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客运专线钢轨打磨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轨道平顺分为轨道几何状态不平顺和钢轨车轮踏面不平顺.钢轨打磨作业主要消除周期性和非周期性不平顺,分为预打磨、预防性打磨、保养性(轮廓性)打磨和校正性(修理性)打磨.通过对日本、法国、德国和瑞典高速铁路钢轨打磨作业分析,根据我国铁路钢轨打磨作业实际,建议开展客运专线线路开通前的钢轨预打磨、开通后的钢轨预防性打磨及保养性打磨等研究和试验,制定钢轨打磨各种形式与参数、打磨程序、条件和验收标准.  相似文献   

2.
轨道平顺分为轨道几何状态不平顺和钢轨车轮踏面不平顺。钢轨打磨作业主要消除周期性和非周期性不平顺,分为预打磨、预防性打磨、保养性(轮廓性)打磨和校正性(修理性)打磨。通过对日本、法国、德国和瑞典高速铁路钢轨打磨作业分析,根据我国铁路钢轨打磨作业实际,建议开展客运专线线路开通前的钢轨预打磨、开通后的钢轨预防性打磨及保养性打磨等研究和试验,制定钢轨打磨各种形式与参数、打磨程序、条件和验收标准。  相似文献   

3.
<正>德国Vossloh公司研发的城市用高速钢轨打磨车HSG-City已于2014年投入使用,并在杜塞尔多夫有轨电车轨道和地铁网打磨了约350km钢轨,结果表明,这种预防性钢轨打磨对城市轨道交通减少噪声十分有益。HSG-City钢轨打磨车适用于各种形式的钢轨打磨维修任务,从消除钢轨波纹和波形磨耗以及滚动接触疲劳到清除润滑油膜。该钢  相似文献   

4.
《中国铁路》2014,(10):93-93
白2007年德国铁路网公司开始追求预防性钢轨维修。重点在明显影响钢轨使用寿命的滚动接触疲劳损伤的防止和消除。现在的结果完全证明了预防性钢轨维修的成功。作为安排打磨计划的基础,在德国铁路公司的路网上使用钢轨表面测量动车,v〉120km/h。2000年初在约50000km长度的贯通正线上,打磨效率为每年约3000km。自2007年钢轨处理成为轨道预防性维修战略的核心。  相似文献   

5.
详细介绍北美铁路最佳钢轨打磨策略。从中总结出以下主要结论:(1)在不同服役条件下,不同材质钢轨裂纹处于稳定发展阶段的时间决定了科学的预防性打磨周期,裂纹深度决定了最经济磨耗速率;(2)应对不同磨耗状态的轮对进行应力分析,并以此设计钢轨的最佳打磨廓形,最佳打磨廓形并非一成不变,应根据条件变化及时更新;(3)处理严重轨面RCF伤损时,渐进式预防性打磨比修理性打磨更具经济性;(4)应对曲线下股钢轨非工作边进行适当打磨,避免与假性轮缘发生高应力接触,产生严重伤损与变形;(5)应用高强度钢轨可有效延长钢轨打磨周期,减少金属打磨量,应在新轨上道不久后对其进行廓形打磨,实现轮轨共形接触;(6)最佳钢轨打磨策略是通过预防性钢轨打磨与合理润滑、轨顶摩擦系数控制有机配合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介绍钢轨预防性打磨的原理、作用、打磨策略、限值、工艺参数以及打磨的质量要求,重点介绍国外预防性打磨的标准断面和打磨质量标准,为我国钢轨打磨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在当今铁路飞速发展时期,铁路运能不断扩大。导致钢轨病害突出,严重危及行车安全,特别是山区小半径线路。如何提升维修技术,确保行车安全,在充分认识钢轨病害及成因的同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大钢轨养护力度,降低运输生产成本,确保列车运输安全非常重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山区小半径曲线上的常见病害以及成因。探讨PGM-48钢轨打磨车在小半径曲线上的打磨技术及钢轨肥边预防性打磨技术。  相似文献   

