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罗屿岛具有开发大型专业化码头的优越水域条件,如何解决陆岛连接是关键问题,合理而顺畅的连接能够提高码头作业效率和集疏运能力,对港口中远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深入调研,提出新的铁路进出岛连接方案,大大提高了铁路运输能力,完善了装卸工艺系统,并有效地控制了成本。  相似文献   

2.
<正> 港口是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是振兴地方经济发展的纽带和桥梁。盐城经济要在跨世纪时期有一个超常规发展,大幅度跃进,提前实现现代化目标,就必须实施“海上盐城”战略,加快港口的开发进程,尽快将港口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本文拟就江苏中山港的开发建设谈点看法。 一、开发建设中山港的战略意义 中山港位于江苏沿海突出部、滨海县境内  相似文献   

3.
《综合运输》2006,(11):91-91
莱州港地处莱州湾东岸,位于山东省莱州市三山岛特别工业区。1992年开始建港,1996年建成投产,同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现已发展成为环渤海经济圈地区性综合性港口之一,主要从事港口货物装卸、仓储、船舶代理、货物代理等物流服务。  相似文献   

4.
<正>从现代港口的发展规律和港口与物流、港口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关系层次出发,依托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具有重要地位的枢纽港口,推动以港口为中心的区域物流中心的建设,利用港口服务和港口相关的物流服务,充分发挥港口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改革开放政策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港口成为与国际连接通道的重要节点,是区域加入经济全球化和社会分工的基础,港口周边200公里内城市,充分利用港口的有利条件,成为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域。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实践,使港口对于城市发展的作用得到广泛的认可,“港为城用,城以港兴”,“要开放,先建港”是人们对于港口对区域和城市发展影响的总结。  相似文献   

6.
崔勋 《综合运输》1997,(7):20-22
<正> 九江港已纵横交叉地置于我国东西向的长江和南北向“京九”两大运输动脉的中心,九江港由此得到明显增强的港口腹地、集疏运能力、枢纽地位、城市功能等优势如何尽快转变为港口的经济优势,我们循着水运发展的趋势与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结合点上切入,及时组建集装箱中转中心乃是当务之急。 一、建立的优势和条件 1.长江三角洲港口群的牵拉。浦东的开放开发,带动着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流域经济的蓬勃发展,沿江主要省区经济发展年均递增率在14%以上,最高达20%,长江三角洲港口群随着经济的发展其规模和能力得到不断扩  相似文献   

7.
港口开发与环境保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正>近20年来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有了较快发展,形成了世界贸易和运输系统新的经济、技术环境。而国际贸易运输量90%是通过海运和港口实现的。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陆已有117个港口对外开放与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600多个港口有业务往来。可见对外开放的港口已成为国际运输链和国际生产贸易体系的积极参与者和重要组成部分。“港口经济”已成为推动地区经济的重要经济支柱。  相似文献   

8.
《西部交通科技》2011,(3):109-F0003
2011年1月27日,广西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十二五”规划起步之年的开篇之作——隆林至百色高速公路建成通车。这对进一步完善全国和广西高速公路网,推进西部大开发和泛珠三角经济合作,加快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和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以及促进广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当前,连云港港口的发展面临着各种机遇,在新形势下,连云港港要抓住机遇,加快港口建设和港口功能的拓展,提高综合竞争能力,充分发挥港口对内对外双向辐射的有利条件,带动陆桥沿线地区经济联动发展,同时也为缩小江苏省经济发展的南北差距,为江苏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有力的支撑条件。一、连云港港口现状连云港港位于江苏省的东北部、陇海铁路的东端,为新亚欧大陆桥的东桥头堡,是江苏省重要的大型海港,也是国家沿海主枢纽港之一。港口背依云台山脉,面临东西连岛,是一个山岛环抱、港阔水深、终年不冻的天然良港。经过几十…  相似文献   

10.
<正> 集装箱运输是国际贸易中广泛应用的现代化运输方式,是在交通运输方面反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最近几年,山东省集装箱运输呈现出迅速发展的好势头。到1993年底,山东省海上国际集装箱港口吞吐量达到34.3万标箱(TEU),比1981年增长28.8倍;铁路集装箱运输量达到14.7万换算箱,比1981年增长4.08倍。山东省沿海港口已形成以青岛港为“龙头”,烟台、威海、龙口、日照、岚山等港口协调发展的国际集装箱港航运输体系。青岛  相似文献   

