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5 毫秒
1.
利用事故树分析法对包装失效事故进行分析.论述事故树的构建步骤及安全评价指标的确定,并举以包装失效事故分析实例,计算得出其最小割集与最小径集,以判明影响包装失效事故的因素,为确定安全对策提供了可靠依据,达到预测与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结合2016~2020年度安徽省发生的有限空间作业事故案例,对涉及到的行业、事故发生时间、触发因素等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并对事故的致因因素、模式、突出问题等要素进行了统计分析。综合多项有限空间环境事故发生因素,得出结论,导致有限空间作业事故第一主因为中毒、窒息;易发季节在春夏两季;事故主导原因为人的不安全行为。针对研究结论,提出了对有限空间安全作业的管理主要以人为出发点,加强安全管理的意识形态建立为主、安全措施投入到位为辅的有限空间安全作业指导意见。对有效组织人员安全疏散,减少交通运输、电、热力、仓储业等有限空间事故的人员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加强地下轨道交通工程等有限空间安全作业环境保障管理提供了理论的支持和操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有铁路交通事故发生时,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是事故调查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为解决目前事故分析手段智能化不足的问题,在对铁路事故大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铁路安全信息与技术规章协同分析系统设计方案,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中的中文分词、全文检索等方法和工具,建立事故概况与技术规章条款之间的关联关系,进而提高事故原因分析的准确性和智能化程度。模拟数据测试结果表明,据此开发的系统能够很大程度上减轻事故分析人员的工作强度,具有较好的应用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4.
安全评价的目的就是预防事故发生。对事故的统计分析将为安全评价提供重要依据。在研究日本的独立事故调查报告制度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事故调查制度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从安全评价的角度入手分析我国建立城市轨道交通独立事故调查制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分析了铁路危险货物运输过程中容易引发事故的隐患,从安全运输的角度提出了应采取的管理措施,强调从业人员的素质、运输企业和办理站的资质、危险货物装运标准落实和全过程跟踪,并应建立和完善事故应急处理预案,以切实加强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工作,杜绝危险品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王俊刚 《中国铁路》2004,(11):48-51
通过对北京铁路局车务系统2001-2003年发生的调车事故的分析,得出调车事故发生的一般规律.根据事故发生的规律,为控制和减少调车事故的发生,提出了健全安全管理机制,加强现场作业控制;强化职工基本素质建设,狠抓新职人员培训;严把调车安全关键,落实标准化作业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建立一种新的铁路运输系统安全评价方法,通过测量铁路行车事故的发生频率及后果严重程度,建立评估铁路行车事故指数,用于评估我国铁路安全的总体状况。利用构建的铁路行车事故指数计算模型及相关数据,开展典型年份全国高速铁路行车事故指数试算,分析评估全国高速铁路的安全状况。结果显示,除个别年份外,2011—2016年高速铁路行车事故指数持续下降,我国高速铁路安全水平正在稳步提升。运用铁路行车事故指数评估我国铁路安全的总体状况,可对铁路安全风险进行宏观的、动态的监测,对铁路行车安全的发展趋势进行预警,促进铁路安全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法国、澳大利亚和美国的现代有轨电车运营事故统计报告与道路交通事故报告,从现代有轨电车运营事故类型、人员伤亡分布规律、事故发生地点分布规律、不同路权下事故分布规律,以及事故参与者行为等方面,总结了现代有轨电车运营事故的发生机理与影响因素,得出了对于道路交叉口处安全状态的研究是现代有轨电车运营安全管理的核心,路权的封闭与隔离能提高现代有轨电车的运营安全等结论,对我国现代有轨电车运营管理与安全评价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陈燕申 《中国铁路》2013,(11):93-98
分析欧盟《铁路安全指令》的结构和主要内容,包括统一的安全要求、安全管理体系及认证、安全管理部门、事故和事件调查,以及指令的配套法规体系和实施体系;颁布专门轨道交通安全法规,为建立安全法规体系进行技术准备,按照现代安全管理理论方法建立安全管理体系,以及成立专门轨道交通安全管理机构和独立事故调查机构等,是对我国轨道交通安全管理制度建设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0.
我国地铁事故数据利用率不足,难以对事故发生前的预防、事故发生时的现场决策、事故发生后的分析和定责提供理论支撑与帮助.基于HFACS-MA(地铁事故的人为因素分析与分类系统),将事故致因分析模型划分为事故致因层与事故反馈层,并对30起地铁事故案例进行因素分析.采用Apriori算法对事故人为致因进行关联度分析,并绘制事故致因链图.结果 表明,事故致因链中组织影响层涉及因素最多;监督不力是主要连接因素,需重点关注;事故处理不及时是导致事故扩大蔓延的最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