8.
铁路钢轨预防性打磨型面及其对车辆运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轨缺陷威胁列车的运行安全。在钢轨缺陷形成的初始阶段对钢轨进行预防性打磨能有效防治缺陷的发展,延长钢轨使用寿命,同时也能减少在轨道上运行的机车车辆发生危险事故的几率。采用经验设计法设计了一种适用于铁路钢轨预防性打磨的型面,并阐述了其构造过程。然后用SIMPACK软件及CONTACT数值程序对其进行了列车动力学性能及轮轨接触性能的分析。结果表明,设计的钢轨预防性打磨型面能保证车辆的运行性能,符合预期。在钢轨打磨型面设计上做了尝试,为我国铁路钢轨打磨型面优化设计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
王风 《铁道建筑》2022,(2):29-32
基于朔黄铁路线路设备维修现状,通过理论分析、室内试验和现场测试探讨适用于该铁路线路设备的修理周期。结果表明:直线区段钢轨大修周期为1 390~1 650 Mt通过总质量;半径400~1 500 m曲线区段钢轨换轨周期为300~800 Mt通过总质量;建议在通过总质量达到60 Mt前进行预防性钢轨打磨,通过总质量超过150 Mt时进行修理性钢轨打磨;直线区段扣件更换周期与钢轨大修周期相同;道床每年捣固2~3遍,25、30 t轴重条件下通过总质量分别达到1 300~1 500 Mt、1 200~1 300 Mt时进行道床清筛。  相似文献   

10.
钢轨踏面斜裂纹伤损原因及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广深准高速铁路全长139km。对准高速区段和非准高速区段曲线上钢轨进行探伤检查,发现在44个曲线,37km长的范围内存在踏面斜裂纹,斜裂纹主要发生在上下行上股钢轨,斜裂纹呈成段、非连续、跳跃式分布。踏面斜裂纹及断口的宏观形貌和理化检验与分析表明,踏面斜裂纹伤损属于滚动接触疲劳裂纹伤损类型。研究认为:钢轨性能、线路状况、车辆性能及运行速度、车轮踏面形状等是产生斜裂纹的主要原因。提高钢轨的接触疲劳强度,在曲线上使用微合金淬火钢轨,研究和改善轮轨接触方式,加强轨道的养护维修,合理地进行预防性打磨和校正性打磨是解决钢轨踏面斜裂纹伤损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介绍广州地铁采用的2种钢轨打磨方法,重点论述“预防性打磨”方法的原理、应用和优缺点,指出预防性打磨能有效地控制钢轨侧磨、疲劳和波磨,改善轮轨接触状况,降低轮轨噪声,延长钢轨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2.
应用钢轨快速打磨车在工作运行中对钢轨进行在线预防性打磨,能及时有效消除钢轨表面的接触疲劳层、波磨以及焊接不平顺等初生缺陷,预防钢轨病害的发展,最大程度延长钢轨的服役寿命,同时能够保证列车运行的舒适性、安全性和平稳性。分析了钢轨快速打磨车的运用及效果,充分发挥其作业性能、降低作业成本,以带来更大的社会、经济及技术效益。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国内部分服役动车组在运营过程中产生车体低频横向晃动问题(以下简称“晃车”),提高车体平稳性和旅客乘坐的舒适性,基于对部分晃车区段(打磨目标为60N钢轨的高速铁路干线)开展跟踪调研与测试的基础上,对比工务系统打磨后左右轨对称情况下,不同偏差值的钢轨廓形对应车体低频横向晃动的差异;并结合动力学仿真软件研究不同偏差值的钢轨廓形对于晃车现象的影响,找出打磨目标为60N钢轨的合理打磨限值并提出相应的打磨措施与建议。结果表明:晃车区段左右股钢轨工作边相较于打磨目标廓形60N钢轨存在过打磨导致等效锥度过小,是造成动车组晃车的重要原因;以车体横向振动加速度、车体横向晃动主频和轮轨匹配等效锥度等值为主要依据,提出60N钢轨在横坐标15 mm处的负偏差为0.1 mm时,会出现晃车现象,建议工务系统以60N钢轨为目标廓形时,按照正偏差打磨,打磨值宜按+0.1 mm控制。  相似文献   

