被誉为建筑业的第二次革命,是建筑业信息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针对我国BIM技术在地铁车站主要应用局限于结构建模、碰撞分析等方面的这一现状,探索BIM技术在地铁车站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将BIM技术应用推广到结构计算和工程量统计的过程中,为实现BIM技术在地铁车站的全生命周期的应用提供参考。研究结论:(1)建立了地铁车站标准段的BIM三维模型,通过Revit extensions将完善后的BIM模型导入Robot中,进行地铁车站的结构计算,实现了物理模型和分析模型之间工程信息的共享,体现了BIM核心价值;(2)使用Revit生成了包含多种结构信息的墙的明细表,是解决规模建筑工程量统计困难的有效途径;(3)本研究成果完善了BIM平台整体功能,能够为BIM技术在地铁车站结构设计中的应用提供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办法的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此文结合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改革的实践,针对相关配套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对实施工程量清单计价相关政策、机制和环境等方面的建设进行研究探讨,并提出具体的完善与改进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利用3D建模技术和互联网数据库技术将建筑工程构建成具有4D结构化数据库的工程数字化模型,数据粒度达到构件级,降低后期运营维修成本。利用BIM云平台实现对装饰装修工程量概算和成本控制,形成以BIM为核心的项目管理流程体系。通过对重大施工方案三维模拟,模拟出不同施工方案下的施工风险及施工成本最优方案,在保证施工安全、质量的前提下缩短工期。利用三维模型对现场工人三维技术交底,实现建筑图纸的集成化和可视化,提高读图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