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8 毫秒
1.
介绍了白车身零件尾灯固定板和流水槽总成的产品特点和质量育成过程中的主要问题。通过改变总成冲压单件分割线位置、将侧围灯口型面分到单件流水槽的方法,规避了尾灯固定板开裂的工艺难题;介绍冲压件尾灯固定板和流水槽的工艺方案、主要工序的CAE分析结论和工艺要点。通过采用特制的焊钳、解决了零件焊接空间不足的问题,使零件焊接工艺可以采用点焊;通过在焊接夹具上设置铜垫板,解决了点焊带来的压痕、影响零件外漏表面质量。介绍了总成尺寸育成和装配过程中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整改方案及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2.
张旗超  曾翠丽  王浩 《时代汽车》2022,(2):146-147,157
尾灯与侧围外板间隙面差匹配状态,影响消费者对整车外观的直接感知,本文通过优化尾灯、D柱焊合件、焊接工装,解决尾灯与侧围外板间隙面差匹配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关键零件关键安装配合区域增加功能尺寸控制要求,供后续项目参考.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某车后部装配质量为研究对象,旨在解决后备箱装配、尾灯装配以及后杠装配存在的间隙、平顺度复合问题,提升总装一次交验合格率;通过对白车身尺寸进行调整,对来件尺寸进行控制以及对装配工艺进行调整等措施,系统解决后部装配质量问题。提出装焊“制造公差”概念,制定了适合总装装配需求的白车身尺寸控制公差30余项;制定了标准换枪流程,将换枪后造成的后保险杠支架焊钉的尺寸波动,从尺寸波动的源头激发问题,检测、调整、验证到最终总装反馈,形成尺寸波动闭环控制;每年可降低总装返修工时2 000 h,总装一次交验合格率提升15.4%。  相似文献   

4.
刘洋  黄涛  劳兵  徐毓 《汽车科技》2022,(1):97-102
车身后减振器安装点钣金侧开裂是乘用车耐久试验常见故障之一.本文回顾了某七座SUV后减振器安装点开裂问题,并从载荷和结构设计角度给出了发生此问题的原因.同时,结合力学设计基本原则,设计了一种减振器安装点结构,在后视图上减振器安装点落在减振器中心轴线上,钣金安装平面竖直向上.通过仿真验证,此结构可以显著降低车身侧钣金应力水...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贯穿式尾灯成为了汽车尾部造型的一种新风尚。贯穿灯长度在1.2m左右,相比传统尾灯其安装定位的设计更加复杂。本文介绍一款贯穿式尾灯固定方案的设计过程,通过力学模拟和公差分析初步评判了固定方案的合理性,并在PT件上完成了振动试验的验证。结果显示,该项目的固定方案是可靠的,两项力学模拟结果也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单俊  曹俊  唐亮 《天津汽车》2012,(5):50-51
尾灯板的结构形式直接影响尾灯匹配,为了减少尾灯定位孔尺寸链,文章提出了一种考虑MEANSHIFT、的尺寸链分析方法,在设计前期对尾灯板结构进行优化。以某车型尾灯板结构优化为例,通过尾灯安装定位孔位置分析出该设计存在的风险,针对风险,提出调整定位孔位置的解决办法,使新结构尾灯孔偏差低于原结构,通过现场验证,证明该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7.
尾灯板的结构形式直接影响尾灯匹配,为了减少尾灯定位孔尺寸链,文章提出了一种考虑MEANSHIFT的尺寸链分析方法,在设计前期对尾灯板结构进行优化。以某车型尾灯板结构优化为例,通过尾灯安装定位孔位置分析出该设计存在的风险,针对风险,提出调整定位孔位置的解决办法,使新结构尾灯孔偏差低于原结构,通过现场验证,证明该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8.
尾灯周边外观配合的影响要素非常多,包括设计结构、单品精度、总成精度、车身精度、装配精度等,这些各汽车制造公司都已作为品质要点进行了管理,即便如此,仍无法完全保证尾灯周边外观配合,文章在上述常规要点管控基础上,基于设计配合结构、定位基准、制造工艺等多方面,分析了3项影响外观配合的关键要素。实践表明,解决这3项关键要素,能有效提高尾灯周边外观配合问题点的解决效率及品质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传统车身普遍采用钣金冲压成型、电阻焊连接的结构形式,而在特定的场景下,需要开发内部采用骨架支撑、外部覆盖蒙皮的结构形式的车身。但由于弧焊应力变形等原因,此类骨架的精度难以保证,为了研究导致骨架精度不足问题的原因及其改进方法,文章从零部件制作精度、焊接应力变形、结构设计以及基准选择等方面开展分析,总结并阐述了一款车身骨架焊接精度提升的方案。  相似文献   

10.
针对汽车钣金零件在激光焊接过程中存在的误差较大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目机器视觉的汽车钣金零件焊接系统,该系统通过视觉传感器测量汽车钣金零件的二维焊缝尺寸,并在焊接后通过计算机数字图像处理实施焊缝质量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机器视觉焊缝质量好、工作稳定可靠,能够有效提高汽车钣金零件焊缝尺寸的激光焊接精度,有利于实现汽车钣金零件激光焊接的过程自动化。  相似文献   