14.
波浪形磨耗是钢轨在使用过程中钢轨顶部沿其纵向出现一种规律性的类似波浪形状的周期性不平顺磨损现象,是轮轨系统普遍存在的一种损伤形式。在各不同铁路运输系统中均有出现,波磨对轨道的危害巨大,不仅会缩短轨道使用寿命,增加养护维修的工作量;同时会影响旅客乘坐的舒适性。本文对钢轨波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总结,指出了波磨问题的复杂性,同时对神朔重载铁路钢轨波磨病害进行现场调查,结合动力学等相关波磨现场测试手段,利用CAT波磨测试仪获取波磨的基本数据,对比分析钢轨打磨前后动力学指标和平顺性指标,观测结果表明,钢轨打磨可以作为波浪形磨耗的及时处理措施。但是钢轨波浪形磨耗往往还存在着钢轨剥离掉块等病害,仅依靠钢轨打磨不能消除这些病害,因此钢轨打磨不能作为钢轨波磨的长期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2007年德国铁路制定钢轨预防性打磨政策,其目标是通过钢轨预防性打磨后,在核心路网直线区段和大半径曲线区段实现钢轨寿命与轨枕和道砟的预计寿命在40年同一水平上。德国铁路对于不同的任务,使用“摆动”磨石、“旋转”磨石、铣削、刨消等不同类型的打磨方法。打磨策略:  相似文献   

16.
钢轨打磨作为铁路工务部门在线路养护维修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已经在我国得到广泛的应用。采用新型打磨设备和检测仪器对廊坊站高速道岔进行打磨和检测,并分析原铁道部颁布的验收标准和德国铁路验收标准,从钢轨波形磨耗、钢轨廓形、钢轨表面粗糙度和外观这几方面进行验收。实践表明,钢轨打磨后道岔动力学指标得到明显改善,轴向加速度、减载率峰值明显下降,延长了道岔钢轨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7.
NRC(加拿大国家研究院)的钢轨预防性打磨模型可为不同位置的钢轨提出具体的打磨建议方案。北美的铁路运营公司一直受到钢轨滚动接触疲劳的困扰。随着车辆轴重及列车运行速度的不断提高,钢轨滚动接触疲劳也在增加。为此,NRC—CSTT(加拿大国家研究院地面运输技术中心)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了预防性钢轨打磨理论.以此制定钢轨养护方案.从而控制钢轨滚动接触缺陷、延长钢轨的使用寿命。打磨方法是在对钢轨滚动接触疲劳裂缝的产生及发展研究基础上形成的。  相似文献   

18.
针对我国高速铁路设计,就国外维修经验和我国科技人员研究对钢轨维修方式和设备进行介绍和讨论,结合国内实际提出钢轨打磨周期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宋文伟 《西铁科技》2009,(3):59-60,31
NRC(加拿大国家研究院)的钢轨预防性打磨模型可为不同位置的钢轨提出具体的打磨建议方案。  相似文献   

20.
延长大秦重载铁路钢轨使用寿命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大秦重载铁路钢轨伤损的调查和分析表明,钢轨及焊接接头伤损加大了线路养护和维修工作量,缩短了钢轨大修换轨周期。提出设置欠超高、科学润滑、采用热处理轨、提高轨道弹性、改善轨道平顺性、提高钢轨强韧性和纯净性、采用焊后热处理、研制新钢种、提高钢轨性能、采用新型热塑性弹性体垫板、加强钢轨打磨、及时治理钢轨不平顺和接触疲劳伤损等延长钢轨使用寿命的技术措施,现场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