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混凝土的变形分类,以及混凝土徐变的成因、徐变的时间过程及影响因素、徐变的约束和徐变对结构的影响;对徐变理论及徐变系数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通过计算实例对我国《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023-85)》采用的1978年((CEB-FIP模式规范》的徐变系数计算建议公式、《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采用的1990年((CEB-FIP模式规范》的徐变系数计算建议公式以及ACI-209模式进行了分析、比较并给出了它们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根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的规定,给出钢筋混凝土矩形空心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及适用情况。  相似文献   

3.
宋亚光  田野 《北方交通》2010,(4):120-122
根据应用《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6.4.3及6.4.4条公式计算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裂缝宽度时出现异常结果的情况,应用数学方法及工程实例对此进行了分析论证。在特定条件下规范公式误差较大。  相似文献   

4.
姚丽 《北方交通》2006,(1):58-60
根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的规定,给出钢筋混凝土矩形空心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及适用情况。  相似文献   

5.
王昕 《辽宁交通科技》2005,(2):36-37,58
桩基承台计算是《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1362—2004)增加的新内容,笔者根据该规范与《美国公路桥梁设计规范-荷载与抗力系数设计法1994》的对比,提出了承台受弯、撑杆抗压承载力计算的几点意见,并对承台斜截面抗剪承载力、冲切承载力的计算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公路桥涵混凝土强度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有良  辛伟 《河南交通科技》2000,20(5):27-29,45
本文针对现行《公路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格涵设计规范》(JTJ023-85)、《公路砖石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022-85)中混凝土抗压强度采用标号表达,《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采用混凝土强度等级表达。设计与施工采用不同标准导致混凝土质量控制混乱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根据JTG D60-200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GB/T 17955-2009《桥梁球型支座》和JTG D62-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的要求,对阿志河大桥球形支座在容许荷载作用下支座损伤进行了计算,分析了球形支座产生损伤的原因。研究表明,水平位移量超出了设计的水平位移量是支座损伤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就新旧《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的汽车荷载及冲击系数、材料强度取值、荷载组合方式、抗裂验算、挠度计算等方面进行对照与比较。连续梁结构体系是预应力混凝土  相似文献   

9.
目前新建桥梁基本根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设计,而既有桥梁大部分依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 023—85,通过有限元软件,分别采用两种规范规定的参数,对一座连续梁桥进行可靠指标对比分析。对比结果显示:在成桥阶段由85规范得出的可靠指标大于根据04规范得出的可靠指标,而在施工阶段由85规范得出的可靠指标小于根据04规范得出的可靠指标。因此成桥阶段可靠指标计算宜采用04规范,施工阶段可靠指标计算宜采用85规范。对按照不同规范设计的连续梁桥在不同阶段的可靠性评估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于淑兰 《北方交通》2007,(10):51-53
阐述了在实际工作中对《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中关于T梁、箱梁翼缘有效宽度的计算、使用场合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就新旧《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的汽车荷载及冲击系数、材料强度取值、荷载组合方式、抗裂验算、挠度计算等方面进行对照与比较。  相似文献   

12.
热轧光圆钢筋在结构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关于热轧光圆钢筋的应用规定有较大区别,导致工程应用导向明显改变,作为从事结构工程的专业人员特别是设计人员应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先张法和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预应力损失均含有锚具变形、钢筋回缩和接缝压缩损失,该项预应力损失是张拉锚固阶段主要预应力损失.利用《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中计算锚具变形、钢筋回缩和接缝压缩损失方法和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中单元特点,提出了一种在有限元中模拟该项预应力损失的方法,并推导了该项预应力损失的数值计算公式.通过有限元模型的分析现场试验表明:两者结果吻合较好;可以在有限元模型中模拟锚具变形、钢筋回缩和接缝压缩损失,误差均在3%以内.  相似文献   

14.
根据JTG D 62—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比较了圆形截面钢筋混凝土偏压构件正截面抗压承载力计算系数D的查表值与公式计算值的差异,提出了修正方法。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计算精度,满足桥梁设计需要。  相似文献   

15.
根据JTG D 62-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比较了圆形截面钢筋混凝土偏压构件正截面抗压承载力计算系数D的查表值与公式计算值的差异,提出了修正方法.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计算精度,满足桥梁设计需要.  相似文献   

16.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2004版在1985版的基础上做了较多修改。结合阿蓬江大桥工程实例,对比分析了两版本规范在抗裂验算要求、徐变计算模式、刚度取值和预拱度计算公式的差别对连续刚构桥线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按照2004版规范设计验算的连续刚构桥,施工预拱度高,成桥下挠度小,桥面线性更加美观、合理。  相似文献   

17.
为了简化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设计过程, 减少设计试算的次数, 缩小预应力筋用量的取值范围, 提出了基于裂缝宽度的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设计方法; 从正常使用状态的裂缝宽度出发, 根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2—2004) (简称《公路规范》) 中对裂缝宽度的规定, 通过最大裂缝宽度求解受拉区普通钢筋的应力, 并建立关于开裂截面中性轴高度的一元三次方程; 根据预应力筋的有效应变要求, 结合《公路规范》中最小配筋率的规定, 得到了预应力筋用量的上、下限; 给出了设计方法的主要步骤和具体验算过程, 并设计了1根T形截面试验梁, 以验证设计方法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 验算梁的抗弯承载力及预应力筋用量的上、下限满足规范要求; 试验梁的荷载与挠度基本呈现三折线关系, 在外荷载为50.0kN时, 试验梁跨中出现裂缝, 外荷载为128.5kN时, 试验梁受拉普通钢筋屈服, 外荷载为157.8kN时, 试验梁跨中混凝土压碎破坏, 试验梁总体呈延性破坏特征, 满足承载性能要求; 在受拉普通钢筋屈服前, 试验梁实测最大裂缝宽度为0.18mm, 未超过预估的最大裂缝宽度0.20mm, 满足正常使用要求。可见, 提出的设计方法合理、可行, 能够简化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18.
在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桥涵设计规范提出的平面曲线钢索预应力摩擦损失计算公式的基础上,提出了空间多曲线型钢索预应力摩擦损失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9.
对于公路桥梁中常用的简支板,选取截面有效高度及受拉钢筋面积作为设计变量,以简支板造价作为目标函数,并以现行《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023—85)为依据,提出钢筋混凝土简支板的优化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0.
胡敏 《交通标准化》2009,(12):34-38
桩基承台计算是《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QJTG D62-2004)新增的内容,目前承台设计可概括为两类:一类是将承台作为受弯构件,按“梁式体系”设计模式进行受弯、受冲切、受剪切承载力计算;另一类是按“撑系杆体系”进行分析和设计。笔者根据新规范介绍的承台计算方法。探讨了桩承台设计模式的运用和选择,并用工程实例对承台计算方法做了对比分析,对指导实际工作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