11.
政企分开是我国港口改革的大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虹 《综合运输》2003,(1):46-48
2001年11月,国务院转发了交通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财政部、中央企业工委《关于深化中央直属和双重领导港口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从2002年3月底开始,原中央管理的秦皇岛港以及中央与地方双重领导的沿海和长江干线共计38个港口(其中:沿海港口13个,长江港口25个)全部下放地方管理,这是我国继电信、电力管理体制改革后的又一个基础产业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一、 港口下放地方管理的重要意义1. 港口下放是国家经济体制改革、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近年来,为增强我国经济、特别是服务贸易业的竞争力,适应加入WTO的发…  相似文献   

12.
<正>一、引言政府对港口建设经营的干预有重要的理论原因,比如某些港口服务的自然垄断特征或外部性等其他市场失灵。港口产业复杂的经济特征是造成政府规制的内在经济动因,同时多样化的产业基本属性也使其规制重构和引入竞争并非  相似文献   

13.
张均雷 《综合运输》2000,(1):40-40,27
<正> 俗语云: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 有人作过形象的比喻:开放的港口即是国家开放的门户,两个国家的开放港口,不管多么遥远,终究仅为“一水”之隔,犹如对门的“邻居”,结为友好港就好似成为芳邻,无疑将有助于交流和沟通。此种比喻极寓想象,但也不无道理。 我国是一个河流众多、海域辽阔、港口荟萃的国度。新中国建国以来,港口事业伴随国民经济、对外贸易和国际航运的发展,也发生了翻  相似文献   

14.
叶蔚忠 《综合运输》1994,(11):14-16
<正> 一、福建省集装箱运输的现状 福建省集装箱运输的发展与国际、国内一样,这几年有相当的发展,1987~1993年全省及福州、厦门港的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43.9%、36.6%和 49.3%。厦门港1992年、1993年吞吐量排名进入全国前十名。集装箱运输的发展也促进了港口的建设,保证了对外贸  相似文献   

15.
《综合运输》2007,(4):84-87
<正>一、规划背景和意义我国现有沿海港口150余个(含长江南京及以下港口),2005年货物吞吐量达33.8亿吨,比2000年翻了一番多。沿海港口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有力地支撑了经济、社会和贸易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综合运输网的完善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罗萍 《综合运输》2005,(11):50-51,60
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京津唐及环渤海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区域经济核心的京津唐经济的起飞,需要天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的有效支撑。这既给天津港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也对天津港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快推进天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才能满足区域经济发展要求和国家战略的实施。一、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是全国总体发展战略部署2005年6月24~26日温家宝总理在天津滨海新区考察后指出: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是环渤海区域及全国发展战略布局中重要的一步棋,走好这步棋,不仅对天津的长远发展具…  相似文献   

17.
把天津港建设成为国际资源配置枢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港口是天津的优势所在。港口经济是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津港要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建设成为资源配置的枢纽,促进海洋经济的发展、加快天津“四个中心、两个基地”的形成,促进天津以及整个港口腹地经济的发展,为把天津建设成为我国北方的经济中心和现代化国际港口大都市做出应有的贡献。一、港口成为资源配置枢纽的趋势日益明显1、经济全球化使港口向全球资源配置枢纽方向发展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是通过金融资本的全球化、贸易的自由化和生产的全球化,实现全球范围内资源的市场化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18.
世界港口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甲雄 《综合运输》1996,(10):36-37
<正> 近几年,随着世界发达国家经济的逐渐复苏和亚太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国际贸易量有了大幅度增长,因而,担负国际贸易主角的港口的作用也越加突出。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扩建和新建港口,增强港口的功能,使得港口建设呈现出如下的发展趋势: 一、港口规模向大型化发展 大力加强港口建设,扩大港口规模,是当前港口发展的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19.
<正>2007年,世界经济高速增长,困扰航运业的港口拥堵危机不仅仍在持续,且愈演愈烈。在世界贸易不断加速增长的趋势下,港口与航运之间的矛盾甚至不再仅仅局限于某一地区,而是具有了全球化特征。同时,由于欧洲、美国西海岸,亚洲及其他地区部分港口综合系统的限制,港口服务已成为攸关航运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正> 18日 由中国科协举办的中国西部地区交通发展战略研讨会,10月11~13日在兰州召开。来自铁道、公路、地理等9个全国性学会和新疆、青海、西藏、甘肃、四川、云南等六省区科协的百余名专家,对我国西部地区交通发展战略进行了多学科的研讨。会议指出:西部是我国通向国外,参与国际经济交流的重要窗口,这里的交通发展战略应与国家投资开发逐步向西推移的战略和“东联西出”沿江沿边开放的格局相结合。随着国家资源开发重点的逐步西移,西部地区的主干综合运输通道建设急需加强,西部已开发的20多个港口,也急需强化交通建设。(《人民日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