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13点激光车辙检测数据的分析,构建了车辙原始横断面。采用角度旋转法和三次样条插值法对车辙原始断面数据进行了旋转和光滑处理,建立了标准车辙横断面图形。其中,对车辙横断面的旋转处理消除了路拱横坡所导致的车辙断面存在倾斜的影响,光滑处理使所获取的车辙断面更加真实。在对比常用的车辙深度计算方法模拟直尺法和包络线法的基础上,最终选取包络线法计算1D车辙深度以及车辙宽度。基于梯形积分法则计算了2D车辙正负面积。实验表明,所提取的车辙横断面指标能够全面、准确的表征车辙特征。  相似文献   

2.
陈宇博 《人民交通》2020,(3):69-69,71
针对公路工程检测,对破损状况检测、平整度检测、车辙检测和强度检测的工艺、方法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不同工艺、方法的原理、参数及步骤,为保证实际公路路况检测工作顺利完成提供技术参考与支持。  相似文献   

3.
不同温度下的车辙试验研究及永久变形参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车辙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规律是不一样的.通过多种温度下的车辙试验对车辙与时间、 温度的变化规律进行探讨,同时利用车辙试验结果对VESYS车辙模型中的永久变形参数进行分析,得出不同温度下的永久变形参数与温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为了有效地防止和修复车辙病害,对沥青路面车辙病害的常见类型与成因进行分析,阐述半柔性抗车辙技术应用期间的原材料配比,提出半柔性抗车辙技术在道路养护工程中的应用措施,旨在提供对该技术的更深入了解和应用指导。  相似文献   

5.
文章分析了车辙的成因与发生机理,阐述了RA抗车辙剂对沥青混合料的作用机理,并对不同RA掺量下的沥青混合料进行了路用性能研究,证明了RA抗车辙剂能有效改善沥青混合料的稳定度、水稳定性、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同时确定了RA抗车辙剂的最佳掺量。  相似文献   

6.
文章结合新疆莎车至叶城一级公路早期车辙病害处置实例,通过对车辙路段钻芯取样进行筛分、抽提试验,对混合料的级配、油石比等关键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判明车辙成因及类型,提出相应的处治方案。结果表明:高温天气、重、超载交通等外部条件的综合作用是造成车辙的直接原因,沥青混合料油石比偏大、级配组成偏细是导致车辙的内在原因;采用90~#石油沥青的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能指标难以满足项目所在地区的抗车辙要求,建议采用A级70~#基质沥青的I-D型SBS改性沥青;根据车辙严重程度,轻度车辙采用单/双层微表处,中、重度车辙采用SBS改性沥青混凝土罩面或重新加铺。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某试验路段车辙凹陷位置及隆起位置进行钻芯取样试验,分析了沥青路面车辙不同位置处芯样的厚度、毛体积密度、油石比、级配的变化规律,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车辙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沥青路面超薄粘结磨耗层的预防性养护效果,文章以某高速公路实施超薄粘结磨耗层罩面预防性养护施工为背景,对各检测路段在预养施工前后及工后半年的路面车辙深度、行驶质量、抗滑性能、使用性能等进行对比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超薄粘结磨耗层能够改善路面的车辙状况,提高路面的行驶质量、抗滑性能与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如何提高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采用掺加抗车辙剂的方法,通过室内对比试验,对于AC-16型沥青混合料,选取3种不同级配,对于每种级配选取5种不同的含油量,分别进行马歇尔试验,确定其最佳级配和最佳含油量。然后对其掺加和未掺加抗车辙剂两种情况进行车辙试验,对比沥青混合料抗车辙能力。试验结果表明:在沥青混合料中掺加一定量的抗车辙剂,可以大大提高其动稳定度从而提高其抗车辙能力,增强其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沥青路面结构型车辙、失稳型车辙及磨耗型车辙三种车辙成因的基础上,通过车辙试验对纯沥青路面,高、低强度玻纤格栅沥青路面、聚酯玻纤布沥青路面的车辙深度发展规律以及动稳定度的对比分析,表明高强度玻纤格栅通过抑制裂缝及车辙的发展能够显著提高沥青路面高温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采用轮辙试验仪对混合料的车辙发展规律进行了研究,发现初期车辙深度发展迅速,随着加载次数的增加,车辙深度的发展较为稳定;温度对混合料的动稳定度影响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拟定了SMA-13和AC-13两种沥青混合料,并采用不同组合进行了双层结构的设计性车辙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双层结构车辙板比单层车辙板更贴切实际路面受力情况,且上面层的抗车辙性能对双层结构车辙板的动稳定度有较大影响;即上面层的动稳定度提高86.6%时,复合车辙板的动稳定度可以提高61.7%左右;而下面层的动稳定度与复合车辙板的整体抗车辙性能并无明显关联,该试验结果可为实际路面的设计和铺筑提供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文章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微表处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要点,阐述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微表处养护施工技术要点,并提出了质量控制措施。通过选取检测路段,分别对养护维修前后沥青路面超车道和行车道的抗滑摆值、渗水系数、车辙深度进行检测,数据分析结果说明养护质量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4.
车辙是沥青路面早期损坏主要形式之一。结合青海气候、交通、路面结构、路面材料特点,对车辙成因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进行深度的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5.
级配对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有较大影响.文章采用和现场车辙深度相关性较高的汉堡车辙试验仪,研究关键筛孔通过率对沥青路面或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最大公称粒径附近粗集料的增多并不能增加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能力,反而会使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降低;(2)级配4.75 mm、2.36 mm通过率的变化对沥...  相似文献   

16.
针对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对公路工程管理工作进行分析,探讨了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对公路工程管理的重要意义,同时还研究了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技术,内容有:压实度检测技术,路基、路面的弯沉检测技术,基层、面层的钻芯取样检测,超声波试验检测技术等。雷达试验检测技术、车辙检测技术、光线传感器试验检测技术。最后,总结了公路工程试验检测要点,内容有:试验检测公路工程的参数控制,跟踪试验检测公路工程施工质量,试验检测公路工程验收。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农村公路路面质量评估准确性、开展针对性的养护,对自动化检测在农村公路路面质量评估中的作用进行分析。首先,概述自动化检测技术原理与应用;其次,指出传统手工评估方法的局限性,如主观性强、时间成本高及评估结果不精确;再次,以激光扫描技术为例,对自动化检测技术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最后,阐述自动化检测对农村公路可持续性的影响,以期为农村公路路面质量评估工作提供参考,以便及时提前发现并解决农村公路路面质量路面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为了对集料磨损度、路面构造深度进行准确评估,基于工程实践,针对沥青混合料材料特征、使用环境差异,在试验室内进行轮碾法成型车辙板试件抗滑值和构造深度检测,探究不同集料类型、环境温湿度、混合料级配因素变化情况下沥青路面抗滑性能的变化特点,以此与相关技术人员探讨。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结合盐中、京藏高速沥青路面大修工程,分别选取宁夏地区红砂岩、石灰岩集料,以及宁夏地区常用的几种沥青品牌,进行沥青和集料对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的影响研究,以明确沥青和集料对车辙的影响大小,为宁夏地区材料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在对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下面层车辙单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使用随机交换人工神经网络,对影响车辙的成因进行了多因素筛选研究.为了验证筛选出的因素是否能够代表路段的所有测试因素指标,文中进一步基于最小三乘法,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了多元非线性回归,把筛选出的关键因素对车辙的隐含影响显式化,并通过回归效果对网络筛选结果进行了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