11.
汽车钣金就是汽车维修的一种方法,又叫冷做,如果车身外观受损变形,就需要钣金这个工序,汽车碰撞修复已经由原始的"砸焊拉补"发展成为二次制造装配。碰撞事故车辆的维修不再是简单的汽车钣金敲敲打打,修复的质量也不是单靠肉眼去观察车辆的外观缝隙,修复人员不但要了解车身技术参数和外观尺寸,更要掌握车身材料的特性,受力的特性传递车身变形趋势和受力点以及车身的生产工艺。如焊接工艺等等,在掌握这些知识点基础上,维修人员借助先进的测量工具,通过精准的车身三维测量,以及判断车身直接的间接的受损变形情况,制定出完整的车身修复方案,配合正确的车身修复方案,将车身各关键点恢恢复到原有位置。  相似文献   

12.
白车身精度是影响整车外观美学及可装配性的重要指标,如何利用尺寸工程技术提高我国自主品牌车型的竞争力,是目前国内尺寸工程师面临的重要问题。合理的运用尺寸工程技术可以有效提高产品精度、缩短开发周期、满足造型提出的外观要求。尺寸工程贯穿于整个开发过程,从指定尺寸目标开始介入直至工业化阶段的尺寸控制。通过制定零部件的基准系建立定位系统、编制GDT图纸、分析优化尺寸链以提供合理的公差尺寸;在工业化阶段,应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制定工艺稳定性监控计划,可以通过分析实测结果的波动趋势,对尺寸缺陷迅速应对给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从概念设计阶段开始,通过隐式参数化建模的方法建立一个全参数化白车身模型,采用分步优化设计的方法,在保持对整车性能控制的同时,使轻量化设计贯穿整个过程。在不同阶段分别针对整车模态、弯扭刚度、碰撞性能和质量等指标进行优化。先后经过结构拓扑优化、车身尺寸优化、局部形状优化、零件厚度优化、碰撞性能优化,最终得到车身多个性能均满足要求时的最佳车身尺寸和轻量化方案。  相似文献   

14.
作为新宝骏品牌亮相之后的第四款车型,RS-3主打小型SUV市场,这从它4300 mm、1750 mm、1615 mm的长宽高尺寸就可以看出。或许是有了之前上市的RM-5打底儿,RS-3的外观造型看起来还不至于那么新鲜,二者的相似度很大。比如“小眯缝眼儿”似的日行灯和六边形点阵式黑色格栅、双色车身以及尾部贯穿式尾灯等,也都是时下非常流行的元素,辨识度很强——这样的前脸造型绝对是独树一帜的。当然,既然主打小型SUV,符合年轻人口味的个性化细节设计还是要有的,比如拥有黑色亮条装饰的前大灯、亚光质感轮毂以及车尾更小巧的尾灯等,看起来似乎比RM-5更顺眼一些。  相似文献   

15.
提高客车车身骨架焊接质量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正培 《城市车辆》2007,(12):40-41
在客车车身制造过程中,在车身骨架的六大片组焊后普遍存在变形问题,它是提高客车车身质量和提高焊接组合装配生产效率的主要瓶颈之一,这些将直接影响整车骨架强度.本文主要介绍提高客车车身焊接质量的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16.
某汽车企业研发某款车型在进行可靠性道路试验过程中,车身后部的后尾梁钣金处发现开裂现象,此问题出现,影响车身耐久性能评估。通过道路信号采集、有限元疲劳耐久仿真软件,对此问题进行开裂原因分析,并根据开裂因素制定更改方案,保证该款车型满足疲劳耐久仿真及可靠性道路试验性能评价目标。  相似文献   

17.
针对常用后倾式自卸车副车架关键部件纵梁及副车架总成焊后变形进行分析,通过采用正确的组焊工装、并对焊接方法的选择、焊接顺序和焊接规范等一系列工艺措施的优化设计,有效地解决了副车架总成焊接变形的问题。对生产现场控制副车架焊接变形工艺措施的制定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介绍白车身手动螺柱焊接的优势及其尺寸偏差的来源,通过尺寸检测技术及鱼骨分析法,提出提高白车身手动螺柱焊接质量的措施,以进一步提升整车质量。  相似文献   

19.
汽车白车身质量控制思路与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在汽车白车身开发与生产过程中产品数据传输、冲压件装配尺寸、焊接总成装配尺寸、冲压与焊接工艺控制等方面的经验与技巧,认为汽车白车身质量控制主要应立足于产品开发与设计、工艺、工装、检测等方面质量的控制。  相似文献   

20.
一、选择题: 1.车身钢板的主要材料是( ) A.普通低碳钢B.高碳钢C.低合金钢2.金属材料受拉应力作用产生变形,可以自行恢复原状的变形是( ) A.塑性变形B.弹性变形C.屈服极限3.汽车上零部件的连接方法有机械连接、焊接和粘接,钣金作业中( )占比重最大。A.机械连接B.焊接C.粘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